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70957U -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70957U
CN209070957U CN201821510152.6U CN201821510152U CN209070957U CN 209070957 U CN209070957 U CN 209070957U CN 201821510152 U CN201821510152 U CN 201821510152U CN 209070957 U CN209070957 U CN 209070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interface
module
driving signal
contro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01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亚文
孙雷
欧品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nshida Technical Servic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nshida Electronic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nshida Electronic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nshida Electronic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101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70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70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709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包括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主控芯片、显示模式设置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接口模块、背光控制模块及按键模块的主板,使得主控芯片根据显示模式设置模块获取的显示模式电压确定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并通过与该驱动信号标准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将显示信息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进而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出电视画面,其大大提高了主板对各种类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兼容性。

Description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背景技术
近些年,液晶显示面板因其功耗低、画质优、超薄、性价比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终端显示设备上。随着液晶显示面板的广泛应用,目前世界上有几十个上规模的液晶显示面板厂家,更有成千上万种各尺寸液晶显示面板,例如,2K标清低压差分信号(Low-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LVDS)、2K高清LVDS、4K V-by-One、4K EPI等接口类型的液晶显示面板。
然而,由于各厂家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技术参数或性能差异较大,因此各电视厂家的主板/机芯通常只能兼容(或点亮)几种液晶显示面板,即各厂家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电视主板的通用性很差。
是故,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研发出一个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发出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电视主板的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具有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主控芯片、显示模式设置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接口模块、背光控制模块以及按键模块;
所述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显示模式设置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接口模块、背光控制模块以及按键模块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与液晶显示面板连接;
所述无线接口模块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无线接收模块连接;
所述背光控制模块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连接;
所述显示模式设置模块获取显示模式电压,所述主控芯片获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电压确定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并通过与所述驱动信号标准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将所述显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屏参和显示信息;
所述无线接口模块接收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发送的无线信息,并将所述无线信息送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无线信息建立相应的无线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显示模式电压输出相应的背光使能控制信息和背光调节信息,并通过所述背光控制模块将所述背光使能控制信息和背光调节信息输出至所述背光模组;
所述按键模块根据用户操作输出相应的按键信息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按键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相应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设备,所述液晶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的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包括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主控芯片、显示模式设置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接口模块、背光控制模块及按键模块的主板,使得主控芯片根据显示模式设置模块获取的显示模式电压确定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并通过与该驱动信号标准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将显示信息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进而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出电视画面,其大大提高了主板对各种类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兼容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液晶电视主板兼容性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板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是图1所示的主板中的第一即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图1所示的主板中的第二即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是图1所示的主板中的V-by-One驱动信号接口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是图1所示的主板中的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主板中的显示模式设置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的主板中的无线接口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所示的主板中的背光控制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所示的主板中的按键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和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板10的模块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设备的主板10包括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1、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2、V-by-One驱动信号接口103、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104、主控芯片105、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存储模块107、无线接口模块108、背光控制模块109、按键模块200。
