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6709U -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6709U
CN209106709U CN201821066696.8U CN201821066696U CN209106709U CN 209106709 U CN209106709 U CN 209106709U CN 201821066696 U CN201821066696 U CN 201821066696U CN 209106709 U CN209106709 U CN 2091067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graphene far
far infrared
insulating
protectiv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666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彦芳
班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Golden Eagl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Golden Eagl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Golden Eagl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Golden Eagle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666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67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67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67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Mattresses And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For Chairs And Be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柔性发热层,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柔性发热层的上表面,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柔性发热层的下表面,第一防水层设置在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第二防水层设置在第二绝缘层的下表面,柔性发热层通过导线与DC电源接头连接,柔性发热层由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构成,且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第一绝缘防护层、第二绝缘防护层,第一绝缘防护层设置在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的上表面,第二绝缘防护层设置在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的下表面。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加热快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Description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晶体,人们常见的石墨是由一层层以蜂窝状有序排列的平面碳原子堆叠而形成的,石墨的层间作用力较弱,很容易互相剥离,形成薄薄的石墨片。由于石墨烯是集声、光、电、热、力、磁四种以上材料特性于一身,同时具备良好的透光性、导热系数高等普通材料不具备的性能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
俗话说:“吃得好,睡的香,才能身体棒”,然而一项调查资料显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夜夜睡个好觉,处于睡眠亚健康状态大有人在,表现出睡不解乏、自觉多梦、睡眠表浅、入睡困难以及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其实,睡眠质量的好坏,与每日亲密接触的床垫有很大关系。随着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床垫的种类逐渐趋向多元化,主要有:弹簧床垫、棕榈床垫、橡胶床垫、水床垫、气床垫以及磁床垫等等。但这些床垫大都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加的保健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加热快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柔性发热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下表面,所述柔性发热层通过导线与DC电源接头连接,且所述DC电源接头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的外部,所述柔性发热层由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构成,且所述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第一绝缘防护层、第二绝缘防护层,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的下表面,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的厚度为0.4~0.7mm,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的厚度为0.3~0.8mm。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还包括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层上表面,所述第二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水层下表面。
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厚度为10~25mm,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厚度为15~35mm。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还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层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层下表面。
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为5~25mm,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厚度为8~20mm。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还包括第三防水层和第四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上表面,所述第四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下表面。
所述第三防水层的厚度为0.4~0.6mm,所述第四防水层的厚度为0.5~0.8mm。
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的厚度为0.5mm。
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的厚度为0.6mm。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且加热快的特点;由于该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内设置有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而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由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构成,由于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具有水性环保低污染、升降温响应速度快、远红外辐射谱带宽、宽的温度使用范围等特点,因此该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具有升温速度快以及温度使用范围宽的特点,通过设置的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实现该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快速加热;另外,该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在通电后激发自身产生大量波长在8~14μm的远红外线,将热量辐射至整个床垫,被床垫吸收,然后由床垫散发辐射热,自然均匀的升高整个床垫的温度,使人感到犹如阳光般温暖,具有舒适美好的感觉,且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中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包括第一防水层101、第二防水层102、第一绝缘层103、第二绝缘层104以及柔性发热层105,所述第一绝缘层103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层105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104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层105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101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10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102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104的下表面,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可对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水效果,从而可进一步延长该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的使用寿命;所述柔性发热层105通过导线106与DC电源接头107连接,且所述DC电源接头107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的外部,所述柔性发热层105由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构成,且所述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1051、第一绝缘防护层1052、第二绝缘防护层1053,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1052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105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1053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1051的下表面,所述导线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1051内并与外部DC电源接头连接,且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1051内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发热线112,所述发热线112通过导线106与所述DC电源接头107相连,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1051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1052的厚度为0.4~0.7mm,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1053的厚度为0.3~0.8mm。