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4715U - 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4715U
CN209074715U CN201721560033.7U CN201721560033U CN209074715U CN 209074715 U CN209074715 U CN 209074715U CN 201721560033 U CN201721560033 U CN 201721560033U CN 209074715 U CN209074715 U CN 2090747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self
lower blade
vagina
blo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5600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姗姗
徐鑫芬
徐红艳
邵红妹
姚红霞
王洪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University ZJU
Priority to CN2017215600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47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47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47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用于阴道手术中的阴道牵开,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包括上叶片、下叶片和分别连接上叶片和下叶片的手柄;所述上叶片与下叶片相互平行;所述上叶片与下叶片均为凹弧面结构,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弧形的凹面相对;所述下叶片可以相对上叶片平行移动。本实用新型的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用于阴道手术中,可由主刀医生自由调节牵开范围,安全有效保证阴道手术进行,避免人力拉钩不当引起病人脏器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阴道手术中牵开手术视野使用的手术器械,特别是吸引式无烟的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
背景技术
经阴道手术的适应症已可基本涵盖女性生殖系统所有的疾病诊疗.因此,对手术者的技能和手术器械的适用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常经阴道手术需采用手术型的阴道扩张器和阴道拉钩。目前临床普遍使用的为L型阴道拉钩。在手术中通常需要三人配合进行手术。其中一个器械护士术中需全程手持L型阴道拉钩向上进行牵开,暴露手术视野。另有手术医生中助手一手全程持另一个L型阴道拉钩向下与器械护士形成对称牵开阴道暴露视野,另一手则手持吸引器吸除创面血迹和手术烟雾。使用L型阴道拉钩牵开阴道虽然能清晰地暴露手术视野,但弊端是需要专属配置一个器械护士全程手持阴道拉钩来配合手术,同时还需一个手术医生全程手持阴道拉钩和吸引器配合手术。
现有的手术型的阴道扩张器由于在结构设计上的不合理,撑开时为喇叭形(撑开状态下内口尺寸最大为12CM,外口尺寸为5CM),呈现为外口小,里面大,因为经阴道手术过程中要求牵开暴露时为里外平行角度开口,以便切除病灶和缝合组织,而喇叭形开口扩张器却不能清晰地暴露手术视野,因此,不能满足手术医生的操作需要。
阴道手术中,手持阴道拉钩的器械护士,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是站立在病人大腿一侧,身体始终呈前倾状态,而病人所处膀胱截石位,抬高的下肢挡住了拉钩助手观察手术的视线,使之无法观察手术的进程和需要,所以拉钩助手常常会无意识地压迫病人的膝关节。病人会因此损伤腓总神经,轻则术后足麻木、疼痛,重则导致运动障碍。
国内临床使用的阴道拉钩需要手术者自己或助手不断用吸引器在下拉钩处放置吸引器清理创面的血迹,和电刀所产生的烟雾,在一定程度上遮挡手术视野,增加了手术时间,由于手术电外科烟雾不能及时被吸引,烟雾中弥散的气溶胶和有害颗粒物也增加了手术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现有的L型阴道拉钩的上叶和下叶往往由手术一助和洗手护士全程共同牵开以达到暴露效果,也因此增加了人力资源的消耗和手术人员的疲劳。而且由于拉钩的手术人员长时间地站立并在配合手术时保持弯腰这个单一体位,也会增加发生职业病职业性骨骼肌肉损伤(occupational musculo-sk eletal injury,OMSI)的风险。
现有阴道拉钩因为不由主刀自主控制,会有因为拉钩上提过深和过度牵拉而引起膀胱和直肠脏器损伤。
现有的L型阴道拉钩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表明光亮,在手术无影灯照射下引起光学反射,容易导致手术操作者视觉疲劳和模糊。
国外文献报道多从经阴道手术的适应症,手术方式的改良,手术并发症探讨等方面进行研究,很少有从改善手术牵开工具角度进行探讨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用于阴道手术时自动牵开阴道,在上叶片和下叶片中各设计了内嵌式的吸引器同时吸引由阴道手术产生的血液烟雾,表面采用不产生光学反射的特殊工艺设计,减少手术者视觉疲劳。从而达到有效安全地牵开暴露阴道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该牵开器结合阴道扩张器和阴道拉钩的功能,能够实现一人进行阴道手术,节省阴道手术投入的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还减少受手术者的手术损伤,提高了受手术者的舒适度。
