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6984U -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6984U
CN209026984U CN201821837712.9U CN201821837712U CN209026984U CN 209026984 U CN209026984 U CN 209026984U CN 201821837712 U CN201821837712 U CN 201821837712U CN 209026984 U CN209026984 U CN 2090269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ree room
dust
dust free
blowe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377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仁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engz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yuan Chengz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yuan Chengz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yuan Chengz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377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69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69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69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尘室,所述无尘室包括风机过滤机构、出风机构和回风机构,所述风机过滤机构开设有两个第一进风口,两个第二进风口和两个第三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和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的左侧、中部与右侧,所述出风机构开设有四个设置于无尘室底部四周的出风口,所述回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无尘室底部。出风机构与风机过滤机构同步工作促使室内空气流通,原室内空气被出风机构抽离至无尘室外,处理后经回风机构返回风机过滤机构循环通气。无尘室内空气的自动更新换代,提高了除尘效率和产品良率,同时排出制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为操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Description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尘洁净环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光学等行业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产品品质,通常需要在无尘室或无尘设备中进行,传统业内除尘方式为把无尘室内装修成铝制材质,防止室内周围灰尘的脱落,但该做法没有从源头控制灰尘的来源,室内空气不存在流通极易使各设备及地面表面积聚灰尘,相关制程如喷涂、拉丝等过程中产品易受灰尘影响导致不良,同时制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也对操作人员的健康有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包括无尘室,所述无尘室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无尘室包括风机过滤机构、出风机构和回风机构,所述风机过滤机构包括第一风机过滤机构、第二风机过滤机构与第三风机过滤机构,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所述第二风机过滤机构与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依次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开设有两个第一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左侧两拐角处,所述第二风机过滤机构开设有两个第二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相邻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中部,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开设有两个第三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右侧两拐角处,所述出风机构开设有四个出风口,每一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底部四个拐角处,所述回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无尘室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无尘室设置有换气通风通道,所述回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换气通风通道内。
进一步地,包括气流调节机构,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与四个所述出风口均设置有所述气流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包括粉尘感应器与压力感应器,所述粉尘感应器与所述压力感应器均设置于所述无尘室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机构设置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内部设置有过滤器与干燥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化学过滤器与纯水过滤器,所述化学过滤器、所述纯水过滤器与所述干燥器依次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化学过滤器为活性炭、高锰酸钾、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尘室包括风机过滤机构、出风机构和回风机构,风机过滤机构把外界空气过滤后排进无尘室内,出风机构与风机过滤机构同步工作促使室内空气流通,伴随着灰尘及有害气体的原室内空气被出风机构抽离至无尘室外,处理后经回风机构返回风机过滤机构循环通气。无尘室内空气的自动更新换代,使室内灰尘动态排出处于不积聚状态,提高了除尘效率,减少了产品因灰尘导致的脏污不良,提高了产品的良率,同时排出制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为操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2为该实用新型风机过滤机构的一方向示意图;