通过设置的第一绝缘防护层1052和第二绝缘防护层1053可使该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因此安全可靠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还包括第一防护层108和第二防护层109,所述第一防护层108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层101上表面,所述第二防护层109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水层102下表面。通过设置的第一防护层108和第二防护层109,可进一步延长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防护层108的厚度为10~25mm,所述第二防护层109的厚度为15~35mm。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还包括第一保温层110和第二保温层111,所述第一保温层110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层108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111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层109下表面。所述第一保温层110的厚度为5~25mm,所述第二保温层111的厚度为8~20mm。通过设置的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可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的保温效果更理想。
所述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还包括第三防水层1054和第四防水层1055,所述第三防水层1054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1052上表面,所述第四防水层1055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1053下表面。通过设置的第三防水层1054和第四防水层1055。
所述第三防水层1054的厚度为0.4~0.6mm,所述第四防水层1055的厚度为0.5~0.8mm。通过设置的第三防水层和第四防水层,可对第一绝缘防护层和第二绝缘防护层起到一定程度的防水效果,从而可进一步延长该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的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1052的厚度可优选为0.5mm。
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1053的厚度可优选为0.6mm。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的加热电源的电压可为12V~220V,所以充电宝等移动电源也均可以作为加热电源,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的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在1min内即可达到稳定工作温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中采用的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的电热辐射转换效率达80%以上,与传统的电热毯方式相比可节能省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通过其内设置的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其采用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该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是以高质量石墨烯和水性无毒树脂为主要原料,加入了特定的助剂、稳定剂、填料等,经特定的工艺制作而成,产品安全无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在通电后激发自身产生大量波长在8~14μm的远红外线,将热量辐射至整个床垫,被床垫吸收,然后由床垫散发辐射热,自然均匀的升高整个床垫的温度,使人感到犹如阳光般温暖,具有舒适美好的感觉,且具有一定的保健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具有如下技术指标:以24V、36W的直流电通电,一分钟内温度即可达到60℃,以220V、100W的交流电通电,100秒内温度可达38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升到150℃仅需要14秒,明显优于同系列电热材料(普通电阻镍铬合金)电热材料产品的发热性能指标,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具有升温快的特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水层、第二防水层、第一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以及柔性发热层,所述第一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层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一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的下表面,所述柔性发热层通过导线与DC电源接头连接,且所述DC电源接头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的外部,所述柔性发热层由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构成,且所述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包括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第一绝缘防护层、第二绝缘防护层,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的下表面,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导电浆料涂层的厚度为0.1~0.3mm,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的厚度为0.4~0.7mm,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的厚度为0.3~0.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还包括第一防护层和第二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水层上表面,所述第二防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水层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层的厚度为10~25mm,所述第二防护层的厚度为15~35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还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所述第一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护层上表面,所述第二保温层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层下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层的厚度为5~25mm,所述第二保温层的厚度为8~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还包括第三防水层和第四防水层,所述第三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上表面,所述第四防水层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下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防水层的厚度为0.4~0.6mm,所述第四防水层的厚度为0.5~0.8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防护层的厚度为0.5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防护层的厚度为0.6mm。
CN201821066696.8U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Active CN2091067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6696.8U CN209106709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66696.8U CN209106709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6709U true CN209106709U (zh) 2019-07-16

Family

ID=67195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66696.8U Active CN209106709U (zh) 2018-07-06 2018-07-06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67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0585A (zh) 碳纤维远红外保暖装置及远红外发热片
CN209106709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床垫
CN207283842U (zh) 一种用于发热保健的双层石墨烯电热片
CN208424819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电热膜
CN208016031U (zh) 石墨烯无机复合发热体
CN206118057U (zh) 带石墨烯加热膜的家居用品
CN209437474U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护颈
CN208402148U (zh)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发热服装
CN208519842U (zh) 一种石墨烯地暖垫
CN206518503U (zh) 一种便携式电热坐便器垫
CN202998520U (zh) 远红外碳纤纸发热体
CN201150387Y (zh) 一种远红外取暖座垫
CN213097159U (zh) 一种导热均匀的石墨烯床垫
CN2852256Y (zh) Usb接口暖手鼠标垫
CN205560961U (zh) 一种用于发热瓷砖的加热芯片
CN202843010U (zh) 具有温差发电装置的保暖床垫
CN203417153U (zh) 一种电热马桶坐垫套
CN203238881U (zh) 一种带有碳素晶体发热板的艺术玻璃背景墙
CN202546914U (zh) 一种电加热水循环暖气片
CN109770773A (zh) 一种微电流发热复合材料及一种发热马桶座圈
CN203041421U (zh) 低压电热坐垫
CN201150384Y (zh) 一种远红外电热床垫
CN210980342U (zh) 液体加热装置
CN209472776U (zh) 一种石墨烯发热暖颈带
CN203953029U (zh) 具有碳纤维加热保温功能的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