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7883U - 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7883U
CN209097883U CN201821269946.8U CN201821269946U CN209097883U CN 209097883 U CN209097883 U CN 209097883U CN 201821269946 U CN201821269946 U CN 201821269946U CN 209097883 U CN209097883 U CN 209097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shaft
drive rod
connection
support shaf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699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大鹏
付东东
张志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Huaxia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Huaxia Amperex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Huaxia Amperex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699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7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7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7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涉及薄膜太阳能芯片生产技术领域,用于简化滚轮的更换过程。该传动杆包括:两个支撑轴;与所述两个支撑轴同轴设置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分别与每个所述支撑轴可拆卸连接。该传送部件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传动杆。该传送设备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提的传送部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用于传送薄膜太阳能芯片。

Description

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太阳能芯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杆、传动部件及传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薄膜太阳能芯片生产过程中,通常设置有运输线,该运输线包括传送设备,用于对薄膜太阳能芯片进行传送。
现有的传送设备中,通常设置有传动杆,该传动杆通过链条和链轮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且传动杆上固定套设有滚轮,该滚轮用于支撑薄膜太阳能芯片;当驱动装置工作时,通过链条和链轮带动传动杆绕自身轴线转动,从而带动套设的滚轮转动,进而通过滚轮带动薄膜太阳能芯片水平移动。
由于在传送薄膜太阳能芯片时,滚轮会发生磨损,因此,需要对滚轮进行更换。在现有技术中,更换滚轮时,需要先将传送设备两侧的防护罩打开,然后依次取下链条和位于传动杆两端的链轮,再对滚轮进行更换;之后,还需要再次将链轮安装在传动杆两端,并将链条和防护罩依次装回到传送设备中;并且,由于链条和链轮经过拆卸、重装,因此需要进行调试。这样,导致更换滚轮的过程比较繁琐,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杆、传动部件及传送设备,用于简化滚轮的更换过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传动杆,该传动杆包括:两个支撑轴;与所述两个支撑轴同轴设置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分别与每个所述支撑轴可拆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杆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杆中,包含两个支撑轴,以及与两个支撑轴同轴设置的连接轴;由于连接轴分别与每个支撑轴之间可拆卸连接,因此,当设置在传动杆上的滚轮发生磨损时,只需要将连接轴拆下,即可对滚轮进行更换,这样可以省去对链条与链轮进行拆卸、重装的过程,进而也省去了后续调试链条与链轮的过程,简化了滚轮的更换过程。
基于上述传动杆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传送部件,该传送部件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支撑轴和/或所述连接轴上的滚轮。
基于上述传送部件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传送设备,该传送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送部件。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传送部件及传送装置与上述传动杆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第一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第二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第三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第一种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第四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第五种结构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传动杆的第六种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支撑轴, 11-第二连接结构,
111-第二通孔, 12-支撑轴过孔,
2-连接轴, 21-第一连接结构,
211-第一通孔, 22-连接轴过孔,
20-连接轴单元, 4-限位螺栓,
5-垫片, 6-半圆轴结构,
7-螺纹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动杆,请参阅图1和图4,该传动杆包括:两个支撑轴1、与两个支撑轴1同轴设置连接轴2,其中,连接轴2分别与每个支撑轴1可拆卸连接。
具体实施时,传动杆安装在传送设备中,支撑轴1上设置有链轮,支撑轴1通过该链轮与传送设备的驱动装置传动连接;传送设备上并排设置有多个传动杆,每个传动杆上安装有一个或多个滚轮;该滚轮可以安装在支撑轴1上,也可以安装在传送轴上。在传送薄膜太阳能芯片时,使薄膜太阳能芯片与滚轮接触,由驱动装置带动传动杆转动,然后传动杆带动滚轮转动,并进一步借助滚轮与薄膜太阳能芯片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薄膜太阳能芯片的传送。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杆中,由于包含两个支撑轴1、以及与两个支撑轴1同轴设置的连接轴2,且连接轴2分别与每个支撑轴1之间可拆卸连接,因此,当设置在传动杆上的滚轮发生磨损时,只需要将连接轴2拆下,即可对滚轮进行更换,这样可以省去对链条与链轮进行拆卸、重装的过程,进而也省去了后续调试链条与链轮的过程,从而简化了滚轮的更换过程。而且,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支撑轴1与连接轴2同轴设置,可以在传动杆转动过程中,有效避免传动杆发生震动,从而使薄膜太阳能芯片能够被平稳的传送。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滚轮进行更换,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支撑轴1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滚轮的宽度;当然,两个支撑轴1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小于滚轮的宽度,在此种情况下,在对滚轮进行更换时,需要对支撑轴1进行平移或倾斜,即可使滚轮与支撑轴1分离。