图3为该实用新型出风机构的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述的“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结合附图1和附图3所示,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包括无尘室100,所述无尘室100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无尘室100包括风机过滤机构200、出风机构和回风机构,所述风机过滤机构200包括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第二风机过滤机构220与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所述第二风机过滤机构220与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依次设置于所述无尘室100顶部,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开设有两个第一进风口211,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211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100顶部左侧两拐角处,所述第二风机过滤机构220开设有两个第二进风口221,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221相邻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中部,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开设有两个第三进风口231,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231分别设置于无尘室顶部右侧两拐角处,所述出风机构开设有四个出风口310,每一所述出风口310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100底部四个拐角处,所述回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无尘室100底部。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通过风机过滤机构200抽取外界空气,经过滤后排进无尘室100内,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第二风机过滤机构220与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把无尘室100分隔为三大区域,三大过滤机构分别对各区域进行通风,两个第一进风口211对无尘室100左侧区域送风,两个第二进风口221对无尘室100中部区域送风,两个第三进风口231对无尘室100右侧区域送风,此时室内气压成正气压,室内的空气在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出风机构,经4个出风口310排向回风机构,回风机构把气体传输至风机过滤机构200实现循环通气。无尘室内空气的自动更新换代,使室内灰尘动态排出处于不积聚状态,提高了除尘效率和产品良率,同时排出制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为操作人员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无尘室除尘方式分为乱流式和层流式两种,乱流式除尘效果较低,主要靠送风气流不断稀释室内空气,将污染空气逐渐稀释,其气流方式是变动的,且存在涡流区,易导致微尘漂浮于室内不易排出,层流式除尘气流方向是固定的,流速比较均匀,靠推出作用将室内空气沿整个断面排至室外,从而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目的,为使得无尘室内除尘彻底,根据此实施例中无尘室结构,除尘方式优选为垂直层流式,垂直层流式为自上而下垂直送风,气流较为稳定,不同区域之间很少存在气流扰动,不产生涡流而导致尘飞。
结合附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尘室为长方体结构,所述风机过滤机构200包括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第二风机过滤机构220与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三大风机过滤机构一端均与大气相通,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第二风机过滤机构220与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使无尘室内分为左中右三大区域,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开设有两个第一进风口211,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211分别设置于无尘室顶部左侧两拐角处,所述第二风机过滤机构220开设有两个第二进风口221,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221相邻设置于无尘室顶部中部,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开设有两个第三进风口231,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231分别设置于无尘室顶部右侧两拐角处,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与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对应的区域多为制程区域,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210与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230为设备放置区,气流速度不易受干扰,气流速度均约为0.2-0.35m/s,所述第二风机过滤机构220对应的区域多为人员走动频繁区域,气流速度受人员走动影响较大,气流速度均约为0.3-0.5m/s。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机构开设有四个出风口310,每一所述出风口310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100底部拐角处,每一所述出风口均盖设有栅栏,全方位的出风设置避免了出风口占用设备用地,同时避免了被设备覆盖无法出风的可能。所述风机过滤机构200进风速率应大于所述出风机构300出风速率,使无尘室内处于一种正压状态,优选为无尘室内压力大于室外压力约2~3pa,避免室外空气直接进入无尘室内。当风机过滤机构200启动时,利用气压高压流入低压原理及重力原理,灰尘往出风口处移动,两个第一进风口211与两个第三进风口231的垂直气流自上而下流出,分布在无尘室内四个角落,促使无尘室四个角落及周边区域气流从出风口排出,两个第二出风口221相邻设置于顶部中心,双倍的垂直气流自上而下排出,分布于无尘室中心区域及周边区域,利用以中心向周围扩散的中心原理,将无尘室中心部位的灰尘随气流流动排向各个出风口处。
为使得无尘室内部持续保持一种适合的正压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无尘室侧壁设置有压力感应器500,当压力感应器500发出压力过低的警报时,应相应调节各个进风口及各个出风口的气流调节机构(图未示),调高至少一个风机过滤机构气流流速,或调低所述出风机构的出风流速,使进风量高于出风量,从而使室内压力上升至合适范围。当压力感应器500发出压力过低的警报时,操作步骤在此实施例中不加以累赘描述。
进一步地,无尘室侧壁设置有粉尘感应器600,当粉尘感应器600发出粉尘指数过高的警报时,可能出现的原因为室内压力过低、风机过滤机构过滤器出现问题等,若为室内压力过低,解决措施如上一实施例,在此不加以累赘描述;若为风机过滤机构过滤器出现问题,应需及时更换或维修过滤器,优选为送风用顶棚高效过滤器240,所述顶棚高效过滤器240设置于风机进风管口处,过滤器占顶棚面积应不小于6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尘室100设置有换气通风通110,所述回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换气通风通道110内,所述回风机构设置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包括第一回风管411与第二回风管412,所述第一回风管411与所述第二回风管412均为一主管带有两分管的回风管,所述第一回风管411的两分管分别连接两个左侧出风口,所述第一回风管411的主风管与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连接,所述第二回风管412的两分管分别连接两个右侧出风口,所述第二回风管412的主风管与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连接,第一回风管411与第二回风管412内部均设置依次相对设置的化学过滤器413、纯水过滤器414与干燥器415,所述纯水过滤器内部设置有一导管416,所述化学过滤器413的作用为吸附有害气体及部分灰尘,所述纯水过滤器414的作用为沾湿灰尘,使灰尘无法随气流流动,所述干燥器415的作用为干燥湿润的气流,以免湿气进入风机导致风机故障。带有灰尘及有害气体的气流自出风口排出进入回风管,在回风管内部依旧经过化学过滤器除去有害气体及部分灰尘,然后气流通过导管进入纯水,气流经过纯水过滤器润湿除去剩余大部分灰尘,最后气流经干燥器干燥后流回风机过滤机构,经过滤组件再次过滤后流入室内,实现气流的循环。
