CN209127139U - 包装箱 - Google Patents
包装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27139U CN209127139U CN201821393437.6U CN201821393437U CN209127139U CN 209127139 U CN209127139 U CN 209127139U CN 201821393437 U CN201821393437 U CN 201821393437U CN 209127139 U CN209127139 U CN 20912713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nel
- panels
- joint
- packing case
- side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2390 adhesive ta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20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93 shap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装箱,其包括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包括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上侧面和下侧面彼此相连,包装箱还包括:接头,其形成在所述上侧面处以与相邻的所述侧面板搭接;以及底面板,当所述包装箱从折叠态展开时,所述底面板自动形成所述包装箱的底部;其中,所述接头随着所述侧面板的所述上侧面一起向外翻折。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能快速地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并且能够容易地且便利地对置于包装箱内且开口在侧面的内置物进行封箱,从而省略掉将已封好的该内置物搬进/抬进包装箱内或撕扯包装箱侧棱的环节,由此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搬运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包装箱的牢固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商物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包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快递业在网购浪潮的带动下快速发展。对于网购物品的运输来说,通常使用纸质的箱体或塑料袋作为快递包装件进行包装运输,比如,网购的衣服、鞋子、电器、生鲜食品等,也可以说,对网购的各种物品都可以进行快递包装,无论体积较大、较重的大件物品,还是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的小件物品。
对于大件物品来说,一般的操作流程是,快递员先要将大件物品做简单处理(例如封口等)后再搬进/抬进外包装箱内,然后对外包装箱进行封箱。特别地,如果大件物品是需要进行冷藏运输的物品,例如生鲜食品,那么得需要先对装有生鲜食品的保温箱在外部进行封箱,再将该保温箱装入外包装箱来完成运输包装。如此的包装顺序会出现因大件物品较重而增加快递员的搬运负担,效率较低的现象。
针对上述情况,也可以是,快递员先将保温箱装入外包装箱内,其次再将待运输的物品(如生鲜品)放入已置入外包装箱内的保温箱,但是,有些保温箱的开口未在其顶部,例如,开口在侧面板上的天地盖式保温箱,尤其是EPS保温箱,操作人员在上述的操作顺序中会存在对于保温箱的封箱较困难的情况。为了克服上述困难而要较容易地对保温箱进行封箱,快递员通常会将外包装箱的侧面板的靠上部分沿着侧棱撕开/扯开,这样会导致外包装箱的侧面板上的接头减少或损坏,而且也会降低了外包装箱的牢固性。
另外,包装用包装箱一般出厂后通过折叠运输,使用时,先将呈折叠状态的包装箱展开,并将包装箱底面板进行整理且用胶带进行加固操作,这样的程序较繁琐,效率也不高。此外,对包装箱的封箱操作也通常使用胶带,这样大量胶带的使用违背了国家号召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理念。
有鉴于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包装箱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箱,其能够快速地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并且能够容易地且便利地对置于包装箱内的开口在侧面的内置物进行封箱,从而省略掉将已封好的该内置物搬进/抬进包装箱内或撕扯包装箱侧棱的环节,由此减轻了操作人员的搬运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够确保包装箱的牢固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箱,其可包括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包括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上侧面和下侧面彼此相连,所述包装箱还可包括:接头,其形成在所述上侧面处以与相邻的所述侧面板搭接;以及底面板,当所述包装箱从折叠态展开时,所述底面板自动形成所述包装箱的底部;其中,所述接头随着所述侧面板的所述上侧面一起向外翻折。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可彼此不相邻,所述下侧面与相邻的所述侧面板之间可形成有向内折叠的折叠部。
进一步地,所述折叠部可具有位于所述接头正下方的第一面板、以及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的第二面板,所述第二面板可形成在与所述第一面板相邻的所述侧面板上,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宽度可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底面板可含有具有痕迹线的相对的两个第一底板、以及与所述两个第一底板固定连结的相对的另外两个第二底板,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能分离地结合,所述两个第一底板可均具有与对应的侧面板连接的固定侧边,所述痕迹线可分别从所述固定侧边的一端以彼此成对角线的形式延伸,沿着所述痕迹线施加力能够使得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分离或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第一底板可为直角梯形,所述痕迹线与所述固定侧边的夹角可为45°~60°,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中的一个底板的未与对应侧面板相连的那个侧边可形成有凸起,与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中的另一个底板对应的那个侧面板可形成有用于所述凸起插入的插孔。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侧面板的位于所述下侧面与所述上侧面分界处可形成有第一折痕线,所述第一折痕线低于内置物封口位,所述接头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折痕线向外翻折。
