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6057U -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6057U
CN209056057U CN201821055254.3U CN201821055254U CN209056057U CN 209056057 U CN209056057 U CN 209056057U CN 201821055254 U CN201821055254 U CN 201821055254U CN 209056057 U CN209056057 U CN 209056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base station
floor base
signal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552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奚伟民
奚邦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0552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6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6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6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报警终端、定位编码器、楼层基站、室内中继站、室外中继站、声光报警器及报警管理中心平台;所述报警终端的输入端与定位编码器连接,输出端与室内中继站、室外中继站和楼层基站连接;所述室内中继站与楼层基站连接,所述报警终端、楼层基站和室内中继器分别通过信号发射塔与报警管理中心平台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信号发射塔与报警管理中心平台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还与楼层基站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确保警员在紧急状态下能及时发出报警,收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解救被袭警员,随时监控犯人的活动轨迹,提高监狱看押勤务安全保障的质量。

Description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犯罪性质趋势向高科技、智能化和更加隐蔽的方向发展,狱内突发事件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监狱安全形势更加严峻,安全防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建立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机制,做到报警及时、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确保警员的人身安全免受伤害,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确保监狱安全稳定,是当前监狱看押勤务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现有的监狱报警系统和警员配备的报警设备存在以下不足:1、人员报警后,不能准确显示报警人员的具体楼层位置;2、紧急状态下不便于及时按下报警按钮,不能保证及时成功报警;3、没有人员定位功能,不能查询和回放人员的运动轨迹;4、不能进行区域内人数自动统计;5、不能设定人员的活动范围和受限范围,越界后不能报警提示。6、报警系统没有手机APP客户端,不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接收报警信息和随时查询安全情况;7、监狱报警系统不能与上级系统联网,监狱的安全布置情况不能随时上传至上级部门。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对于上述的技术问题,尚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确保警员在紧急状态下能及时发出报警,收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解救被袭警员,随时监控犯人的活动轨迹,提高监狱看押勤务安全保障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报警终端、定位编码器、楼层基站、室内中继站、室外中继站、声光报警器及报警管理中心平台;所述报警终端的输入端与定位编码器连接,输出端与室内中继站、室外中继站和楼层基站连接;所述室内中继站与楼层基站连接,所述报警终端、楼层基站和室内中继器分别通过信号发射塔与报警管理中心平台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信号发射塔与报警管理中心平台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还与楼层基站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编码器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与第二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信号发射单元,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单元通过发射单元向外发射位置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终端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和与第一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定位单元、凹陷型报警按钮,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单元通过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定位编码器发送的位置信号,并向楼层基站和报警管理中心平台发送报警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楼层基站包括第三中央处理单元和与第三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第三信号收发单元,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单元通过第三信号收发单元接收报警终端或室内中继站发送的报警信号,将接收到的报警信号通过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发送至报警管理中心平台,通过第三信号收发单元发送至声光报警器。
