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53820U - 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53820U
CN209053820U CN201821940693.2U CN201821940693U CN209053820U CN 209053820 U CN209053820 U CN 209053820U CN 201821940693 U CN201821940693 U CN 201821940693U CN 209053820 U CN209053820 U CN 209053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ventilation
elastic connection
blinds
interlocking 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406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健坤
朱建荣
唐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mx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mx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mx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mx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406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53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53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53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li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涉及百叶窗开合技术领域。该可调节百叶窗包括百叶组件和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外壳上开设有通风通孔;百叶组件包括连动杆和多个百叶件,多个百叶件依次成排地可转动地连接于通风通孔的侧壁,且百叶件设置有开合连动轴,开合连动轴的轴线与百叶件相对于外壳转动的轴线平行,连动杆上凸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第一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一夹持凹槽,第二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二夹持凹槽,且为一组的第一夹持凹槽和第二夹持凹槽相对设置,并共同夹持一开合连动轴,以转动连接开合连动轴和连动杆。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特点。

Description

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窗开合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背景技术
百叶窗常用于建筑物等空间开口处,现有的百叶窗分为百叶固定式和百叶旋转式两种,百叶固定式始终保持一定的斜度开口,可通过收卷来收起或使用,其防止外部空间的空气中杂质的能力差,百叶旋转式能够开启和关闭,以便于用户根据需要开关。
但是,现有旋转式百叶窗的结构复杂,装配繁琐,并且,在百叶窗使用后会累积一些尘土,由于其结构复杂,在用户清洁的时候,难以对其进行彻底的清洁。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百叶窗,该可调节百叶窗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气扇,该换气扇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百叶窗,包括百叶组件和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风通孔;所述百叶组件包括连动杆和多个百叶件,多个所述百叶件依次成排地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通风通孔的侧壁,且所述百叶件设置有开合连动轴,所述开合连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百叶件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的轴线平行,所述连动杆上凸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一夹持凹槽,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二夹持凹槽,且为一组的所述第一夹持凹槽和所述第二夹持凹槽相对设置,并共同夹持一所述开合连动轴,以转动连接所述开合连动轴和所述连动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瓣的远离所述连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凹槽的边沿;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瓣的远离所述连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凹槽的边沿,且为一组的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背向所述第一夹持凹槽或所述第二夹持凹槽。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动杆相互连接;每个所述百叶件上均凸设有两个连动块,所述开合连动轴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动块,同一所述百叶件上的两个所述开合连动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连动杆转动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百叶件上两个所述开合连动轴均相背或相向延伸。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连动杆上开设有连动滑槽;所述百叶组件还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并凸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偏心设置,并伸入所述连动滑槽,所述调节旋钮转动时,所述传动轴能够升高或者降低,并于所述连动滑槽内滑动,以提升或者降低所述连动杆。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通孔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凹槽,所述百叶件的两端均凸设有开合转轴,所述开合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内;所述连接凹槽于所述外壳的里侧面具有拆卸开口,且所述拆卸开口可供所述开合转轴通过,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外壳的里侧面,并遮挡所述拆卸开口。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通孔的侧壁向所述外壳的里侧面延伸,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包裹安装槽;所述通风通孔位的侧壁于所述外壳的里侧面的一端的边缘位于所述包裹安装槽,且所述包裹安装槽的底壁遮挡所述拆卸开口。