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03509U - 一种集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103509U
CN209103509U CN201821046631.7U CN201821046631U CN209103509U CN 209103509 U CN209103509 U CN 209103509U CN 201821046631 U CN201821046631 U CN 201821046631U CN 209103509 U CN209103509 U CN 209103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board
terminal box
buckle
terminal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66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伟
黄健
陈欢
林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anxing Electric Co Ltd
Ningbo Sanxing Medical and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Sanxing Medical an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Sanxing Medical and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Sanxing Medical and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66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103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103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103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中器,包括有端钮盒和电流互感器,端钮盒内设置有功能端子,端钮盒内设置有用以将功能端子的导电柱集中的第二PCB板,功能端子通过第二PCB板与第一PCB板电连接,且该第二PCB板外设置有保护罩;电流互感器插设在端钮盒内,且位于功能端子的上侧,且该电流互感器上设置有第二插脚并通过第二插脚插设在第二PCB板上而与第二PCB板电连接。该功能端子的安装结构设计,防止功能端子出现安装错误的情况,增加了功能端子安装的准确性;保护罩的设计,防止灰尘、水等接触到第二PCB板和功能端子,延长了其使用寿命;电流互感器插设在端钮盒内,减小了电流互感器的占用空间,无需螺钉固定即可实现电流互感器的安装,减小螺钉固定时的接触电阻。

Description

一种集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中器。
背景技术
集中器是远程集中抄表系统的中心管理设备和控制设备,负责定时读取终端数据、系统的命令传送、数据通讯、网络管理、事件记录、数据的横向传输等功能,集中器是连接终端、计算机或通信设备的中心连接点设备。
在若干终端密集区内,通常为减少通信线路,先把终端接到集中器,然后再经过高速线路将集中器连接到计算机的通信控制器,因此,集中器也是共享线路和提高线路利用率的一种有效设备。
集中器中设置有端钮盒和PCB板,其中,端钮盒内设置有电压端子、功能端子、互感器等各种元件,目前的集中器,如专利号为CN201220210623.8(授权公告号为CN20266215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电信息集中器的操作面板》,该集中器的操作面板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液晶屏、指示灯、光通信口、RS232通信口、USB接口、SIM卡盒、控制键盘、GPRS模块、载波模块、主端子和辅助端子,主端子包括电流端子和电压端子,辅助端子包括遥信端子、RS485Ⅱ级联端子、RS485Ⅰ抄表端子和备用端子,虽然上述集中器中设置有各种元件以及各个元件的布置方式,但是,并没有公开各个元件与PCB板的合理连接方式,以使各个元件的安装更加的方便快捷,防止安装错乱。
目前,电流互感器的安装通常采用:如专利号为CN201721315865.2(授权公告号为CN20731855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三相电能表的端钮盒总成》,该端钮盒总成包括有端钮盒、继电器和互感器组件、4个电压接头组件和电路板;所述端钮盒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卡勾和2个定位柱,所述继电器和互感器组件包括继电器组件和3个电流互感器,每个电流互感器上均设有2条连接针;各个电流互感器均与继电器组件电连接,所述继电器组件、各个电流互感器、各个电压接头组件和电路板均与端钮盒连接,卡勾、 2个定位柱和各条连接针均与电路板连接,该专利公开了电流互感器的安装,但是,电流互感器设置在端钮盒外,占用空间大,且电流互感器通过螺钉与端钮盒固定连接,增加了接触电阻,同时采用螺钉连接易出现螺钉松动的问题,可靠性不高。此外,也没有公开功能端子易出现连接出错,增加了连接难度的问题;另外,也没有公开功能端子容易接触到水、灰尘等问题,从而影响功能端子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集中器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且功能端子和电流互感器安装连接方便快捷、可靠性高的集中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中器,包括有端钮盒和电流互感器,所述端钮盒内设置有功能端子,所述端钮盒的上侧设置第一PCB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钮盒内设置有用以将功能端子的导电柱集中的第二PCB板,所述功能端子通过第二PCB板与第一PCB板电连接,且该第二PCB板外设置有保护罩;所述电流互感器插设在端钮盒内,且位于功能端子的上侧,且该电流互感器上设置有第二插脚并通过第二插脚与第一PCB板电连接。
