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36439U - 一种扣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扣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36439U
CN209036439U CN201821928985.4U CN201821928985U CN209036439U CN 209036439 U CN209036439 U CN 209036439U CN 201821928985 U CN201821928985 U CN 201821928985U CN 209036439 U CN209036439 U CN 2090364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mould
cover board
pressure head
fastening
buck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898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春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2898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364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364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364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包括底座、盖板以及扣合机构,底座设有定位模,定位模用于固定待连接组件;盖板设于底座的设有定位模的一侧,盖板可相对底座转动盖设于定位模上,从而可以对待连接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定;扣合机构设于底座的设有定位模的一侧,扣合机构可相对底座转动至定位模上方,用于扣合待连接组件;通过按压扣合机构实现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扣合连接,避免人工操作时用力方向和力度无法控制的问题,确保每次按压时均能够保证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扣合连接紧密,且不会对其他部件产生影响,提高了产品质量;扣合装置可以大大减轻操作员的工作强度,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扣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扣合装置。
背景技术
公母连接器的配合连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方式,即在需要相互连接的两部件上分别设有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通过将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扣合实现两部件的连接。例如在手机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将指纹键与手机主板连接,其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指纹键通过柔性电路板与手机主板连接,柔性电路板的一端设置公连接器,手机主板上设置母连接器,通过两者的扣合连接实现指纹键与手机主板的连接。
目前在生产实际中将柔性电路板与手机主板进行装配时,需要操作员一手持手机半成品,一手将柔性电路板的公连接器扣合入手机主板的对应母连接器中,不仅容易因操作员用力方向及力度不正确而造成连接器的损坏,而且作业效率低,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扣合连接器的扣合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进行扣合连接时容易造成连接器损坏、作业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包括底座、盖板以及扣合机构;
所述底座设有定位模,所述定位模用于固定待连接组件;
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底座的设有所述定位模的一侧,所述盖板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盖设于所述定位模上;
所述扣合机构设于所述底座的设有所述定位模的一侧,所述扣合机构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至所述定位模上方,用于扣合所述待连接组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中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盖板设有盖板连接座,所述盖板连接座开设有盖板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盖板连接孔通过连接杆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包括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有容腔和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容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还包括至少一个盖板限位柱,所述盖板限位柱设于所述容置部且位于所述容腔的周围,用于限制所述盖板盖合时距离所述容腔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模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容腔的周围且朝向所述容腔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机构包括扣合臂、扣合手柄以及压头;
所述扣合臂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至所述定位模上方;
所述压头设于所述扣合臂的端部;
所述扣合手柄设于所述扣合臂上且与所述压头连接,所述扣合手柄可带动所述压头相对所述扣合臂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中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所述扣合臂上设有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和所述定位插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定位模之间还设有扣合臂限位柱,用于限制所述扣合臂运动至所述定位模上方时距离所述定位模的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臂的端部设有压头容置孔,所述压头设于所述压头容置孔中;
所述扣合手柄和所述压头通过压头限位部连接,所述压头限位部与所述压头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压头容置孔的尺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扣合臂上还设有导杆容置孔;
所述扣合手柄上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导杆和所述压缩弹簧均容置于所述导杆容置孔中。