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气扇,包括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该可调节百叶窗,包括百叶组件和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风通孔;所述百叶组件包括连动杆和多个百叶件,多个所述百叶件依次成排地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通风通孔的侧壁,且所述百叶件设置有开合连动轴,所述开合连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百叶件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的轴线平行,所述连动杆上凸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一夹持凹槽,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二夹持凹槽,且为一组的所述第一夹持凹槽和所述第二夹持凹槽相对设置,并共同夹持一所述开合连动轴,以转动连接所述开合连动轴和所述连动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换气扇包括换气组件,所述换气组件包括风机和安装底座,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卡接缺口,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缺口对应的卡扣件,且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底座通过所述卡扣件和所述卡接缺口卡接。
结合第二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换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的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连通所述安装底座的两侧,所述安装底座上绕所述第一导风管凸设有连通环形槽,所述风机伸入所述第一导风管内了;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且凸设有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二导风管与所述通风通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边沿位于所述连通环形槽,所述第一导风管与所述第二导风管连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的有益效果是:
百叶组件包括连动杆和多个百叶件,多个百叶件依次成排地连接于通风通孔的侧壁上,且百叶件能够相对于外壳转动,而在百叶件上设置有开合连动轴,该开合连动轴的轴线与百叶件相对于外壳转动的轴线平行,换言之,开合连动轴的轴线与百叶件相对于外壳转动的轴线具有一定距离,且相互平行,在百叶件相对于外壳转动时,开合连动轴也将随百叶件绕百叶件相对于外壳转动的轴线转动,而在连动杆上凸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均具有一定弹性,在第一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一夹持凹槽,同样的,在第二弹性连接瓣上也开设有第二夹持凹槽,且为同为一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的第一夹持凹槽和第二弹性连接瓣的第二夹持凹槽相对设置,两者大致围成一圆柱形,并且一百叶件的开合连动轴被第一夹持凹槽和第二夹持凹槽的槽壁共同夹持,以实现开合连动轴和连动杆的转动连接,在操作连动杆沿垂直于百叶件相对于外壳转动的轴线的方向带动开合连动轴运动时,将带动多个百叶件转动,以完成开合通风通孔的工作。
这样一来,由于夹持开合连动轴的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均具有弹性,在装配时,装配人员可在克服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弹性力的情况下将开合连动轴放置至第一夹持凹槽和第二夹持凹槽之间,无需安装螺栓等连接件,其装配便利,而在用户清洁时,用户仅需克服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弹性力的作用,拔出开合连动轴,即可使单个百叶件任意转动,其拆解方便,便于用户清洁,所以该可调节百叶窗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特点。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V处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气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标:100-换气扇;20-换气组件;21-风机;22-安装底座;225-卡接缺口;226-连通环形槽;23-第一导风管;27-安装件;10-可调节百叶窗;17-百叶组件;171-百叶件;1712-开合转轴;1713-连动块;1715-开合连动轴;172-连动杆;1721-第一弹性连接瓣;1722-第一夹持凹槽;1723-第一导向斜面;1724-第二弹性连接瓣;1725-第二夹持凹槽;1726-第二导向斜面;1727-连动滑槽;173-调节旋钮;1731-传动轴;19-壳体组件;191-外壳;1912-通风通孔;1913-连接凹槽;1914-里侧面;1915-拆卸开口;1916-卡扣件;1917-拆装把手;192-安装架;1921-包裹安装槽;1922-第二导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10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百叶窗10,该可调节百叶窗10通过简单的传动连接结构,使其在完成开合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特点。该可调节百叶窗10能够应用于各类风机21或风管,当然,该可调节百叶窗10也能够独立使用。
以下将具体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10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该可调节百叶窗10包括壳体组件19和百叶组件17,壳体组件19包括外壳191,且在外壳191上开设有通风通孔1912,百叶组件17安装于通风通孔1912,且能够开合通风通孔1912,而百叶组件17通过简单的传动连接结构,使其在完成开合的基础上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特点。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10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III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百叶组件17包括连动杆172和多个百叶件171,多个百叶件171依次成排地连接于通风通孔1912的侧壁上,且百叶件171能够相对于外壳191转动,而在百叶件171上设置有开合连动轴1715,该开合连动轴1715的轴线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平行,换言之,开合连动轴1715的轴线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具有一定距离,且相互平行,在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时,开合连动轴1715也将随百叶件171绕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转动;
在连动杆172上凸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均具有一定弹性,其可以为薄壁塑料或具有弹性的金属件等,在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上开设有第一夹持凹槽1722,同样的,在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上也开设有第二夹持凹槽1725,且为同为一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的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的第二夹持凹槽1725相对设置,两者大致围成一圆柱形,并且一百叶件171的开合连动轴1715被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夹持凹槽1725的槽壁共同夹持,以实现开合连动轴1715和连动杆172的转动连接,在操作连动杆172沿垂直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的方向带动开合连动轴1715运动时,将带动多个百叶件171转动,以完成开合通风通孔1912的工作。
