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4376U - 一种灯带单体及灯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带单体及灯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4376U
CN209054376U CN201821859139.1U CN201821859139U CN209054376U CN 209054376 U CN209054376 U CN 209054376U CN 201821859139 U CN201821859139 U CN 201821859139U CN 209054376 U CN209054376 U CN 209054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bar
terminal
female end
male terminal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591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焕肖
姜兆宁
刘达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Yee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Yee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Yee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591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4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4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43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灯带及灯带单体,包括基准长度的灯带本体,灯带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能够配合的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公端端子与母端端子二者之一设置有卡槽,另一者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头,以使灯带本体一端的公端端子能够与另一灯带本体一端的母端端子卡接且卡接状态下两灯带本体电连接。采用该灯带单体,根据用户不同的灯带长度需要,选择对应个数的灯带单体,并通过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将各灯带单体电连接。且各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卡接,保证了相邻两灯带单体的连接可靠性。综上,通过将灯带设计为单个基准长度的灯带单体,实现了灯带的标准化,仓库人员无需对灯带进行裁剪即可发货,降低了仓库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节约了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灯带单体及灯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灯带单体,还涉及一种灯带。
背景技术
灯带是指把LED灯用特殊的加工工艺焊接在铜线或者带状柔性线路板上面,再连接上电源发光,因其发光时形状如一条光带而得名。市场现有高压灯带是一次性挤出100m,200m放置于仓库中,市场需求下单,例如20m,仓库中工作者需要将高压灯带切除20m,然后追加尾部堵头进行发货,这样就造成仓库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剪裁组装,成本较高。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满足用户对灯带长度个性化需求的成本较高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带单体,该灯带单体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满足用户对灯带长度个性化需求的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灯带单体的灯带。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灯带单体,包括基准长度的灯带本体,所述灯带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能够配合的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所述公端端子与所述母端端子二者之一设置有卡槽,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配合的卡头,以使所述灯带本体一端的所述公端端子能够与另一所述灯带本体一端的所述母端端子卡接且卡接状态下两所述灯带本体电连接。
优选地,上述灯带单体中,所述卡头固定连接于所述公端端子的端面上,所述母端端子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卡头插入所述凹槽并卡接于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上述灯带单体中,所述母端端子相对的两侧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卡槽,所述公端端子的端面上相应的连接有两个所述卡头。
优选地,上述灯带单体中,所述公端端子具有与所述灯带本体匹配的多个连接针,所述母端端子具有与所述连接针配合的连接槽。
优选地,上述灯带单体中,所述公端端子用于与具有母端子头的电源盒出线端连接,所述母端子头的结构与所述母端端子一致。
优选地,上述灯带单体中,所述公端端子与所述母端端子均包括端子本体和与所述端子本体注塑成型的外壳。
优选地,上述灯带单体中,还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公端端子或所述母端端子外的堵头。
优选地,上述灯带单体中,所述公端端子与所述母端端子二者之一的端面顶部设置有防反插槽,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防反插槽配合防反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单体包括基准长度的灯带本体、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其中,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分别固定于灯带本体的两端,且二者配合设置,即灯带本体的公端端子能够与另一灯带本体一端的母端端子电连接,以使两灯带本体电连接。且公端端子与母端端子二者之一设置有卡槽,另一者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头,进而能够将灯带本体一端的公端端子与另一灯带本体一端的母端端子卡接于电连接状态。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单体,根据用户不同的灯带长度需要,选择对应个数个灯带单体,并通过相邻两灯带单体的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将各灯带单体电连接。同时,由于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卡接,从而保证了相邻两灯带单体的连接可靠性,能够满足徒手打不开的安规要求。综上,本申请中通过将灯带设计为单个基准长度的灯带单体,两端通过卡扣连接,实现了灯带的标准化,仓库人员无需对灯带进行裁剪即可发货,降低了仓库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节约了人工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带,该灯带包括上述任一种灯带单体。由于上述的灯带单体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具有该灯带单体的灯带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灯带单体两两配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两灯带单体连接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灯带单体与堵头的连接侧视图;
