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6486U - 一种绕线主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绕线主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6486U
CN209046486U CN201822150130.XU CN201822150130U CN209046486U CN 209046486 U CN209046486 U CN 209046486U CN 201822150130 U CN201822150130 U CN 201822150130U CN 209046486 U CN209046486 U CN 209046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shaft
mounting base
rack
mounting shell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501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tabilit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tabilit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tabilit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tabilit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1501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6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6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6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绕线主轴。该绕线主轴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机架;设置在安装座或机架上,为安装座和所述机架相对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机架上的主轴安装座;设置在主轴安装座内,与主轴安装座转动连接,其内设有具有进线口和出线口的过线管道的内安装壳;设置在内安装壳一端的飞叉;设置在内安装壳另一端的传动部;设置在内安装壳内,与内安装壳转动连接的连接轴;设置在飞叉一侧的绕线头;以及设置在机架上,与传动部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在绕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张力调节装置对同步带上的张力进行调节,避免出现张力变小,影响绕线质量的问题;同时,该设备绕线精度高,能够大大提高绕线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绕线主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绕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绕线主轴。
背景技术
机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两部分:一、不动部分:定子(包括:叠压定子、定子绕组、绝缘结构、机座、接线盒等);二、旋转部分:转子(包括:铸铝转子、鼠笼导条、转轴、轴承、前、后端盖等)。定子绕组和鼠笼导条是电机实行电磁能量转换的关键组件,它必定遵守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绕组通入电流后必然产生磁场;(二)是绕组导体与磁场发生相对切割运动,绕组中必然产生电动势;(三)是绕组中若有电流通过且处在磁场中,导体必然受到磁场力的作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运行原理:定子通过三相交流电后,在气隙中产生以同步速度旋转的磁场,该磁场切割转子导条后在转子导条中感应产生电流,带电的转子导条处于气隙旋转的磁场中,就又产生电动力,使转子朝定子旋转磁场的同一转向旋转。由于转子导条中的电流是因转子导条切割由定子绕组产生的气隙磁场才有的,所以转子的转速只能低于气隙旋转磁场的同步转速,永远不可能达到同步(否则的话,转子导条与气隙磁场同步旋转,转子导条也不再切割磁场,也不再会感应电流和产生电动力,转子也不可能旋转),所以名为异步电动机。
现在市面上绕线设备,在绕线的过程中,其同步带由于使用时间长短的不同,张力会发生变化,当张力发生变化以后,会严重影响绕线质量。
而且现在市面上的绕线设备,精度低,绕线合格率低。
因此,现在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绕线主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主轴。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线主轴,所述绕线主轴包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的机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或所述机架上,为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机架相对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主轴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主轴安装座内,与所述主轴安装座转动连接,其内设有具有进线口和出线口的过线管道的内安装壳;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固定连接的飞叉;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另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固定连接的传动部;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内,与所述内安装壳转动连接的连接轴;设置在所述飞叉一侧,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的绕线头;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轴安装座和所述内安装壳之间设有便于所述内安装壳在所述主轴安装座内转动的第一轴承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安装壳和所述连接轴之间设有便于所述连接轴在所述内安装壳内转动的第二轴承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为一与所述内安装壳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以及张紧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的同步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一与所述同步带相配合,用于调节同步带张力的张力调节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侧壁上,与所述同步带相配合,纵向开设的滑动槽;设置在所述滑动槽两侧的若干档位调节孔;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通过所述档位调节孔进行档位调节的调节块;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块上,与所述同步带相配合的第三齿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机架滑动距离的限位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安装壳的出线口处还设有一用于改变线材方向的第一转向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叉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转向轮相配合,用于线材二次转向的第二转向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处分别设有一用于避免线材磨损的软性过线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的机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或所述机架上,为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机架相对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主轴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主轴安装座内,与所述主轴安装座转动连接,其内设有具有进线口和出线口的过线管道的内安装壳;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固定连接的飞叉;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另