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扣合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提供一种扣合装置,其定位模可以容置手机半成品并对手机半成品的位置进行限定,然后通过盖板进一步对手机半成品的位置进行限定,然后通过按压扣合机构实现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的扣合连接,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用力方向和力度无法控制的问题,确保每次按压时均能够保证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扣合连接紧密,而且不会对手机主板上的其他部件产生影响,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扣合装置可以大大减轻操作员的工作强度,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第一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第二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第三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定位模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定位模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定位模的第一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定位模的第二种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扣合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扣合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的压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容置手机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容置手机半成品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机半成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扣合装置;
11-底座; 111-操作板;
112-支撑架; 113-第一支座;
114-第一连接孔; 115-第二支座;
116-第二连接孔; 117-扣合臂限位柱;
12-盖板; 120-盖板凹槽;
121-盖板连接座; 122-盖板连接孔;
13-扣合机构; 131-扣合臂;
1311-定位插销; 1312-压头容置孔;
1313-导杆容置孔; 132-扣合手柄;
1321-导杆; 133-压头;
134-压头限位部; 14-定位模;
141-容置部; 1411-容腔;
1412-支撑柱; 142-盖板限位柱;
143-限位部; 144-贯通槽;
20-手机半成品; 201-限位槽;
21-手机主板; 211-母连接器;
22-柔性电路板; 221-公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扣合装置10,用于对待连接组件进行扣合,包括底座11、盖板12以及扣合机构13,底座11设有定位模14,定位模14用于固定待连接组件;盖板12设于底座11的设有定位模14的一侧,盖板12可相对底座11转动盖设于定位模14上,从而可以对待连接组件的位置进行限定;扣合机构13设于底座11的设有定位模14的一侧,扣合机构13可相对底座11转动至定位模14上方,用于扣合待连接组件。
请参阅图16至图18,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模14用于容置手机半成品20,此时待连接组件为连接器组件,包括设于手机半成品20中手机主板21上的母连接器211以及设于柔性电路板22上的公连接器221,通过公连接器221与母连接器211的扣合连接实现柔性电路板22与手机主板21的连接。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均可选为BTB连接器(Board toBoard Connector),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连接器。可选地,公连接器221设于柔性电路板22的一端,柔性电路板22的另一端连接有指纹键。当然,柔性电路板22的另一端也可以连接其他需要与手机主板21连接的器件,此处不做限制。
在进行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之间的扣合连接时,首先将手机半成品20放置于定位模14中,使得手机主板21朝上设置,此时手机主板21上的母连接器211也朝上设置;然后将柔性电路板22放置于手机主板21上,且将公连接器221对应母连接器211放置;然后将盖板12朝向定位模14的方向转动,使得盖板12盖设于手机半成品20的上方;然后将扣合机构13朝向定位模14的方向转动,使得扣合机构13转动至手机半成品20的上方、且与连接器组件的位置相对应,并通过扣合机构13将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扣合连接,从而实现连接器组件的扣合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可以用于任何待连接组件的连接中,并不仅限于上述的采用连接器组件将手机主板21与柔性电路板22连接的情形,此处不做限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10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目前在将柔性电路板22与手机主板21进行装配时,需要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员需一手持手机半成品20,一手将柔性电路板22的公连接器221扣合入手机主板21的对应母连接器211中,而操作员在实际操作时其用力方向和力度因人而异,当力度过小时无法保证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能扣合紧密,当力度过大或用力方向不正确时又很容易造成连接器(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的损坏,甚至会因剐蹭等造成手机主板21上其它器件的损坏。同时,由于操作员在操作时一般用指腹对连接器进行按压,操作员的指甲也很容易划伤连接器,也会造成连接器的损坏。不仅如此,通过人工的方式进行连接器的扣合,作业强度大,作业效率低。
而本实施例则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实现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的扣合连接。通过提供一种扣合装置10,其定位模14可以容置手机半成品20并对手机半成品20的位置进行限定,然后通过盖板12进一步对手机半成品20的位置进行限定,然后通过按压扣合机构13实现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的扣合连接,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时用力方向和力度无法控制的问题,确保每次按压时均能够保证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扣合连接紧密,而且不会对手机主板21上的其他部件产生影响,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扣合装置10可以大大减轻操作员的工作强度,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1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包括操作板111和至少两个支撑架112,两个支撑架112平行连接于操作板11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操作板111垂直,其中支撑架112用于与地面接触,盖板12、扣合机构13以及定位模14均设于操作板111上,从而整个底座11可以对盖板12、扣合机构13以及定位模14起到支撑作用。定位模14可以开设于操作板111中,也可以连接于支撑板111的表面,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11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支撑架112相对设于操作板111的两侧,整体结构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11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架112分别连接于操作板111的四侧,从而可以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当然,支撑架11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4和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1的操作板111上设有第一支座113,第一支座113位于定位模14的一侧,第一支座113中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14。盖板12上设有盖板连接座121,盖板连接座121上开设有盖板连接孔122,第一连接孔114和盖板连接孔122通过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可选为销钉,从而将盖板12连接于底座11上且可相对于底座11发生转动。盖板12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其与定位模14放置手机半成品20相对应的位置设有盖板凹槽120,该盖板凹槽120为避空设计,从而避免对手机半成品20产生影响。盖板12转动至定位模14的上方时,其宽度不会覆盖至手机半成品20上设置母连接器211和公连接器221的位置,从而不会对扣合机构13的扣合过程产生影响。