其中,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1、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2、V-by-One驱动信号接口103、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104、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存储模块107、无线接口模块108、背光控制模块109、按键模块200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1、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2、V-by-One驱动信号接口103、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104通过驱动信号连接线与液晶显示面板(图中未示出)连接;无线接口模块108与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无线接收模块连接;背光控制模块109与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图中未示出)连接。
具体的,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获取显示模式电压,主控芯片105获取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信息,并根据显示模式电压确定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并通过与该驱动信号标准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将显示信息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存储模块107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屏参和显示信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显示信息即为液晶显示面板将要显示的画质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虽然本实施例提供的主板主要包括2K标清LVDS驱动信号接口(即2K标清显示模式)、2K高清LVDS驱动信号接口(即2K高清显示模式)、4K 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即4K V-by-One显示模式)、4K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Embedded Panel Interface,EPI,即、4KEPI显示模式)等几种类型,但是由于存储模块107存储了大量实验获得的屏参与画质文件,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兼容(或点亮)几百种液晶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无线接口模块108接收无线接收模块发送的无线信息,并将无线信息送至主控芯片105,主控芯片105根据无线信息建立相应的无线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线接口模块108还可以将无线设备发送的无线信息送至主控芯片105,主控芯片105识别到相应无线模块、加载相应驱动、建立无线连接、处理无线输入信号。
进一步的,主控芯片105根据显示模式电压输出相应的背光使能控制和背光调节信息,并通过背光控制模块109将背光使能控制和背光调节信息输出至背光模组。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在显示画面时,需要背光模组发光进行显示,因此当主控芯片105确定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模式后,便输出与该显示模式对应的背光调节信息和背光使能控制信息,并通过背光控制模块109将该背光使能控制信息和背光调节信息输出至背光模组,以便于背光模组控制背光的亮度。
进一步的,按键模块200根据用户操作输出相应的按键信息至主控芯片105,主控芯片105根据按键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控制信息控制液晶电视进行相应的操作。
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用户操作指的是用户对液晶电视/显示设备上的相应按键进行的操作,主要有菜单、音量加、音量减、频道加、频道减、确认等按键操作,且各按键可以通过软件重定义。当用户对液晶电视/显示设备上相应的按键进行操作时,按键模块200将根据用户操作输出相应的按键信息至主控芯片105,此时主控芯片105将根据按键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信息,并根据该控制信息控制液晶电视/显示设备进行相应的操作(例如,当按键模块200根据用户操作输出音量加的按键信息至主控芯片105时,主控芯片105将通过总线,控制音频信号使之幅度增加,即实现音量加)。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1指的是2K标清LVDS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接口,其包括第一绞线驱动信号接口CN0L1(用于早期标清面板)和由第一柔性扁平电缆构成的软排线驱动信号接口CN0L2(用于后期标清面板),其中,第一绞线驱动信号接口CN0L1的电路结构可参考图2a所示,而由第一柔性扁平电缆构成的软排线驱动信号接口CN0L2的电路结构则参考图2b所示。
下面以图2a和图2b所示的电路结构为例对第一低压差)驱动信号接口101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主控芯片105(型号为RTD2991)的引脚数目过多,因此其具体引脚定义可参考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详述;此外,由于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1是与主控芯片105连接,而主控芯片105的引脚数目众多,因此,图2a和图2b则仅仅示出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1的电路结构,而未示出主控芯片105的电路结构,并且后续介绍的主板中其它模块与主控芯片105之间的连接关系皆如此示出。
具体的,当主控芯片105根据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获取的显示模式电压确定了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为2K标清LVDS显示模式时,主控芯片105的相应信号输出脚会输出2K标清LVDS标准信号,经由CN0L1或CN0L2、驱动信号连接线到液晶显示面板,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出标清电视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液晶电视主板上选择2K标清LVDS显示模式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可以适用于所有2K标清LVDS接口的液晶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2指的是2K高清LVDS显示面板的驱动信号接口,其包括第二绞线驱动信号接口CN0L3(用于早期高清液晶显示面板)和由第二柔性扁平电缆构成的软排线驱动信号接口CN0L4(用于后期高清液晶显示面板),其中,第二绞线驱动信号接口CN0L3的电路结构可参考图3a所示,而由第二柔性扁平电缆构成的软排线驱动信号接口CN0L4的电路结构则参考图3b所示。
下面以图3a和图3b所示的电路结构为例对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102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当主控芯片105根据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获取的显示模式电压确定了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为2K高清LVDS显示模式时,主控芯片105的相应信号输出脚会输出2K高清LVDS标准信号,经由CN0L3或CN0L4、驱动信号连接线到液晶显示面板,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出高清电视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设备的主板上设置2K高清LVDS显示模式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可以适用于所有2K高清LVDS接口的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V-by-One驱动信号接口103包括53引脚的华星早期的V-by-One显示面板驱动信号接口CN0L5(如图4a所示),以及LG、群创、华星、京东方等V-by-One显示面板驱动信号接口CN0L6(如图4b所示)。
