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2650U -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2650U
CN209042650U CN201821381924.0U CN201821381924U CN209042650U CN 209042650 U CN209042650 U CN 209042650U CN 201821381924 U CN201821381924 U CN 201821381924U CN 209042650 U CN209042650 U CN 2090426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ot water
changes
heat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19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凤喜
郑忠孝
罗灿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AMITIM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AMITIM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AMITIM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AMITIM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819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26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26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26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包括汽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的出气端连通压缩机的进气端、压缩机的出气端连通四通阀的D端,四通阀的出气端通过冷暖换热器与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连接,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效换热器、热水水箱、热水水泵,第二电磁阀连接在压缩机的出气端和四通阀的D端之间,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压缩机的出气端连接,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高效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端连接,高效换热器的热水侧与热水水箱连接,热水水泵连接在高效换热器的热水端口与热水水箱之间,高效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端与四通阀的D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多种工作模式,环保的同时,便于用户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泵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热泵空调装置,包括汽液分离器,汽液分离器的出气端连通压缩机的进气端、压缩机的出气端连通四通阀的D端,四通阀的出气端通过冷暖换热器与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连接。然而,上述热泵空调装置并不能用于加热热水水箱,导致功能单一、不节能,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泵空调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它可以同时兼有如下功能:采暖制热;采暖制热+热水水箱制热水;热水水箱制热水;空调制冷;空调制冷+热水水箱制热水,以上功能依次简称为:制热;制热+热水;热水;制冷;制冷+热水;最大程度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便于用户使用。
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包括汽液分离器,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出气端连通压缩机的进气端、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端连通四通阀的D 端,所述四通阀的出气端通过冷暖换热器与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连接,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效换热器、热水水箱、热水水泵,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在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端和所述四通阀的 D端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高效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端连接,所述高效换热器的热水侧与所述热水水箱连接,所述热水水泵连接在所述高效换热器的热水端口与所述热水水箱之间,所述高效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端与所述四通阀的D端连接。
进一步地,包括第一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开启,且所述热水水泵关闭和冷暖水泵开启;
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高效换热器、第二电磁阀、四通阀 D-C端导通、冷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四通阀E-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压缩机构成制热模式冷媒回路;
制热水路: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地暖盘管构成供热回路;或者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风机盘管构成供热回路;或者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暖气片构成供热回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模式为制热+热水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开启,且热水水泵和冷暖水泵均开启;
热水水路:高效换热器的热水侧、热水水箱、热水水泵构成热水水路;
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效换热器、四通阀 D-C端导通、冷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四通阀E-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压缩机构成制热+热水模式冷媒回路;
制热水路: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地暖盘管构成供热回路;或者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风机盘管构成供热回路;或者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暖气片构成供热回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模式为热水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和第二电磁阀关闭,且热水水泵开启和冷暖水泵关闭;
热水水路:高效换热器的热水侧、热水水箱、热水水泵构成热水水路;
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高效换热器、热水水箱、热水水泵、四通阀D-C端导通、冷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四通阀 E-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压缩机构成热水模式冷媒回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四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关闭和第二电磁阀开启,且所述热水水泵关闭和冷暖水泵开启;
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高效换热器、第二电磁阀、四通阀 D-E端导通、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冷暖换热器、地暖盘管、四通阀C-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压缩机构成制冷模式冷媒回路;