为了防止保护罩的弹性板弹出,所述保护罩的下部设置有弹性板,所述端钮盒的内侧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导向筋,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弹性板的底部与导向筋相抵。这样,使得保护罩的安装更加可靠。
为了方便保护罩的固定,所述保护罩的一侧与端钮盒插接配合,另一侧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固定在端钮盒的内侧壁上;或者,所述保护罩的两侧均卡接固定在端钮盒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弹性板位于保护罩的一侧,且该弹性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保护罩的另一外侧壁上向外延伸有凸块,对应地,所述端钮盒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扣相配合的第一扣孔以及供凸块插置其中的插孔。
为了实现功能端子与第一PCB板的电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PCB板位于功能端子的下方,且该第二PCB板上开设有供导电柱穿过的穿孔,所述功能端子通过导电柱和穿孔的配合实现与第二PCB板的电连接,所述第二PCB板上还设有与第一PCB板电连接的排针。
为了防止电流互感器安装反,所述端钮盒上成型有供电流互感器自上而下插置其中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电流互感器的一侧壁上成型有肋条,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肋条位于对应开口内。这样,使得电流互感器准确地安装在对应的容置槽,防止出现装反的问题,从而增加了安装效率。
为了方便液晶的安装,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具有液晶的液晶支架,所述液晶支架的一侧钩设在第一PCB板上,另一侧通过第三卡扣结构固定在第一PCB板上。
为了方便液晶支架的安装,所述液晶支架的一侧具有向下延伸的挂钩,所述液晶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扣,对应地,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安装孔,以及与第三卡扣相配合的第二扣孔,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挂钩和第三卡扣分别与所述PCB板的底面的对应位置配合连接。这样,使得液晶支架更加牢固的安装在PCB 板上,防止使用过程中出现液晶支架脱离PCB板的情况。
为了实现对液晶支架的支撑,所述液晶支架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供第一定位柱穿过的第一定位孔,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底部与所述第一PCB板的表面相抵。
在增加挂钩强度的同时能够更加稳定地支撑液晶支架,所述挂钩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肋板,所述加强肋板的底部与第一支撑件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
为了方便液晶的安装,所述液晶支架上开设有供液晶安装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侧壁的边角处呈弧形过渡,在液晶处于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第一凹槽的边角处的内侧壁与液晶边角处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空隙。这样,防止液晶移动时,对其边角进行损坏,影响液晶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将液晶导入,同时防止液晶的边角翘起,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方便将液晶导入的导向组,所述导向组包括有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其中一边角处的两内侧壁上,在液晶处于装配状态下,所述液晶的外侧壁与对应导向块的内侧壁相抵。这样,一方面方便将液晶导入,另一方面,便于将液晶的边角进行定位,防止液晶的边角翘起。
为了增加防高压静电,所述液晶底部设置有低压元件,所述第一PCB板上插设有高压元件,所述第一凹槽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外凸于第一凹槽的底面,且所述高压元件位于第二凹槽底面的下方。这样,增加了液晶底部的低压元件与液晶支架下方的高压元件之间的爬电距离,从而防止高压元件和低压元件产生干扰,进而防止液晶出现不显示的情况。
为了增加第一PCB板安装的稳定性,所述端钮盒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供第二定位柱穿过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PCB板通过第二定位孔和第二定位柱的配合而安装在端钮盒上。
为了增加端钮盒的安装稳固性,所述端钮盒设置在集中器的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板,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端钮盒的外侧壁与限位板的内侧壁相抵且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固定在底座上。
