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5210U -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5210U
CN209025210U CN201821547204.7U CN201821547204U CN209025210U CN 209025210 U CN209025210 U CN 209025210U CN 201821547204 U CN201821547204 U CN 201821547204U CN 209025210 U CN209025210 U CN 2090252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rlin
main
plate
interconnecting piec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4720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仁策
隋来智
商景瑞
宋健
张大伟
李成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 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Nanshan Aluminiu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 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Nanshan Aluminiu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 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Shandong Nanshan Aluminium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 Xin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4720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52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52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52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屋檩结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包括用于与主檩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次檩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铰接连接部和主檩连接部,第二连接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铰接连接部和次檩连接部,第一铰接连接部和第二铰接连接部铰接,主檩连接部呈板状;次檩连接部包括板状主体,板状主体用于与次檩连接。该连接结构实现了主檩和次檩连接的灵活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屋檩单元,包括主檩和次檩以及用于连接主檩和次檩的上述连接构建。该屋檩单元的结构连接较为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阳光房屋檩结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背景技术
屋檩又称檩条亦称檩子、桁条,设置于屋架或椽子的水平屋顶梁,用以支撑椽子或屋面材料。而屋檩通常包括主檩和次檩,在屋檩安装中,通常需要将主檩和次檩进行连接,而传统的连接方式不够灵活。
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能够将主檩和次檩进行连接,旨在改善传统的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方式不够灵活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屋檩单元,其结构连接灵活。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包括用于与主檩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次檩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铰接连接部和主檩连接部,第二连接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铰接连接部和次檩连接部,第一铰接连接部和第二铰接连接部铰接,主檩连接部呈板状;次檩连接部包括板状主体,板状主体用于与次檩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主檩连接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接柱状连接件的配合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次檩连接部还包括“L”形紧固件,“L”形紧固件设置于板状主体的一侧,“L”形紧固件与板状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卡设次檩的卡槽,卡槽对应“L”形紧固件的侧壁设置有贯穿“L”形紧固件的第一连接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板状主体的板面垂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板状主体远离“L”形紧固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主檩的支撑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主檩和次檩通过上述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连接,主檩中空,主檩连接部插入主檩一端内,板状主体与次檩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主檩连接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螺栓的第一配合孔,主檩设置有第二配合孔,主檩与主檩连接部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配合孔和第二配合孔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次檩连接部还包括“L”形紧固件,“L”形紧固件设置于板状主体的一侧,“L”形紧固件与板状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卡设次檩的卡槽,卡槽对应“L”形紧固件的侧壁设置有贯穿“L”形紧固件的第一连接孔,次檩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卡槽内,次檩设置于卡槽内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重合,次檩与板状主体通过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实现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板状主体远离“L”形紧固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主檩的支撑条,主檩与支撑条抵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次檩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平行,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在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内的投影无重合,第一连接柱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第二连接柱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使用时,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铰接,而第一连接件用于与主檩连接,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次檩连接,实现了主檩和次檩连接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屋檩单元,由于其包括主檩、次檩,且主檩和次檩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连接而成,故其结构连接灵活。