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20449U - 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 Google Patents

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20449U
CN209120449U CN201822246763.0U CN201822246763U CN209120449U CN 209120449 U CN209120449 U CN 209120449U CN 201822246763 U CN201822246763 U CN 201822246763U CN 209120449 U CN209120449 U CN 2091204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uth
sound equipment
soundboard
bi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467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ehe Audi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ehe Audi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ehe Audi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ehe Audi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467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204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204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204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包括箱体,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前面板和后面板,前面板包括至少一个放音板和一个超高音板,放音板和超高音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每个放音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放音口,超高音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超高音口。通过上述设置,放音板和超高音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并且放音板和超高音板的连接处向远离箱体的方向凸出。其中放音板开有两个放音口,超高音板开有超高音口,两个放音口和超高音口分别用于安装高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和超高音扬声器,从而使超高音扬声器与高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具有声波覆盖面广、有多种摆放和使用方式的功能。

Description

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音响的出声口多设置在与音响水平面垂直的侧面上,因为声波传播形式为沿出声口向外扩散,当悬挂该种音响时,在音响下方会形成一定的声波无法覆盖的区域,导致该区域内音质较差。
并且现有的音响的多个出声口,包括高、低音等出声口,均设置在同一个平面,则当音响所处的位置较低或较高时,与人耳所处的高度不对应,从而导致人耳接收的声波音质不是最佳,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具有声波覆盖面广、有多种摆放和使用方式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前面板和后面板,所述前面板包括至少一个放音板和一个超高音板,所述放音板和所述超高音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每个所述放音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放音口,所述超高音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超高音口。
通过上述设置,箱体包括包括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以及前面板和后面板,箱体正面由一个放音板和一个超高音板组成,放音板和超高音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并且放音板和超高音板的连接处向远离箱体的方向凸出。其中放音板开有两个放音口,超高音板开有超高音口,两个放音口和超高音口分别用于安装高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和超高音扬声器,从而使超高音扬声器与高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在悬挂该音响时,使高音口和低音口所在的平面倾斜朝向地面,增大音响下方声波覆盖的区域,提高使用者体验,超高音口倾斜朝向屋顶,超高音经屋顶反射后指向地面,虽然超高音人耳无法听见,但是人耳可以感受到超高音传递的能量,从而提高了该音响带给使用者的声波体验。当该音响放置在地面或离地不远时,将靠近超高音的底板朝下放置,从而使高音口和低音口所在的平面倾斜朝向屋顶和人耳的高度,提高了声波对人耳的指向性,而超高音口倾斜朝向地面,超高音经地面反射后指向屋顶和人耳的高度,从而提高了该音响带给使用者的声波体验。进而使该音响具有多种摆放和使用方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音口内设有至少一个导音板,每个所述导音板分别与顶板或/和左侧板或右侧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
通过上述设置,在放音口设置有上下两组导音板,每组设置有至少一个导音板,其中设置在上方的一组导音板向上倾斜,位于下方的一组导音板向下倾斜,从而通过导向板对声波起到导向和扩散的作用,使声波传播时覆盖面积更大,并且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导向板的角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导音板包括导向板和连接在所述导向板两侧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放音口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导向板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所述导向板与连接板的横截面均呈圆弧状。
通过上述设置,导音板分为导向板和连接板,导向板通过连接板与放音口连接,并且连接板与导向板之间存在一定角度的夹角,连接板与导向板连接处圆滑弯曲设置,并且导向板与连接板的横截面均设置为圆弧状,增大声波与导音板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导向板和连接板对声波的导向作用,并且减少导向板和连接板对声波的阻碍,在对声波起导向的同时减少声波的能量损失。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超高音口设置有支撑件。
通过上述设置,因为超高音扬声器的鼓膜较为脆弱,并且超高音扬声器安装位置距离超高音口较近,在超高音口竖直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两端与超高音口连接,支撑件远离箱体的表面凸出于超高音口,支撑件可以对超高音扬声器起到保护作用,使该音响在运输过程中减少超高音扬声器损坏的概率;并且支撑件对超高音口发出的声波也起到一定的导向和扩散作用,可以提高超高音的覆盖区域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间距自后面板向前面板逐渐增大。