进一步地,所述接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折痕线可齐平,所述第一折痕线的高度可为所述一个侧边的高度的1/2~2/3。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侧面板的高于且邻近于所述第一折痕线的部位处可形成有撕开线。
进一步地,相对的所述侧面板的下部可形成有扣手孔。
进一步地,所述包装箱可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接头形成在侧面板的上侧面处,以与相邻的侧面板结合,以及底面板,其能够自锁,以便当包装箱从折叠态展开时,该底面板自动形成包装箱的底部,所述接头能够随着其所在的侧面板的上侧面一起向外翻折,从而能够使得包装箱快速地在运输的折叠状态和装物的展开状态之间切换,而且便利且容易地对开口在侧面的内置物进行封箱,这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牢固性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包装箱的一个接头沿侧面板上的第一折痕线向外翻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包装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包装箱的折叠部结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是图3所示的包装箱的接头与相邻的侧面板搭接,以及顶板结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顶板 2-接头
3-折叠部 31-第一面板
32-第二面板 4-撕开线
5-内置物 6-扣手孔
7-金属钉 8-第一折痕线
9-凸起 10-插孔
11-痕迹线 12-第二折痕线
13-第一底板 14-第二底板
15-侧面板 151-上侧面
152-下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在不做另外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为了便于说明,并不用于限定结构上的差异,例如,折叠部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可以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构。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
接下来,从基础实施和扩展性实施、替换性实施对本技术进行具体、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依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包装箱的一个接头沿侧面板上的第一折痕线向外翻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四个侧面板15可分别具有彼此相连的两个侧边,接头2可形成在上侧面151处以与相邻的侧面板搭接,邻近的上侧面151不相连。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还包含能够自锁的底面板,当包装箱从折叠态展开时,该底面板自动形成包装箱的底部,其中,接头2随着侧面板的上侧面一起向外翻折。由此,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能够快速地在运输的折叠状态和装物的展开状态之间切换,第一折痕线的设计在使用时向外翻折,更容易地对开口在侧面的内置物进行封箱,这样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牢固性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特别注意的是,上述的底部,指的是,包装箱的四个底板在展开态时所形成的包装箱的底部。
接下来,继续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接头2可形成在各个侧面板的上侧面处,且该接头可彼此不相邻,该下侧面152与相邻的侧面板之间可形成有向内折叠的折叠部3,折叠部3由第一面板31以及与第一面板31相连的第二面板32组成,将其展开后宽度与接头宽度相同,假想包装箱未设置该折叠部,即,包装箱的下侧面直接相连,则上侧面的接头2就不存在了,使得相互邻近的侧面板之间会挨着但不被连接起来,而接头2就是将相互邻近的侧面板进行紧密连接,增加箱子的牢固性。
而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折叠部3向内折叠后,接头2与邻近侧面板的搭接不会受到上述的挤压力,能够紧密地贴合,从而使得接头搭接的更加牢固,由此确保了包装箱的牢固性。同时利用一个接头能够更快速地对向外翻折的侧面板进行搭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正如图1所示那样,每个侧面板的上侧面处具有一个接头,总共有四个接头,且各个接头不相邻。但是,也可以的是,每个侧面板的上侧面处分别形成有接头,这样,四个侧边板总共有八个接头。而且,还可以的是,各个上侧面处形成的接头数量不限定,例如,两个、三个等。对于接头的形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长方形,但是,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接头的未与侧面板相连的那个侧边上形成有锯齿状,只要是能够与邻近的侧面板搭接即可。
详细地,如图1所示,折叠部3可具有位于接头2正下方的第一面板31、以及与第一面板31相连的第二面板32,该第二面板32可形成在与第一面板31相邻的侧面板上,第一面板31和第二面板32的宽度可相等。如此,可以使得折叠部3的第二面板32与第一面板31折叠时完全重合,由此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折叠部3更容易地向内折叠,且包装箱的各个侧面板的侧边重合成一条侧棱并结合,既美化了外观,又确保了包装箱的牢固性。