特别的,当次檩的相对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时,能使多个次檩相互连接呈环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连接个数,而使得屋檩单元相互连接成屋檩时更灵活,且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屋檩单元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屋檩单元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屋檩单元;110-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120-第一连接件;121-第一铰接连接部;122-主檩连接部;123-第一配合孔;130-第二连接件;131-第二铰接连接部;132-次檩连接部;133-板状主体;134-“L”形紧固件;135-卡槽;136-第一连接孔;137-支撑条;140-主檩;141-第二配合孔;160-次檩;161-第一连接柱;162-第二连接柱;167-第一连接通孔;168-第二连接通孔;171-柱状连接件;172-螺栓;173-连接部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110和包括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110的屋檩单元100。
如图1所示,一种屋檩单元100,包括主檩140和次檩160,主檩140和次檩160通过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110连接。
如图2-图4所示,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110包括用于与主檩14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20,和用于与次檩160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30。第一连接件12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铰接连接部121和主檩连接部122,第二连接件13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铰接连接部131和次檩连接部132,第一铰接连接部121和第二铰接连接部131铰接,主檩连接部122呈板状;次檩连接部132包括板状主体133,板状主体133用于与次檩160连接。
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110由于第一连接件120和第二连接件130的铰接,且第一连接件120用于与主檩140连接,第二连接件130用于与次檩160连接,当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110与主檩140和次檩160连接后,通过第一连接件120相对于第二连接件130转动,使得主檩140和次檩160两者之间的夹角可调。增强了主檩140和次檩160连接的灵活性。
主檩140中空,主檩连接部122插入主檩140一端内,板状主体133与次檩160连接。优选地,主檩140内对应主檩连接部122插入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卡设主檩连接部122的连接部卡件173。主檩连接部122与主檩140的连接采用卡接的形式限制了主檩连接部122在主檩140内侧向及内外向位移。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5所示,主檩连接部122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接柱状连接件171的第一配合孔123,主檩140设置有第二配合孔141,主檩140与主檩连接部122通过柱状连接件171穿过第一配合孔123和第二配合孔141实现连接。该连接方式安装施工方便,优选地,第一配合孔123和第二配合孔141还可以是螺孔,柱状连接件171还可以是螺钉。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次檩连接部132还包括“L”形紧固件134,“L”形紧固件134设置于板状主体133的一侧,“L”形紧固件134与板状主体133之间形成用于卡设次檩160的卡槽135,卡槽135对应“L”形紧固件134的侧壁设置有贯穿“L”形紧固件134的第一连接孔136,次檩16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卡槽135内,次檩160设置于卡槽135内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图未示),第一连接孔136与第二连接孔重合,次檩160与板状主体133通过螺栓172穿过第一连接孔136和第二连接孔实现连接,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螺栓172穿过第一连接孔136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
螺栓172通过穿过第一连接孔136及设置于次檩160上的第二连接孔实现主檩140与第二连接件130的连接,该连接方式装配方便,且能使得主檩140与第二连接件130连接稳固。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孔136的深度方向与板状主体133的板面垂直。由于在使用时,主檩140和次檩160安装好后,板状主体133以及次檩160均是竖直设置,因此,当第一连接孔136的深度于板状主体133垂直时,安装的螺栓172则是与水平面平行,这样能使得次檩160与第二连接件130的连接更稳固。
进一步的,板状主体133远离“L”形紧固件134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主檩140的支撑条137,主檩140与支撑条137抵接。
设置支撑条137是为了起到支撑主檩140的效果,避免于主檩140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20受力过大而导致断裂,同时还能起到调整主檩140和次檩160之间的夹角的效果。
进一步地,次檩160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61和第二连接柱162,第一连接柱161与第二连接柱162平行,第一连接柱161和第二连接柱162在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内的投影无重合,第一连接柱161与第二连接柱162交替设置,第一连接柱161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167,第二连接柱16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168。
次檩160两端部设置的第一连接柱161和第二连接柱162,使得多个次檩160相互连接实现多个屋檩单元100的连接从而构成完整的屋檩。多个次檩160相互连接的方式为,将多个次檩160拼接成环,向相邻两个次檩160的第一连接通孔167和第二连接通孔168内同时插入连接螺栓实现多个次檩160的连接。因此,第一连接柱161和第二连接柱162的设置使得多个次檩160能相互连接,且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连接的个数。进而使得屋檩在由屋檩单元100装配的过程中更灵活多变。
