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88921U - 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88921U
CN209088921U CN201821790236.XU CN201821790236U CN209088921U CN 209088921 U CN209088921 U CN 209088921U CN 201821790236 U CN201821790236 U CN 201821790236U CN 209088921 U CN209088921 U CN 2090889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negative
circuit
npn
inpu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023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家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aten Robot and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aten Robot and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aten Robot and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aten Robot and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9023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889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889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889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接入端、第二电源接入端、接地端和光电耦合芯片;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接入端以及外部信号输送端电连接形成信号输入回路;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出端串接在第二电源接入端、接地端之间,并与外部信号接收端电连接形成信号输出回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通过设置两个电源接入端,并通过可拆卸地安装0R电阻根据传感器类型接入相对应地工作电源,以向信号输入回路提供0V或24V电源。

Description

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背景技术
传感器作为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通过电信号传输信息时,传感器与单片机之间需要设置用于传输信号的电路,由于传感器可分为NPN型、PNP型,但现有的用于传输信号的电路只能兼容其中一种类型的传感器,如果要同时适应以上两种类型的传感器则需要在一块电路板上设置电路,原材料成本高且不便于安装,容易出现布线错误,用户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因此,假设可以设计一种同时兼容NPN型、PNP型传感器的电路,则可以有效地节省电路板的原料成本和接线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电路结构简单,便于接线,成本更低。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可兼容NPN型、PNP型传感器,并且电路结构和接线方式简单,有效节省安装时间和成本,同时节省材料成本。
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接入端、第二电源接入端、接地端和光电耦合芯片;所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接入端以及外部信号输送端电连接形成信号输入回路;所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出端串接在第二电源接入端、接地端之间,并与外部信号接收端电连接形成信号输出回路;所述第一电源接入端包括NPN型电源接入端、PNP型电源接入端,所述光电耦合芯片通过OR电阻可择一的与所述NPN型电源接入端或PNP型电源接入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通过设置两个电源接入端,并通过可拆卸地安装0R电阻根据传感器类型接入相对应地工作电源,以向信号输入回路提供0V或24V电源。这样,当光电耦合芯片与NPN型传感器连接时,可通过在NPN型电源接入端安装0R电阻以接入24V电源使电路连通,当信号输入回路与PNP型传感器连接时,拆卸NPN型电源接入端的0R电阻,并在PNP型电源接入端安装0R电阻,即可将工作电源转换为0V。
优选的,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入端为一双极性发光二极管,双极性二极管的一端与外部信号输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源接入端电连接。本设置利用双极性二极管双向导通的性能,无论是NPN模式或者是PNP模式,发光二极管均可导通发光,以驱动信号输出回路工作。
优选的,信号输入回路设有限流电阻,限流电阻串联在外部信号输送端与双极性发光二极管之间。
优选的,还包括防抖电路,防抖电路与双极性二极管的两端并联。
进一步的,防抖电路包括一电阻和一电容,所述电阻、电容的两端相并联。
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出端为一NPN型的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的C极分别与第二电源接入端、外部信号接收端电连接、光敏三极管的e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光敏三极管的C极与第二电源接入端之间串接有第一上拉电阻,所述光敏三极管的C极与外部信号接收端之间串接有第二上拉电阻。
优选的,还包括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接入端电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外部信号输送端为传感器,所述外部信号接收端为单片机。
优选的,所述光电耦合芯片为东芝PS2805-4型,所述信号输入回路与信号输出回路相对应地设置有4组。通过本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电路可根据需要传输1-4组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2,本实用新型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包括第一电源接入端、第二电源接入端D18、接地端和光电耦合芯片;所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接入端以及外部信号输送端D18电连接形成信号输入回路;所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出端串接在第二电源接入端、接地端之间,并与外部信号接收端电连接形成信号输出回路;所述第一电源接入端包括NPN型电源接入端、PNP型电源接入端,所述光电耦合芯片通过OR电阻1206可择一的与所述NPN型电源接入端或PNP型电源接入端连接。优选的,外部信号接收端为单片机。优选的,所述外部信号输送端为传感器,所述外部信号接收端为单片机。
上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入端为一双极性发光二极管,双极性二极管的一端与外部信号输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源接入端电连接。本设置利用双极性二极管双向导通的性能,无论是NPN模式或者是PNP模式,发光二极管均可导通发光,以驱动信号输出回路工作。信号输入回路设有限流电阻R87,限流电阻R87串联在外部信号输送端D18口与双极性发光二极管之间。还包括防抖电路,防抖电路与双极性二极管的两端并联。进一步的,防抖电路包括一电阻R86和一电容C106,电阻R86、电容C106的两端相并联。
上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出端为一NPN型的光敏三极管,光敏三极管的C极分别与第二电源接入端、外部信号接收端DG18连接、光敏三极管的e极接地。光敏三极管的C极与第二电源接入端之间串接有第一上拉电阻R88,光敏三极管的C极与外部信号接收端DG18之间串接有第二上拉电阻R89。
