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7473U -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7473U
CN209097473U CN201821959006.1U CN201821959006U CN209097473U CN 209097473 U CN209097473 U CN 209097473U CN 201821959006 U CN201821959006 U CN 201821959006U CN 209097473 U CN209097473 U CN 2090974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on board
fixture block
isolating device
medical use
iso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90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璇
王玲
陈春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9590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74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74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747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10Waste collection, transportation, transfer or storage, e.g. segregated refuse collecting, electric or hybrid propulsion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on Or Sterilis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涉及儿科隔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所述垃圾隔离装置由底板,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和顶盖组成,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所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四个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以及插杆、插孔、和第二紧固螺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将四个隔离板固定在一起,方便了该垃圾隔离装置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

Description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隔离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儿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其医治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儿科学的任务是不断探索儿科医学理论,在实践的基础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由于儿科患者抵御能力较低,在对儿科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也要对医疗垃圾进行防感染隔离,防止医疗垃圾中的病菌感染儿科患者。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7861102 U中公开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虽然,通过安装有箱体、固定板、凹口、滑块、连接杆、放置箱、箱盖、密封板、套管、活动塞、活动杆、固定架、套筒、卡板和门盖,本装置一方面方便对放置箱中的医疗垃圾进行清除,另一方便能够有效隔绝医疗垃圾气味的散发,从而使儿科患者不会造成交叉感染,但是,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具有不便于拆卸和清洗消毒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所述垃圾隔离装置由底板,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和顶盖组成,所述第一隔离板靠近第二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隔离板靠近第三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三隔离板靠近第四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所述第四隔离板靠近第一隔离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第四隔离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卡槽的底部开设有插孔。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均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固定安装于底板的上表面。
可选的,所述顶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下表面与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活动连接,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卡槽分别与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和第四卡块卡接。
可选的,所述插杆和插孔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插杆分别插接于插孔的内部,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的一侧均插接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第二紧固螺栓贯穿于插杆和插孔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的一侧均开设有垃圾排放口,所述垃圾排放口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垃圾排放口远离底板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铰链,四个所述垃圾排放口均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密封板。
可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设置于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与底板固定,方便了该垃圾隔离装置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通过在顶盖的下表面设置密封垫,能够防止垃圾隔离装置内的病毒和气味散发到外面,从而起到防止感染交叉感染的作用。
2、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第一卡块、第二卡块、第三卡块、第四卡块和卡槽的配合使用,以及插杆、插孔、和第二紧固螺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第一隔离板、第二隔离板、第三隔离板和第四隔离板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装和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垃圾隔离装置、2-底板、3-第一隔离板、4-第二隔离板、5-第三隔离板、6-第四隔离板、7-顶盖、8-第一卡块、9-第二卡块、10-第三卡块、11-第四卡块、12-卡槽、13-插杆、14-插孔、15-第一紧固螺栓、16-密封垫、17-第二紧固螺栓、18-垃圾排放口、19-铰链、20-密封板、21-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1,垃圾隔离装置1由底板2,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和顶盖7组成,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15,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均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5固定安装于底板2的上表面,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5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与底板2固定,方便了该垃圾隔离装置1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顶盖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6,密封垫16的下表面与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活动连接,通过在顶盖7的下表面设置密封垫16,能够防止垃圾隔离装置1内的病毒和气味散发到外面,从而起到防止感染交叉感染的作用,第一隔离板3靠近第二隔离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第二隔离板4靠近第三隔离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9,第三隔离板5靠近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10,第四隔离板6靠近第一隔离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11,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