具体的,一种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用于阴道手术中的阴道牵开,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包括上叶片、下叶片和分别连接上叶片和下叶片的手柄;所述上叶片与下叶片相互平行;所述上叶片与下叶片均为凹弧面结构,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弧形的凹面相对;所述下叶片可以相对上叶片平行移动。
一些实施方式中,下叶片相对上叶片平行移动的距离在0-8cm之间。优选的,下叶片相对上叶片平行移动的距离在2-8cm之间。比如,该移动的距离为5cm,6cm,7cm,8cm。
另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手柄与上、下叶片之间相互垂直。上下叶片与手柄相互垂直的情况下,牵开器在手术过程中经由医护人员掌握住手柄后,上下叶片更易被固定在阴道中,并且,其视线角度最开阔,方便手术操作。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手柄包括外套筒和内杆以及紧锁螺栓;所述紧锁螺栓位于内杆上;所述内杆可以在外套筒内前后平行滑动。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套筒具有开孔;紧锁螺栓位于开孔内;紧锁螺栓在开孔内平行移动,带动内杆在外套筒内移动;紧锁螺栓在开孔内移动的距离在0-8cm之间。具体的,外套筒的开孔长度大于等于8cm。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下叶片连接在内杆顶端;所述上叶片与手柄的外套筒顶端通过两个支撑条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条与叶片和手柄形成封闭的环形。具体的,支撑条具有一定的弧度或弯曲度。更为具体的,该支撑条结构与大腿根部形状配合,支撑条卡合固定在大腿根部,从而进一步固定整个牵开器。比如,支撑条为半矩形框结构,在转角处为圆弧形。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支撑条一端分别连接在上叶片的端部两侧;两个支撑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外套筒顶端两侧。两个支撑条对称的位于上叶片与手柄外套筒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中,下叶片连接在内杆顶端,上叶片连接在外套筒顶端,通过内杆在外套筒内的移动来带动下叶片相对上叶片进行移动。并且,因内杆在紧锁螺栓仅能够在外套筒的开孔内平移滑动,带动下叶片相对上叶片进行平行移动。具体的,在初始位置时,上叶片和下叶片相互平行接触,两个叶片之间凹狐面相对,形成喇叭形空腔。下叶片在内杆和紧缩螺栓的滑动下,平行移动后远离上叶片,到达第二位置,该第二位置即是手术中撑开阴道达到手术条件的位置,然后拧动紧锁螺栓使内杆以及下叶片被固定在外套筒上,也即使上叶片与下叶片的相对位置固定。通常,该第二位置处时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的间距在5-8cm之间。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还包括烟雾吸引器和血液吸收器。
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烟雾吸引器包括烟雾吸引槽,与烟雾吸引槽连接的吸收管以及抽吸接头。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烟雾吸引槽位于上叶片上;所述烟雾吸引槽为条形凹槽,位于上叶片的中部;所述烟雾吸引槽起始于上叶片的前端,终止于上叶片中端。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血液吸收器包括血液吸引槽,与血液吸引槽连接的吸收管以及抽吸接头。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血液吸引槽为条形凹槽,位于下叶片的中部;所述血液吸引槽起始于下叶片的前端,终止于下叶片后端。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叶片和下叶片采用哑光材质制成;上叶片和下叶片的表面进行哑光处理。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烟雾吸引器还包括吸收泵,吸收泵与与连接在烟雾吸引槽的吸收管以及抽吸接头连接,通过吸收泵的抽吸,将收集在烟雾吸引槽中的烟雾抽吸掉。
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血液吸收器也包括吸收泵,吸收泵与连接在血液吸引槽的吸收管以及抽吸接头连接,通过吸收泵的抽吸,将收集在血液吸引槽中的血液抽吸掉。