为了增加端钮盒的固定,所述端钮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卡扣,所述底座在第四卡扣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第四卡扣相配合的第三扣孔,所述端钮盒通过第四卡扣与第三扣孔的配合实现与底座的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第一PCB板的固定,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PCB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扣相配合的卡槽,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以支撑第一PCB 板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位于第二卡扣的下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第一PCB板位于第二卡扣和支撑块之间。
为了增加底座的强度,所述底座的内侧壁上成型有加强板,所述第二卡扣和支撑块均设置在加强板内侧壁的上部。这样,在实现第一PCB板的固定安装的同时增加了底座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集中器的端钮盒内设置有用以将功能端子的导电柱集中的第二PCB板,以方便后续与第一PCB板电连接,从而使得功能端子的连接更加方便,增加了安装效率,且防止功能端子出现安装错误的情况,增加了功能端子安装的准确性;且第二PCB板外设置有保护罩,从而防止灰尘、水等接触到第二PCB板和功能端子,进而延长了第二PCB板和功能端子的使用寿命,可靠性高;电流互感器插设在端钮盒内,即电流互感器设置在端钮盒内,使得电流互感器在集中器内的占用空间减小,从而增加了集中器的空间利用率,此外,电流互感器无需螺钉固定即可实现安装,安装快捷,减小了螺钉固定时的接触电阻,其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钮盒(安装有电压端子和功能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钮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钮盒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2中部分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集中器包括有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端钮盒3和电流互感器30,端钮盒3内设置有功能端子32和电压端子32,其中,
端钮盒3的上侧设置第一PCB板2,端钮盒3内设置有用以将功能端子32的导电柱311集中的第二PCB板34,功能端子32通过第二PCB板34与第一PCB板2电连接,具体地,功能端子32具有向下延伸的导电柱321,第二PCB板34上开设有供导电柱321穿过的穿孔342,功能端子32通过导电柱321和穿孔342的配合实现与第二PCB 板34的电连接,第二PCB板34上还设有与第一PCB板2电连接的排针341。此外,第二PCB板34外能拆卸地连接有保护罩35,该端钮盒3上具有与保护罩35相配合的盖板38,第二PCB板34和功能端子32位于保护罩35空间内,盖板38上开设有供排针341的针脚3411穿过的通孔381。
本实施中,保护罩35的下部设置有弹性板36,端钮盒3的内侧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导向筋37,装配完成状态下,弹性板36的底部与导向筋37相抵。为了实现保护罩与端钮盒的安装,保护罩35的一侧与端钮盒3插接配合,另一侧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固定在端钮盒3的内侧壁上;具体地,弹性板36位于保护罩35的一侧,且该弹性板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扣351,保护罩35的外侧壁上向外延伸有凸块352,对应地,端钮盒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扣351相配合的第一扣孔300以及供凸块352插置其中的插孔 305,第一卡扣351和第一扣孔300形成上述的第一卡扣结构;或者,保护罩35的两侧均卡接固定在端钮盒3上。
端钮盒3上设置有用以将电压端子31配对连接的第一插脚311集中的连接板33,连接板33上开设有多个供电压端子31配对连接的第一插脚311插设的插槽331,电压端子31通过第一插脚311与插槽331的配合与连接板33连接,第一插脚311外露于插槽331外并与第一PCB板2连接,连接板33位于电压端子31的插入端,且该连接板 33沿第一PCB板2的长度方向延伸,插槽331开设在连接板33的外侧壁上,电压端子 31通过第一插脚311能实现与第一PCB板2的电连接。此外,连接板33上具有向下延伸的限位板332。
具体地,第一插脚311的纵截面基本呈L型,该第一插脚311包括有插板3111和设置在插板3111上并向第一PCB板2方向延伸的插针3112,插板3111的上部设置有与电压端子31相连接的导线,插槽331包括有供插板3111插设的凹槽3311以及供插针导线组件穿过的通槽3312,第一插脚311插设在插槽331后并与第一PCB板2连接。其中,插针导线组件包括有插针3112、导线以及与插针3112和导线相连接的连接部。
电流互感器30插设在端钮盒3内,且位于功能端子32的上侧,且该电流互感器 30上设置有第二插脚302并通过第二插脚302插设在第一PCB板2上而与第一PCB板 2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端钮盒3上成型有供电流互感器30自上而下插置其中的容置槽 301,容置槽30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3010,电流互感器30的一侧壁上成型有肋条303,其中,肋条303竖向设置,在装配完成状态下,肋条303位于对应开口3010内。