通过上述设置,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设定有一定的夹角,因为音响的扬声器在音响内震动后从放音口发出,将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间距设置为自后面板向前面板逐渐增大,可以对声波起到扩音的效果。并且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夹角,当阵列多组该音响时,相邻音响的放音口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可以提高该阵列音响的声波覆盖角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相邻所述放音板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所述放音板和所述超高音板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
通过上述设置,在相邻放音板之间、在放音板和超高音板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可以使箱体整体更加圆滑,从而减少棱角使箱体在运输、搬运、包装的过程中减少磕碰,减少对箱体外形的破坏,并且弧形过渡段也减少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的磕碰,起到保护使用者的功能,箱体整体更加圆滑也提高了该音响的外观美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箱体的后面板设置有被动振膜。
通过上述设置,在箱体背面设置有被动振膜,当扬声器工作发出声音时,扬声器振膜的运动,会导致箱体内的空气被压缩和扩展,在气压变化的作用下,被动振膜产生振动,推动箱体外的空气,这样就可以发出声音来。由于该音响的扬声器放音口均设置在同一侧,箱体背面面积较大,提高被动振膜的可选范围。这样,推动空气的体积也随之增加,大大提升了低音的量感,同时,被动振膜的口径增加,还能够降低其谐振频率,令音响在发声时,获得更好的低音下潜深度,音响也能够获得更好的低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放音口分为高音口和低音口,所述高音口的口径自箱体内侧向箱体外侧均匀扩大。
通过上述设置,将高音口分为高音口和低音口,分别用于安装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并将高音口的口径设置为自箱体内侧向箱体外侧均匀扩大的结构形式,从而通过逐渐扩大的口径对高音扬声器起到类似号角的作用,可以对高音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进行扩散,提高了高音扬声器的音质和声波覆盖面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低音口向所述弧形过渡段延伸。
通过上述设置,将低音口向弧形过渡段延伸,一反面低音扬声器的口径往往较大,将低音口向弧形过渡段延伸,可以尽可能地增大低音口的口径,使音响的低音效果更加浑厚;另一方面,低音口向弧形过渡段延伸,可以提高该音响与其他音响的结构差异,提高该音响美观的同时具有更高的辨识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箱体的前面板设置为由放音板和超高音板组成,并在放音板开有高音口和低音口用于安装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在超高音板开有超高音口用于安装超高音扬声器,使高音扬声器、低音扬声器与超高音扬声器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从而使该音响在不同的摆放角度下,都可以有较大的声波覆盖面积,并且通过超高音扬声器可以提高空间内的声波能量,带给使用者更强烈的声波冲击,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2.通过在高音口和低音口安装有若干导音板,导音板由导向板和连接板组成,导音板分别朝向顶板和底板倾斜,导向板和连接板的横截面设置为圆弧状,从而通过导音板对放音口发出的声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增大了声波的覆盖面积,并且通过设置导音板的形状,使导音板在对声波作导向的同时减少了对声波能量的削弱,从而使音响在提高声波覆盖面积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音质的影响;
3.通过设置箱体的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并且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间距自后面板向前面板逐渐增大,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夹角可以使多个该音响横向阵列时,各音响的放音口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定的夹角,从而提高了阵列该音响时的声波覆盖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摆放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箱体;11;顶板;12、底板;13、左侧板;14、右侧板;15、前面板;151、放音板;1511、放音口;1512、高音口;1513、低音口;152、超高音板;1521、超高音口;16、后面板;2、导音板;21、导向板;22、连接板;3、支撑件;4、弧形过渡段;5、被动振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包括箱体1,箱体1为类矩形,包括顶板11、底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以及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其中前面板15包括一个放音板151和一个超高音板152,其中放音板151的面积大于超高音板152的面积,超高音板152位于放音板151上方,超高音板152与顶板11相连,放音板151与地板相连,放音板151和超高音板152之间形成110°的夹角,放音板151和超高音板15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过渡段4,该弧形过渡段4向远离箱体1的方向凸出;放音板151与底板12之间的连接处、超高音板152与顶板11之间的连接处均圆滑设置。
在放音板151上开有两个放音口1511,放音口1511分别为高音口1512和低音口1513,分别用于安装高音扬声器和低音扬声器,低音口1513位于高音口1512和超高音板152之间。其中高音口1512的口径自箱体1内侧向箱体1外侧均匀增大,通过逐渐扩大的口径对高音扬声器起到类似号角的作用,可以对高音扬声器发出的声音进行扩散,提高了高音扬声器的音质和声波覆盖面积。低音口1513向弧形过渡段4延伸,可以尽可能地增大低音口1513的口径,用于安装更大的低音扬声器,使音响的低音效果更加浑厚。
放音口1511内均固定有导音板2,导音板2由导向板21和连接板22组成,导向板21两侧各固定有一个连接板22,连接板22与放音口1511固定,连接板22与导向板21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导向板21和连接板22的横截面均呈圆弧状。其中低音口1513内固定有四个导音板2,高音口1512内固定有两个导音板2,其中低音口1513和高音口1512内靠近顶板11的导音板2均向上倾斜,该导音板2的连接板22也向上倾斜。低音口1513和高音口1512内靠近底板12的导音板2均向下倾斜,该导音板2的连接板22也向下倾斜。通过导向板21对声波起到导向和扩散的作用,使声波传播时覆盖面积更大。
在超高音板152上开有超高音口1521,超高音口1521用于安装超高音扬声器,在超高音口1521固定有长条形的支撑件3,支撑件3远离箱体1的外表面凸出于超高音口1521,支撑件3可以对超高音扬声器起到保护作用,使该音响在运输过程中减少超高音扬声器损坏的概率;并且支撑件3对超高音口1521发出的声波也起到一定的导向和扩散作用,可以提高超高音的覆盖区域面积。
箱体1的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之间形成20°的夹角,其中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的间距自后面板16向前面板15逐渐增大,可以对声波起到扩音的效果,使声波从放音口1511发出时扩散面积更大,并且声音更浑厚,降低声音的失真程度。
箱体1的后面板16设置有被动振膜5,当扬声器工作发出声音时,扬声器振膜的运动,会导致箱体1内的空气被压缩和扩展,在气压变化的作用下,被动振膜5产生振动,推动箱体1外的空气,这样就可以发出声音来,令音响在发声时,获得更好的低音下潜深度,使音响也能够获得更好的低音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该音响的使用方式包括高处悬挂、低处放置以及组合阵列。