进一步的,所述楼层基站还包括与第三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消声按钮、LCD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管理中心平台包括平台主机和与平台主机连接的语音报警单元,所述平台主机与信号收发塔连接,所述平台主机通过信号收发塔接收报警终端、楼层基站或室内中继站发送的报警信号,通过语音报警单元进行语音报警。
进一步的,所述语音报警单元包括相连接的功放机和大喇叭。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主机连接有服务器、电脑显示器和LCD显示屏;所述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室内中继站、楼层基站分别连接有固定报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狱警或犯罪人员通过报警终端报警后,能准确显示报警人员的具体位置;狱警或犯罪人员的报警终端设有一个凹陷型的报警按钮,佩戴于手腕/腰间最容易按到的位置,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便于及时按下报警按钮;
(2)本实用新型有精确定位功能,能通过电脑主机随时查询和回放狱警或犯罪的运动轨迹,还能设定犯罪人员的活动范围和受限范围,越界后能报警提示,便于监狱的安全管理;
(3)本实用新型报警系统连接有安装有APP的智能手机,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接收报警信息和随时查询安全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整体结构图;
图2是定位编码器结构框图;
图3是报警终端结构框图;
图4是楼层基站结构框图;
图5是报警管理中心平台结构框图;
其中,1、报警终端,2、定位编码器,3、楼层基站,4、固定报警器,5、室内中继站,6、室外中继站,7、声光报警器,8、信号发射塔,9、报警管理中心平台,10、服务器,11、LCD显示大屏,12、功放机,13、大喇叭,14、外置天线,15、第二中央处理单元,16、信号发射单元,17、内置天线,18、备用电池,19、COM端口,20、第一中央处理单元,21、第一信号收发单元,22、定位单元,23、内置天线,24、第三中央处理单元,25、第二收发单元,26、第三收发单元,27、消声按钮,28、LCD显示屏,29、平台主机,30、电脑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侧”、“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实用新型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如“固接”、“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该系统包括报警终端1、定位编码器2、楼层基站3、固定报警器4、室内中继站5、室外中继站6、声光报警器7及报警管理中心平台8组成,各部分之间都是利用点对点无线传输技术传输信号。
所述报警终端1的输入端与定位编码器2连接,用于接收定位编码器发送的位置信息;所述报警终端的输出端与室内中继站、室外中继站和楼层基站连接,用于将报警信号发送至室内中继站、室外中继站和楼层基站;所述室内中继站与楼层基站连接,用于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楼层基站;所述固定报警器与室内中继站、楼层基站连接,用于向室内中继站、楼层基站发送报警信号;所述报警终端、楼层基站和室内中继器分别通过信号发射塔与报警管理中心平台连接,用于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报警管理中心平台;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信号发射塔与报警管理中心平台连接,用于接收报警管理中心平台发送的报警指令,进行声光报警提示;所述声光报警器还与楼层基站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楼层基站的报警指令,进行声光报警提示。
下面对各个部分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定位编码器2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单元15、信号发射单元16、内置天线17及备用电池18。每个定位编码器2都有各自不同的IP地址。定位编码器2的位置信息和IP地址是由电脑通过数据线录入的,录入后则永久存储到定位编码器2的第二中央处理单元15内,开启工作后将时时通过信号发射单元16向外发送位置信息和IP地址。
一个出入口需要安装两个定位编码器2,内外各一个。出入口内、外定位编码器的位置信息相同但IP地址不同。报警终端1总是长期存储最后离开某个定位编码器2的位置信息和IP地址。例如,当报警终端由外而内经过出入口时,报警管理中心平台则显示该报警终端1处于这个出入口的室内范围内。定位编码器2的初始位置信息和IP地址数据经COM端口19录入由电脑录入。
为避免停电造成的影响,在定位编码器2内设置了备用电池18,这样即使停电时也能确保定位编码器2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单元采用单片机。