并且,由于夹持开合连动轴1715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均具有弹性,在装配时,装配人员可在克服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弹性力的情况下将开合连动轴1715放置至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夹持凹槽1725之间,无需安装螺栓等连接件,其装配便利,而在用户清洁时,用户仅需克服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弹性力的作用,拔出开合连动轴1715,即可使单个百叶件171任意转动,其拆解方便,便于用户清洁,所以该可调节百叶窗10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特点。
进一步地,上述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的远离连动杆172的一端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723,并延伸至第一夹持凹槽1722的边沿,同样的,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的远离连动杆172的一端也设有第二导向斜面1726,并同样延伸至第二夹持凹槽1725的边沿,并且,同一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的第一导向斜面1723与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的第二导向斜面1726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背向第一夹持凹槽1722或第二夹持凹槽1725,换言之,该夹角背向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或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连动杆172的一侧。
这样一来,在用户或者装配人员装配时,将开合连动轴1715沿第一导向斜面1723或第二导向斜面1726顶开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以将转动轴放入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夹持凹槽1725之间,其操作简单,进一步提高装配的便利性。
此外,在通风通孔1912的侧壁上还开设连接凹槽1913,而百叶件171的两端均凸设有开合转轴1712,开合转轴1712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凹槽1913内,需要说明的是,该连接凹槽1913靠近外壳191的里侧面1914设置,其于外壳191的里侧面1914和通风通孔1912的壁面均有开口,且位于外壳191的里侧面1914的开口为拆卸开口1915,该拆卸开口1915可供开合转轴1712通过,换言之,开合转轴1712可以由拆卸开口1915放入连接凹槽1913,而壳体组件19还可以包括安装架192,该安装架192可拆卸的连接于外壳191的里侧面1914,并遮挡拆卸开口1915,也就是说,在用户或者装配人员装配时,可将百叶件171逐个的放置于通风通孔1912,以使其开合转轴1712位于连接凹槽1913内,再连接安装架192于外壳191的里侧面1914,以限制百叶件171的位置,相反,在拆卸时,脱离连动杆172和百叶件171,并拆除安装架192后,便可逐个的取下百叶件171,便于用户清洁。
进一步地,该通风通孔1912的侧壁向外壳191的里侧面1914延伸,换言之,围成该通风通孔1912的壁面内凸,并形成大致为环状的凸起,而在安装架192上还开设有包裹安装槽1921,在安装架192连接于外壳191时,通风通孔1912位的侧壁于外壳191的里侧面1914的一端的边缘将位于包裹安装槽1921,且包裹安装槽1921的底壁遮挡拆卸开口1915,以提高可调节百叶窗10的密封性。
请参阅图4和图5,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V处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百叶组件17中的连动杆172的数量为两个,并且两个连动杆172相互连接,而在每个百叶件171上均凸设有两个连动块1713,对应的,每个百叶件171上设置的开合连动轴1715的数量也为两个,且两个开合转动轴分别连接于两个连动块1713,同一百叶件171上的两个开合连动轴1715分别与两个连动杆172各自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转动连接,以增加连动杆172带动百叶件171转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两排开合连动轴1715分别与相互连接的连动杆172转动连接,以减少连动杆172相对于开合连动轴1715的绕开合连动轴1715的转动之外的扭动情形,提高连动杆172和开合转轴1712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该上述的在各个百叶件171上两个开合连动轴1715均相背延伸,换言之,以一个百叶件171为例,其上的一个开合连动轴1715连接于一个连动块1713的远离另一个连动块1713的一侧,另一个开合连动轴1715连接于另一个连动块1713上,且位于的远离另一个开合连动轴1715的一侧,两个开合连动轴1715分别朝向相背的方向延伸,这样一来,两个连动杆172的各自成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将分别于两个连动块1713的外侧夹持开合连动轴1715,两个连动块1713将限制两个连动杆172的各自成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沿开合连动轴1715的轴向方向运动,进一步提高连动杆172和开合转轴1712的连接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在各个百叶件171上两个开合连动轴1715也可相向延伸,换言之,以一个百叶件171为例,其上的一个开合连动轴1715连接于一个连动块1713的靠近另一个连动块1713的一侧,另一个开合连动轴1715连接于另一个连动块1713上,且位于的靠近另一个开合连动轴1715的一侧,两个开合连动轴1715分别朝向相向的方向延伸,这样一来,两个连动杆172的各自成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将分别于两个连动块1713的内侧夹持开合连动轴1715,两个连动块1713同样将限制两个连动杆172的各自成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沿开合连动轴1715的轴向方向的运动,以进一步地提高连动杆172和开合转轴1712的连接稳定性。
请继续参阅图4,在连动杆172上还可开设有连动滑槽1727,而百叶组件17还可以包括调节旋钮173,其中,调节旋钮173转动连接于外壳191,且在调节旋钮173上开凸设有传动轴1731,该传动轴1731通调节旋钮173偏心设置,换言之,传动轴1731在调节旋钮173相对于外壳191转动时,其将随之升高或者降低,而该传动轴1731伸入连动滑槽1727,并在调节旋钮173转动时,传动轴1731能够升高或者降低,并于连动滑槽1727内滑动,抵持于连动滑槽1727的内壁,以使传动轴1731提升或者降低连动杆172,进而带动百叶件171旋转,以便用户通过调节旋钮173控制百叶件171的开合度。
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百叶窗10的工作原理是:
