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3476U - Cot表面热电偶 - Google Patents

Cot表面热电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3476U
CN209043476U CN201821792325.8U CN201821792325U CN209043476U CN 209043476 U CN209043476 U CN 209043476U CN 201821792325 U CN201821792325 U CN 201821792325U CN 209043476 U CN209043476 U CN 209043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ocouple
sealing structure
main body
cutting ferrule
outer cath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9232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方立
吴加特
陈静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DER ELECTRONICS & INSTRUMENT
Original Assignee
LONDER ELECTRONICS & INSTRUMEN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DER ELECTRONICS & INSTRUMENT filed Critical LONDER ELECTRONICS & INSTRUMENT
Priority to CN20182179232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3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3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3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COT表面热电偶,至少包括:接线盒、与接线盒相连接的热电偶、设置于热电偶外部的外导管,所述接线盒包括:上端盖、主体和下端盖,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接线板,所述主体的两侧开设有接线端口,所述接线端口用于将线缆从接线板上引出所述接线盒;其中,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主体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主体与所述接线板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接线端口内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所述主体与所述下端盖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密封结构;所述外导管靠近所述接线盒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所述热电偶以及所述外导管的第五密封结构。通过设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以及第五密封结构,将COT热电偶完全密封,减少了外界环境对热电偶的影响。

Description

COT表面热电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测量温度的热电偶,特别是涉及一种COT表面热电偶。
背景技术
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纺织和其它科研和生产中存在大量的温度测试问题。但是环境状况、温度传感器和被测装置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影响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测量温度的准确度。因此,表面温度的测量要经常需要测量,但又很难进行的测量。
近年来,大量的冲刷式热电偶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由于裂解炉的温度过高,冲刷式热电偶的损坏频率过高,为了解决温度传感器不被冲蚀的问题,选用了一种用于在裂解炉管外表面测温的装置,此测温方法虽然解决了冲蚀问题,但是由于热电偶受温度的滞后、外界空气的进入以及受外界温差的影响都不能真正的反映炉管内的准确温度,给降低能耗带来了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热电偶受外部环境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COT表面热电偶装置。
一种COT表面热电偶,至少包括:接线盒、与接线盒相连接的热电偶、设置于热电偶外部的外导管,所述接线盒包括:上端盖、主体和下端盖,所述主体内设置有接线板,所述主体的两侧开设有接线端口,所述接线端口用于将线缆从接线板上引出所述接线盒;其中,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主体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主体与所述接线板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接线端口内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所述主体与所述下端盖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密封结构;所述外导管靠近所述接线盒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所述热电偶以及所述外导管的第五密封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结构为密封圈,第四密封结构为高温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密封结构包括:封帽和橡胶圈;其中,所述橡胶圈设置于所述接线端口内;所述封帽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口的内部,且所述封帽位于所述接线端口内部的顶端与所述橡胶圈紧密贴合,所述橡胶圈紧扎所述线