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在多个次檩160的上下两侧设置固定盘来将多个次檩160的位置及形状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61的数量为2,第二连接柱162的数量为1,在竖直面上,第二连接柱162位于第一连接柱161的中部位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铰接,而第一连接件用于与主檩连接,第二连接件用于与次檩连接,实现了主檩和次檩连接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屋檩单元,由于其包括主檩、次檩,且主檩和次檩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连接而成,故其结构连接灵活。特别的,当次檩的相对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时,能使多个次檩相互连接呈环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连接个数,而使得屋檩单元相互连接成屋檩时更灵活,且安装更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主檩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用于与次檩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所述第一连接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铰接连接部和主檩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铰接连接部和次檩连接部,所述第一铰接连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连接部铰接,所述主檩连接部呈板状;所述次檩连接部包括板状主体,所述板状主体用于与次檩连接。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檩连接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接柱状连接件的配合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檩连接部还包括“L”形紧固件,所述“L”形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板状主体的一侧,所述“L”形紧固件与所述板状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卡设次檩的卡槽,所述卡槽对应所述“L”形紧固件的侧壁设置有贯穿所述“L”形紧固件的第一连接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深度方向与所述板状主体的板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远离所述“L”形紧固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主檩的支撑条。
6.一种屋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檩和次檩,所述主檩和次檩通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连接,所述主檩中空,所述主檩连接部插入所述主檩一端内,所述板状主体与所述次檩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檩连接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插接连接螺栓的第一配合孔,所述主檩设置有第二配合孔,所述主檩与所述主檩连接部通过连接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配合孔和所述第二配合孔实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檩连接部还包括“L”形紧固件,所述“L”形紧固件设置于所述板状主体的一侧,所述“L”形紧固件与所述板状主体之间形成用于卡设次檩的卡槽,所述卡槽对应所述“L”形紧固件的侧壁设置有贯穿所述“L”形紧固件的第一连接孔,所述次檩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次檩设置于所述卡槽内的位置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重合,所述次檩与所述板状主体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实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屋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状主体远离所述“L”形紧固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主檩的支撑条,所述主檩与所述支撑条抵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屋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檩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连接柱平行,所述第一连接柱和所述第二连接柱在与其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内的投影无重合,所述第一连接柱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连接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柱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连接通孔。
CN201821547204.7U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Active CN2090252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7204.7U CN209025210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47204.7U CN209025210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5210U true CN209025210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87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47204.7U Active CN209025210U (zh) 2018-09-20 2018-09-20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52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92110A (en) Wall panels and joint structures
CN105093455B (zh) 组合式光纤布线装置
CN209025210U (zh) 一种房屋主檩和次檩的连接构件及屋檩单元
CN209163170U (zh) 一种屋檩单元及屋檩
CN209163058U (zh) 一种主檩和次檩的连接件及屋檩单元
CN206233408U (zh) 装配式轻钢组合结构房屋
CN109025022A (zh) 一种屋檩单元及屋檩
CN211058136U (zh) 一种改进型的轻质隔墙板
CN211548072U (zh) 一种易组装的方管立柱防护棚
CN208815794U (zh) 排水结构
CN2930480Y (zh) 一种屏风的连接结构
CN208280319U (zh) 一种连接件
CN208950440U (zh) 一种帐篷支撑连接件
CN108151268A (zh) 风口结构、空调和风口部件安装方法
CN206034789U (zh) 具有梯梁连接部的建筑住宅pc保温楼梯钢架结构
CN205935414U (zh) 具有端帽的建筑住宅pc保温梁钢架结构
CN214055720U (zh) 一种可方便相互拼接的高强度建筑施工用混凝土预制件
CN208272889U (zh) 一种光伏组件固定压码
CN215442626U (zh) 连接结构
CN214195691U (zh) 廊架式景观构筑物及廊架系统
CN113622586B (zh) 一种装配式跌级吊顶结构
CN209302193U (zh) 新型组装房子玩具
CN214241750U (zh) 一种工程预制梁存放底座
CN220394972U (zh) 一种传统建筑扩建的屋脊连接固定结构
CN209299834U (zh) 一种温室大棚用的排水天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