百叶组件17包括连动杆172和多个百叶件171,多个百叶件171依次成排地连接于通风通孔1912的侧壁上,且百叶件171能够相对于外壳191转动,而在百叶件171上设置有开合连动轴1715,该开合连动轴1715的轴线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平行,换言之,开合连动轴1715的轴线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具有一定距离,且相互平行,在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时,开合连动轴1715也将随百叶件171绕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转动,而在连动杆172上凸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均具有一定弹性,在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上开设有第一夹持凹槽1722,同样的,在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上也开设有第二夹持凹槽1725,且为同为一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的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的第二夹持凹槽1725相对设置,两者大致围成一圆柱形,并且一百叶件171的开合连动轴1715被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夹持凹槽1725的槽壁共同夹持,以实现开合连动轴1715和连动杆172的转动连接,在操作连动杆172沿垂直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的方向带动开合连动轴1715运动时,将带动多个百叶件171转动,以完成开合通风通孔1912的工作。
这样一来,由于夹持开合连动轴1715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均具有弹性,在装配时,装配人员可在克服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弹性力的情况下将开合连动轴1715放置至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夹持凹槽1725之间,无需安装螺栓等连接件,其装配便利,而在用户清洁时,用户仅需克服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弹性力的作用,拔出开合连动轴1715,即可使单个百叶件171任意转动,其拆解方便,便于用户清洁,所以该可调节百叶窗10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特点。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调节百叶窗10,该可调节百叶窗10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特点。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6和图7,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气扇10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气扇100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该换气扇100包括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10,由于该换气扇100使用了该可调节百叶窗10,所以该换气扇100也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特点。
其中,该换气扇100包括换气组件20,换气组件20包括风机21和安装底座22,该风机21安装于安装底座22,在安装底座22上设置有卡接缺口225,同样的,在外壳191上还设置有与卡接缺口225对应的卡扣件1916,外壳191件和安装底座22通过卡扣件1916和卡接缺口225卡接,且卡扣件1916于外壳191的内侧,以包住安装底座22,便于用户清洁。
需要说明的是,在外壳191上还设置有拆装把手1917,该拆装把手1917靠近卡扣件1916设置,以便于用户或者装配人员扳动卡扣件1916,便于拆装外壳191和安装底座22。
进一步地,换气组件20还可以包括与安装底座22连接的第一导风管23,该第一导风管23连通安装底座22的两侧,换言之,安装底座22上具有一通孔,第一导风管23连接于该通孔的侧壁,在安装底座22上绕第一导风管23凸设有连通环形槽226,该风机21伸入第一导风管23内,对应的,在安装架192上还凸设有第二导风管1922,第二导风管1922与通风通孔1912相对应,且在外壳191与安装底座22卡接时,第二导风管1922的远离安装架192的一端边沿位于连通环形槽226内,以实现第一导风管23与第二导风管1922连通,通过连通环形槽226的设置,提高了换气扇100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换气组件20还可以包括安装件27,该安装件27套装于第一导风管23的外壁,并与第一导风管23螺纹连接,通过安装件27和安装底座22夹持安装位置的墙体等物件,以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换气扇100的工作原理是:
百叶组件17包括连动杆172和多个百叶件171,多个百叶件171依次成排地连接于通风通孔1912的侧壁上,且百叶件171能够相对于外壳191转动,而在百叶件171上设置有开合连动轴1715,该开合连动轴1715的轴线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平行,换言之,开合连动轴1715的轴线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具有一定距离,且相互平行,在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时,开合连动轴1715也将随百叶件171绕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转动,而在连动杆172上凸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均具有一定弹性,在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上开设有第一夹持凹槽1722,同样的,在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上也开设有第二夹持凹槽1725,且为同为一组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的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的第二夹持凹槽1725相对设置,两者大致围成一圆柱形,并且一百叶件171的开合连动轴1715被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夹持凹槽1725的槽壁共同夹持,以实现开合连动轴1715和连动杆172的转动连接,在操作连动杆172沿垂直于百叶件171相对于外壳191转动的轴线的方向带动开合连动轴1715运动时,将带动多个百叶件171转动,以完成开合通风通孔1912的工作。
这样一来,由于夹持开合连动轴1715的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均具有弹性,在装配时,装配人员可在克服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弹性力的情况下将开合连动轴1715放置至第一夹持凹槽1722和第二夹持凹槽1725之间,无需安装螺栓等连接件,其装配便利,而在用户清洁时,用户仅需克服第一弹性连接瓣1721和第二弹性连接瓣1724弹性力的作用,拔出开合连动轴1715,即可使单个百叶件171任意转动,其拆解方便,便于用户清洁,该换气扇100采用可调节百叶窗10,所以该换气扇100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的特点。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换气扇100,该换气扇100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10)

1.一种可调节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百叶组件和壳体组件;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通风通孔;