制冷水路: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风机盘管构成制冷水回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五模式为制冷+热水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开启,且热水水泵和冷暖水泵均开启;
热水水路:高效换热器的热水侧、热水水箱、热水水泵构成热水水路;
所述压缩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效换热器、四通阀 D-E端导通、室外换热器、电子膨胀阀、冷暖换热器、地暖盘管、四通阀C-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压缩机构成制冷+热水模式冷媒回路;
制冷水路: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风机盘管构成制冷水回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地暖盘管、风机盘管、冷暖水泵,所述地暖盘管、风机盘管、风机盘管、冷暖换热器以及冷暖水泵构成冷暖水回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地暖盘管、暖气片、冷暖水泵,所述地暖盘管、暖气片、冷暖换热器以及冷暖水泵构成冷暖水回路。
优选地,还包括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泵空调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
如上所述,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同时兼有如下功能:采暖制热;采暖制热+ 热水水箱制热;热水水箱制热;空调制冷;空调制冷+热水水箱制热;最大程度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使得热泵空调装置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便于用户使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第五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汽液分离器
2、 压缩机
3、 四通阀
4、 冷暖换热器
5、 地暖盘管
6、 冷暖水泵
7、 电子膨胀阀
8、 室外换热器
9、 第一电磁阀
10、 第二电磁阀
11、 高效换热器
12、 热水水箱
13、 热水水泵
14、 风机盘管
15、 室外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具体结构可参照专利申请的附图进行说明。
如图1或图2或图3或图4或图5所示,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包括汽液分离器1,所述汽液分离器1的出气端连通压缩机2的进气端、所述压缩机1的出气端连通四通阀3的D端,所述四通阀3 的出气端通过冷暖换热器4与电子膨胀阀7、室外换热器8连接,还包括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高效换热器11、热水水箱12、热水水泵13,所述第二电磁阀10连接在所述压缩机2的出气端和所述四通阀3的D端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9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2 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9的第二端与所述高效换热器11 的冷媒入口端连接,所述高效换热器11的热水侧与所述热水水箱 12连接,所述热水水泵13连接在所述高效换热器11的热水端口与所述热水水箱12之间,所述高效换热器11的冷媒出口端与所述四通阀3的D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同时兼有如下功能:制热,采暖制热;制热+热水,采暖制热+热水水箱制热;热水,热水水箱制热;制冷,采暖制冷;制冷+热水,采暖制冷+热水水箱制热;从而最大程度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使得热泵空调装置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便于用户使用。
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模式为制热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均开启,且所述热水水泵13关闭和冷暖水泵6开启;
所述压缩机2、第一电磁阀9、高效换热器11、第二电磁阀10、四通阀D-C端导通、冷暖换热器4、电子膨胀阀7、室外换热器8、四通阀3E-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2、压缩机2构成制热模式冷媒回路;
制热水路:冷暖换热器4水侧、冷暖水泵6、地暖盘管5构成供热回路;或者冷暖换热器4水侧、冷暖水泵6、风机盘管14构成供热回路;或者冷暖换热器4水侧、冷暖水泵6、暖气片(图中为未示出)构成供热回路。
第二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模式为制热+热水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均开启,且热水水泵13和冷暖水泵6均开启;
热水水路:高效换热器11的热水侧、热水水箱12、热水水泵13 构成热水水路;
所述压缩机2、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高效换热器11、四通阀3D-C端导通、冷暖换热器4、电子膨胀阀7、室外换热器8、四通阀3E-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2、压缩机2构成制热+热水模式冷媒回路;
制热水路:冷暖换热器4水侧、冷暖水泵6、地暖盘管5构成供热回路;或者冷暖换热器4水侧、冷暖水泵6、风机盘管14构成供热回路;或者冷暖换热器4水侧、冷暖水泵6、暖气片(图中为未示出)构成供热回路。
第三种实施例:如图3所示,还包括第三模式为热水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9开启和第二电磁阀10关闭,且热水水泵13开启和冷暖水泵6关闭;
热水水路:高效换热器11的热水侧、热水水箱12、热水水泵13 构成热水水路;
所述压缩机2、第一电磁阀9、高效换热器11、热水水箱12、热水水泵13、四通阀3D-C端导通、冷暖换热器4、电子膨胀阀7、室外换热器8、四通阀3E-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1构成热水模式冷媒回路。
第四种实施例: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四模式为制冷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9关闭和第二电磁阀10开启,且所述热水水泵13关闭和冷暖水泵6开启;
所述压缩机2、第一电磁阀9、高效换热器11、第二电磁阀10、四通阀3D-E端导通、室外换热器8、电子膨胀阀7、冷暖换热器4、地暖盘管5、四通阀3C-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1、压缩机构成制冷模式冷媒回路;
制冷水路:冷暖换热器4水侧、冷暖水泵6、风机盘管14构成制冷水回路。
第五种实施例:如图5所示,还包括第五模式为制冷+热水模式,所述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均开启,且热水水泵和冷暖水泵均开启;
热水水路:高效换热器11的热水侧、热水水箱12、热水水泵 13、高效换热器11的第三换热侧构成热水水路;
所述压缩机2、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高效换热器11、四通阀3D-E端导通、室外换热器8、电子膨胀阀7、冷暖换热器4、地暖盘管5、四通阀3C-S端导通、汽液分离器1、压缩机构成制冷+ 热水模式冷媒回路;
制冷水路:冷暖换热器水侧、冷暖水泵、风机盘管构成制冷水回路。
如图1所示,还包括地暖盘管5、风机盘管14、冷暖水泵6,所述地暖盘管5、风机盘管14、冷暖换热器4以及冷暖水泵6构成冷暖水回路。但不限于此,所述冷暖换热器4也可以连接其他适合的冷暖水回路中所使用部件的供暖末端,从而扩大使用范围,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如图1所示,还包括地暖盘管5、暖气片(图中未示出)、冷暖水泵6,所述地暖盘管5、暖气片(图中未示出)、冷暖换热器4以及冷暖水泵6构成冷暖水回路。但不限于此,所述冷暖换热器4也可以连接其他适合的冷暖水回路中所使用部件的供暖末端,从而扩大使用范围,有利于产品的推广应用。
优选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室外风机15,所述室外风机15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8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热泵空调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后,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此种结构,能够同时兼有如下功能:制热,采暖制热;制热+热水,采暖制热+热水水箱制热;热水,热水水箱制热;制冷,采暖制冷;制冷+热水,采暖制冷+热水水箱制热;而最大程度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使得热泵空调装置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便于用户使用。
综上所述,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5)

