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4035U -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4035U
CN209074035U CN201821025214.4U CN201821025214U CN209074035U CN 209074035 U CN209074035 U CN 209074035U CN 201821025214 U CN201821025214 U CN 201821025214U CN 209074035 U CN209074035 U CN 2090740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main body
water
spring
transmission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252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资忠
李小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ayi Thermal Insul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ayi Thermal Insul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ayi Thermal Insul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ayi Thermal Insulat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8210252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40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40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40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lf-Closing Valves And Venting Or Aerat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包括下盖组件和上盖组件,上盖组件套接在下盖组件内,下盖组件包括:主体、阻水阀、棘轮和弹簧,阻水阀的一端伸入主体内,且另一端支撑在主体的底部,棘轮卡接在阻水阀的顶部,棘轮的下端设有弹簧固定件,弹簧套设在阻水阀上,且弹簧的上端与弹簧固定件卡接,弹簧的下端支撑在主体的内部底面;上盖组件包括按钮、传动轴和棘轮齿套,传动轴卡接在按钮的底部并与棘轮的顶部接触,棘轮齿套套设在传动轴和棘轮上,且棘轮、传动轴和棘轮齿套之间相互配合,棘轮齿套与主体套接。采用这样的方案后,将该弹跳结构拆卸开来进行清洗的过程中,棘轮不易丢失。

Description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壶盖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背景技术
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一直是不锈钢保温杯、壶行业全方位出水盖子的重要技术之一。
现有的弹跳结构由上盖组件、下盖组件和棘轮组成,上盖组件包含按钮、传动轴和棘轮齿套,下盖组件包含弹簧、阻水阀、弹簧扣、杯口密封圈和阻水阀防水圈组成,在将该弹跳结构拆开进行清洗的过程中,由于棘轮与上盖组件和下盖组件相互分开,同时棘轮体积又较小,因此在清洗时容易丢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将该弹跳结构拆卸开来进行清洗的过程中,棘轮不易丢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包括下盖组件和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套接在所述下盖组件内,所述下盖组件包括:主体、阻水阀、棘轮和弹簧,所述阻水阀的一端伸入所述主体内,且另一端支撑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棘轮卡接在所述阻水阀的顶部,所述棘轮的下端设有弹簧固定件,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阻水阀上,且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弹簧固定件卡接,所述弹簧的下端支撑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底面;所述上盖组件包括按钮、传动轴和棘轮齿套,所述传动轴卡接在所述按钮的底部并与所述棘轮的顶部接触,所述棘轮齿套套设在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棘轮上,且所述棘轮、传动轴和棘轮齿套之间相互配合,所述棘轮齿套与所述主体套接。
优选的: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接在所述主体的下端,所述密封圈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底面形成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阻水阀的底部和所述主体的底面之间。
优选的:所述主体内固设有连接套,所述棘轮齿套位于所述连接套内,且与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棘轮齿套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限位凸起,所述环形限位凸起的表面与所述连接套的顶部接触。
优选的:还包括传动轴阻尼圈,所述传动轴阻尼圈卡接在所述传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按钮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配合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侧面设有螺纹。
优选的:所述棘轮和弹簧固定件为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棘轮卡接在阻水阀上,同时弹簧套设在阻水阀上,且弹簧的上端与弹簧固定件连接,弹簧的下端支撑在主体的内部底面,因此阻水阀、弹簧和棘轮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下盖组件,当上盖组件与上盖组件拆卸下来拆卸下来后,下盖组件依旧是一个整体,组成下盖组件的部件不会分散开来,因此在清洗时,棘轮不易丢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体;2-阻水阀;3-棘轮;4-弹簧;5-按钮;6-传动轴;7-棘轮齿套;8-密封圈;9-传动轴阻尼圈;31-弹簧固定件;11-连接套;71-环形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包括下盖组件和上盖组件,上盖组件套接在下盖组件内,下盖组件包括:主体1、阻水阀2、棘轮3和弹簧4,阻水阀2的一端伸入主体1内,且另一端支撑在主体1的底部,棘轮3卡接在阻水阀2的顶部,棘轮3的下端设有弹簧固定件31,弹簧固定件31和棘轮3为一体结构,弹簧4套设在所述阻水阀2上,且弹簧4的上端与弹簧固定件31卡接,弹簧4的下端支撑在主体1的内部底面;上盖组件包括按钮5、传动轴6和棘轮齿套7,传动轴6卡接在按钮5的底部并与棘轮3的顶部接触,按钮5上设有卡槽,卡槽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传动轴6上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配合在环形凹槽内,从而实现传动轴6与按钮5的卡接。同时,棘轮齿套7套设在传动轴6和棘轮3上,且棘轮3、传动轴6和棘轮齿套7之间相互配合,棘轮齿套7与主体1套接,主体内1固设有连接套11,棘轮齿套7位于连接套11内,且与连接套11螺纹连接。
采用这样的方案后,棘轮3卡接在阻水阀2上,同时弹簧4套设在阻水阀2上,且弹簧4的上端与弹簧固定件31连接,弹簧4的下端支撑在主体1的内部底面,因此阻水阀2、弹簧4和棘轮3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下盖组件,当上盖组件与上盖组件拆卸下来拆卸下来后,下盖组件依旧是一个整体,组成下盖组件的部件不会分散开来,因此在清洗时,棘轮不易丢失。
该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饮水时,按压按钮5,由于传动轴6、棘轮3和棘轮齿套7上都设置了相互配合的传动齿,按钮5带动传动轴6向下运动,传动轴6带动棘轮3向下运动并发生一定的旋转后卡接在棘轮齿套7的传动齿上无法移动,由于棘轮3和阻水阀2卡接,因此,阻水阀2在棘轮3的作用下也向下移动并固定在一定位置上,使得主体上的进水口打开,因此将该全方位出水弹跳结构与盛水容器密封连接后并倾斜一定角度,水便能从主体上的进水口流入主体1内并从出水口出去,从而方便用户饮水。同样的,当饮水结束后,按压按钮5,按钮5带动传动轴6向下运动,传动轴6又带动棘轮3向下继续运动并发生一定角度的旋转,棘轮3与棘轮齿套7之间的配合断开,棘轮3在弹簧4的作用下回复原位,并促使阻水阀2回复原位,进水口被封闭,无法饮水。
另外的,该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还包括密封圈8,密封圈8卡接在主体1的下端,密封圈8的下端延伸至主体1的底面形成密封部,密封部位于阻水阀2的底部和主体1的底面之间。如此一来,能增强该出水盖弹跳结构的密封性,避免阻水阀2在关闭状态时水发生泄露。
另外的,棘轮齿套7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限位凸起71,环形限位凸起71的表面与连接套11的顶部接触。如此一来,能避免安装时,棘轮齿套7发生过度旋转。
另外的,该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还包括传动轴阻尼圈9,传动轴阻尼圈9卡接在传动轴6上。如此一来,可增加传动轴6与棘轮齿套7之间的摩擦,避免传动轴6在不必要时随意滑动。
另外的,主体的侧面设有螺纹,便于和盛水容器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盖组件和上盖组件,所述上盖组件套接在所述下盖组件内,所述下盖组件包括:主体、阻水阀、棘轮和弹簧,所述阻水阀的一端伸入所述主体内,且另一端支撑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棘轮卡接在所述阻水阀的顶部,所述棘轮的下端设有弹簧固定件,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阻水阀上,且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弹簧固定件卡接,所述弹簧的下端支撑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底面;所述上盖组件包括按钮、传动轴和棘轮齿套,所述传动轴卡接在所述按钮的底部并与所述棘轮的顶部接触,所述棘轮齿套套设在所述传动轴和所述棘轮上,且所述棘轮、传动轴和棘轮齿套之间相互配合,所述棘轮齿套与所述主体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卡接在所述主体的下端,所述密封圈的下端延伸至所述主体的底面形成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阻水阀的底部和所述主体的底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固设有连接套,所述棘轮齿套位于所述连接套内,且与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齿套的外壁上设有环形限位凸起,所述环形限位凸起的表面与所述连接套的顶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轴阻尼圈,所述传动轴阻尼圈卡接在所述传动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传动轴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配合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侧面设有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和弹簧固定件为一体结构。
CN201821025214.4U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Active CN2090740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5214.4U CN209074035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5214.4U CN209074035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4035U true CN209074035U (zh) 2019-07-09