如图8至图14所示,第一PCB板2上设置有具有液晶40的液晶支架4,液晶支架4上开设有供液晶40安装的第一凹槽400,第一凹槽400内侧壁的边角处呈弧形过渡,在液晶40处于装配完成状态下,第一凹槽400的边角处的内侧壁与液晶40的对应边角处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空隙401。空隙401的存在,使得液晶的边角与对应液晶支架的边角相脱离,从而防止在液晶出现移动时,其边角受到损坏,提高了液晶的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液晶导向到第一凹槽内,第一凹槽4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方便将液晶40导入的导向组44,导向组44包括有第一导向块441和第二导向块442,第一导向块441 和第二导向块442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400其中一边角处的两内侧壁上,在液晶40处于装配状态下,液晶40的外侧壁与对应导向块441,442的内侧壁相抵。此外,液晶40 的底部设置有低压元件,第一PCB板2上插设有高压元件,该高压元件位于液晶支架4 的下方,第一凹槽400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4000,第二凹槽4000的底面外凸于第一凹槽400的底面,即该第二凹槽4000的底面低于第一凹槽400的底面,使高压元件位于第二凹槽4000底面的下方。这样,增加了液晶支架底部的高压元件与液晶底部的低压元件之间的爬电距离,防止高压元件和低压元件进行干扰,进而防止产生的高压静电使液晶无法显示,提高了液晶的使用寿命。此外,第二凹槽与液晶之间形成有供液晶40的柔性电路板4001穿出的第一空间5。
为了方便液晶支架的安装,液晶支架4的一侧钩设在第一PCB板2上,另一侧通过第三卡扣结构固定在第一PCB板2上。具体地,液晶支架4的一侧具有向下延伸的挂钩41,液晶支架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扣42,对应地,第一PCB板2上开设有与挂钩41相配合的安装孔26,以及与第三卡扣42相配合的第二扣孔25,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挂钩41和第三卡扣42分别与第一PCB板2的表面的对应位置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实现液晶支架的定位支撑,液晶支架4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431,第一定位柱4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43,第一支撑件43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431,第一PCB板2上开设有供第一定位柱431穿过的第一定位孔27,在装配完成状态下,第一支撑件43的底部与第一PCB板2的表面相抵。此外,挂钩4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肋板411,加强肋板411的底部与第一支撑件43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件和第一定位柱的存在,使得液晶支架3和PCB 板2之间形成有供电子元件安装的第二空间6,从而增加了空间利用率。
另外,液晶支架4上设置有用以将液晶40固定在第一凹槽400内的卡脚,卡脚包括有第一卡脚461和第二卡脚462,第一卡脚461设置在与定位块45相对的一侧壁上,第二卡脚462至少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液晶支架4的另外两侧壁上。第一凹槽400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两条相对的条形孔402,并通过该条形孔402形成弹性板47,弹性板47 向上延伸并弯折形成的第二卡脚462。
本实施例的第一凹槽400的一侧设置有限制液晶40脱离的定位块45,定位块45 与第一导向块441相对设置,且定位块45的内侧壁上具有方便导向液晶40的导向面351,在液晶40处于装配状态下,液晶40的外侧壁与定位块45的内侧壁相抵,从而防止液晶的边角翘起。另外,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块441还用以与定位块45配合实现对液晶的定位。本实施例中,端钮盒3能拆卸地固定在底座1长度方向的一侧,底座1 上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板14,在装配完成状态下,端钮盒3的外侧壁与限位板 14的内侧壁相抵且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固定在底座1上。具体地,端钮盒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卡扣39,底座1在第四卡扣39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第四卡扣39相配合的第三扣孔13,端钮盒3通过第四卡扣39与第三扣孔13的配合实现与底座1的固定连接。
为了实现第一PCB板的固定,底座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扣11,第一PCB板 2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扣11相配合的卡槽21,底座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以支撑第一PCB 板2的支撑块111,支撑块111位于第二卡扣11的下部,装配完成状态下,第一PCB 板2位于第二卡扣11和支撑块111之间。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内侧壁上成型有加强板19,第二卡扣11和支撑块111均设置在加强板19内侧壁的上部。