1.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包括汽液分离器,所述汽液分离器的出气端连通压缩机的进气端、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端连通四通阀的D端,所述四通阀的出气端通过冷暖换热器与电子膨胀阀、室外换热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高效换热器、热水水箱、热水水泵,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在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端和所述四通阀的D端之间,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压缩机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与所述高效换热器的冷媒入口端连接,所述高效换热器的热水侧与所述热水水箱连接,所述热水水泵连接在所述高效换热器的热水端口与所述热水水箱之间,所述高效换热器的冷媒出口端与所述四通阀的D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暖盘管、风机盘管、冷暖水泵,所述地暖盘管、风机盘管、风机盘管、冷暖换热器以及冷暖水泵构成冷暖水回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地暖盘管、暖气片、冷暖水泵,所述地暖盘管、暖气片、冷暖换热器以及冷暖水泵构成冷暖水回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室外风机,所述室外风机靠近所述室外换热器处。
5.一种热泵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
CN201821381924.0U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Active CN2090426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1924.0U CN209042650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1924.0U CN209042650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2650U true CN209042650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1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1924.0U Active CN209042650U (zh) 2018-08-24 2018-08-24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265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163A (zh) * 2018-08-24 2018-11-20 中山市爱美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44163A (zh) * 2018-08-24 2018-11-20 中山市爱美泰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44163A (zh)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CN202002391U (zh) 喷液增焓式热泵热水器机组
CN205425239U (zh) 一种空调和冰箱一体机
CN108019808A (zh) 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026932U (zh) 带双经济器的家用热泵热水器
CN201569214U (zh) 多功能空气能热泵热水机
CN208967906U (zh) 一种双蒸发器空气能高温热泵热水机组
CN209042650U (zh) 一种多模式热泵空调装置及热泵空调设备
CN203478692U (zh) 一种全热回收家用多联机系统
CN206488406U (zh) 一种双蒸发温度的空调机组
CN202947366U (zh) 空气能热泵三联供冷热水机
CN210220281U (zh) 一种带新风恒温除湿功能的变频制冷及制热装置
CN202581595U (zh) 热水机室外机和热水机系统
CN205980438U (zh) 一种带平衡器的冷热回收热泵
CN201569216U (zh) 水冷式制冷热回收机组热平衡设备
CN104990169B (zh) 一种跨临界co2热泵空调系统
CN200993441Y (zh) 即热式热泵热水空调器
CN203964446U (zh) 热水发生装置
CN203785311U (zh) 基于空气源热泵技术的地暖与空气调节一体化装置
CN205690575U (zh) 直接水冷与蒸气压缩式制冷耦合型空调机
CN201569215U (zh) 节能型热平衡水冷式制冷热回收控制装置
CN206040081U (zh) 基于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的中央空调综合实验平台
CN109282520A (zh) 涡流管与压缩式复合的直膨式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006124A (zh) 一种太阳能辅助供暖,制冷,供热水三联供热泵系统
CN209246456U (zh) 涡流管与压缩式复合的直膨式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ong Fengxi

Inventor after: Zheng Zhongxiao

Inventor after: Luo Cansheng

Inventor before: Tong Fengxi

Inventor before: Zheng Zhongxiao

Inventor before: Luo Cansheng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