下面以图4a和图4b所示的电路结构为例对V-by-One驱动信号接口103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当主控芯片105根据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获取的模式电压确定了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为4K V-by-One显示模式时,主控芯片105的相应信号输出脚会输出4K V-by-One标准信号,经由CN0L5或CN0L6、驱动信号连接线到液晶显示面板,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出4K电视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设备的主板上设置V-by-One显示模式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可以适用于所有V-by-One接口的显示面板。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2K LVDS、4K EPI、4K V-by-One共用信号通道,在电路设计时,在主板的正面设计了16个交流信号耦合电容(如图4a的C11-C26),在主板的反面并联了16个直流信号耦合电阻(如图4b的R15-R30),即在用于4K V-by-One接口标准的液晶显示面板上时,只需将此并联的16个直流信号耦合电阻(如图4b的R15-R30)取消即可。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104的具体电路结构可以参考图5a或图5b所示。下面以图5a和图5b所示的电路结构为例对EPI(即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104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当主控芯片105根据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获取的模式电压确定了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为4K EPI显示模式时,主控芯片105的相应信号输出脚会输出4K EPI标准信号,经由CN0L7和CN0L8、驱动信号连接线到液晶显示面板,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出4K电视画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设备的主板上设置EPI显示模式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使得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可以适用于所有EPI接口的显示面板。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包括多个显示模式设置单元106a,每个显示模式设置单元106a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
其中,每个显示模式设置单元106a获取显示模式电压,并将显示模式电压至主控芯片105,主控芯片105根据显示模式电压确定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即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
具体的,请进一步参考图6,如图6所示,每个显示模式设置单元106a均包括显示模式设置插排接口CN和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即模数转换取样电阻),显示模式设置插排接口CN的第一端均与主控芯片105(图中未示出)连接,显示模式设置插排接口CN的第二端与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的第一端连接,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每个显示模式设置单元中的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的阻值均不相同,例如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11至R19的阻值各不相同。
下面以图6所示的电路结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中的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其中,以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19所在的显示模式设置单元106a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板中的显示模式设置模块106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具体的,当最右边的插座CN被用短路跳冒短接时,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19被接入电路回路中,如此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19两端的电压将发生变化,此时主控芯片105根据此取样电压识别到需要工作在4K EPI显示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不同阻值的显示模式设置电阻R通过短路跳冒接入电路回路后,其两端的电压不相同(即取样电压不一样),因此主控芯片105便可根据这些电压的差别识别到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此外,主控芯片105在根据电压变化确定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时的工作原理可参考模式设置电阻R19所在的模式设置单元106a的工作原理,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无线接口模块108包括WiFi接口CN0S1、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以及第八电阻R8。
其中,WiFi接口CN0S1和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均与无线接收模块(图中未示出)连接,并且WiFi接口CN0S1的第一端1、WiFi接口CN0S1的第二端2、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的第三端3以及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的第四端4共接于地;WiFi接口CN0S1的第三端3、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的第五端5、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以及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主控芯片105连接;WiFi接口CN0S1的第四端4、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的第六端6、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以及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主控芯片105连接;WiFi接口CN0S1的第五端5与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的第七端7、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并接收第一工作电压;WiFi接口CN0S1的第六端6、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的第八端8以及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接收第二工作电压;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的第一端1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的第二端2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和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均接收第二工作电压,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以及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下面以图7所示的电路结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中的无线接口模块108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当与WiFi接口CN0S1或者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连接的无线模块接收到由路由器接收器发送的无线WiFi信号时,该无线WiFi信号被送给主控芯片105,主控芯片105根据此无线WiFi信号识别到无线模块的型号、挂载驱动程序后,建立无线WiFi信号连接和WiFi信号处理;而当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CN0S2接收到其它终端设备发送的蓝牙无线信号时,该无线蓝牙信号被送给主控芯片105,主控芯片105根据此无线蓝牙信号,尝试与无线蓝牙设备进行配对,一旦配对成功,就建立正式的蓝牙连接和处理无线蓝牙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设备的主板10中设置WiFi接口和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在丰富显示设备的接口的同时,可以使得该显示设备的主板10可以和外部路由器或者终端设备建立无线通信。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背光控制模块109包括背光模组接口CN0S3、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以及第十四电阻R14。