而且,为了减轻支撑轴1的磨损,使薄膜太阳能芯片能够被更加平稳的传送,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1套设有轴承,支撑轴1通过轴承与传送设备的支撑部件连接;而且,通过设置轴承,可以在取下传动杆后,利用轴承对支撑轴1起支撑作用,从而有效避免支撑轴1倾斜或脱落。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的,两个支撑轴1的长度相等,即h1=h3,这样,一方面可以简化支撑轴1的制作工艺,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传动杆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平衡。在此基础上,连接轴2的长度可以是传动杆长度的三分之一,此时,h1=h2=h3;这样,可以进一步有利于使传动杆的各部分受力均匀,延长传动杆的工作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1与连接轴2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可选的,请参阅图1~图4,连接轴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21,每个支撑轴1与连接轴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连接结构2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11;其中,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凸起,第二连接结构11包括与第一连接结构21配合的凹槽;或者,第一连接结构21包括凹槽,第二连接结构11包括与第一连接结构21配合的凸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凹槽为沿支撑轴1或连接轴2径向延伸的通槽,且各通槽的延伸方向相同;上述凸起为与该通槽匹配的条形凸起。通过将凹槽设置为具有上述结构的通槽,可以在拆卸或安装连接轴2时,直接沿该通槽的延伸方向平移连接轴2即可,这样可以简化连接轴2的拆卸和安装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实现支撑轴1与连接轴2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不限于上述利用第一连接结构21和第二连接结构11相互配合的方式。例如,请参阅图5,可选的,传动杆也可以包括:位于连接轴2的端部、和位于每个支撑轴1中与连接轴2连接的一端的半圆轴结构6,半圆轴结构6分别与连接轴2及支撑轴1同轴设置;支撑轴1与连接轴2通过半圆轴结构6相互配合,从而实现连接轴2与支撑轴1的可拆卸连接。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半圆轴结构6分别与连接轴2及支撑轴1同轴设置的含义是指:半圆轴结构6中圆弧面的轴线分别与连接轴2的轴线、及支撑轴1的轴线共线。
请参阅图1、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防止连接轴2在工作过程中脱落,传动杆还包括:限位螺栓4,连接轴2与支撑轴1通过限位螺栓1限位连接。
具体实施时,请参阅图1和图4,当支撑轴1与连接轴2通过利用上述第一连接结构21与第二连接结构11相配合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时,对于相配合的通槽和条形凸起,通槽中设置有分别贯通该通槽的两个侧壁的两个第一通孔211,条形凸起中设置有贯通条形凸起的第二通孔111,两个第一通孔211与第二通孔111同轴设置,限位螺栓4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一通孔211、第二通孔111及另外一个第一通孔211;而且,两个第一通孔211和/或第二通孔111为螺纹孔,该限位螺栓4与其中的螺纹孔螺纹连接;这样,可以将将相配合的通槽和条形凸起固定,从而有效避免连接轴2脱落。
在此种情况下,为了避免连接轴2晃动,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杆还包括两个垫片5,每个垫片5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一通孔211与条形凸起之间,且两个垫片5上均设有第三通孔,限位螺栓4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一通孔211、其中一个垫片5上的第三通孔、第二通孔111、另外一个垫片5上的第三通孔及另外第一通孔211,将相配合的通槽和条形凸起,及两个垫片5固定。具体实施时,垫片5的厚度可以根据通槽的侧壁和条形凸起之间的间隙宽度来确定,通过设置垫片5,则可以有效避免由于通槽的侧壁和条形凸起之间由于存在间隙而导致连接轴2发生晃动。
或者,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当支撑轴1与连接轴2利用半圆轴结构6实现连可拆卸连接时,可选的,在支撑轴1对应半圆轴结构6上设置有支撑轴过孔12,在连接轴2对应半圆轴结构6上设置有连接轴过孔22,支撑轴过孔12与连接轴过孔22同轴设置,且支撑轴过孔12与连接轴过孔22均为螺纹孔,通过使限位螺栓4分别与支撑轴过孔12与连接轴过孔22螺纹配合,实现支撑轴1与连接轴2限位连接。
请参阅图6,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轴1与连接轴2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还可以包括:在连接轴2的两端、以及每个支撑轴1与连接轴2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旋向相同的外螺纹;传动杆还包括:套设在连接轴2与每个支撑轴1连接处的螺纹套筒7,其中,螺纹套筒7的内螺纹分别与支撑轴1和连接轴2上的外螺纹螺纹配合,连接轴,2通过连接套筒7与每个支撑轴1可拆卸连接。在实际工作时,当每个螺纹套筒7同时与支撑轴1和连接轴2上的螺纹配合时,支撑轴1与连接轴2处于连接状态;通过沿某一方向旋转螺纹套筒7,直至每个螺纹套筒7完全位于支撑轴1上或连接轴2上时,可以将连接轴2取下。
请参阅图1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可以包括一个连接轴单元20,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轴单元20;当连接轴2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轴单元20时,各连接轴单元20首尾相接,且相邻两个连接轴单元20之间可拆卸连接。可选的,连接轴单元20之间的具体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参阅支撑轴1与连接轴2之间的连接方式,例如,相邻两个连接轴单元20之间可以通过凸起与凹槽相配合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但不仅限于此。而且,当连接轴2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轴单元20时,每个连接轴单元20上均可以设置有滚轮;这样,当位于某一个轴段上的滚轮发生磨损时,只需要拆卸相应的连接轴单元20即可,从而进一步简化滚轮的更换过程。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送部件,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动杆,以及套设于支撑轴1和/或连接轴2上的滚轮。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2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轴单元20,各连接轴单元20首尾相接,且相邻两个连接轴单元20之间可拆卸连接;其中,每个连接轴单元20上均套设有滚轮。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传送设备,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送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传送部件及传送装置与上述传动杆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传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支撑轴;