为了实现第一PCB板的定位,端钮盒3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04,第一PCB 板2上开设有供第二定位柱304穿过的第二定位孔24,第一PCB板2通过第二定位孔 24与第二定位柱304的配合而安装在端钮盒3上。此外,底座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以支撑第一PCB板2的第二支撑件12,第二支撑件12的顶部与支撑块111的顶部基本在同一平面上,从而实现对第一PCB板的支撑,第二支撑件12具有向上延伸有凸柱121,第一PCB板2上开设有供凸柱121穿过的通孔22,第一PCB板2通过凸柱121和通孔 22的配合而设置在底座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集中器,包括有端钮盒(3)和电流互感器(30),所述端钮盒(3)内设置有功能端子(32),所述端钮盒(3)的上侧设置第一PCB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钮盒(3)内设置有用以将功能端子(32)的导电柱(321)集中的第二PCB板(34),所述功能端子(32)通过第二PCB板(34)与第一PCB板(2)电连接,且该第二PCB板(34)外设置有保护罩(35);所述电流互感器(30)插设在端钮盒(3)内,且位于功能端子(32)的上侧,该电流互感器(30)上设置有第二插脚(302)并通过第二插脚(302)与第一PCB板(2)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5)的下部设置有弹性板(36),所述端钮盒(3)的内侧壁上具有向内延伸的导向筋(37),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弹性板(36)的底部与导向筋(37)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5)的一侧与端钮盒(3)插接配合,另一侧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固定在端钮盒(3)的内侧壁上;或者,所述保护罩(35)的两侧均卡接固定在端钮盒(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36)位于保护罩(35)的一侧且该弹性板(36)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扣(351),所述保护罩(35)的另一外侧壁上向外延伸有凸块(352),对应地,所述端钮盒上设置有与第一卡扣(351)相配合的第一扣孔(300)以及供凸块(352)插置其中的插孔(3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PCB板(34)位于功能端子(32)的下方,且该第二PCB板(34)上开设有供导电柱(321)穿过的穿孔(342),所述功能端子(32)通过导电柱(321)和穿孔(342)的配合实现与第二PCB板(34)的电连接,所述第二PCB板(34)上还设有与第一PCB板(2)电连接的排针(34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钮盒(3)上成型有供电流互感器(30)自上而下插置其中的容置槽(3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301)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3010),所述电流互感器(30)的一侧壁上成型有肋条(303),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肋条(303)位于对应开口(301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2)上设置有具有液晶(40)的液晶支架(4),所述液晶支架(4)的一侧钩设在第一PCB板(2)上,另一侧通过第三卡扣结构固定在第一PCB板(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支架(4)的一侧具有向下延伸的挂钩(41),所述液晶支架(4)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卡扣(42),对应地,所述第一PCB板(2)上开设有与挂钩(41)相配合的安装孔(26),以及与第三卡扣(42)相配合的第二扣孔(25),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挂钩(41)和第三卡扣(42)分别与所述第一PCB板(2)的底面的对应位置配合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支架(4)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支撑件(43),所述第一支撑件(43)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定位柱(431),所述第一PCB板(2)上开设有供第一定位柱(431)穿过的第一定位孔(27),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第一支撑件(43)的底部与所述第一PCB板(2)的表面相抵。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4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加强肋板(411),所述加强肋板(411)的底部与第一支撑件(43)的底部在同一平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支架(4)上开设有供液晶(40)安装的第一凹槽(400),所述第一凹槽(400)内侧壁的边角处呈弧形过渡,在液晶(40)处于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第一凹槽(400)的边角处的内侧壁与液晶(40)的对应边角处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有空隙(40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0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方便将液晶(40)导入的导向组(44),所述导向组(44)包括有第一导向块(441)和第二导向块(442),所述第一导向块(441)和第二导向块(442)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400)其中一边角处的两内侧壁上,在液晶(40)处于装配状态下,所述液晶(40)的外侧壁与对应导向块(441,442)的内侧壁相抵。