其中,背光模组接口CN0S3和背光模组(图中未示出)连接,并且背光模组接口CN0S3的第一端1和第二端2均和主控芯片105(图中未示出)连接,背光模组接口CN0S3的第三端3与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以及第十一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和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并接收第二工作电压,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和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以及背光模组接口CN0S3的第五端5共接,并连接主控芯片105,背光模组接口CN0S3的第四端4和主控芯片105连接,背光模组接口CN0S3的第六端6和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第二端和第十三电阻R13的第二端均与主控芯片105连接。
下面以图8所示的电路结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中的背光控制模块109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具体的,当主控芯片105确定了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设备的显示模式后,主控芯片105会输出相应的背光使能控制信息和背光调节信息,通过背光模组接口CN0S3送往电源模组和背光模组,进而调整背光的亮度。
进一步的,作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按键模块200包括按键接口CN0S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以及第二十二电阻R22。
其中,按键接口CN0S4的第一端1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以及按键接口CN0S4的第六端6共接,按键接口CN0S4的第二端2与按键接口CN0S4的第七端7共接于地,按键接口CN0S4的第三端3和按键接口CN0S4的第四端4均主控芯片105连接,按键接口CN0S4的第五端5与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一端以及主控芯片105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第二端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并接收第三工作电压,按键接口CN0S4的第八端8与第十六电阻R16的第一端、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一端、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一端以及主控芯片105连接,按键接口CN0S4的第九端9与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一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一端、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一端以及主控芯片105连接,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与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第十六电阻16的第二端、第十七电阻R17的第二端、第十八电阻R18的第二端、第十九电阻R19的第二端、第二十电阻R20的第二端、第二十一电阻R21的第二端以及第二十二电阻R22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下面以图9所示的电路结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主板中的按键模块200的工作原理进行具体说明,详述如下:
其中,以音量加按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主板中的按键模块2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具体的,由于用户在操作显示设备的音量加按键时,与该音量加按键相应的电阻的两端电压将会发生变化,该变化被主控芯片105识别到后,主控芯片105将通过总线,控制音频信号使之幅度增加,即实现音量加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不同按键电阻的两端电压变化不相同,因此主控芯片105便可根据不同的电压变化确定相应的按键信息,而主控芯片105在根据电压变化确定按键信息时的工作原理可参考上述音量加按键信息确定的具体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设备的主板10上设置按键模块200,使得该显示设备的主板10可以根据按键模块200输出的按键信息对显示设备进行相应的控制,并且控制过程简单、便捷。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该液晶显示设备包括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1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主板10和图1所示的主板10相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显示设备的主板10的具体工作原理,可参考前述关于图1至图9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采用包括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主控芯片、显示模式设置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接口模块、背光控制模块及按键模块的主板,使得主控芯片根据显示模式设置模块获取的显示模式电压确定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并通过与该驱动信号标准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将显示信息发送至液晶显示面板,进而在液晶显示面板上显示出电视画面,其大大提高了主板对各种类型液晶显示面板的兼容性,从而解决了现有液晶电视主板兼容性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主控芯片、显示模式设置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接口模块、背光控制模块以及按键模块;
所述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显示模式设置模块、存储模块、无线接口模块、背光控制模块以及按键模块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所述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V-by-One驱动信号接口、嵌入式面板驱动信号接口与液晶显示面板连接;
所述无线接口模块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无线接收模块连接;
所述背光控制模块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模组连接;
所述显示模式设置模块获取显示模式电压,所述主控芯片获取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信息,并根据所述显示模式电压确定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并通过与所述驱动信号标准对应的驱动信号接口将所述显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屏参和显示信息;
所述无线接口模块接收所述无线接收模块发送的无线信息,并将所述无线信息送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无线信息建立相应的无线连接;
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显示模式电压输出相应的背光使能控制信息和背光调节信息,并通过所述背光控制模块将所述背光使能控制信息和背光调节信息输出至所述背光模组;
所述按键模块根据用户操作输出相应的按键信息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按键信息输出相应的控制信息,并根据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进行相应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包括第一绞线驱动信号接口和由第一柔性扁平电缆构成的软排线驱动信号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低压差分驱动信号接口包括第二绞线驱动信号接口和由第二柔性扁平电缆构成的软排线驱动信号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式设置模块包括多个显示模式设置单元,每个所述显示模式设置单元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每个所述模式设置单元获取显示模式电压,并将所述显示模式电压发送至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主控芯片根据所述显示模式电压确定自身输出的驱动信号标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显示模式设置单元均包括显示模式设置插排接口和显示模式设置电阻,所述显示模式设置插排接口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显示模式设置插排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模式设置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模式设置电阻的第二端接地;其中,每个显示模式设置单元中的显示模式设置电阻的阻值均不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口模块包括WiFi接口、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以及第八电阻;
