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41247U - 一种新型夹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夹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41247U
CN209041247U CN201821587946.2U CN201821587946U CN209041247U CN 209041247 U CN209041247 U CN 209041247U CN 201821587946 U CN201821587946 U CN 201821587946U CN 209041247 U CN209041247 U CN 209041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e
hole
upper clip
support
clamp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794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德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a Tian Hairdressing Suppl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a Tian Hairdress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a Tian Hairdressing Suppl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a Tian Hairdressing Suppl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8794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41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41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41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夹子,包括:上夹片;下夹片,与上夹片铰接设置;其中,上夹片朝向下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夹片朝向上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铰接设置,第二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铰接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第四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夹子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的结构相同,使得只需要一个模具即可生产,大大降低了夹子的设计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夹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夹子。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夹子大多数都是由上夹片、下夹片两个夹片配合扭转弹簧来夹置物品。然而,市面上传统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的结构不相同,即上夹片朝向下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夹片朝向上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距离大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距离,或者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距离大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距离,而由于上夹片和下夹片的结构不相同,因此需要由两种不同模具生产出来的,使得整个夹子的设计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夹子,其上夹片和下夹片的结构相同,使得只需要一个模具即可生产,大大降低了夹子的设计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夹子,包括:上夹片;下夹片,与上夹片铰接设置;其中,上夹片朝向下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夹片朝向上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铰接设置,第二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铰接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第四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其中,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外,第三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外。
其中,第三支撑板朝向第四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
其中,第一支撑部设有与第三支撑板形成第一收容凹槽的第一凹陷,第一支撑板收容在第一收容凹槽内。
其中,第一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第三支撑板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其中第一支撑板收容在第一收容凹槽时,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处于同心圆设置。
其中,第二支撑板朝向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部,第四支撑板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
其中,第二支撑部设有与第二支撑板形成第二收容凹槽的第二凹陷,第四支撑板收容在第二收容凹槽内。
其中,第二支撑板设有第二通孔,第四支撑板设有与第二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其中第四支撑板收容在第二收容凹槽时,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处于同心圆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夹子包括:上夹片;下夹片,与上夹片铰接设置;其中,上夹片朝向下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夹片朝向上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铰接设置,第二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铰接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第四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夹子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的结构相同,使得只需要一个模具即可生产,大大降低了夹子的设计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夹子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夹子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夹子的上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夹子的下夹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该新型夹子包括上夹片10和下夹片11。
下夹片11与上夹片10铰接设置。具体地,下夹片11与上夹片10扭转弹簧铰接设置。应理解,本实施例的上夹片10和下夹片11的结构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上夹片10朝向下夹片11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下夹片11朝向上夹片10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板111和第四支撑板112,其中第一支撑板101与第三支撑板111铰接设置,第二支撑板102和第四支撑板112铰接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板111和第四支撑板112之间的距离。应理解,本实施例的下夹片11与上夹片10的结构相同,因此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板111和第四支撑板112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第一支撑板101设置在第三支撑板111和第四支撑板112之间,第四支撑板11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之间。应理解,由于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板111和第四支撑板112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一支撑板101设置在第三支撑板111和第四支撑板112之间,且第四支撑板112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之间,使得下夹片11与上夹片10铰接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102设置在第三支撑板111和第四支撑板112之外,第三支撑板111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二支撑板102之外。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板111朝向第四支撑板112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部113,第一支撑板101设置在第一支撑部113上。
