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90640U - 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90640U
CN209090640U CN201821406268.5U CN201821406268U CN209090640U CN 209090640 U CN209090640 U CN 209090640U CN 201821406268 U CN201821406268 U CN 201821406268U CN 209090640 U CN209090640 U CN 2090906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ayer
shell
heat
heat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62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凯评
张晖
刘兆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Graphene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62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906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906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906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一可拆卸壳体,壳体内部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以及电池层;或者壳体的容置腔内为电池层,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依次设置于壳体上壁外侧;电池层均指无线充电电池层;壳体侧壁具有与容器连接的卡槽,对应容器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接件;首先选择无线充电电池无需设置暴露的充电接口从而提高了整体密封性和防水性,其次采用石墨烯加热层配合隔热层(也叫反射层)能够将石墨烯加热层的热量更好地锁定在容器与石墨烯加热层之间,提高加热效率同时不会对电池层产生影响;壳体采用可拆卸方式方便安装以及维修更换。

Description

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无线电池加热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具有利用石墨烯加热的模组的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加热容器一般是通过外部电源,为容器的内置电炉丝发热体供电进行加热,采用电炉丝发热体加热需要的加热电压大,能量转换效率低,加热速度慢,不够安全也不够环保。此外常见的电加热容器其电炉丝往往为封闭设置于容器内,在维修更换时需要拆开电加热容器,操作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可方便维修更换并且加热效果良好的可拆卸模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一可拆卸壳体,壳体内部具有容置腔,容置腔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以及电池层;或者壳体的容置腔内为电池层,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依次设置于壳体上壁(即靠近需要加热的容器底部的壁)外侧;上述电池层均指无线充电电池层;
当壳体内依次设置有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以及电池层时,壳体上壁为导热材料制成,壳体下壁和侧壁(即除了壳体上壁外的其他壳体壁)为隔热材料制成;
壳体侧壁具有与容器连接的卡槽,对应容器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接件。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拆卸加热模组选择无线充电电池无需设置暴露的充电接口增加了加热模组的整体性和密封性从而提高了具有该模组的容器的防水性,其次采用石墨烯加热层配合隔热层(也叫反射层)能够将石墨烯加热层的热量更好地锁定在容器与石墨烯加热层之间,提高加热效率同时不会对电池层产生影响。
进一步地,壳体上壁内侧或者容器底部外侧分布有温度感应器,温度感应器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将加热温度信号回传至控制器以控制加热温度。
进一步地,壳体设置有把手,便于抓握从而将壳体安装或者拆卸下来。
进一步地,容器底部的空腔由一凹槽形成,凹槽优选设置于容器底部外侧,以免石墨烯加热层直接与容器内容物直接接触,污染内容物或者内容物腐蚀石墨烯加热层。凹槽侧壁具有与壳体的卡槽对应的凹陷,卡槽与凹陷共同形成活动腔,活动腔内容置有条状弯曲弹性件,弯曲部分卡入卡槽,两端与凹陷的底面相抵。
进一步地,凹陷可以是沿凹槽侧壁周向形成的环状凹陷,也可以沿凹槽侧壁周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凹陷;卡槽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凹陷底面具有供条状弯曲弹性件两端运动的滑槽,条状弯曲弹性件两端与滑槽相抵。
进一步地,凹槽侧壁设置有密封圈以提高壳体安装至容器后的整体密封性,同时设置密封圈还可以增加壳体与凹槽侧壁之间的摩擦,增加壳体的安装牢固性避免滑脱。