图5为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配合的连接针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公端端子1,母端端子2,连接针3,连接槽4,堵头5,卡头6,卡槽7,防反筋8,防反插槽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灯带单体,以实现灯带的标准化,降低仓库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灯带单体两两配合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图3为两灯带单体连接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灯带单体与堵头的连接侧视图;图5为公端端子和母端端子配合的连接针示意图。
在一个具体实施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单体包括基准长度的灯带本体、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
其中,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分别固定于灯带本体的两端,且二者配合设置,即灯带本体的公端端子1能够与另一灯带本体一端的母端端子2电连接,以使两灯带本体电连接。具体的,公端端子1可以与母端端子2插接,从而使相邻的两灯带本体电连接。具体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的形状可根据灯带本体的类型对应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子2二者之一设置有卡槽7,另一者设置有与卡槽7配合的卡头6,进而能够将灯带本体一端的公端端子1与另一灯带本体一端的母端端子2卡接于电连接状态。也就是将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子2电连接的状态下,卡头6插入卡槽7中以将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锁止于连接状态,徒手无法打开,需借助螺丝刀等工具将卡头6推出卡槽7,以将两灯带本体拆开。
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以实现两灯带本体的电连接。具体的,公端端子1具有与灯带本体匹配的多个连接针3,母端端子2具有与连接针3配合的连接槽4,进而将连接针3插入连接槽4即可将两灯带本体电连接。当然,根据需要也可以将母端端子2设置为具有与灯带本体匹配的多个连接针3,而公关端端子具有与连接针3配合的连接槽4,也就是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子2。具体连接针3的数量可根据不同的灯带类型设置,对于单色温灯带,单色温需要两根PIN即连接针3进行插接,上端输入,下端输出;对于双色温灯带,双色温需要三根PIN进行插接,上端输入,下部两端输出;对于RGB彩光,RGB彩光需要四根PIN进行插接,上端输入,下部三端输出;对于RGBW彩光+白光,RGBW彩光+白光需要五根PIN进行插接,上端输入,下部四端输出。对于灯带本体的截面,由于单色温、双色温和RGB彩光灯板宽度都是一致的,因此灯带本体的截面尺寸也是相同的,对于RGBW彩光+白光由于其灯板宽度大于单色温、双色温和RGB彩光的灯板宽度,故相应的截面尺寸也大于单色温、双色温和RGB彩光的截面尺寸。
在公端端子1具有与灯带本体匹配的多个连接针3,母端端子2具有与连接针3配合的连接槽4的情况下,公端端子1用于与具有母端子头的电源盒出线端连接,母端子头的结构与母端端子2一致。也就是使用时将公端端子1与电源盒出线端连接,电源盒出线端具有母端子头,其结构与母端端子2结构相同,也就是具有与连接针3配合的连接槽4,通过将电源盒出线端设计为母端子头,满足认证要求手碰触不到带电pin针。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灯带单体,根据用户不同的灯带长度需要,选择对应个数个灯带单体,并通过相邻两灯带单体的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将各灯带单体电连接。同时,由于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卡接,从而保证了相邻两灯带单体的连接可靠性,能够满足徒手打不开的安规要求。综上,本申请中通过将灯带设计为单个基准长度的灯带单体,两端通过卡扣连接,实现了灯带的标准化,仓库人员无需对灯带进行裁剪即可发挥,降低了仓库人员的劳动强度,进而节约了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卡头6固定连接于公端端子1的端面上,母端端子2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外侧壁上开设有卡槽7,卡头6插入凹槽并卡接于卡槽7内。也就是母端端子2的端面开设有用于卡头6插入的凹槽,进而连接时卡头6插入凹槽并卡接于外侧壁上的卡槽7内。拆卸时,通过螺丝刀等工具按压卡头6使其弹性形变以缩回至卡槽7以内,进而沿凹槽向外拉出卡头6解除与卡槽7的锁止。通过将卡槽7开设与母端端子2的侧壁上,充分利用了空间,使得端子的体积较小。
为了提高连接可靠性,在母端端子2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开设卡槽7,公端端子1的端面相对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卡头6,通过两组卡头6与卡槽7的配合有效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且从相对的两端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受力更为均匀,有利于延长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的使用寿命。具体的,卡头6可以包括由公端端子1端面凸出的支臂,支臂的头部呈勾状,以与卡槽7卡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子2均包括端子本体和与端子本体注塑成型的外壳。具体的,灯带本体的灯板两端各预留长度用于焊接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各子的端子本体,灯板放入挤出模具内进行挤出成型,挤出材料采用透明PVC材质,挤出完成后进行端子本体的焊接。端子本体焊接后,为了完成灯带单体的插接紧固,将端子处进行注塑,具体可以将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子2分别注塑出具有相配合卡扣的外壳,以便于进行卡扣连接。通过端子本体与灯板焊接保证电路连接,并注塑外壳用于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子2的卡扣连接,结构简单可靠,变成生产,成本较低。根据需要也可以直接在端子本体上设置卡扣结构,但加工较为困难。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固定于公端端子1或母端端子2外的堵头5。也就是使用时,在依次连接的各个灯带单体的末端连接堵头5,优选的堵头5与公端端子1或母端端子2卡接。以堵头5与末端的母端端子2连接为例,若母端端子2上开设有卡槽7,公端端子1上具有与卡槽7配合的卡头6,则该堵头5上具有与公端端子1的卡头6结构相同的卡接部,以与母端端子2的卡槽7卡接。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子2二者之一的端面顶部设置有防反插槽9,另一者上设置有与防反插槽9配合的防反筋8。也就是在公端端子1与母端端子2其中一者的端面上具有防反插槽9,另一者具有防反筋8,通过防反插槽9和防范筋的设置,便于用户将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连接,防止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插反。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灯带单体,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灯带,该灯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灯带单体。