优选的,还包括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接入端电连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地,所述滤波电路包括2个并联设置的电容。
为使电路能同时传输2组以上的信号,所述光电耦合芯片为东芝PS2805-4型,所述信号输入回路与信号输出回路相对应地设置有4组。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需要灵活地设置信号输入回路与信号输出回路的数量,以使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电路能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通过设置两个电源接入端,并通过可拆卸地安装0R电阻R1206根据传感器类型接入相对应地工作电源,以向信号输入回路提供0V或24V电源。这样,当光电耦合芯片与NPN型传感器连接时,可通过在NPN型电源接入端安装0R电阻R1206以接入24V电源使电路连通,当信号输入回路与PNP型传感器连接时,拆卸NPN型电源接入端的0R电阻R1206,并在PNP型电源接入端安装0R电阻R1206,即可将工作电源转换为0V。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接入端、第二电源接入端、接地端和光电耦合芯片;
所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接入端以及外部信号输送端电连接形成信号输入回路;
所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出端串接在第二电源接入端、接地端之间,并与外部信号接收端电连接形成信号输出回路;
所述第一电源接入端包括NPN型电源接入端、PNP型电源接入端,所述光电耦合芯片通过OR电阻可择一的与所述NPN型电源接入端或PNP型电源接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入端为一双极性发光二极管,所述双极性二极管的一端与外部信号输送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源接入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回路设有限流电阻,所述限流电阻串联在所述外部信号输送端与双极性发光二极管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抖电路,所述防抖电路与所述双极性二极管的两端并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电路包括一电阻和一电容,所述电阻、电容的两端相并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芯片的输出端为一NPN型的光敏三极管,所述光敏三极管的C极分别与第二电源接入端、外部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光敏三极管的e极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三极管的C极与第二电源接入端之间串接有第一上拉电阻,所述光敏三极管的C极与外部信号接收端之间串接有第二上拉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接入端电连接,所述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接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信号输送端为传感器,所述外部信号接收端为单片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芯片为东芝PS2805-4型,所述信号输入回路与信号输出回路相对应地设置有4组。
CN201821790236.XU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Active CN2090889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0236.XU CN209088921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0236.XU CN209088921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88921U true CN209088921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22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0236.XU Active CN209088921U (zh) 2018-10-31 2018-10-31 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8892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1923A (zh) * 2021-04-29 2021-07-16 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源型漏型自动兼容接口电路
CN113676167A (zh) * 2020-05-14 2021-11-19 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输入电路、电子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15911915A (zh) * 2021-08-16 2023-04-04 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npn和pnp转换接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167A (zh) * 2020-05-14 2021-11-19 广东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输入电路、电子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13676167B (zh) * 2020-05-14 2024-04-12 美云智数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输入电路、电子芯片及电子设备
CN113131923A (zh) * 2021-04-29 2021-07-16 烟台环球机床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源型漏型自动兼容接口电路
CN115911915A (zh) * 2021-08-16 2023-04-04 科瑞工业自动化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npn和pnp转换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88921U (zh) 一种兼容npn与pnp型输入接口的应用电路
CN201113972Y (zh) 一种电平转换电路
CN203851126U (zh) 一种使用单线实现双向通讯的电路
CN201204574Y (zh) 一种rs232信号电平转换电路
CN102857208A (zh) 基于双光耦的高速双向通信隔离电路
CN101179398A (zh) 一种单线双向通信电路
CN205334459U (zh) 实用串口收发通信指示灯电路
CN104900043B (zh) 具有短路自保护功能的仪表总线转换电路
CN208903424U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采集模块
AU2008200997B2 (en) A conversion circuit
CN104519623B (zh) 一种基于dali协议控制指令的传输系统
CN206322145U (zh) 适用于智能交互平板的多功能电路
CN205563553U (zh) 一种无线单usb接口客户端
CN208924258U (zh) 一种电表的rs485全双工通讯电路
CN204423882U (zh) 一种屏幕拼接控制系统
CN207397258U (zh) 一种测试用九针转sfp接口电路
CN103297144A (zh) 一种基于usb的光通信方法和发射装置
CN201821374U (zh) 光隔离半双工串行通信总线
CN206370050U (zh) 计算机与电磁兼容仪器的通信电路
CN205864416U (zh) 带有信号收发控制的rs485通信电路
CN105072762B (zh) 一种双色指示灯的控制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03643005U (zh) 一种超声波流量计频率信号转换器
CN203675084U (zh) Usb转光电接口的转换器
CN211183795U (zh) 一种超大尺寸红外触摸框电源信号转接盒
CN103713538A (zh) Led导向牌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