其次,图2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包装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底面板可含有具有痕迹线11的相对的两个第一底板13、以及与两个第一底板13固定连结的相对的另外两个第二底板14,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14能分离地结合,所述两个第一底板13可均具有与对应的侧面板15连接的固定侧边,痕迹线11可分别从固定侧边的一端以彼此成对角线且与固定侧边成角度的形式延伸,沿着痕迹线11施加力能够使得其所在的两个第一底板沿痕迹线11折叠,从而使得另外两个第二底板分离或结合。因此,当沿着痕迹线11施加力(如向外拉或向内推)时,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底面板进行相应地折叠或展开,从而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底面板的自锁,进而使得包装箱快速地从折叠态进入展开态,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具体地,继续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底面板的两个第一底板,即具有痕迹线11的两个第一底板可为直角梯形。这里,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底面板中的上述的两个第一底板优选为直角梯形,如此能够使得上述两个第一底板容易地固定连结至另外两个第二底板上,这里,固定连结可以是利用不干胶、双面胶或魔术贴等类似物进行粘合,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结合,比如钉合。
上述的两个直角梯形的底板与另外两个第二底板14连结的部位优选在痕迹线11、上底边和直角边围成的区域内,以使得另外两个第二底板14更容易地进行分离和结合。该痕迹线11与固定侧边的夹角a可为45°~60°,能分离地结合的另外两个第二底板14中的一个底板的未与对应侧面板相连的那个侧边可形成有凸起9,对应于上述的另外两个第二底板14中的另一个底板的那个侧面板可形成有用于凸起9插入的插孔10。如图2所示,插孔10优选布置在邻近固定侧边处,其宽度能够使得凸起9插入即可。如此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能够容易地且快速地在包装箱的折叠态和展开态之间进行切换,而且避免了胶带的大量使用。
结合图1并参考图3和图4。图3示出了图1所示的包装箱的折叠部结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包装箱的接头与相邻的侧面板搭接,以及顶板结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各个侧面板的位于下侧面与上侧面分界处可形成有第一折痕线8,接头2能够和第一折痕线8一起向外翻折。这样,能够使得向外翻折比较容易,确保了较高的工作效率。
具体参考图1所示,接头2的下端与第一折痕线8可以齐平,且第一折痕线8的高度可为侧面板的一个侧边高度的1/2~2/3,低于内置物5的封口位置。经过大量的实验,第一折痕线8设置的位置在操作人员对内置物5进行封口的最大活动范围之外,方便内置物5的封箱和开箱操作,封外包装包装箱时只需要沿第二折痕线12将上顶板结合。这里,若一个侧边的上侧面处形成有多个接头,则接头的长度为所在上侧面的总长度。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接头与相邻侧面板的结合、以及各个顶板1的结合可以是利用例如不干胶、双面胶或魔术贴等类似粘合剂进行粘合。而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重叠后的结合可以是利用如金属钉7、金属丝等类似物进行钉合。
继续结合图1并参考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各个侧面板的位于第一折痕线8上方的部位可形成有与该第一折痕线8平行的撕开线4,且与该第一折痕线8邻近但是低于内置物5的封口位置。如此,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当顶板已沿第二折痕线12相互粘合完成,并且能够在完成运输操作后,由收件方或内置物5的持有人沿着该撕开线4撕开形成包装箱的开口,这样能够更加容易地对内置物5进行打开操作。
另外,具体参考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相对的侧面板的下部可形成有扣手孔6,以便使得在内置物5具有扣手的情况下,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外侧对内置物5进行施力,从而对内置物5进行封箱操作完成而进行运输时,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和内置物5共同搬走,这样分担了本实用新型包装箱的底部的承重强度,有效地降低了包装箱的损坏率。扣手孔6的布置位置优选为与内置物5的扣手大体同等高度的位置处。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可一体成型,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更加容易成型,并确保了包装箱的牢固性。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可以优选为单瓦楞包装箱,厚度大约为2.3mm,这样可以节省成本,经济适用。
现在,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的装箱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在出厂前,先对折叠部进行如钉合的结合,并且包装箱的具有痕迹线的两个第一底板粘合至另外两个第二底板上。此外,沿着痕迹线对自锁的底面板向外施加拉力,使得包装箱的两个第二底板通过如凸起和插孔的分开而分离,从而包装箱呈折叠态进行运输。操作人员对内置物进行封箱时,先沿着痕迹线对自锁的底面板向内施加推力,使得如凸起插入插孔内进行自锁,从而包装箱展开。接下来,操作人员沿着第一折痕线向外翻折,来对内置物进行封箱操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箱,能够高效地对开口在侧面的内置物进行封箱,并确保了包装箱的牢固性,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技术中对如此的内置物进行封箱的效率低、速度慢等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包装箱,包括侧面板(15),所述侧面板包括上侧面和下侧面,所述上侧面和下侧面彼此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箱还包括:
接头(2),其形成在所述上侧面(151)处以与相邻的所述上侧面搭接;以及
底面板,当所述包装箱从折叠状态展开时,所述底面板自动形成所述包装箱的底部;其中,