在悬挂该音响时,将该音响的顶板11朝上,使高音口1512和低音口1513所在的放音板151倾斜朝向地面,可以增大音响下方声波覆盖的区域,提高使用者的体验,此时超高音口1521倾斜朝向屋顶,超高音经屋顶反射后指向地面,虽然超高音人耳无法听见,但是人耳可以感受到超高音传递的能量,从而提高了该音响带给使用者的声波体验,提高音响带给使用者的包围感。
当该音响放置在地面或离地不远时,将靠近超高音的顶板11朝下放置(如图3所示),从而使高音口1512和低音口1513所在的放音板151倾斜朝向屋顶和人耳的高度,提高了声波对人耳的指向性,而超高音口1521倾斜朝向地面,超高音经地面反射后指向屋顶和人耳的高度,从而提高了该音响带给使用者的声波体验,提高音响带给使用者的包围感。
当将若干个该音响水平阵列组合时,通过将相邻音响的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抵接配合,使若干个该音响形成一个圆弧形的音响阵列,具有较大的水平扩散角度,适用于开阔的空间,提高音响声波的覆盖面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顶板(11)、底板(12)、左侧板(13)、右侧板(14)以及前面板(15)和后面板(16),其特征是:所述前面板(15)包括至少一个放音板(151)和一个超高音板(152),所述放音板(151)和所述超高音板(152)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每个所述放音板(15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放音口(1511),所述超高音板(15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超高音口(15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其特征是:所述放音口(1511)内设有至少一个导音板(2),每个所述导音板(2)分别与顶板(11)或/和左侧板(13)或右侧板(14)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其特征是:所述导音板(2)包括导向板(21)和连接在所述导向板(21)两侧的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均与所述放音口(1511)连接,所述连接板(22)与所述导向板(21)之间形成一定角度的夹角,所述导向板(21)与连接板(22)的横截面均呈圆弧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其特征是:所述超高音口(1521)设置有支撑件(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其特征是:所述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左侧板(13)和右侧板(14)的间距自后面板(16)向前面板(15)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其特征是:相邻所述放音板(151)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4),所述放音板(151)和所述超高音板(152)之间设置有弧形过渡段(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其特征是:所述箱体(1)的后面板(16)设置有被动振膜(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其特征是:所述放音口(1511)分为高音口(1512)和低音口(1513),所述高音口(1512)的口径自箱体(1)内侧向箱体(1)外侧均匀扩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其特征是:所述低音口(1513)向所述弧形过渡段(4)延伸。
CN201822246763.0U 2018-12-28 2018-12-28 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Active CN2091204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6763.0U CN209120449U (zh) 2018-12-28 2018-12-28 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46763.0U CN209120449U (zh) 2018-12-28 2018-12-28 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20449U true CN209120449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208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46763.0U Active CN209120449U (zh) 2018-12-28 2018-12-28 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204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3033A (zh) * 2021-07-14 2021-09-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音箱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3033A (zh) * 2021-07-14 2021-09-2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音箱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57689A (en) High fidelity sound reproduction system and modules thereof
ES2281093T3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de altavoz de acoplador/reflector conico.
JP2945983B2 (ja) スピーカ装置
US6801631B1 (en) Speaker system with multiple transducers positioned in a plane for optimum acoustic radiation pattern
TWI686088B (zh) 反射錐及音箱
CN104538023B (zh) 声音漫射发生器
US4593784A (en) Loudspeaker enclosure
US9704466B2 (en) Sound control apparatus
US20150215689A1 (en) Microphone housing arrangement for an audio conference system
US5216209A (en) Loudspeak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bursing sounds waves
US9226061B2 (en) Speaker assembly
CN209120449U (zh) 燕窝式多用途音响
EP1389031A2 (en) Omnidirectional backload horn - type speaker
US4991688A (en) Audio speaker system
CN106792289A (zh) 一种音响
US3842203A (en) Public address system with horn speakers arrayed around and facing inward toward a common point
CN107172548A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音乐房以及音频信号的传输方法
CN2636560Y (zh) 声波共鸣放大音箱
CN206004886U (zh) 音箱
CN209120457U (zh) 一种燕窝式多用途音响及组合音响
US20060065476A1 (en) Speaker system
CN204014074U (zh) 一种飞翔影院立体声声效装置
CN105681957B (zh) 舞台反馈音箱
CN109803048A (zh) 一种物理扩音装置
CN206274680U (zh) 一种音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