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密封结构包括:螺纹接头、卡套螺栓、卡套螺母和密封卡套;其中,所述螺纹接头螺接于所述外导管的上端,所述螺纹接头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卡套螺栓,所述卡套螺栓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卡套螺母,所述密封卡套设置于所述热电偶的外侧且可以沿所述热电偶轴向移动;所述密封卡套沿轴向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套螺栓的内壁紧密配合;所述密封卡套沿轴向另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套螺母的内部紧密贴合;所述卡套螺母设置于所述密封卡套的外部且一端与所述卡套螺栓外表面紧密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卡套为侧壁设置有缺口的环状结构,所述缺口沿轴向贯穿所述密封卡套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卡套沿轴向的截面外侧壁为圆弧凸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导管的测温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测温炉管紧密贴合的凹形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导管的测温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热电偶的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孔壁与所述凹形面之间的最小壁厚不大于1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导管包括延伸导管以及焊接导管;其中,所述延伸导管的连接端以及所述焊接导管的连接端由四氟带缠绕;所述延伸导管的连接端与所述焊接导管的连接端之间通过内部带有螺纹的连接螺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板上设置有若干接线柱,各所述接线柱之间设置有预定距离。
上述COT表面热电偶装置,通过在接线盒内部设置的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第三密封结构以及第四密封结构,从而防止了外界空气进入接线盒,保证接线盒内腔中的空气不会流动,减少了外界环境的温差变化对接线盒的影响;通过在外导管靠近接线盒的一端设置密封所述热电偶以及所述外导管的第五密封结构,从而防止了外界空气进入到接线盒以及外导管的内部,降低了外部环境对COT表面热电偶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整体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添加密封结构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B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第五密封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第五密封结构当中密封卡套放大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第五密封结构当中密封卡套放大后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外导管焊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外导管焊接端的截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COT表面热电偶的外导管内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接线盒1、上端盖11、连接螺栓111、主体12、接线板121、接线端口122、接线柱1211、下端盖13
热电偶2
外导管3、凹形面31、中心孔32、延伸导管33、焊接导管34、连接螺栓35
第一密封结构4
第二密封结构5
第三密封结构6、封帽61、橡胶圈62
第四密封结构7
第五密封结构8、螺纹接头81、卡套螺栓82、卡套螺母83、密封卡套84、缺口841、圆弧凸面8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2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裂解炉COT表面热电偶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裂解炉COT表面热电偶装置至少包括:一种COT表面热电偶,至少包括:接线盒1、与接线盒相连接的热电偶2、设置于热电偶外部的外导管3,所述接线盒1包括:上端盖11、主体12和下端盖13,所述主体12内设置有接线板121,所述主体12的两侧开设有接线端口122,所述接线端口122用于将线缆从接线板上引出所述接线盒1;其中,所述上端盖11与所述主体12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4;所述主体12与所述接线板121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5;所述接线端口122内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6;所述主体12与所述下端盖13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密封结构7;所述外导管3靠近所述接线盒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所述热电偶2以及所述外导管的第五密封结构8。
