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60180U -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60180U
CN209060180U CN201820762083.1U CN201820762083U CN209060180U CN 209060180 U CN209060180 U CN 209060180U CN 201820762083 U CN201820762083 U CN 201820762083U CN 209060180 U CN209060180 U CN 209060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ttom end
cavity
infusion
dropping f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620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金红
李蓉
王志强
朱慧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07620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60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60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6018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装置,包括药液容纳瓶和依次连通的接头、输液软管、滴斗、输液针,输液软管上套设有输液器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接头包括顶端开口、底端设有通孔的腔体和硬质管,硬质管穿过通孔固定在腔体的底面上,硬质管伸入腔体的一端设有针头,伸出腔体的一端与输液软管相连通;药液容纳瓶设有瓶塞,瓶塞上设置有穿过瓶塞的接管,连接管的底端设置有供针头通过的橡胶塞,接头的内径大于接管的外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避免护士为患者输液时扎伤手。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产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产品中,主要由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输液软管、滴管、滴斗和输液针组成,当患者需要输液时,护士需将瓶塞穿刺器刺入药液容纳瓶或输液瓶的瓶塞内,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操作不慎会发生扎伤人手的现象,需重新更换输液器再进行输液,不仅增加了医疗成本,还使护士处于扎伤的危险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液装置存在的扎伤人手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装置,该新型输液装置将针头设置于腔体内,并用弹性密封件将针头封于腔体内,保护护士不被扎伤。本实用新型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装置,包括药液容纳瓶和依次连通的接头、输液软管、滴斗、输液针,输液软管上套设有输液器流量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接头包括顶端开口、底端设有通孔的腔体和硬质管,硬质管穿过通孔固定在腔体的底面上,硬质管伸入腔体的一端设有针头,伸出腔体的一端与输液软管相连通;药液容纳瓶设有瓶塞,瓶塞上设置有穿过瓶塞的接管,接管的底端设置有供针头通过的橡胶塞,接头的内径大于接管的外径。
其中,接管为两端开口结构,接管的一端伸入药液容纳瓶,另一端伸出药液容纳瓶;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避免护士为患者输液时扎伤手,使用时,先将接头拿起,使腔体的开口处对准接管底端的橡胶塞,此时将拿接头的手向橡胶塞的方向用力,针头穿过橡胶塞插入药液容纳瓶内,该过程针头未暴露于外部,可以避免护士因疏忽大意或操作不当而扎伤手。
优选地,接头还包括弹性密封件,弹性密封件位于腔体顶端与针头之间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性密封件,可以进一步的保护护士输液时不被针头扎到,即使手指不小心伸入腔体,也不会扎到手。
进一步的改进,腔体的顶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卡位凸起,接管伸出药液容纳瓶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卡固卡位凸起的卡接槽,卡接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竖直凹槽、水平凹槽和第二竖直凹槽,第二竖直凹槽的底端高于接管的底端,第一竖直凹槽的底端与接管的底端相平齐,针头的顶端与卡位凸起底端之间的竖直距离与橡胶塞厚度之和小于第二竖直凹槽的底端与第一竖直凹槽底端之间的竖直距离。
其中,卡位凸起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针头的顶端是指针头带有出液口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药液容纳瓶与腔体连接的更加牢固,避免药液容纳瓶与输液软管脱落,使用时,将卡位凸起对准第一竖直凹槽的下方,然后手握腔体向药液容纳瓶的方向用力,先将卡位凸起滑动到第一竖直凹槽的顶端,再沿水平凹槽的方向滑动,最后沿第二竖直凹槽滑道终端,此时,腔体牢固的卡接在接管的外侧壁上,除非给腔体一个力使其按照原路返回,才能使药液容纳瓶与腔体分离。
进一步的改进,滴斗上还设有穿过滴斗上端面与滴斗相连通的穿刺导管和套设于穿刺导管伸出滴斗一端的外套管,外套管的底端与穿刺导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穿刺导管的顶端设有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孔,位于外套管内的穿刺导管上套设有弹性压缩件和与弹性压缩件顶端固定连接的分隔管,分隔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闭分隔膜,分隔管与外套管的内侧壁间隙配给。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避免护士在给患者加药时扎伤手。