进一步地,容器为陶瓷时,凹槽底部的厚度为1~1.5c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加热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1-容器,11-凹槽,2-壳体,21-壳体上壁,3-石墨烯加热层,4-隔热层,5-电池层,61-条状弯曲弹性件,62-滑槽,63-挡块,7-密封圈,8-导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容器1底部设有空腔,空腔内设置一可拆卸壳体2,壳体2内部具有容置腔,容置腔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导热层8、石墨烯加热层3、隔热层4以及电池层5,如图1所示;或者壳体2的容置腔内为电池层5,导热层8、石墨烯加热层3、隔热层4依次固定于壳体上壁21(即靠近需要加热的容器底部的壁)外侧;上述电池层5均指无线充电电池层;
当壳体内依次设置有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以及电池层时,壳体上壁21为导热材料制成;上述导热层的材料或壳体上壁的导热材料为热界面材料,优选为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具体可以是石墨烯柔性导热膜、石墨烯导热硅脂、石墨烯导热硅胶中的一种;壳体2的下壁和侧壁(即除了壳体上壁21外的其他壳体壁)为隔热材料制成;壳体2的侧壁具有与容器1连接的卡槽,对应容器1设置有与卡槽匹配的卡接件。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可拆卸加热模组选择无线充电电池无需设置暴露的充电接口增加了加热模组的整体性和密封性从而提高了可拆卸加热模组的防水性,其次采用石墨烯加热层配合隔热层(也叫反射层)能够将石墨烯加热层的热量更好地锁定在容器与石墨烯加热层之间,提高加热效率同时不会对电池层产生影响。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可拆卸加热模组具有供电电路和充电电路两组电路(图中未示出),以及控制两组电路分别断开或者连通的控制器。使用过程中如果具有外部供电电源,则外部供电电源既可通过充电电路对可拆卸加热模组的电池充电也可通过供电电路对石墨烯加热层提供电能使其加热,此时电池供电电路断开;当不具有外部电源时,则由电池通过供电电路为石墨烯提供电能使其加热。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壳体上壁21内侧或者容器1底部外侧分布有温度感应器(图中未示出),温度感应器在壳体上壁21/容器1底部外侧的设置方式可以是粘贴或者嵌入,温度感应器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将加热温度信号回传至控制器以控制加热温度。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壳体2设置有把手,优选壳体2下壁外侧面设置有把手(图中未示出)便于抓握从而将壳体2安装或者拆卸下来,把手为可折叠或者壳体壁内凹形成,以减少对壳体外表面整体性的影响。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容器1底部的空腔由一凹槽11形成,凹槽11可以设置于容器1底部内侧,但优选设置于容器1底部外侧(以下均以凹槽11设置于容器1底部外侧为例),以免可拆卸加热模组直接与容器内容物直接接触,污染内容物或者内容物腐蚀石墨烯加热层。凹槽11侧壁具有与壳体2的卡槽对应的凹陷,卡槽与凹陷共同形成活动腔,活动腔内容置有条状弯曲弹性件61,弯曲部分卡入卡槽、两端与凹陷的底面相抵。条状弯曲弹性件61在受到拉力作用时其两端向相反方向运动,条状弯曲弹性件61伸展即曲率减小从而解除可拆卸加热模组与容器卡接的状态,即可拆卸加热模组被拆卸下来;同样地当条状弯曲弹性件61在受到推力作用时其两端向相反方向运动即曲率减小从而使可拆卸加热模组进入安装位,然后条状弯曲弹性件61由于回复弹力的作用回复至弯曲并卡入卡槽从而完成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安装。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凹陷可以是沿凹槽11侧壁周向形成的环状凹陷,也可以沿凹槽11侧壁周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凹陷;卡槽对应设置。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凹陷底面具有供条状弯曲弹性件61两端运动的滑槽62,条状弯曲弹性件61的两端与滑槽62相抵。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为防止条状弯曲弹性件61的两端滑出滑槽62,滑槽62两端设置有挡块63。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凹槽11侧壁设置有密封圈7以提高壳体安装至容器后的整体密封性,同时设置密封圈还可以增加壳体与凹槽侧壁之间的摩擦,增加壳体的安装牢固性避免滑脱。
在另一改进的实施例中,容器1为陶瓷时,凹槽11底部的厚度为1~1.5cm,此处所指凹槽11底部的厚度是指容器1的底部原本厚度减去凹槽11深度后的厚度,采用上述凹槽11底部厚度后,能够使石墨烯加热层的热量更有效地传递给带加热物质,同时能够保证容器的强度满足需求。
以图1所示壳体内部设置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电池层为例,本实用新型的容器其工作原理是,将壳体安装于容器底部的凹槽中,当不外接无线充电电源时,由电池通过供电电路为石墨烯加热层供电使石墨烯加热层加热,并通过隔热层作用防止热量向下传递降低加热效率以及损坏电池层;当外接无线充电电源时,电池与供电电路断开,外接无线充电电源通过供电电路为石墨烯加热层供电使石墨烯加热层加热,并通过隔热层作用防止热量向下传递降低加热效率以及损坏电池层,同时控制器能够检测电池层是否需要充电,如需要充电则外接无线充电电源通过充电电路对电池层进行充电,充满电后充电电路断开。容器可以是锅、碗、饭盒等器皿。
以上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容器底部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内设置一可拆卸壳体,壳体内部具有容置腔,容置腔内由上往下依次设置有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以及电池层;或者壳体的容置腔内为电池层,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依次设置于壳体上壁外侧;所述电池层均指无线充电电池层;