所述接头(2)可随所述侧面板的所述上侧面(151)一起向外翻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彼此不相邻,所述下侧面(152)与相邻的所述侧面板之间形成有向内折叠的折叠部(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部(3)具有位于所述接头正下方的第一面板(31)、以及与所述第一面板相连的第二面板(32),所述第二面板形成在与所述第一面板相邻的所述侧面板上,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的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面板含有具有痕迹线(11)的相对的两个第一底板(13)、以及与所述两个第一底板固定连结的相对的另外两个第二底板(14),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能分离地结合,所述两个第一底板均具有与对应的侧面板连接的固定侧边,所述痕迹线分别从所述固定侧边的一端以彼此成对角线的形式延伸,沿着所述痕迹线施加力能够使得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分离或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两个第一底板为直角梯形,所述痕迹线与所述固定侧边的夹角为45°~60°,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中的一个底板的未与对应侧面板相连的那个侧边形成有凸起(9),与所述另外两个第二底板中的另一个底板对应的那个侧面板形成有用于所述凸起插入的插孔(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侧面板的位于所述下侧面与所述上侧面分界处形成有第一折痕线(8),所述接头能够沿着所述第一折痕线向外翻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折痕线齐平,所述第一折痕线的高度为所述一个侧边的高度的1/2~2/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侧面板的高于且邻近于所述第一折痕线的部位处形成有撕开线(4)。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相对的所述侧面板的下部形成有扣手孔(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包装箱一体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93437.6U CN209127139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包装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93437.6U CN209127139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包装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27139U true CN209127139U (zh) | 2019-07-19 |
Family
ID=67229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9343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127139U (zh) | 2018-08-28 | 2018-08-28 | 包装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2713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41798A (zh) * | 2019-09-16 | 2020-01-03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及其使用方法 |
-
2018
- 2018-08-28 CN CN201821393437.6U patent/CN20912713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41798A (zh) * | 2019-09-16 | 2020-01-03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一体化预折叠物流防护包装箱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754914A (en) | Package for wrapping food or other articles | |
US3809310A (en) | Hexagonal container for food products or the like | |
US4396144A (en) | Telescoped container | |
US7066379B2 (en) | Shipping container convertible to a display container | |
US3344971A (en) | Lined box | |
CN107000886B (zh) | 包装组件、坯件以及制造包装组件的方法 | |
CN209127139U (zh) | 包装箱 | |
US20080093258A1 (en) | Transparent shirt box | |
WO2018194868A1 (en) | Wraparound clamshell display | |
CN209258602U (zh) | 一种带内衬隔热功能的折叠包装盒 | |
US8292108B2 (en) | Package adapted to receive an opening device | |
WO2019144828A1 (zh) | 新型分体式纸箱 | |
CN109625522A (zh) | 一种趣味十足的三角形包装盒 | |
CN104724342B (zh) | 一种包装结构 | |
CN208868464U (zh) | 医药包装箱 | |
CN216186789U (zh) | 一种粘胶自扣底手提盒 | |
US4170298A (en) | "L" shaped contour carton | |
CN221418975U (zh) | 一种带隔板的四角勾底纸盒 | |
US4032063A (en) | Returnable shipping box for furniture | |
CN220350246U (zh) | 一种折叠转运箱 | |
CN211281833U (zh) | 一种环保型保温纸箱 | |
CN204750787U (zh) | 一种盒子 | |
CN215324081U (zh) |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折叠包装箱 | |
CN213292979U (zh) | 一种方便搬运的瓦楞纸箱结构 | |
CN210213052U (zh) | 便捷式包装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