进一步的改进,滴斗为由上至下渐收结构,滴斗内设有浮板,浮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输液软管相适配的隔离柱,浮板的外径大于输液软管的内径,隔离柱的长度与浮板的厚度之和小于滴斗的长度。
其中,滴斗为由上至下渐收结构即指滴斗为横截面为梯形的结构,隔离柱与输液软管相适配指的是隔离柱能够伸入输液软管中,浮板底端连接隔离柱后依然能够在药液中浮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浮板和隔离柱,可以降低患者输液时的危险性,当滴斗中的药液全部流出后,浮板会向下运动,隔离柱插入输液软管中,浮板卡在滴斗的内侧壁将其密封,此时药液无法继续下流,即使未能拔下针头,也不会造成患者体内血液倒流或使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大大地提高患者输液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输液装置通过设置接头和接管,可避免护士的手部与针头的接触,提高安全性,避免护士为患者输液时扎伤手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新型输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新型输液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图3为实施例3的滴斗的局部透视图;
图4为实施例4的滴斗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装置,如图1所示,该新型输液装置包括药液容纳瓶10和依次连通的接头1、输液软管2、滴斗3、输液针4,输液软管2上套设有输液器流量调节阀5,其特征在于,接头1 包括顶端开口、底端设有通孔9的腔体7和硬质管8,硬质管8穿过通孔9固定在腔体7的底面上,硬质管8伸入腔体7的一端设有针头13,伸出腔体7的一端与输液软管2相连通;药液容纳瓶10设有瓶塞,瓶塞上设置有穿过瓶塞的接管6,接管6的底端设置有供针头13通过的橡胶塞11,接头1的内径大于接管6的外径;优选地,接头还包括弹性密封件12,弹性密封件12位于腔体7顶端与针头13之间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避免护士的手部与输液装置的针头相接触,从而避免护士在为患者输液时扎伤手部。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装置,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腔体7的顶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卡位凸起14,接管6伸出药液容纳瓶1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卡固卡位凸起14的卡接槽,卡接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竖直凹槽15、水平凹槽16和第二竖直凹槽17,第二竖直凹槽17的底端高于接管6的底端,第一竖直凹槽15的底端与接管6的底端相平齐,针头13的顶端与卡位凸起14底端之间的竖直距离与橡胶塞11厚度之和小于第二竖直凹槽17的底端与第一竖直凹槽15底端之间的竖直距离;卡位凸起和卡接槽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图2中在第一腔体顶端的内侧壁的相对位置设置了两个卡位凸起,接管的背面还设有一个与卡位凸起相配合的卡接槽(图中未示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使药液容纳瓶与腔体连接的更加牢固,避免药液容纳瓶与输液软管脱落。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装置,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滴斗3上还设有穿过滴斗3上端面与滴斗3相连通的穿刺导管18和套设于穿刺导管18伸出滴斗3一端的外套管20,外套管 20的底端与穿刺导管1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穿刺导管18的顶端设有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孔19,位于外套管20内的穿刺导管18上套设有弹性压缩件22和与弹性压缩件22顶端固定连接的分隔管25,分隔管 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闭分隔膜21,分隔管25与外套管20的内侧壁间隙配给;其中,弹性压缩件可以采用弹簧,外套管的底端与穿刺导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可以通过任何可以达到将外套管的底端与穿刺导管外侧壁固定连接的方式,如粘接等,分隔管的底端与弹簧的顶端可以通过粘接方式固定连接,分隔膜与分隔管也可以通过粘接方式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设置可以避免护士在给患者加药时扎伤手,当需要额外加药液时,使用加药输液器抽吸所需添加的药液,密闭分隔膜充分的消毒,然后将加药输液器的接头与密闭分隔膜相接触,向弹簧方向用力,直至加药输液器的接头与通孔相连通,即可向滴斗中添加药物,此步骤护士的手不会接触到针头,可以避免扎伤手部,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新型输液装置,与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所示,滴斗3为由上至下渐收结构,滴斗3内设有浮板23,浮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输液软管2相适配的隔离柱24,浮板23的外径大于输液软管2的内径,隔离柱24的长度与浮板23的厚度之和小于滴斗3的长度;其中,隔离柱与浮板之间可以通过插接等方式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浮板和隔离柱,可以避免未能及时拔针造成的回血,降低患者输液时的危险性。