如图3所示,报警终端1佩戴在警员或犯人身上。报警终端1主要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20、第一信号收发单元21、内置天线17、凹陷型报警按钮23、和定位单元22。当警员或犯人路过定位编码器2时,报警终端1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21收到该定位编码器2的位置信息,由第一中央处理单元20处理后暂时储存。当报警按钮23被触发时唤醒第一中央处理单元20,第一中央处理单元20将储存的位置信息、报警信号打包传送至第一信号收发单元21发出。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单元20采用单片机。所述定位单元22采用GPS定位装置或定位天线。
报警终端佩戴在警员的手腕或挂在腰部,并配以一个凹陷的报警按钮,这样的设计是为了避免紧急情况下,确保警员在被几乎完全控制的情况下,也方便按到报警按钮,确保把紧急求助信号发射出去。
如图4所示,楼层基站3包括第三中央处理单元24、LCD显示屏28、第二收发单元25、第三收发单元26、消声按钮27、COM端口19和备用电池。
第三中央处理单元24通过第三收发单元26收到位于本楼层内的报警终端或室内中继站传来的报警信号,通过第二收发单元25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报警管理中心平台,通过第三信号收发单元将报警指令发送至声光报警器7;将位置信息及人员信息直接传送至LCD显示屏28进行屏显。
楼层基站3的初始楼层信息经COM端口7录入由电脑录入。为避免停电造成的影响,在楼层基站设置了备用电池18,这样即使停电时也能确保楼层基站3正常工作。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发单元25、第三收发单元26分别连接有外置天线14。第三中央处理单元24采用单片机。
如图5所示,报警管理中心平台包括平台主机29、大喇叭13、功放机12、LCD显示大屏11、电脑显示器30、服务器10、信号发射塔8及备用电源。报警管理中心平台主要完成两项工作:第一个工作是对定位编码器2、楼层基站3、室内中继站5、室外中继站6、声光报警器7进行巡检,每天一次。若发现某个设备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则发出警告提示;第二个工作是接收报警终端1和楼层基站3传来的报警信号并处理。
信号发射塔8接收到某个楼层基站3或室外中继站6传来的报警信号进行解码处理、数据还原,再送入平台主机进行数据分析后,通过信号发射塔8将报警指令发送至声光报警器7发出声光报警;将音频信号传送至功放机12,再通过大喇叭13发出警报和语音报警;将报警位置信息和报警人员信息传送至电脑显示器20和LCD显示大屏19;将反馈信息发送至传来报警信号的楼层基站3,告知该楼层基站3管理平台已收到信息,否则楼层基站3间隔1秒再次发送,直到收到报警管理中心平台传来的反馈信息为止;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上传至服务器21,再由服务器21通过无线网络发送至移动终端报警;将处理后的报警信息保存至硬盘储存。
本实施例中,平台主机采用电脑主机。移动终端为安装有APP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手机接收报警信息,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都能第一时间接到报警信息,并能方便警员随时查看监狱的安全状况和设防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报警器4采用固定报警按钮,所述固定报警按钮和声光报警器均为现有技术结构,在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在狱警或犯罪人员通过报警终端报警后,能准确显示报警人员的具体楼层位置;狱警或犯罪人员的报警终端设有一个凹陷型的报警按钮,佩戴于手腕/腰间最容易按到的位置,即使在紧急状态下,也能便于及时按下报警按钮;有精确定位功能,能通过电脑主机随时查询和回放狱警或犯罪的运动轨迹;能设定犯罪人员的活动范围和受限范围,越界后能报警提示,便于监狱的安全管理;报警系统有安装有APP的手机客户端,便于管理人员随时随地接收报警信息和随时查询安全情况;该报警系统能与上级系统联网,监狱的安全布置情况能随时上传至上级部门,便于上级部门的统一管理。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使用时,定位编码器2安装在入口处内外两侧的顶棚或墙壁上,当佩戴报警终端1的警员或犯人通过出入口时,报警终端1就会自动读取该处定位编码器2里的位置信息和IP地址并长期储存。
在楼内有突发事件情况发生时,报警终端1被触发,瞬间将报警信号发出,报警信号会被本楼层的楼层基站3接收并处理后发送至本楼层的声光报警器7发出报警,同时也将报警信号发送至报警管理中心平台9的信号发射塔8在传至报警管理中心平台;报警管理中心平台收到报警信号解析后,迅速做出一系列动作:发出报警、回馈信息、屏显信息、储存信息(以便回放和打印)、将报警信息传至无线网络,移动终端通过通信网络收到报警。
报警终端1在楼内报警时若因离楼层基站3较远而信号较弱,则可通过就近的室内中继站5将报警信号中转至楼层基站3,再由楼层基站3发送至报警管理中心平台9的信号发射塔8。
在楼内的墙壁上有很多固定报警器4,有危情时,还可以通过按固定报警按钮发出报警。
若报警终端1在楼外报警时,报警终端1发出的信号可由室外中继站6中转至报警管理中心平台9的信号发射塔8;若报警终端1离信号发射塔8较近时也可直接由信号发射塔8接收报警终端1的信号而发出警报和语音报警。