具体的,第一密封结构4是密封圈、密封胶垫、密封胶圈以及橡胶圈等类似的结构,上端盖11与主体12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11连接,且连接螺栓111与上端盖1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4,增强接线盒的强密封性。请一并结合图2和图3,第二密封结构5是由接线板121与若干接线柱1211组成,各接线柱1211设置于接线板121上,各接线柱1211的材质是铜,接线板121的材质为胶木,接线板121和各接线柱1211一起热压成型,从而保证接线板121与接线柱1211之间紧密配合,且对接线板121与主体12相接触的主体12内壁进行了抛光,成型的胶木接线板121与主体12内壁通过紧密压配合,增强了接线板121与主体12内壁之间的密封性;各个接线柱1211之间设定有预定距离,各个接线柱1211和各个连接螺栓111之间也设定一定的距离,此预定距离为安全距离,从而防止各个接线柱1211之间受到电流的干扰,从而防止各个接线柱1211与各个连接螺栓111之间受到电流的干扰,以达绝缘的目的。第三密封结构6是由接线端口122以及封帽61组成的,橡胶圈62设置于接线端口122内;封帽6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接线端口122的内部,且封帽62位于接线端口122内部的顶端与橡胶圈62紧密贴合,橡胶圈62紧扎所述线缆,此结构增加了接线盒1的密封性,减少了外界环境对接线盒的影响。第四密封结构7是高温胶,下端盖13设置有外螺纹,下端盖13外螺纹的位置设置有高温胶,主体12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下端盖13与主体12通过高温胶紧密螺接在一起,此结构提高了接线盒1的密封性,减少了外界环境对接线盒的影响。
上述实施例中,当接线盒1内的到达一定压力时,接线盒1内的第一密封结构4、第二密封结构5、第三密封结构6以及第四密封结构7可实现绝对密封,从而保证外部空气不能进入到接线盒1内,从而接线盒1内的空气不能流动,从而减少了外界环境的温差变化对接线盒1的影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五密封结构8包括:螺纹接头81、卡套螺栓82、卡套螺母83和密封卡套84;其中,螺纹接头81螺接于外导管的上端,螺纹接头81的上端设置有卡套螺栓82,卡套螺栓82的上端设置有卡套螺母83,密封卡套84设置于热电偶2的外侧且可以沿热电偶2轴向移动;密封卡套84沿轴向一端的外表面与卡套螺栓82的内壁紧密配合;密封卡套84沿轴向另一端的外表面与卡套螺母83的内部紧密贴合;卡套螺母83设置于密封卡套84的外部且一端与卡套螺栓82外表面紧密配合。
进一步,上述密封卡套84为可移动密封卡套84,密封卡套84可带动热电偶2移动。
优选的,请参阅图5和图6,密封卡套84为侧壁设置有缺口841的环状结构,缺口841沿轴向贯穿密封卡套84的侧壁,密封卡套84沿轴向的截面外侧壁为圆弧凸面842,从而保证外部空气进入外套管3中,防止温差影响热电偶2测量的温度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7和图8,外导管3的测温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测温炉管紧密贴合的凹形面31,外导管3的测温端设置有用于容纳热电偶的中心孔32,中心孔32的孔壁与凹形面31之间的最小壁厚不大于1mm。
具体的,中心孔32的外壁是凹形面31,凹形面31与炉管的管壁紧密贴合,中心孔32的孔壁与凹形面31贴合出的壁厚不大于1mm。制作工艺是,在外导管3的一端打出中心孔32,根据中心孔32的位置切削凹形面31,保证凹形面31的曲率与炉管的曲率相等,从而使外导管3与炉管紧密贴合,中心孔32与凹形面31之间的壁厚越小,热电偶2实际测量的温度就越准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外导管3包括延伸导管33以及焊接导管34,方便外导管3的安装与拆卸;其中,延伸导管33的连接端以及焊接导管34的连接端由四氟带缠绕;延伸导管33的连接端与焊接导管34的连接端之间通过内部带有螺纹的连接螺栓35连接。通过在焊接导管34的连接端设置四氟带,从而保证延伸导管33的连接端与焊接导管34的连接端之间紧密配合,防止外部空气进入到外导管的内部,从而减小了外部环境对热电偶2的影响。
上述COT表面热电偶装置,通过在接线盒内部设置的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第三密封结构以及第四密封结构,从而防止了外界空气进入接线盒,保证接线盒内腔中的空气不会流动,减少了外界环境的温差变化对接线盒的影响;通过在外导管靠近接线盒的一端设置密封所述热电偶以及所述外导管的第五密封结构,从而防止了外界空气进入到接线盒以及外导管的内部,降低了外部环境对COT表面热电偶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COT表面热电偶,至少包括:接线盒(1)、与接线盒(1)相连接的热电偶(2)、设置于热电偶外部的外导管(3),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线盒(1)包括:上端盖(11)、主体(12)和下端盖(13),所述主体(12)内设置有接线板(121),所述主体(12)的两侧开设有接线端口(122),所述接线端口(122)用于将线缆从接线板(121)上引出所述接线盒(1);其中,
所述上端盖(11)与所述主体(12)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密封结构(4);
所述主体(12)与所述接线板(121)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密封结构(5);
所述接线端口(122)内设置有第三密封结构(6);
所述主体(12)与所述下端盖(13)相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第四密封结构(7);
所述外导管(3)靠近所述接线盒(1)的一端设置有密封所述热电偶(2)以及所述外导管(3)的第五密封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结构(4)为密封圈,所述第四密封结构(7)为高温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结构(6)包括:封帽(61)和橡胶圈(62);其中,
所述橡胶圈(62)设置于所述接线端口(122)内;
所述封帽(61)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口(122)的内部,且所述封帽(62)位于所述接线端口(122)内部的顶端与所述橡胶圈(62)紧密贴合,所述橡胶圈(62)紧扎所述线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密封结构(8)包括:螺纹接头(81)、卡套螺栓(82)、卡套螺母(83)和密封卡套(84);其中,
所述螺纹接头(81)螺接于所述外导管(3)的上端,所述螺纹接头(81)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卡套螺栓(82),所述卡套螺栓(82)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卡套螺母(83),所述密封卡套(84)设置于所述热电偶(2)的外侧且可以沿所述热电偶(2)轴向移动;
所述密封卡套(84)沿轴向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套螺栓(82)的内壁紧密配合;