Family

ID=67113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25214.4U Active CN209074035U (zh) 2018-06-30 2018-06-30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403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4559A (zh) * 2017-12-19 2018-04-06 浙江嘉益保温容器有限公司 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出水盖
CN110432729A (zh) * 2019-09-18 2019-11-12 马修·肯普 一种具有安全锁功能的触碰式杯盖
CN110432730A (zh) * 2019-09-18 2019-11-12 马修·肯普 一种触碰式杯盖
CN111053692A (zh) * 2019-12-23 2020-04-24 衢州学院 便携药理水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74559A (zh) * 2017-12-19 2018-04-06 浙江嘉益保温容器有限公司 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出水盖
CN110432729A (zh) * 2019-09-18 2019-11-12 马修·肯普 一种具有安全锁功能的触碰式杯盖
CN110432730A (zh) * 2019-09-18 2019-11-12 马修·肯普 一种触碰式杯盖
CN111053692A (zh) * 2019-12-23 2020-04-24 衢州学院 便携药理水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4035U (zh) 一种全方位出水盖弹跳结构
WO2006047108A3 (en) Dispenser assembly
WO2011020501A1 (en) Lid for a liquid container
CN208909876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破泡装置、锅盖以及烹饪器具
CN201641346U (zh) 一种方便杯
CN204161794U (zh) 按钮内藏式防误开容器盖
CN209031891U (zh) 烹饪器具的盖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8769389U (zh) 一种水杯
CN207506322U (zh) 一种陶瓷水杯
CN213850083U (zh) 泉涌式电热水壶用温控器
CN209563937U (zh) 一种杯盖及水杯
CN208864123U (zh) 一种保温壶
CN208935438U (zh) 一种耐腐蚀阀门
CN208909738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破泡装置、锅盖以及烹饪器具
CN221105532U (zh) 一种用于飘逸杯的茶滤和飘逸杯
CN202151271U (zh) 防滴水水杯
CN2171283Y (zh) 家用压力锅防溅罩
CN209563938U (zh) 一种杯盖及水杯
CN103126900A (zh) 一种可吸可喝的奶瓶
CN208491594U (zh) 水杯
CN209617913U (zh) 一种安全型膏霜瓶
CN209300830U (zh) 一种家居泡茶师
CN215686484U (zh) 一种直饮弹性杯盖
CN208757097U (zh) 快速拆装滤瓶的净水器
CN208355145U (zh) 一种多功能保温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i Zhong

Inventor after: Li Xiaoqiang

Inventor after: Zhu Zhongping

Inventor before: Zi Zhong

Inventor before: Li Xiaoqia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