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3437U -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3437U
CN209023437U CN201821212166.XU CN201821212166U CN209023437U CN 209023437 U CN209023437 U CN 209023437U CN 201821212166 U CN201821212166 U CN 201821212166U CN 209023437 U CN209023437 U CN 2090234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lower cover
ring
loose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216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瑞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Mai De Med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Mai De Med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Mai De Med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Mai De Medical Equip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216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34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34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34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密封片;结构简化、组装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且便于操作,上盖体与密封片的组装方式满足客户对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添加方式的不同需求且不会在配方物质混合过程中造成意外泄漏;密封组件的设置保证了储存腔的密封性,避免空气、水、杂质等物体的渗入导致配方物质的失效;上盖体、下盖体中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的设置使储库型瓶盖在使用前状态下避免因储运途中人为错误操作或颠簸震动导致反向转动破坏储存腔密封性的现象发生;上盖体、下盖体中第三防松脱结构的设置保证在储库瓶使用后不会发生反转脱离现象,保证使用者无论拧动上盖体还是下盖体都可一次性完成整个盖体与瓶身的脱离。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储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销售的很多产品都是以溶剂的形式出现,在使用之前需要与某种液体混合。这些产品涉及:混合型饮料、食物、医药、化妆品、奶粉配方、营养品、补充物、混合型使用的胶等。这些产品混合后使用的产品在混合后不能保持很长时间的活性、稳定性、有效使用性、强度,如果单独隔离则可长时间储存。这就需要一种既可实现分离包装又可让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携带方便、操作简单人性化的包装存储装置。混合操作简单、携带运输方便的储库瓶作为上述产品包装存储的载体受到很多厂家的青睐,储库瓶中通常采用储库型瓶盖对储库瓶进行密封,但是现有的储库型瓶盖存在以下缺陷:密封性差,导致储库瓶内物质因受潮而结块;部件之间的组装工艺复杂,导致成本增加;整体的结构设计复杂,用户使用难度大;例如:a.压时阻力过大,使用操作困难;b.用时需要拧下瓶盖,然后打开储库瓶盖,将瓶盖内的物质倒入瓶子里,这个过程操作复杂,而且在倒入的过程中瓶盖内的物质容易外泄,最终不能达到预定的配比结果;c.操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包括:上盖体1,下盖体2,密封片3;密封片3热熔固定在上盖体1的上端密封片容置凹台11中或密封片3与上盖体1的上端为一体成型密封结构,上盖体1与下盖体2螺纹连接;上盖体1、下盖体2、密封片3之间围成存放配方物质(配方物体可为粉末、固体、液体)的储存腔,上盖体包括通过平面连接桥13连接的外层上盖圆柱外罩12、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16,其中密封片容置凹台11位于连接桥13内侧,上盖圆柱外罩12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14连接有撕裂C环15,上盖圆柱外罩 12的内侧加工有上盖内螺纹121,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下端边缘设有刺破齿 161;下盖体2包括内侧的连接环21、外侧的下盖圆柱外罩22、密封固定在连接环21下端的隔离片23,连接环21的上端部外侧加工有下盖外螺纹211、下端部内侧密封固定有隔离片23,下盖圆柱外罩22的内侧加工有下盖内螺纹221;下盖体2中连接环21的上部插进上盖体1中上盖圆柱外罩12的内侧、圆环状刺破结构16之间的位置并通过上盖内螺纹121、下盖外螺纹211 的螺纹咬合作用实现上盖体1、下盖体2的连接,同时实现存放配方物质的储存腔的密封;在上盖体1、下盖体2组装完成的状态下,撕裂C环15位于下盖圆柱外罩22的上端面上方(撕裂C环15与下盖圆柱外罩22接触或不接触均可),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中刺破齿161的下端正对隔离片23的边缘位置且刺破齿161下端与隔离片23边缘的竖直距离大于或等于撕裂C环15下端面与下盖圆柱外罩22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避免在储运途中撕裂C环15 未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的状态下,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边缘而误使储存腔中的配方物质泄漏。当第一防松脱结构失效(例如撕拉C环被撕掉之后) 的情况下,第二防松脱结构开始起效,防止上盖被倒拧而跟下盖分开造成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泄漏。
密封片3与上盖体1中密封片容置凹台11的热熔固定结构或一体成型结构分别对应不同的配方物质添加方式及上盖体1、下盖体2的组装方式,针对热熔固定结构:先将上盖体1、下盖体2正向组装完成后,向储存腔中添加配方物质,再将密封片3与热熔固定在上盖体1的密封片容置凹台11中,将配方物质密封在储存腔中;针对密封片3与上盖体1上端为一体成型结构:先将上盖体1倒置,向上盖体1由圆环状刺破结构16内壁、密封片3围成的储存腔中添加配方物质,同样将下盖体2倒置与倒置的上盖体1螺纹连接将配方物质密封在储存腔中。下盖体2中的下盖内螺纹221与瓶体上端口的外螺纹连接完成储库型瓶盖与瓶身的螺纹固定,进而将瓶身中盛放的配方物质与储库型瓶盖储存腔中存放的配方物质分开来,当需要将两种配方物质混合时需要操作者先将拉动撕裂C环15,随着连接柱14的断裂使撕裂C环15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的下端面并预留出上盖体1的下行空间,操作员通过拧动上盖体1使其靠近下盖体2的过程中刺破齿161下端接触并刺破隔离片23较薄的边缘位置,使配方物质泄漏并释放到瓶身中进行混合。