与所述两个支撑轴同轴设置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分别与每个所述支撑轴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结构,每个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相配合的第二连接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凸起,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配合的凹槽;或者,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配合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沿所述支撑轴或所述连接轴径向延伸的通槽,且各所述通槽的延伸方向相同;
所述凸起为与所述通槽相匹配的条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还包括:
位于所述连接轴的端部、以及每个所述支撑轴中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一端的半圆轴结构,所述半圆轴结构分别与所述连接轴及所述支撑轴同轴设置;
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连接轴通过所述半圆轴结构相互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还包括:
限位螺栓,所述连接轴与所述支撑轴通过所述限位螺栓限位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的两端、以及每个所述支撑轴与所述连接轴连接的一端均设置有旋向相同的外螺纹;
所述传动杆还包括:套设在所述连接轴与每个所述支撑轴连接处的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螺纹配合;
所述连接轴通过连接套筒与每个所述支撑轴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轴单元,各连接轴单元首尾相接,且相邻两个连接轴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
8.一种传送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支撑轴和/或所述连接轴上的滚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送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轴包括至少两个连接轴单元,各连接轴单元首尾相接,且相邻两个连接轴单元之间可拆卸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连接轴单元上均套设有所述滚轮。
10.一种传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传送部件。
CN201821269946.8U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 Active CN209097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9946.8U CN209097883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69946.8U CN209097883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7883U true CN209097883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0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69946.8U Active CN209097883U (zh) 2018-08-07 2018-08-07 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78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97883U (zh) 一种传动杆、传送部件以及传送设备
CN203657395U (zh) 一种锯末烘干机
CN211643561U (zh) 一种刮板输送机用快拆式链轮轴组
CN203480217U (zh) 一种处理盒
CN207275521U (zh) 一种物流传送转弯机
CN202880403U (zh) 自清式刮板输送机
CN204755639U (zh) 膜片联轴器
CN203430763U (zh) 挤压式输送泵
CN203835993U (zh) 联轴器
CN201731745U (zh) 一种筒式烘干机传动装置
CN207316039U (zh) 一种机器人防尘减震减速机
CN207701604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齿轮装置组合件
CN207844201U (zh) 一种用于炼铁厂输送机的传动装置
CN207485999U (zh) 新能源汽车齿轮
CN210512292U (zh) 一种具有自分散功能的速冻设备
CN204393227U (zh) 虾轧壳机的传动装置
CN208153559U (zh) 一种胶塞检测机的快拆传动轮
CN202938620U (zh) 适用于转筒干燥机的水冷链式通轴打散器
CN201545462U (zh) 一种能自动纠偏和自动清洁的轴
CN207935388U (zh) 一种易组装的减速机
CN203507893U (zh) 立式滚筒搅拌机
CN101957131A (zh) 一种筒式烘干机传动装置
CN204032288U (zh) 茶籽脱壳机磁选装置
CN211039590U (zh) 一种高稳定性同步带轮
CN216279318U (zh) 齿轮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129

Address after: 101400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ihong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55100 east of Yingbin Avenue, Jianshan District, Shuangyashan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uangyas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Patentee before: HEILONGJIANG HUAXIA YINE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1

Address after: 101400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ihong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