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新型输液装置,包括药液容纳瓶(10)和依次连通的接头(1)、输液软管(2)、滴斗(3)、输液针(4),所述输液软管(2)上套设有输液器流量调节阀(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1)包括顶端开口、底端设有通孔(9)的腔体(7)和硬质管(8),所述硬质管(8)穿过所述通孔(9)固定在所述腔体(7)的底面上,所述硬质管(8)伸入所述腔体(7)的一端设有针头(13),伸出所述腔体(7)的一端与所述输液软管(2)相连通;所述药液容纳瓶(10)设有瓶塞,瓶塞上设置有穿过所述瓶塞的接管(6),所述接管(6)的底端设置有供所述针头(13)通过的橡胶塞(11),所述接头(1)的内径大于所述接管(6)的外径;所述腔体(7)的顶端的内侧壁上设有卡位凸起(14),所述接管(6)伸出所述药液容纳瓶(1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卡固所述卡位凸起(14)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竖直凹槽(15)、水平凹槽(16)和第二竖直凹槽(17),所述第二竖直凹槽(17)的底端高于所述接管(6)的底端,所述第一竖直凹槽(15)的底端与所述接管(6)的底端相平齐,所述针头(13)的顶端与所述卡位凸起(14)底端之间的竖直距离与所述橡胶塞(11)厚度之和小于所述第二竖直凹槽(17)的底端与所述竖直凹槽(15)底端之间的竖直距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3)上还设有穿过所述滴斗(3)上端面与所述滴斗(3)相连通的穿刺导管(18)和套设于所述穿刺导管(18)伸出所述滴斗(3)一端的外套管(20),所述外套管(20)的底端与所述穿刺导管(18)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穿刺导管(18)的顶端设有供药液通过的药液通孔(19),位于所述外套管(20)内的所述穿刺导管(18)上套设有弹性压缩件(22)和与所述弹性压缩件(22)顶端固定连接的分隔管(25),所述分隔管(2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闭分隔膜(21),所述分隔管(25)与所述外套管(20)的内侧壁间隙配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滴斗(3)为由上至下渐收结构,所述滴斗(3)内设有浮板(23),所述浮板(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输液软管(2)相适配的隔离柱(24),所述浮板(23)的外径大于所述输液软管(2)的内径,所述隔离柱(24)的长度与所述浮板(23)的厚度之和小于所述滴斗(3)的长度。
CN201820762083.1U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60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2083.1U CN209060180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62083.1U CN209060180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60180U true CN209060180U (zh) 2019-07-05

Family

ID=67088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6208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60180U (zh) 2018-05-21 2018-05-21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60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0826B (zh) 用于安装到顶部开口的药物容器以形成药物重构组件用于与无针注射器一起使用的药物容器密封件
CN103338740B (zh) 用于收集和分配药剂和/或营养的液体溶液器械的、不用针可刺破的、并且可自动和密封地重新闭合的气密连接器
KR20100138380A (ko) 약화사고 방지를 위한 주사액 혼합용 안전 소켓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수액 키트
CN212789302U (zh) 一种带封管装置的输液器
CN209060180U (zh) 一种新型输液装置
CN205073412U (zh) 静脉留置针
CN103691025A (zh) 无针连接件式输液器
CN107261252A (zh) 多功能一次性输液器
CN208927260U (zh) 一种留置针
CN206081191U (zh) 自动换袋输液器
CN204379891U (zh) 多功能密闭输液冲洗管
CN203898839U (zh) 一种安全输液装置
CN204219516U (zh) 高压留置针
CN203790366U (zh) 带有冲管装置的莫菲滴管
CN209137582U (zh) 一种新型输液无针接头
RU135922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вливания инфузионных растворов с противовоздушным клапаном
CN208741635U (zh) 双管输液器
CN208989817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血器
CN208405371U (zh) 配药器
CN207306941U (zh) 一种自动止液输液系统
CN206777578U (zh) 优化型肿瘤化疗专用输液器
CN203694231U (zh) 一种无针连接件式输液器
CN101380491B (zh) 用于氧-臭氧治疗的用具包
CN205252202U (zh) 化疗专用输液器
CN204158726U (zh) 可重复使用的吸液及注液管路以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7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