上述储库型瓶盖结构、组装工艺简单(只需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的拧动旋转即可),生产成本低且便于操作者使用,密封片3与上盖体1的连接密封方式满足不同厂家添加配方物质的不同工序需求,通过刺破齿161对隔离片23的作用使瓶盖储存腔中的配方物质完全进入瓶身内腔中避免造成意外泄漏。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上盖体1、下盖体2中设有密封组件,其中密封组件包括上盖体1中位于外层上盖圆柱外罩12、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16之间的上盖密封圈17且上盖密封圈17的上端与上盖体1一体成型,密封组件还包括下盖体2中位于连接环21上端部的下盖密封圈212,上盖密封圈17、下盖密封圈212之间过盈配合组装,进一步提高了储存腔的密封性,避免空气进入储存腔中使配方物质氧化变质、避免水分进入储存腔中使配方物质受潮降低使用性能。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下盖体2中的下盖圆柱外罩 22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一体密封环24且一体密封环24位于下盖内螺纹221、连接环21之间,一体密封环24的外侧面是与瓶身瓶口的内侧面相匹配的弧形面,储库型瓶盖与瓶身螺纹组装状态下,一体密封环24的外侧面紧贴瓶身瓶口的内侧面且与瓶口内侧面过盈配合。
通过下盖体2中一体密封环24的设置,进一步改善储库型盖体与瓶身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在储运过程中因剧烈晃动导致瓶身内配方物质的泄漏。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下盖体2中下盖圆柱外罩22 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侧密封环25,侧密封环25位于一体密封环24 与下盖内螺纹221之间的位置,侧密封环25靠近一体密封环24一侧加工有与瓶身瓶口外侧面匹配的弧形面且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的体积空间恰好与瓶口上边缘形状尺寸互相匹配并允许瓶身瓶口上边缘部分的安置,瓶身的瓶口卡在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且侧密封环25与瓶身瓶口的外侧面过盈配合。
将瓶身瓶口卡接密封在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通过瓶口内外两侧的密封结构进一步提高瓶盖与瓶身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保证瓶身内配方物质的存储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下盖体2中下盖圆柱外罩22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固定有撕裂C环26,撕裂C环26的内侧面加工有圆周方向排列的防滑凸起261,相应的,瓶身的外侧面加工有与防滑凸起261 配合使用的凹槽,防滑凸起261卡进瓶身外侧的凹槽中。在储库瓶未经使用时,防滑凸起261可避免储库型瓶盖与瓶身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其次,在使用之前,需要拉动撕裂C环26使其脱离下盖圆柱外罩22,所以撕裂C环26 的设置可对使用和未使用过的储库瓶进行标记。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上盖体1、下盖体2中设有至少一组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一防松脱结构包括上盖体1中撕裂C环15内侧面下端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其中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 151的第一倾斜平面1511倾斜角度(第一倾斜面1511与所处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较小且长度较长、第二倾斜面1512的倾斜角度(第二倾斜面1512 与所处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较大且长度较小,第一防松脱结构还包括与下盖体2中连接环21外侧一体成型的第二防松脱卡钩213,在上盖体1与下盖体2进行旋转组装的过程中,第二防松脱卡钩213相对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 151先经过第一倾斜平面1511、再经过第二倾斜面1512后与第一防松脱卡勾 151的第二倾斜面1512的端面卡扣相接。
通过第一防松脱卡勾151、第二防松脱卡钩213之间的抵触卡扣作用,在未使用之前,避免螺纹连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发生反转造成连接松脱现象,其中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中第一倾斜面1511、第二倾斜面1512 的设置使第二防松脱卡钩213与第一防松脱卡勾151方便旋转卡扣的同时优化防松脱结构的卡扣功能。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中第一倾斜平面1511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α为5°~45°,第二倾斜面1512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β为50°~80°。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防松脱结构中撕裂C环15中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与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沿圆周方向首尾连续排列,连接环21外侧的第二防松脱卡钩213沿连接环21 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第二防松脱卡勾213的卡扣尖部2131恰好可紧密卡扣在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中,优选的,连接环 21外侧等间隔排列2~5个第二防松脱卡钩213。