优选地,第一支撑部113设有与第三支撑板111形成第一收容凹槽1131的第一凹陷,第一支撑板101收容在第一收容凹槽1131内。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一收容凹槽1131用于收容第一支撑板101,因此为了便于转动,第一收容凹槽1131呈弧形状,且第一支撑板101靠近第一收容凹槽1131的一端呈弧形状,使得第一支撑板101能够在第一收容凹槽1131内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101设有第一通孔104,第三支撑板111设有与第一通孔104对应的第三通孔114,以使得第一螺钉穿设在第一通孔104和第三通孔114中,使第一支撑板101与第三支撑板111转动连接。
优选地,当第一支撑板101收容在第一收容凹槽1131时,第一通孔104和第三通孔114处于同心圆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102朝向第一支撑板101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部103,第四支撑板112设置在第二支撑部103上。
优选地,第二支撑部103设有与第二支撑板102形成第二收容凹槽1031的第二凹陷,第四支撑板112收容在第二收容凹槽1031内。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的第二收容凹槽1031用于收容第四支撑板112,因此为了便于转动,第二收容凹槽1031呈弧形状,且第四支撑板112靠近第二收容凹槽1031的一端呈弧形状,使得第四支撑板112能够在第二收容凹槽1031内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板102设有第二通孔105,第四支撑板112设有与第二通孔105对应的第四通孔115,以使得第二螺钉穿设在第二通孔105和第四通孔115中,使第二支撑板102与第四支撑板112转动连接。
应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螺钉穿设在第一通孔104和第三通孔114中,第二螺钉穿设在第二通孔105和第四通孔115中,因此扭转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四支撑板112之间,至于扭转弹簧,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扭转弹簧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螺钉和第二螺钉为一体形成一长条连接杆,而扭转弹簧设置在第一支撑板101和第四支撑板112之间,且长条连接杆穿设在扭转弹簧内。
优选地,当第四支撑板112收容在第二收容凹槽1031时,第二通孔105和第四通孔115处于同心圆设置。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支撑部113用于支撑第一支撑板101,设置第二支撑部103用来支撑第四支撑板112,因此在安装时,直接将上夹片10放置在下夹片11上,此时第一通孔104和第三通孔114处于同心圆设置,第二通孔105和第四通孔115处于同心圆设置,直接插入螺钉安装即可,安装及拆卸方便。
应理解,上夹片10和下夹片11的结构是相等的,将上夹片10翻转过来放置在底部就可以形成下夹片11,即上夹片10的第一支撑板101翻转过来放置在底部就可以为下夹片11的第四支撑板,上夹片10的第二支撑板101翻转过来放置在底部就可以为下夹片11的第三支撑板,上夹片10的第一支撑部103翻转过来放置在底部就可以为下夹片11的第二支撑部113;又或者,将下夹片11翻转过来放置在顶部就可以形成上夹片10,即将下夹片11的第三支撑板111翻转过来放置在顶部就可以为上夹片10的第二支撑板102,将下夹片11的第四支撑板112翻转过来放置在顶部就可以为上夹片10的第一支撑板101,将下夹片11的第二支撑部113翻转过来放置在顶部就可以为上夹片10的第一支撑部103,因此本实施例只需要一个模具生产一个夹片即可构成完整的夹子,大大降低设计成本。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夹子包括:上夹片;下夹片,与上夹片铰接设置;其中,上夹片朝向下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下夹片朝向上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三支撑板铰接设置,第二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铰接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板设置在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第四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且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的距离。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新型夹子的上夹片和下夹片的结构相同,使得只需要一个模具即可生产,大大降低了夹子的设计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新型夹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夹片;
下夹片,与所述上夹片铰接设置;
其中,所述上夹片朝向所述下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下夹片朝向所述上夹片的一侧面间隔设置有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三支撑板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铰接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之间,所述第四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之外,所述第三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板朝向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设有与所述第三支撑板形成第一收容凹槽的第一凹陷,所述第一支撑板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三支撑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板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凹槽时,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处于同心圆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支撑部,所述第四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设有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形成第二收容凹槽的第二凹陷,所述第四支撑板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支撑板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四通孔,其中所述第四支撑板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凹槽时,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处于同心圆设置。
CN201821587946.2U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新型夹子 Active CN209041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7946.2U CN209041247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新型夹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7946.2U CN209041247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新型夹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41247U true CN209041247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34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7946.2U Active CN209041247U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新型夹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412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08322U (zh) 布卷支架弹性固定座
CN209041247U (zh) 一种新型夹子
CN103496346A (zh) 车顶行李箱肘杆式连接固定夹
CN205325514U (zh) 一种万能夹具
CN204378315U (zh) 一种折叠桌
CN204572246U (zh) 气体机及气体机用组合支架
CN206899047U (zh) 一种拆分式多组件组合用仿型夹具
CN205734556U (zh) 一种汽车用冲压件夹具
CN206980788U (zh) 一种化工中使用的铁架台
CN207208831U (zh) 一种油桶夹紧装置
CN204620879U (zh) 折弯机夹具
CN207969850U (zh) 一种桌子
CN206825272U (zh) 一种运用于家用电器模型生产的加工治具
CN214952605U (zh) 一种柔性石墨密封圈试压检测装置
CN203804827U (zh) 一种多夹点垂直悬挂夹具
CN205809238U (zh) 新型pcb电镀厚薄通用快速夹板
CN205202572U (zh) 一种用于美术用画架的工具盘
CN205719763U (zh) 一种mts压力试验机弯曲实验夹具
CN205331133U (zh) 高定伸耐油橡胶件
CN207014241U (zh) 模具加工定位装置
CN204321678U (zh) 一种弹簧销座
CN202994410U (zh) 一种单体模块振动夹具
CN213524713U (zh) 木头人相框
CN204393695U (zh) 一种可拼接式实验桌
CN209102362U (zh) 一种抗疲劳测试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