由于该灯带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灯带单体,所以该灯带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灯带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长度的灯带本体,所述灯带本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能够配合的公端端子(1)和母端端子(2),所述公端端子(1)与所述母端端子(2)二者之一设置有卡槽(7),另一者设置有与所述卡槽(7)配合的卡头(6),以使所述灯带本体一端的所述公端端子(1)能够与另一所述灯带本体一端的所述母端端子(2)卡接且卡接状态下两所述灯带本体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头(6)固定连接于所述公端端子(1)的端面上,所述母端端子(2)的端面上开设有凹槽,外侧壁上开设有所述卡槽(7),所述卡头(6)插入所述凹槽并卡接于所述卡槽(7)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带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端端子(2)相对的两侧外侧壁上分别开设有所述卡槽(7),所述公端端子(1)的端面上相应的连接有两个所述卡头(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1)具有与所述灯带本体匹配的多个连接针(3),所述母端端子(2)具有与所述连接针(3)配合的连接槽(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灯带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1)用于与具有母端子头的电源盒出线端连接,所述母端子头的结构与所述母端端子(2)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1)与所述母端端子(2)均包括端子本体和与所述端子本体注塑成型的外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带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于所述公端端子(1)或所述母端端子(2)外的堵头(5)。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灯带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端子(1)与所述母端端子(2)二者之一的端面顶部设置有防反插槽(9),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防反插槽(9)配合的防反筋(8)。
9.一种灯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多节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灯带单体,相邻的两节所述灯带单体之间通过所述公端端子(1)与所述母端端子(2)连接。
CN201821859139.1U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灯带单体及灯带 Active CN209054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9139.1U CN209054376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灯带单体及灯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59139.1U CN209054376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灯带单体及灯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4376U true CN209054376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53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59139.1U Active CN209054376U (zh) 2018-11-12 2018-11-12 一种灯带单体及灯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437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3498A (zh) * 2019-12-20 2020-04-03 广州市莱帝亚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发光体的加工方法
CN113188103A (zh) * 2021-03-17 2021-07-30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对接结构的轨道灯
CN113432094A (zh) * 2021-06-17 2021-09-24 湖州华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声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1635181B2 (en) 2021-04-30 2023-04-25 Hgci, Inc. Mounting bracket system for light fixtures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3498A (zh) * 2019-12-20 2020-04-03 广州市莱帝亚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发光体的加工方法
CN110953498B (zh) * 2019-12-20 2022-03-18 广州市莱帝亚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条形发光体的加工方法
CN113188103A (zh) * 2021-03-17 2021-07-30 厦门普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具对接结构的轨道灯
US11635181B2 (en) 2021-04-30 2023-04-25 Hgci, Inc. Mounting bracket system for light fixtures
CN113432094A (zh) * 2021-06-17 2021-09-24 湖州华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灯带声控系统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54376U (zh) 一种灯带单体及灯带
US20150009664A1 (en) LED Tube
CN206163779U (zh) 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CN207183692U (zh) 一种并联和串联电源分配单元二者兼容的互换插座
CN203823691U (zh) 用于连接软灯带和连接头的连接器及具有其的软灯带
CN214673309U (zh) 一种光电连接端子
CN203177103U (zh) 一种led灯带接头
CN106410459B (zh) 具有插头的电子装置
CN201944601U (zh) Led模块的组合结构
CN209461740U (zh) 一种公端接头及母端接头
KR200451294Y1 (ko) 전선 길이 연장이 용이한 플러그 분리형 멀티 콘센트
CN211088683U (zh) 一种隐藏式插头插座
CN207883940U (zh) 一种接线方便的接线盒
CN209487765U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
CN207517969U (zh) 用于模块化led光源器件中的标准模块
CN204144505U (zh) 一种照明设备用分线连接器及分线连接器组合
CN210576728U (zh) 一种防水防滑便于抓拿的电子连接器
CN2571019Y (zh) 防松脱电源连接器
CN205509171U (zh) 一种插座系统及采用该插座系统的便携终端
CN211929748U (zh) 便于接线的网络连接器
CN217405734U (zh) 一种带led指示灯的微型线对板插针连接器
CN110324961A (zh) 一种可互联开关电源
CN207800994U (zh) 大电流三极连接器
CN210693473U (zh) 功能模块化移动电源
CN209418855U (zh) 排针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B4, 10 / F, block B, Qingdao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Park, No.1, Keyuan Weiyi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Yila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4, 10 / F, block B, Qingdao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Park, No.1, Keyuan Weiyi Road,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Yee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