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固定连接的传动部;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内,与所述内安装壳转动连接的连接轴;设置在所述飞叉一侧,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的绕线头;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采用上述方案,在绕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张力调节装置对同步带上的张力进行调节,避免出现张力变小,影响绕线质量的问题;同时,该设备绕线精度高,能够大大提高绕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绕线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绕线主轴中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绕线主轴中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绕线主轴中另一局部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一种绕线主轴中内安装壳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绕线主轴,所述绕线主轴包括安装座1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上,与所述安装座10滑动连接的机架2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或所述机架20上,为所述安装座10和所述机架20相对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30;设置在所述机架20上,与所述机架20固定连接的主轴安装座40;设置在所述主轴安装座40内,与所述主轴安装座40转动连接,其内设有具有进线口51和出线口52的过线管道53的内安装壳50;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50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50固定连接的飞叉60;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50另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50固定连接的传动部70;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50内,与所述内安装壳50转动连接的连接轴80;设置在所述飞叉60一侧,与所述连接轴80固定连接的绕线头9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20上,与所述传动部70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100。
具体的,机架20上设置有导轨,安装座10底部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块,本方案在实施时,第一驱动装置30一端与安装座10连接,另一端与机架20相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0工作时,产生一个与导轨方向平行的推力,从而推动机架20在安装座10上滑动,实现绕线头90对电机定子或者转子的固定。
当需要对定子或者转子绕线时,通过驱动第二驱动装置100,第二驱动装置100运动,带动传动部70转动,在传动部70的转动下,带动内安装壳50转动,从而带动飞叉60旋转,对电机定子或者转子进行绕线。
需要说明的是,绕线头90安装在连接轴80上,连接轴80穿过内安装壳50,与内安装壳50转动连接,所以当内安装壳50转动时,连接轴80是不转动。
同时,当内安装壳50转动时,由于其与主轴安装座40之间也是转动连接的,那么内安装壳50也能正常进行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轴安装座40和所述内安装壳50之间设有便于所述内安装壳50在所述主轴安装座40内转动的第一轴承组件110。
具体的,为了便于内安装壳50和主轴安装座40之间顺利转动,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在两者之间设计了第一轴承组件110,通过第一轴承组件110对两者进行连接,大大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安装壳50和所述连接轴80之间设有便于所述连接轴80在所述内安装壳50内转动的第二轴承组件120。
同理,为了便于内安装壳50和连接轴80之间顺利转动,减少两者之间的摩擦,在两者之间设计了第二轴承组件120,通过第二轴承组件120对两者进行连接,大大减小了两者之间的摩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70为一与所述内安装壳50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00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20上的第一电机10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101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01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102;以及张紧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102上的同步带103。
具体的,本方案工作时,通过第一电机101转动,带动第二齿轮102转动,同时,在第二齿轮102的转动下,带动同步带103运动,在同步带103的运动下第一齿轮也随着转动,最终实现内安装壳50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20上还设有一与所述同步带103相配合,用于调节同步带103张力的张力调节装置1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力调节装置13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20侧壁上,与所述同步带103相配合,纵向开设的滑动槽131;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31两侧的若干档位调节孔132;设置在所述滑动槽131内,与所述滑动槽131相配合,通过所述档位调节孔132进行档位调节的调节块133;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块133上,与所述同步带103相配合的第三齿轮134。
具体的,为了调节同步带103的张力,在机架20侧壁上设计了张力调节装置130,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块133在滑动槽131内的高度,来实现第三齿轮134与同步带103接触面的压力,来进行张力的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档位调节孔132在滑动槽131每侧设计四个,即为四个档位,当调节到对应的档位时,通过螺栓将调节块133固定在机架20上,来实现定位。
这里的档位调节孔13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并不限制为四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0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机架20滑动距离的限位块140。
具体的,为了避免机架20在安装座10上移动时的距离,在安装座10上设计了限位块140,通过限位块140,来限制机架20在安装座10上的移动距离。同时,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块140一般采用柔性材质,例如橡胶、塑胶等,避免刚性材质之间的碰撞对机架20造成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安装壳50的出线口52处还设有一用于改变线材方向的第一转向轮5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叉60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转向轮54相配合,用于线材二次转向的第二转向轮6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线口51和所述出线口52处分别设有一用于避免线材磨损的软性过线塞55。