所述WiFi接口和和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均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连接,并且所述WiFi接口的第一端、所述WiFi接口的第二端、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的第三端以及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的第四端共接于地;所述WiFi接口的第三端、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的第五端、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WiFi接口的第四端、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的第六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WiFi接口的第五端与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的第七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接收第一工作电压;所述WiFi接口的第六端、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的第八端以及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接收第二工作电压;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WiFi-蓝牙一体化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均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四电容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控制模块包括背光模组接口、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以及第十四电阻;
所述背光模组接口和所述背光模组连接,并且所述背光模组接口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和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背光模组接口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连接,并接收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背光模组接口的第五端共接,并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背光模组接口的第四端和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背光模组接口的第六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主控芯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模块包括按键接口、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以及第二十二电阻;
所述按键接口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一端以及所述按键接口的第六端共接,所述按键接口的第二端与所述按键接口的第七端共接于地,所述按键接口的第三端和所述按键接口的第四端均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按键接口的第五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一端连接,并接收第三工作电压,所述按键接口的第八端与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按键接口的第九端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一端以及所述主控芯片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共接于地。
9.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CN201821510152.6U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Active CN209070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0152.6U CN209070957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0152.6U CN209070957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70957U true CN209070957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92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0152.6U Active CN209070957U (zh) 2018-09-14 2018-09-14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709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52274A (zh) * 2020-12-24 2021-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66420A (zh) * 2021-03-30 2021-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WO2022116303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16303A1 (zh) * 2020-12-03 2022-06-09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1663985B2 (en) 2020-12-03 2023-05-30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2652274A (zh) * 2020-12-24 2021-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066420A (zh) * 2021-03-30 2021-07-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3066420B (zh) * 2021-03-30 2023-08-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控制方法、装置及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70957U (zh) 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主板
CN103198807A (zh) 显示信号处理系统、电路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241562A (zh) 超高清液晶电视电路系统及接口
CN109033010A (zh) 一种基于Arduino的无线下载开发板及无线下载方法
CN203616551U (zh) 手机及其液晶显示模组
CN207457318U (zh) 一种模块化电能表
CN210578885U (zh) 多通道信号切换器
CN215646783U (zh) 一种2.4g无线收发模块的电路
CN208752619U (zh) 一种基于Arduino的无线下载开发板
CN1987560A (zh) Can总线可编程显示装置
CN206619129U (zh) 接口转换电路和电子终端
CN204086740U (zh) 一种lcd显示屏接口转换装置
CN204288201U (zh) 控制板以及点亮设备
CN209879795U (zh) 一种无线增强型教学互动装置
CN208315171U (zh) 一种显卡彩色显示装置及其系统
CN202838923U (zh) 一种微型近眼显示器接口驱动控制电路结构
CN201257089Y (zh) 一种带有护理级别显示的护理通讯机分机
CN218866699U (zh) 一种lcd显示屏的调光控制器
CN220552517U (zh)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身高体重测量模块
CN204666337U (zh) 一种新型光纤打光器
CN205193154U (zh) 一种高精度无线直流电压监测装置
CN208927567U (zh) 一种基于开源计算机的便携式游戏机扩展装置
CN215911171U (zh) 一种智能电表
CN203838746U (zh) 备餐计数器
CN205485336U (zh) 一种外置的时钟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anshida Technical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No. 1, Qian Wan Road,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Shenzhen Qianhai business secreta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Anshida Electronic Service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