进一步地,有害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或其他有机物,所述化学过滤器为活性炭、高锰酸钾、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根据可能出现的有害气体类别选择过滤器物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尘室,所述无尘室为长方体结构,所述无尘室包括风机过滤机构、出风机构和回风机构,所述风机过滤机构包括第一风机过滤机构、第二风机过滤机构与第三风机过滤机构,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所述第二风机过滤机构与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依次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所述第一风机过滤机构开设有两个第一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左侧两拐角处,所述第二风机过滤机构开设有两个第二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相邻设置于无尘室顶部中部,所述第三风机过滤机构开设有两个第三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顶部右侧两拐角处,所述出风机构开设有四个出风口,每一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无尘室底部四个拐角处,所述回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无尘室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室设置有换气通风通道,所述回风机构设置于所述换气通风通道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流调节机构,两个所述第一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二进风口、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与四个所述出风口均设置有所述气流调节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粉尘感应器与压力感应器,所述粉尘感应器与所述压力感应器均设置于所述无尘室侧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机构设置有回风管,所述回风管内部设置有过滤器与干燥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化学过滤器与纯水过滤器,所述化学过滤器、所述纯水过滤器与所述干燥器依次相对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过滤器为活性炭、高锰酸钾、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821837712.9U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Active CN2090269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7712.9U CN209026984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37712.9U CN209026984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6984U true CN209026984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9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37712.9U Active CN209026984U (zh) 2018-11-09 2018-11-09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698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664A (zh) * 2020-12-24 2021-04-30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规避环境污染的无尘室布置方式及采用其的无尘室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8664A (zh) * 2020-12-24 2021-04-30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规避环境污染的无尘室布置方式及采用其的无尘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04377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电梯轿厢
CN208694595U (zh) 一种新型公共场所用气体净化设备
CN106352444A (zh) 一种新型高效新风机
CN206565040U (zh) 顶置式实验动物密闭饲养系统
CN207214333U (zh) 一种可调节法兰及其构成的窗式新风机组
CN209026984U (zh) 一种无尘室灰尘高效过滤系统
CN107345701A (zh) 一种净化加湿单元及新型空气净化环保产品
WO2019041649A1 (zh) 一种提供富氧新风的阳光房
CN206101271U (zh) 一种缓冲式地下排风鸡舍
CN108507024A (zh) 一种用于无尘室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4426076U (zh) 食用菌工厂生长室
CN205261737U (zh)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4786927U (zh) 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
CN201347297Y (zh) 微动力单机除尘器
CN207334911U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05965331U (zh) Voc预处理室过滤风道结构
CN206739520U (zh) 户式新风系统
CN105571009A (zh) 一种洁净型壁挂式空气消毒机及方法
CN206501012U (zh) 新型打磨粉尘收集净化系统
CN206191817U (zh) 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11451273U (zh) 一种室内环境调控系统
CN103776108A (zh) 大型厂房焊接烟霾智能净化系统
CN210399298U (zh) 一种无尘车间
CN211119736U (zh) 一种厂房净化空调系统
CN207555754U (zh) 一种食用菌接菌室用空气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7000 Longling 6th Road, Longling Industrial Park, Yuancheng District,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Chengzha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7000 Longling 6th Road, Longling Industrial Park, Yuancheng District, Hey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YUAN CHENGZHA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