更为优选的,血液吸收器还包括冲洗器,冲洗器连接在血液吸引槽的抽吸接头上,在冲洗器中加入洗液,对手术后的创面进行冲洗消毒。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用于阴道手术中,可由主刀医生自由调节牵开范围,安全有效保证阴道手术进行,避免人力拉钩不当引起病人脏器损伤。全自动牵开手术视野,完全改变了阴式手术的人员配置模式,使原本必须三人合作完成的手术现在可由主刀医生一人独立完成,最大程度地节省了阴道手术人力资源的投入。中段内嵌式的吸烟槽,此位置开口设计接近手术操作区域,全自动吸烟,在产生电外科烟雾区域上方形成广域的负压环境,垂直距离短,吸力大,保证手术视野无烟,减少手术烟雾对医务人员的危害,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既环保又安全。下叶片内嵌式血液吸引槽,能及时吸引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血液,避免下叶片后端血液积聚,节省手术时需人力吸引血液烟雾,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可平行大视野牵开,保证手术操作视野,改善当前阴道手术过程中存在的手术视野暴露不良,减少人力拉钩切口暴露不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降低因人力拉钩用力不当而损伤病人脏器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起始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开启到最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100,上叶片5,下叶片9,吸收管2、6,抽吸接头1、7,紧锁螺栓3,内杆4,外套筒8,支撑条10,手柄11,开孔81,烟雾吸引槽51,血液吸引槽91;烟雾吸引器12,血液吸收器13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图例附带的参考文字是这里的一个部分,它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实行的特定具体方案的方式来说明。我们并不排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实行其它的具体方案和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的情况下改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如图1所示,根据当前阴道手术特点,结合病人手术体位及解剖形态,设计一款一次性使用的吸引式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100,该牵开器100总体结构呈手持式螺杆定位,内置式烟雾血液吸引槽,双叶平行大视野牵开的设计。此结构主要由上叶片5、下叶片9、手柄11组成。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牵开器100的上叶片5和下叶片9分别与手柄11相连接。其中,为了保证该牵开器100的牵开,下叶片9相对上叶片5可以移动。更具体的,为了保证手术的视野,下叶片9相对上叶片5可以平行移动,也即是牵开器100平行牵开阴道,保证操作视野和空间。更为具体的。上叶片5和下叶片9之间呈平行位置关系,这样,牵开器100平行牵开后,上叶片5和下叶片9之间仍然为平行关系,从而保证了牵开的手术空间头部和尾部大小相同,保证了医生的操作视野,更方便观察手术创面和操作过程。
一些实施例中,上叶片5与下叶片9均为凹弧形结构;并且,上叶片5与下叶片9之间弧形的凹面相对,即上叶片与下叶片为镜像对称结构。如图1和3所示。其中,上叶片和下叶片的长度相同,为8-10cm,叶片的上部为凹狐面,叶片的中部位平面,叶片的底部为凹狐面,如图1所示。具体的,叶片的上部凹狐面半径为R68mm,叶片的底部凹狐面半径为R15mm。也即是,上叶片5与下叶片9的形状结构配合后与阴道形状相匹配。手柄11与上、下叶片5、9之间具有一定的角度,方便医生操作该牵开器100。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最大视野,手柄11与上、下叶片5、9之间相互垂直。
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手柄11的活动来带动下叶片9的平行移动。因此,手柄11的结构为可以活动的结构。具体的,手柄11包括外套筒8、内杆4和紧锁螺栓3,外套筒8为中空的结构,内杆4位于外套筒8内,并且,内杆4可以在外套筒8内移动;紧锁螺栓3位于内杆4上,该紧锁螺栓3固定时,内杆4被固定在外套筒8内,不能被移动;紧锁螺栓3松开时,内杆4可以在外套筒8内平行滑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手柄为扁平状结构,内杆为长方体形外套筒为长方筒形。
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外套筒8上具有开孔81,并且紧锁螺栓3位于开孔81内,该开孔81为长条状开孔,开孔81长度和宽度大于紧锁螺栓3,从而,该紧锁螺栓3可以在开孔81内平行的来回移动。紧锁螺栓3在开孔81内移动时,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内杆4在外套筒8内平行移动。
下叶片9连接在内杆4的顶端,从而,紧锁螺栓3和内杆4相对外套筒8移动时,下叶片9也会相对外套筒8一起移动。
上叶片5连接在外套筒8上,因此,当内杆4相对外套筒8平行移动时,下叶片9也相对上叶片5平行移动。
一些实施例中,牵开器100处于工作状态时呈平行角度自动牵开,如图3和图4所示,牵开尺寸可以调节,可以综合手术要求以及受手术者的舒适度来确定,通常,最大的牵开尺寸为8cm。因此,供紧锁螺栓3平行移动的外套筒8上的开孔81长度大于或等于8cm。