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40)底部设置有低压元件,所述第一PCB板(2)上插设有高压元件,所述第一凹槽(400)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有第二凹槽(4000),所述第二凹槽(4000)的底面外凸于第一凹槽(400)的底面,且所述高压元件位于第二凹槽(4000)底面的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钮盒(3)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定位柱(304),所述第一PCB板(2)上开设有供第二定位柱(304)穿过的第二定位孔(24),所述第一PCB板(2)通过第二定位孔(24)和第二定位柱(304)的配合而安装在端钮盒(3)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钮盒(3)设置在集中器的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限位板(14),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端钮盒(3)的外侧壁与限位板(14)的内侧壁相抵且通过第二卡扣结构固定在底座(1)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钮盒(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四卡扣(39),所述底座(1)在第四卡扣(39)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第四卡扣(39)相配合的第三扣孔(13),所述端钮盒(3)通过第四卡扣(39)与第三扣孔(13)的配合实现与底座(1)的固定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扣(11),所述第一PCB板(2)上开设有与第二卡扣(11)相配合的卡槽(21),所述底座(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用以支撑第一PCB板(2)的支撑块(111),所述支撑块(111)位于第二卡扣(11)的下部,装配完成状态下,所述第一PCB板(2)位于第二卡扣(11)和支撑块(111)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集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壁上成型有加强板(19),所述第二卡扣(11)和支撑块(111)均设置在加强板(19)内侧壁的上部。
CN201821046631.7U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集中器 Active CN209103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6631.7U CN209103509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集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6631.7U CN209103509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集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103509U true CN209103509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4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6631.7U Active CN209103509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集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103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4779A (zh) * 2018-06-30 2018-09-21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64779A (zh) * 2018-06-30 2018-09-21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器
CN108564779B (zh) * 2018-06-30 2023-07-28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103509U (zh) 一种集中器
CN209103505U (zh) 一种集中器
CN209103508U (zh) 一种集中器
CN108564779A (zh) 一种集中器
CN209103506U (zh) 一种集中器
CN108564780A (zh) 一种集中器
CN208873273U (zh) 一种集中器
CN209103507U (zh) 一种具有液晶支架结构的集中器
CN208873919U (zh) 一种集中器电压端子的安装结构
CN201478523U (zh) 电连接器
CN109256633A (zh) 一种连接器
CN208873271U (zh) 一种具有功能端子的集中器
CN208689313U (zh) 一种集中器液晶支架的固定结构
CN208399551U (zh) 一种集中器功能端子的连接结构
CN208873903U (zh) 一种集中器功能端子的安装结构
CN208873272U (zh) 一种集中器
CN108564781A (zh) 一种集中器
CN205828281U (zh) 接触器
CN108564782A (zh) 一种集中器
CN202308536U (zh) 一种双sim卡插槽装置
CN207664261U (zh) 卡连接器
CN215728364U (zh) 一种防静电电能表
CN218100335U (zh) 一种预付费无磁表刷卡提示装置
CN202534593U (zh) 继电器电子板连接器
CN207992864U (zh) 一种具有液晶支架的集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