所述密封卡套(84)沿轴向另一端的外表面与所述卡套螺母(83)的内部紧密贴合;
所述卡套螺母(83)设置于所述密封卡套(84)的外部且一端与所述卡套螺栓(82)外表面紧密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卡套(84)为侧壁设置有缺口(841)的环状结构,所述缺口(841)沿轴向贯穿所述密封卡套(84)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卡套(84)沿轴向的截面外侧壁为圆弧凸面(84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3)的测温端设置有用于与待测温炉管紧密贴合的凹形面(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3)的测温端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热电偶的中心孔(32),所述中心孔(32)的孔壁与所述凹形面(31)之间的最小壁厚不大于1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管(3)包括延伸导管(33)以及焊接导管(34);其中,
所述延伸导管(3)的连接端以及所述焊接导管(34)的连接端由四氟带缠绕;
所述延伸导管(33)的连接端与所述焊接导管(34)的连接端之间通过内部带有螺纹的连接螺栓(35)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T表面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121)上设置有若干接线柱(1211),各所述接线柱(1211)之间设置有预定距离。
CN201821792325.8U 2018-11-01 2018-11-01 Cot表面热电偶 Active CN209043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2325.8U CN209043476U (zh) 2018-11-01 2018-11-01 Cot表面热电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92325.8U CN209043476U (zh) 2018-11-01 2018-11-01 Cot表面热电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3476U true CN209043476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9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92325.8U Active CN209043476U (zh) 2018-11-01 2018-11-01 Cot表面热电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347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9128A (zh) * 2020-03-20 2020-06-1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用于高温液体连续测温的绝缘式双护套热电偶
CN111337155A (zh) * 2020-03-20 2020-06-2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接壳式凝固测温装置
CN115717944A (zh) * 2020-12-10 2023-02-28 淄博益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测温式cot表面热电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89128A (zh) * 2020-03-20 2020-06-1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用于高温液体连续测温的绝缘式双护套热电偶
CN111337155A (zh) * 2020-03-20 2020-06-26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一种接壳式凝固测温装置
CN115717944A (zh) * 2020-12-10 2023-02-28 淄博益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测温式cot表面热电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043476U (zh) Cot表面热电偶
CN105390337B (zh) 一种高抗振六氟化硫气体密度继电器
CN104614310B (zh) 一种高温高压腐蚀电化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3544998B (zh) 一种用于双层安全壳的新型玻璃或陶瓷烧结电气贯穿件
CN105466483A (zh) 一种高精度温度压力传感器
CN105387966B (zh) 一种双敏感元件壁面压力传感器
CN103994837B (zh) 可高低温测量的多点温度传感器
CN202453037U (zh) 导波雷达传感器及物位计
CN215065029U (zh) 一种压力传感器测试装置
CN215262172U (zh) 一种钛合金压力传感器
CN206756337U (zh) 总空气温度传感器
CN206369603U (zh) 一种小型压差传感器
CN110333035A (zh) 一种钽绝缘子的密封检漏装置及检漏方法
CN202734918U (zh) 耐高温高压分段电容式物位变送器
CN208458918U (zh) 一种机械式电容差压传感器
CN206362482U (zh) 一种气压传感器
US11293825B2 (en) Pressure sensor with improved sealing
CN209510311U (zh) 一种井下压力计结构
CN102175405B (zh) 一种浮球开关的密封性测试方法
CN207231571U (zh) 燃气表用防水温度传感装置
CN203116795U (zh) 电极式防爆液位计
CN206018272U (zh) 一种用于高压气体集成瓶阀的电连接装置
CN104006864B (zh) 一种用于高压储罐的电容液位传感器的电极引出装置
CN1601251B (zh) 测温传感器与密闭消解罐内罐之间的密闭件及其测温装置
CN212254386U (zh) 一种防水温度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