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1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上,与所述安装座10滑动连接的机架20;设置在所述安装座10或所述机架20上,为所述安装座10和所述机架20相对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30;设置在所述机架20上,与所述机架20固定连接的主轴安装座40;设置在所述主轴安装座40内,与所述主轴安装座40转动连接,其内设有具有进线口51和出线口52的过线管道53的内安装壳50;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50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50固定连接的飞叉60;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50另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50固定连接的传动部70;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50内,与所述内安装壳50转动连接的连接轴80;设置在所述飞叉60一侧,与所述连接轴80固定连接的绕线头9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20上,与所述传动部70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100。采用上述方案,在绕线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张力调节装置130对同步带103上的张力进行调节,避免出现张力变小,影响绕线质量的问题;同时,该设备绕线精度高,能够大大提高绕线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主轴包括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与所述安装座滑动连接的机架;设置在所述安装座或所述机架上,为所述安装座和所述机架相对滑动提供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主轴安装座;设置在所述主轴安装座内,与所述主轴安装座转动连接,其内设有具有进线口和出线口的过线管道的内安装壳;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固定连接的飞叉;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另一端,与所述内安装壳固定连接的传动部;设置在所述内安装壳内,与所述内安装壳转动连接的连接轴;设置在所述飞叉一侧,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的绕线头;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与所述传动部传动连接的第二驱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安装座和所述内安装壳之间设有便于所述内安装壳在所述主轴安装座内转动的第一轴承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壳和所述连接轴之间设有便于所述连接轴在所述内安装壳内转动的第二轴承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为一与所述内安装壳固定连接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机传动连接的第二齿轮;以及张紧在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的同步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一与所述同步带相配合,用于调节同步带张力的张力调节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调节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侧壁上,与所述同步带相配合,纵向开设的滑动槽;设置在所述滑动槽两侧的若干档位调节孔;设置在所述滑动槽内,与所述滑动槽相配合,通过所述档位调节孔进行档位调节的调节块;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调节块上,与所述同步带相配合的第三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机架滑动距离的限位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安装壳的出线口处还设有一用于改变线材方向的第一转向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飞叉上还设有一与所述第一转向轮相配合,用于线材二次转向的第二转向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线主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口和所述出线口处分别设有一用于避免线材磨损的软性过线塞。
CN201822150130.XU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绕线主轴 Active CN209046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0130.XU CN209046486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绕线主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50130.XU CN209046486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绕线主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6486U true CN209046486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44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50130.XU Active CN209046486U (zh) 2018-12-21 2018-12-21 一种绕线主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64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2323A (zh) * 2021-09-02 2021-10-29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绕线主轴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72323A (zh) * 2021-09-02 2021-10-29 深圳市合力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绕线主轴机构及其操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20295A (en) Alternator
CN201851280U (zh) 一种无刷双桨叶异向驱动永磁风力发电机
EP3091643A1 (en) Drive wheel set, wire storage frame, guide wheel frame, traction mechanism and conveying mechanism
Wang et 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HTS flux-switching machine for wind energy conversion
CN102005858B (zh) 一种无刷双桨叶异向驱动永磁风力发电机
CN106992649A (zh) 变磁通永磁能量转换设备
DE102015108207B4 (de) Motor
KR20080102378A (ko) 유성기어드 모터 및 발전기
KR101606829B1 (ko) 영구자석 응용 전동기
KR101396522B1 (ko) 회전자 및 고정자 동시 회전형 발전기
CN108275516A (zh) 水下机器人收缆器
CN209046486U (zh) 一种绕线主轴
CN108183580B (zh) 一种内置圆柱齿轮差速器的永磁同步电机
CN209120010U (zh) 一种精密排线绕线主轴部件
CN209009853U (zh) 一种粗线张力装置
WO2014005554A1 (zh) 一种直接并网变速恒频发电机
CN208782702U (zh) 一种涵道式风扇电机结构
CN110518763A (zh) 二相惯性双回路电动机
US20150244228A1 (en) Electric Generator and Turbine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4506009B (zh) 无刷电动机
CN208862719U (zh) 一种新型无刷无槽高速永磁直流电机
CN209250452U (zh) 一种绕线主轴系统
CN103633800A (zh) 一种卧式双转子发电机
CN208257619U (zh) 一种带调速装置的电动机
CN205377568U (zh) 一种能提高发电机效率的节能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Building 2103A, 9A Furong Road, Tantou Community,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tability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7th Floor, Building B, Nanbiantou Science Park, No. 1 Tianyang 2 Road, Songgang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tability Machiner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