请参阅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13的数量为一个,盖板连接座121的数量相应为一个,该盖板连接座121设于盖板12一边缘的中部。
请参阅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13的数量为两个,盖板连接部121的数量相应为两个,两个盖板连接部121分别设于盖板12一边缘的两端,确保整体结构平稳。
请参阅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13的数量为三个,盖板连接部121的数量相应为三个,三个盖板连接部121分别设于盖板12一边缘的中部和两端,整体结构更加平稳。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支座113的数量还可以为三个以上,盖板连接部121的数量与第一支座113的数量相对应,其均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模14可由防静电材料制成,包括容置部141,容置部141设有用于容置待扣合的连接器组件的容腔1411和多个支撑柱1412,支撑柱1412设于容腔1411中。此处容腔1411可用于容置手机半成品20,其形状与手机的形状相似,既能很好地容置手机半成品20,又避免了空间的浪费。支撑柱1412连接于容腔1411的底部,且具有一定的高度,从而当手机半成品20容置于容腔1411中时,支撑柱1412可以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此时手机半成品20的与容腔1411底部之间为避空槽,该避空槽可以容纳掉落到容腔1411中的异物,避免了异物划伤手机半成品20。支撑柱141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1,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1412沿容腔1411的长度方向排列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立。
请参阅图12,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1412沿容腔1411的宽度方向排列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立。
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柱1412沿容腔1411的斜向排列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立,此时支撑柱1412之间的长短各异,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柱1412还可以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容腔1411的底部,例如可以排列成“田”字形、“米”字形或其他形状,只要其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即可。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定位模14还包括至少一个盖板限位柱142,盖板限位柱142设于容置部141且位于容腔1411的周围,用于限制盖板12盖合时距离容腔1411的高度,从而避免盖板12盖合时直接与手机半成品20的表面接触,防止其对手机半成品20造成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限位柱142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其可以为一个,位于容置部141靠近盖板12的一侧;可以为两个,两个盖板限位柱142分别位于容置部141靠近盖板12一侧的两端;也可以为三个,三个盖板限位柱142分别设于容置部141靠近盖板12一侧的中部和两端也可以为三个以上,此处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盖板限位柱142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位于容置部141靠近盖板12的一侧,也可以位于容置部114上与该侧(容置部141靠近盖板12的一侧)相垂直的两侧上,只要可以对盖板12起到限位即可,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9,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对手机半成品20的位置进行限定,定位模14还包括设于容置部141的限位部143,限位部143设于容腔1411的周围且朝向容腔1411延伸,手机半成品20的壳体上与该限位部143相对应的位置设有限位槽201,当手机半成品20容置于容腔1411中时,限位部143正好设于限位槽201中,从而可以对手机半成品20的位置进行限定,配合上述的盖板12,手机半成品20无法在容腔1411中随意晃动,同时其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也被限制,其固定效果更好。限位部143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其设于容置部141的相对两侧或四侧,限位效果更佳。
请参阅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容置部141的至少一侧表面开设有与容腔1411贯通的贯通槽144,便于操作员取放手机半成品20。例如贯通槽144的数量为一个,其可以开设于容置部141的任意一侧表面;其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贯通槽144相对开设于容置部141的相对两侧表面;其数量可以为四个,其中两个贯通槽144相对开设于容置部141的相对两侧表面,另两个贯通槽144相对开设于容置部141的另外相对两侧的表面。
请参阅图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扣合机构13包括扣合臂131、扣合手柄132以及压头133。请参阅图4和图14,底座11的操作板111上设有第二支座115,第二支座115位于定位模14上与盖板12相邻的一侧,第二支座115中开设有第二连接孔116,扣合臂131与第二支座115连接的一端设有定位插销1311,定位插销1311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和定位插销1311设于第二连接孔116中,从而扣合臂131可相对第二支座115转动,同时扭力弹簧可以提供弹力,扣合臂131可相对第二支座115转动至定位模14的上方,当失去外力作用时,扣合臂131可以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至初始位置。第二支座115的数量可选为两个,两个第二支座115相对设置,扣合臂131与第二支座115的连接端则设于两个第二支座115之间,扣合臂131上与两个第二连接孔116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定位插销1311,至少一个定位插销1311上套设有扭力弹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支座115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请参阅图13至图15,扣合臂131的另一端设有压头容置孔1312,压头133设于压头容置孔1312中且可相对压头容置孔1312滑动。扣合手柄132与压头133连接,扣合手柄132上连接有导杆1321,导杆132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扣合臂131上还设有导杆容置孔1313,导杆1321和压缩弹簧均容置于导杆容置孔1313中。导杆13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还可以为两个以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当导杆1321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至少一个导杆1321上套设有压缩弹簧,即可实现对扣合手柄132的复位。当操作员按压扣合手柄132时,扣合手柄132可沿导杆1321的方向移动,同时带动压头133在压头容置孔1312中移动;当操作员操作完毕放开扣合手柄132时,扣合手柄132会在压缩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同时带动压头133回复至初始位置。