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牵开器100在牵开一定的尺寸后,上下叶片5、9通过表面张力与阴道内壁之间相互固定,方便医生的手术操作。为了更稳定的固定该牵开器100,本实用新型的手柄11与上叶片5之间通过支撑条10连接。如图2和图4所示,具体的,支撑条10为两个,对称的位于上叶片5与手柄的外套筒8顶端。从而两个支撑条10与上叶片5和手柄11形成封闭的环形,该封闭的环形,特别是支撑条10,卡合在受手术中大腿根部,进一步固定牵开器100与受手术者。从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条10一端分别连接在上叶片5的端部两侧;两个支撑条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外套筒8顶端两侧,如图2所示。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在外套筒和上叶片之间的支撑条具有一定的弯曲形状,如图2所示,支撑条的中间为直线型,两端弯曲后与外套筒和上叶片连接,支撑条在弯曲的转角处具有一定的弧度。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该支撑条中间直线部分的长度在50-75cm之间,该支撑条中间直线部分直用于与受手术者大腿根部接触,抵牢大腿根部,使大腿根部展开并被固定,从而进一步固定牵开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牵开器100还包括包括烟雾吸引器12和血液吸收器13。
通过烟雾吸引器12可以吸收掉手术过程中产生的烟雾,保证手术视野无烟,保持视野清晰。具体的,烟雾吸引器12包括烟雾吸引槽51,与烟雾吸引槽连接的吸收管6以及抽吸接头7,如图1所示,其中,烟雾吸引槽51位于上叶片5上,为内嵌式结构。吸收管6一端连接在烟雾吸引槽51的顶部,另一端连接抽吸接头7。吸收管6与抽吸接头7位于该牵开器100的外部。具体的,烟雾吸引槽51为条形凹槽,位于上叶片5的中部;该烟雾吸引槽51起始于上叶片5的前端,终止于上叶片5中端(约上叶片5全长的1/2处)。此吸引槽51位置开口设计的好处是在产生电外科烟雾区域上方形成广域的负压环境,垂直距离短,吸力大,全自动吸烟,保证手术视野无烟,保持视野清晰。
通过血液吸收器13及时吸收手术过程中产生的血液,避免血液堆积影响手术操作。同时,在手术完成后,还可以通过该血液吸收器13对创面进行消毒处理,预防感染。具体的,血液吸收器13包括血液吸引槽91,与血液吸引槽连接的吸收管2以及抽吸接头1。如图1所示,其中,血液吸引槽91位于下叶片9上,为内嵌式结构。吸收管2一端连接在血液吸引槽91的顶部,另一端连接抽吸接头1。吸收管2从手柄11内穿过。具体的,吸收管2位于外套筒8内。具体的,血液吸引槽91位于下叶片9上;所述血液吸引槽91为条形凹槽,位于叶片9的中部;起始于下叶片9的前端,终止于下叶片9后端(下叶片9全长距后端1/3处),如图3所示。该血液吸引槽91能自动吸引手术创面的血迹,此处吸引槽开口可避免手术时产生的血液在下叶片处积聚,使手术视野能清晰暴露,减少人工操作吸引器,节省手术时间,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风险。
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少牵开器100的反光导致的工作人员无法清晰的观察到手术空间和视疲劳,牵开器的上下叶片5、9可以采用哑光材质制成,或者在上下叶片5、9的表面采取哑光处理。哑光材质或哑光处理后的上下叶片5、9还同时增加牵开器100摩擦系数,防止手术过程中从阴道中滑脱,进一步稳固牵开器100。
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自动牵开器100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在初始位置时,本实用新型自动牵开器100处于闭合状态,即上叶片5与下叶片9之间接触,如图1和图2所述,上叶片5和下叶片9均具有一定的弧度,形成圆锥形空腔。
使用时,手握手柄11,将初始位置时的自动牵开器100的上叶片5和下叶片9插入阴道,使整个叶片全面没入阴道中。
转动牵开器100,使两个支撑条10分别卡合在受手术者的两侧大腿根部。
推动紧锁螺栓3,使其在开孔81内平行移动,带动内杆4和下叶片9移动,使下叶片9平行离开上叶片5,使上叶片5与下叶片9之间的空腔逐渐增大,直至符合手术要求,如图3和图4所示。
锁紧紧锁螺栓3,固定内杆4和下叶片9。
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中,将吸收泵连接在烟雾吸引器12和血液吸收器13的抽吸接头7、1处,分别抽吸烟雾吸引槽51和血液吸引槽91中的烟雾和血液。
手术完成后,将连接在血液吸收器的抽吸接头1的吸收泵更换为冲洗器,在冲洗器中加入洗液,洗液流经吸管2和血液吸收槽91后,到达创面,对手术后的创面进行冲洗消毒。
松开紧锁螺栓3,并反方向移动紧锁螺栓3,使下叶片9向上叶片5靠近,直至上下叶片接触。
取出该自动牵开器100。

Claims (10)

1.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用于阴道手术中的阴道牵开,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包括上叶片、下叶片和分别连接上叶片和下叶片的手柄;所述上叶片与下叶片相互平行;所述上叶片与下叶片均为凹弧面结构,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弧形的凹面相对;所述下叶片可以相对上叶片平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手柄包括外套筒和位于外套筒内的内杆以及紧锁螺栓;所述紧锁螺栓位于内杆上;所述内杆可以在外套筒内前后平行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外套筒具有开孔;紧锁螺栓位于开孔内;紧锁螺栓在开孔内平行移动,带动内杆在外套筒内移动;紧锁螺栓在开孔内移动的距离在0-8c