报警管理中心平台每天会对定位编码器2、楼层基站3、室内中继站5、室外中继站6、声光报警器7进行巡检,检测各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报警管理中心平台对各设备发出指令后等待回执信息,若超过3秒收不到设备的回执信息,则判断为故障,报警管理中心平台会将出现故障的设备信息显示在LCD显示大屏上并语音播报。楼层基站3和室外中继站6可直接回复信息,而定位编码器2、室内中继站5、声光报警器7则需要先上报到楼层基站3,再通过楼层基站3才能将回执信息上报给报警管理中心平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报警终端、定位编码器、楼层基站、室内中继站、室外中继站、声光报警器及报警管理中心平台;所述报警终端的输入端与定位编码器连接,输出端与室内中继站、室外中继站和楼层基站连接;所述室内中继站与楼层基站连接,所述报警终端、楼层基站和室内中继器分别通过信号发射塔与报警管理中心平台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信号发射塔与报警管理中心平台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还与楼层基站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编码器包括第二中央处理单元与第二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信号发射单元,所述第二中央处理单元通过发射单元向外发射位置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报警终端包括第一中央处理单元和与第一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定位单元、凹陷型报警按钮,所述第一中央处理单元通过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接收定位编码器发送的位置信号,并向楼层基站和报警管理中心平台发送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楼层基站包括第三中央处理单元和与第三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第三信号收发单元,所述第三中央处理单元通过第三信号收发单元接收报警终端或室内中继站发送的报警信号,将接收到的报警信号通过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发送至报警管理中心平台,通过第三信号收发单元发送至声光报警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楼层基站还包括与第三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的消声按钮、LCD显示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报警管理中心平台包括平台主机和与平台主机连接的信号收发塔、语音报警单元,所述平台主机与信号收发塔连接,所述平台主机通过信号收发塔接收报警终端、楼层基站或室内中继站发送的报警信号,通过语音报警单元进行语音报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语音报警单元包括相连接的功放机和大喇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平台主机连接有服务器、电脑显示器和LCD显示屏;所述服务器通过无线网络与移动终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室内中继站、楼层基站分别连接有固定报警器。
CN201821055254.3U 2018-07-04 2018-07-04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Active CN209056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5254.3U CN209056057U (zh) 2018-07-04 2018-07-04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55254.3U CN209056057U (zh) 2018-07-04 2018-07-04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6057U true CN209056057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46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55254.3U Active CN209056057U (zh) 2018-07-04 2018-07-04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6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416283U (zh) 基于实时性操作系统的消防信息远程传输系统
CN204856856U (zh) 智能火灾自动报警逃生指示系统
CN108564767A (zh) 可穿戴窄带双网消防员作战安全监测系统
CN203338436U (zh) 一种基于wifi的智能门禁系统
CN205068665U (zh) 一种手机远程监控防盗报警装置
CN203288029U (zh) 报警联动系统
CN203276487U (zh)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老人监护系统
CN210804676U (zh) 一种站台端部防穿越报警系统
CN209056057U (zh)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
CN205068734U (zh) 安全监控装置与系统
CN202042039U (zh) 一种家庭火灾智能救助系统
CN203217706U (zh) 火灾报警系统
CN204733268U (zh) 基于云服务的全数字可视对讲系统
CN204319603U (zh) 物联网消防监控系统
CN206872205U (zh) 一种电梯报警系统
CN202632086U (zh) 基于无线网络的ups远程监控系统
CN202306754U (zh) 智能无线消防报警系统
CN202486916U (zh) 一种gsm报警系统
CN108597199A (zh) 智能型人员紧急报警系统及方法
CN210109983U (zh) 一种采用NB-IoT报警器的监控报警系统
CN204650614U (zh) 一种执勤监督装置
CN204791403U (zh) 一种光伏远程监控系统
CN212034141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监控系统
CN110930663A (zh) 一种自动报警的物联网安防系统
CN106054213A (zh) 一种基于gps的定位和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