请参阅图14,为了能够更好地对压头133的行程进行限定,从而确保压头133在对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进行扣合连接时不会因力度过大而致其损坏,本实施例的扣合机构13中还包括压头限位部134,扣合手柄132和压头133通过压头限位部134连接,且压头限位部134与压头133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大于压头容置孔1312的尺寸,从而其无法通过该压头容置孔1312。当操作员按压扣合手柄132时压头133相对压头容置孔1312移动,当其移动至极限位置时,由于压头限位部134无法通过压头容置孔1312,此时压头133无法再移动,因而可有效确保连接器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支座115和定位模14之间还设有扣合臂限位柱117,用于限制扣合臂131运动至定位模14上方时距离定位模14的高度,从而避免扣合臂131转动至定位模14上方时与设于定位模14中的手机半成品20直接接触,有效防止扣合臂131对手机主板21上的其他器件造成损坏。
本实施例提供的扣合装置10在对连接器组件进行扣合时,其可采取的一种操作步骤如下:
首先将手机半成品20放置于定位模14的容腔1411中,限位部143正好设于限位槽201中,手机主板21朝上设置,此时手机主板21上的母连接器211也朝上设置。
然后将柔性电路板22放置于手机主板21上,且将公连接器221对应母连接器211放置。
转动盖板12至与盖板限位柱142接触,此时盖板12位于手机半成品20的上方且不与手机主板21直接接触。
然后扣合机构13的扣合臂131转动至与扣合臂限位柱117接触,此时扣合臂131位于手机半成品20的上方,且压头133的位置与公连接器221的位置相对应。
然后按下扣合手柄132,扣合手柄132带动压头133朝向手机半成品20的方向移动,并将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扣合连接。
当公连接器221和母连接器211扣合完毕后,松开扣合手柄132,扣合臂131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同时扣合手柄132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回复至初始位置。
然后打开盖板12,取下手机半成品20,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连续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盖板以及扣合机构;
所述底座设有定位模,所述定位模用于固定待连接组件;
所述盖板设于所述底座的设有所述定位模的一侧,所述盖板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盖设于所述定位模上;
所述扣合机构设于所述底座的设有所述定位模的一侧,所述扣合机构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至所述定位模上方,用于扣合所述待连接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中开设有第一连接孔;
所述盖板设有盖板连接座,所述盖板连接座开设有盖板连接孔;
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盖板连接孔通过连接杆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包括容置部,所述容置部设有容腔和多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于所述容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还包括至少一个盖板限位柱,所述盖板限位柱设于所述容置部且位于所述容腔的周围,用于限制所述盖板盖合时距离所述容腔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模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置部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容腔的周围且朝向所述容腔延伸。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机构包括扣合臂、扣合手柄以及压头;
所述扣合臂连接在所述底座上,且可相对所述底座转动至所述定位模上方;
所述压头设于所述扣合臂的端部;
所述扣合手柄设于所述扣合臂上且与所述压头连接,所述扣合手柄可带动所述压头相对所述扣合臂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中开设有第二连接孔;
所述扣合臂上设有定位插销,所述定位插销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和所述定位插销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座和所述定位模之间还设有扣合臂限位柱,用于限制所述扣合臂运动至所述定位模上方时距离所述定位模的高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臂的端部设有压头容置孔,所述压头设于所述压头容置孔中;
所述扣合手柄和所述压头通过压头限位部连接,所述压头限位部与所述压头连接的一端的尺寸大于所述压头容置孔的尺寸。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臂上还设有导杆容置孔;
所述扣合手柄上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上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导杆和所述压缩弹簧均容置于所述导杆容置孔中。
CN201821928985.4U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扣合装置 Active CN2090364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8985.4U CN209036439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扣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8985.4U CN209036439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扣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36439U true CN209036439U (zh) 2019-06-28

Family

ID=67043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8985.4U Active CN209036439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扣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364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65035B (zh) 一种用于大学课堂的拼接式课桌及拼接式课桌组件
CN209036439U (zh) 一种扣合装置
CN205725948U (zh) 一种具有充电和调节功能的手机支撑架
CN211859053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用的显示屏排线插接装置
CN110661958B (zh) 电子设备
CN209169508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9107155U (zh) 一种具有快速拆装马桶盖结构的智能马桶
CN210199783U (zh) 一种可移动的用于智能人员分类系统的图像采集装置
CN209428542U (zh) 一种皮革钱包加工用皮料固定装置
CN208622119U (zh) 一种指纹模组对位贴装设备
CN209289867U (zh) 一种瓦楞纸板压平装置
CN207983251U (zh) 一种返修装置
CN205691867U (zh) 一种vr上固定手机的装置
CN214418120U (zh) 外壳按压装置
CN105552668B (zh) 两扁转换插脚
CN208376407U (zh)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美术画板
CN108588876A (zh) 一种纺丝设备用电气柜说明书储存盒装置
CN215379046U (zh) 一种摄像机工作用防护装置
CN215220275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器
CN212938480U (zh) 一种用于训练的虚拟眼镜的存放盒
CN209282280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防震机构
CN210179197U (zh) 一种学习机玩具的固定装置
CN216222740U (zh) 一种可拆卸性能较好的跳绳手柄
CN219202299U (zh) 一种虚拟现实交互设备
CN217216068U (zh) 一种充电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