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叶片连接在内杆顶端;所述上叶片与手柄的外套筒顶端通过两个支撑条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条与叶片和手柄形成封闭的环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条一端分别连接在上叶片的端部两侧;两个支撑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外套筒顶端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还包括烟雾吸引器和血液吸收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烟雾吸引器包括烟雾吸引槽,与烟雾吸引槽连接的吸收管以及抽吸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吸引槽为条形凹槽,位于上叶片的中部;所述烟雾吸引槽起始于上叶片的前端,终止于上叶片中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血液吸收器包括血液吸引槽,与血液吸引槽连接的吸收管以及抽吸接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吸引槽为条形凹槽,位于下叶片的中部;所述血液吸引槽起始于下叶片的前端,终止于下叶片后端。
CN201721560033.7U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 Active CN2090747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0033.7U CN209074715U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560033.7U CN209074715U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4715U true CN209074715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1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560033.7U Active CN209074715U (zh) 2017-11-21 2017-11-21 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47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2677A (zh) * 2017-11-21 2018-03-23 浙江大学 一种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22677A (zh) * 2017-11-21 2018-03-23 浙江大学 一种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4715U (zh) 一种用于阴道手术的自动牵开器
CN107822677A (zh) 一种阴道手术自动牵开器
Dierschke et al. Laparoscopy in Macaca mulatta: specialized equipment employed and initial observations
CN103120595A (zh) 一种手术用拉钩装置
CN215458278U (zh) 一种圆形万向的外科手术自动拉钩装置
RU237597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апароскопии
CN209713088U (zh) 一种用于举宫器的子宫抓持部件及采用该抓持部件的举宫器
CN208541397U (zh) 一种用于骨折微创复位的骨折复位钳
RU86441U1 (ru) Троакар
CN2879985Y (zh) 带有摄像头的冷光源拉钩
CN211534574U (zh) 一体化自适应牵开吸引装置
CN213283123U (zh) 一种甲状腺手术自助拉钩
CN208573770U (zh) 一种伸缩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KR20150001215U (ko) 두경부 연조직 자동 절개기
CN207870873U (zh) 三叶式窥器
CN218165364U (zh) 一种伸缩吸液式腔镜电凝钩
RU167041U1 (ru) Раневой крючок зубчатый
CN213606557U (zh) 一种用于经阴道noses的取标本装置
RU20831U1 (ru) Крючок для ретракции
CN215606166U (zh) 一种股骨显露辅助装置
CN108143449B (zh) 一种新型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RU30554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ассечения грыжевых ворот при ущемленных грыжах брюшной стенки
CN219109570U (zh) 手术用免人力可调节阴道拉钩固定装置
RU204889U1 (ru) Ранорасширитель для каротидной эндартерэктомии
RU214377U1 (ru) Фиксатор насадок медицинских инструменто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