当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有导热层、石墨烯加热层、隔热层以及电池层时,壳体上壁为导热材料制成,壳体下壁和侧壁为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壳体侧壁具有与容器连接的卡槽,对应容器设置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可拆卸加热模组具有供电电路和充电电路两组电路,以及控制两组电路分别断开或者连通的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壁内侧或者容器底部外侧分布有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通过无线或者有线方式与控制器连接;所述壳体下壁外侧面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的材料或壳体上壁的导热材料为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所述石墨烯基热界面材料为石墨烯柔性导热膜、石墨烯导热硅脂、石墨烯导热硅胶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底部外侧设有用以卡接壳体的凹槽,所述凹槽侧壁具有与所述卡槽对应的凹陷,所述卡槽与凹陷共同形成活动腔,所述活动腔内容置有条状弯曲弹性件;所述条状弯曲弹性件的弯曲部分卡入所述卡槽,两端与所述凹陷的底面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为沿上述凹槽侧壁周向形成的环状凹陷,或者沿凹槽侧壁周向均匀设置至少两个凹陷;所述卡槽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底面具有供上述条状弯曲弹性件两端运动的滑槽,所述条状弯曲弹性件两端与所述滑槽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两端设置有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侧壁设置有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容器为陶瓷制成时,所述凹槽底部的厚度为1~1.5cm。
CN201821406268.5U 2018-08-29 2018-08-29 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 Active CN2090906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6268.5U CN209090640U (zh) 2018-08-29 2018-08-29 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6268.5U CN209090640U (zh) 2018-08-29 2018-08-29 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90640U true CN209090640U (zh) 2019-07-12

Family

ID=67151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6268.5U Active CN209090640U (zh) 2018-08-29 2018-08-29 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906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3639A (zh) * 2020-04-30 2020-08-07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维修的便携式可加热餐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93639A (zh) * 2020-04-30 2020-08-07 广州富港万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维修的便携式可加热餐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90202A (zh) 一种保温杯
CN209090640U (zh) 具有可拆卸加热模组的容器
CN203457940U (zh) 自动加热饭盒
CN103701185A (zh) 一种体温充电电源装置
CN103278007A (zh) 一种井式电阻炉
CN204889486U (zh)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陶瓷杯
CN103300719A (zh) 一种可充电的电热水壶
CN205253103U (zh) 一种氨基酸水溶肥反应釜内加热装置
CN106069970A (zh) 一种养鱼缸
CN203857805U (zh) 一种节能熔锡炉
CN201879032U (zh) 一种户外保温饭盒
CN209152942U (zh) 石墨烯加热器皿
CN205488416U (zh) 一种电池加热装置
CN204378710U (zh) 一种保温杯
CN204179736U (zh) 一种热能转换器
CN206423920U (zh) 多功能保温杯
CN109945283A (zh) 保温材料隔热结构及蓄热电暖器
CN210440737U (zh) 一种带电热丝密封效果好的水冷法兰
CN202601682U (zh) 太阳能光伏接线盒用盒盖
CN203427658U (zh) 车载陶瓷杯
CN213640595U (zh) 移动加热电器隔热结构
CN202908488U (zh) 一种电磁专用饭煲
CN209757369U (zh) 一种具有密封功能的电热自行车把套
CN213238423U (zh) 一种抗热性强的工业炉
CN205305138U (zh) 一种陶瓷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