所述百叶组件包括连动杆和多个百叶件,多个所述百叶件依次成排地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通风通孔的侧壁,且所述百叶件设置有开合连动轴,所述开合连动轴的轴线与所述百叶件相对于所述外壳转动的轴线平行,所述连动杆上凸设有多组相对设置的第一弹性连接瓣和第二弹性连接瓣;
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一夹持凹槽,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瓣上开设有第二夹持凹槽,且为一组的所述第一夹持凹槽和所述第二夹持凹槽相对设置,并共同夹持一所述开合连动轴,以转动连接所述开合连动轴和所述连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连接瓣的远离所述连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夹持凹槽的边沿;
所述第二弹性连接瓣的远离所述连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并延伸至所述第二夹持凹槽的边沿,且为一组的所述第一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呈夹角设置,且该夹角背向所述第一夹持凹槽或所述第二夹持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动杆相互连接;
每个所述百叶件上均凸设有两个连动块,所述开合连动轴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连动块,同一所述百叶件上的两个所述开合连动轴分别与两个所述连动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百叶件上两个所述开合连动轴均相背或相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杆上开设有连动滑槽;
所述百叶组件还包括调节旋钮,所述调节旋钮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并凸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偏心设置,并伸入所述连动滑槽,所述调节旋钮转动时,所述传动轴能够升高或者降低,并于所述连动滑槽内滑动,以提升或者降低所述连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孔的侧壁上开设连接凹槽,所述百叶件的两端均凸设有开合转轴,所述开合转轴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连接凹槽内;
所述连接凹槽于所述外壳的里侧面具有拆卸开口,且所述拆卸开口可供所述开合转轴通过,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外壳的里侧面,并遮挡所述拆卸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通孔的侧壁向所述外壳的里侧面延伸,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包裹安装槽;
所述通风通孔位的侧壁于所述外壳的里侧面的一端的边缘位于所述包裹安装槽,且所述包裹安装槽的底壁遮挡所述拆卸开口。
8.一种换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调节百叶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扇包括换气组件,所述换气组件包括风机和安装底座,所述风机安装于所述安装底座;
所述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卡接缺口,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接缺口对应的卡扣件,且所述外壳和所述安装底座通过所述卡扣件和所述卡接缺口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气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的第一导风管,所述第一导风管连通所述安装底座的两侧,所述安装底座上绕所述第一导风管凸设有连通环形槽,所述风机伸入所述第一导风管内;
所述壳体组件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且凸设有第二导风管,所述第二导风管与所述通风通孔相对应,且所述第二导风管的远离所述安装架的一端边沿位于所述连通环形槽,所述第一导风管与所述第二导风管连通。
CN201821940693.2U 2018-11-22 2018-11-22 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Active CN209053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0693.2U CN209053820U (zh) 2018-11-22 2018-11-22 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40693.2U CN209053820U (zh) 2018-11-22 2018-11-22 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53820U true CN209053820U (zh) 2019-07-02

Family

ID=67054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40693.2U Active CN209053820U (zh) 2018-11-22 2018-11-22 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53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6026B (zh) 出风结构和空调器
JP6131446B2 (ja) 気密性の向上したダンパー一体型ブロワー装置
CN106255609A (zh) 用于弯曲表面的主动式进气格栅
CN205403099U (zh) 底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026947U (zh) 空调器的驱动装置和空调器室内机
US4523434A (en) Air ventilator
CN209053820U (zh) 可调节百叶窗及换气扇
EP3812660A1 (en) Transmission assembly and air conditioner
WO2016066712A1 (en) Casing for a heat recovery system
WO2023173740A1 (zh) 用于空调模型的复位器及空调模型
CN108917010B (zh) 出风面板组件及出风装置
CN106440038A (zh) 一种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5292970U (zh) 一种防尘轴流风机
WO2023005295A1 (zh) 空调内机和空调
CN105526698A (zh) 底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817671U (zh) 扫风叶片组件及空调器
CN103776146A (zh) 面板运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8077086U (zh) 一种风扇槽位结构和机箱
US11149978B1 (en) Window vent assembly for portable air conditioner
CN203478547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导风板转轴连接结构
CN111396113A (zh) 矿用风门
CN201259296Y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装置
CN207635552U (zh) 一种空调器的面板结构
CN212177202U (zh) 矿用风门
CN205422478U (zh) 一种卷帘门片限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