2,卡槽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卡槽12分别与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和第四卡块11卡接,通过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第四卡块11和卡槽12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装和拆卸,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和第四卡块1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3,卡槽12的底部开设有插孔14,插杆13和插孔14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插杆13分别插接于插孔14的内部,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均插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7,第二紧固螺栓17贯穿于插杆13和插孔14的内部,通过插杆13、插孔14、和第二紧固螺栓17的配合使用,能够将四个隔离板两两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装和拆卸,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均开设有垃圾排放口18,垃圾排放口18用于排放垃圾隔离装置1内的垃圾,垃圾排放口1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垃圾排放口18远离底板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铰链19,四个垃圾排放口18均通过铰链19活动连接有密封板20,底板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1,万向轮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万向轮21分别设置于底板2下表面的四角处,通过万向轮21的设置,便于垃圾隔离装置1的移动。
综上所述,该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5的设置,能够使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与底板2固定,方便了该垃圾隔离装置1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通过在顶盖7的下表面设置密封垫16,能够防止垃圾隔离装置1内的病毒和气味散发到外面,从而起到防止感染交叉感染的作用,通过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第四卡块11和卡槽12的配合使用,以及插杆13、插孔14、和第二紧固螺栓17的配合使用,能够将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固定在一起,便于安装和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包括垃圾隔离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隔离装置(1)由底板(2),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和顶盖(7)组成,所述第一隔离板(3)靠近第二隔离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8),所述第二隔离板(4)靠近第三隔离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9),所述第三隔离板(5)靠近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10),所述第四隔离板(6)靠近第一隔离板(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卡块(11),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第四隔离板(6)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卡槽(12),所述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和第四卡块(11)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3),所述卡槽(12)的底部开设有插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底部均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15),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均通过第一紧固螺栓(15)固定安装于底板(2)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垫(16),所述密封垫(16)的下表面与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活动连接,所述卡槽(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卡槽(12)分别与第一卡块(8)、第二卡块(9)、第三卡块(10)和第四卡块(11)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3)和插孔(14)的数量均为四个,四个所述插杆(13)分别插接于插孔(14)的内部,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均插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7),所述第二紧固螺栓(17)贯穿于插杆(13)和插孔(1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板(3)、第二隔离板(4)、第三隔离板(5)和第四隔离板(6)的一侧均开设有垃圾排放口(18),所述垃圾排放口(18)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垃圾排放口(18)远离底板(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铰链(19),四个所述垃圾排放口(18)均通过铰链(19)活动连接有密封板(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万向轮(21),所述万向轮(21)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21)分别设置于底板(2)下表面的四角处。
CN201821959006.1U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74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9006.1U CN209097473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9006.1U CN209097473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7473U true CN209097473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61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90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97473U (zh) 2018-11-26 2018-11-26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74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34291U (zh) 一种医疗垃圾桶
CN209097473U (zh)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CN214105005U (zh) 一种新生儿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CN209009351U (zh) 一种可识别金属的护理用垃圾桶
CN208114760U (zh) 一种可移动的多功能外科护理支架
CN209122726U (zh) 小儿内科护理用观察箱
CN209529004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排泄物的收集处理装置
CN108836867A (zh) 一种用于儿科的液体药品喂药器
CN211023614U (zh) 一种呼吸内科医生与病人隔离装置
CN107361971A (zh) 一种临床医疗用托盘车
CN108309654A (zh) 一种医疗护理装置
CN207861102U (zh) 一种儿科临床医学用防感染隔离装置
CN209662071U (zh) 一种普外科用清创装置
CN209630198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专用服药计量杯
CN208834532U (zh) 一种血液透析导管护理培训教具
CN206714829U (zh) 一种可用肠胃外科手术辅助架
CN113288614A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医护巡检病床自动隔离装置
CN202908188U (zh) 一种病案管理用档案柜
CN218305429U (zh) 一种组合式护理装置
CN218354530U (zh) 一种超净化灭菌设备
CN209645592U (zh)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空氧混合气道及呼吸机
CN214434530U (zh) 一种重症护理用防交叉感染医用托盘
CN107582177A (zh) 一种呼吸科临床医生用防护装置
CN208274761U (zh) 一种icu病房用紫外线消毒箱
CN213678304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分装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12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