第一防松脱卡勾151、卡扣凹谷1513沿圆周方向首尾连续排列,且第二防松脱卡勾213的卡扣尖部2131恰好可紧密卡扣在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 151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中可保证防松脱结构的防松脱精密度,严格抑制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的反转松脱现象,第二防松脱卡勾213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主要是避免因防松脱结构的设置导致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螺纹连接时输出力增大的现象,保证防松脱的同时不会增加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设有第二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包括第一螺纹凸台1211、第二螺纹凸台 215;第一螺纹凸台1211设置在上盖内螺纹121中相邻上下螺纹圈之间的凹谷中且N个第一螺纹凸台1211沿圆周方向排列;下盖外螺纹211是螺旋排列的N个分段式螺纹即下盖外螺纹211由N个分段式螺纹组成,且每个分段式螺纹的下盖外螺纹211的端部均包含一个第二螺纹凸台215(下盖外螺纹211共包含N个第二螺纹凸台215),其中N为1~4中任一自然数,上盖体1、下盖体2螺纹拧动连接的过程中分段式下盖外螺纹211在上盖内螺纹121中拧动螺旋上升时避开第一螺纹凸台1211(即第一螺纹凸台1211恰好经过相邻分段式螺纹之间的空隙位置),在螺旋上升的终点位置第一螺纹凸台1211 位于第二螺纹凸台215的螺旋前方位置,避免在未使用之前的储运过程中人为错误操作或因颠簸震动使上盖体1、下盖体2发生反向旋转拧动导致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泄漏。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设有第三防松脱结构,第三防松脱结构包括M个第一定位凸筋162、M个第二定位凸筋214;长条状的第一定位凸筋162位于圆环状刺破结构16外侧面且沿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第二定位凸筋214位于连接环21内侧面且M个第二定位凸筋214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撕裂C环15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后上盖体1朝向下盖体2运动并使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的过程中,第一定位凸筋162、第二定位凸筋214在竖直方向以螺旋轨迹靠近,当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后,M个第一定位凸筋162、 M个第二定位凸筋214处于互相抵触的状态;单个第一定位凸筋162与单个第二定位凸筋214接触起点是第一定位凸筋162中的第一圆弧面1621先越过第二定位凸筋214中的第二圆弧面2141,接触终点是第一定位凸筋162中第一平直端面1622与第二定位凸筋214的第二平直端面2142卡扣相接,M为2~ 5的自然数。
上盖体1中撕裂C环15脱离后,螺旋拧动使上盖体1朝向下盖体2运动过程中,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后,第一定位凸筋162与第二定位凸筋 214螺旋轨迹靠近并最终将两个定位凸筋的平直端面卡扣相接,使用者需要将整个储库型瓶盖与瓶身脱离时,无论是拧动上盖体1还是下盖体2都可以达到瓶盖整体与瓶身脱离的目的,第三防松脱结构之前的卡扣作用会阻碍上盖体1、下盖体2因反转操作而相对分离,避免使用者的二次操作并保证瓶盖与瓶身的分离操作一次性完成。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下端部的刺破齿161的具体形状为锯状齿、密集型小齿、刀型齿或刀型齿加导柱中的一种,其中刀型齿加导柱状的刺破齿161中,导柱位于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圆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刺破齿161中锯状齿、密集型小齿、刀型齿占据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下端圆圈周长的比例为大于等于0.25 小于等于0.5或大于0.5小于1。
根据多次刺破实验证明,当比值在0.25~0.5之间时:锯状齿的刺破力适中,刺破后的隔离片23与下盖体2部分分离;密集型小齿的刺破力偏大,刺破后的隔离片23与下盖体2有可能完全分离、也有可能部分分离;刀型齿的刺破力较大,刺破后的隔离片23与下盖体2部分分离;刀型齿加导柱的刺破力较大,刺破后的隔离片23与下盖体2部分分离。当比值在0.5~1之间时,锯状齿的刺破力适中,刺破后的隔离片23与下盖体2完全分离;密集型小齿的刺破力较大,刺破后的隔离片23与下盖体2完全分离;刀型齿的刺破力较大,刺破后的隔离片23与下盖体2完全分离;刀型齿加导柱的刺破力较大,刺破后的隔离片23与下盖体2完全分离。具体设计时可根据客户要求在保证刺破齿加工简单的基础上,尽量满足客户对刺破力大小及是否允许隔离片23与下盖体2完全分离等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a、图1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上盖体及密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上盖体及密封片的截面示意图;
图2a、2b、2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下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d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第一防松脱结构中第一防松脱卡勾中两个倾斜面的倾斜角简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第三防松脱结构中第一定位凸筋、第二定位凸筋配合组装简示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锯状齿形式的刺破齿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密集型小齿形式的刺破齿结构示意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刀状齿形式的刺破齿结构示意图;
图5d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刀状齿加导柱形式的刺破齿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涉及的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密封片与上盖体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结构编号说明:
上盖体1,密封片容置凹台11,上盖圆柱外罩12,上盖内螺纹121,第一螺纹凸台1211,连接桥13,连接柱14,撕裂C环15,第一防松脱卡勾151,第一倾斜平面1511,再经过第二倾斜面1512,卡扣凹谷1513,圆环状刺破结构 16,刺破齿161,第一定位凸筋162,第一圆弧面1621,第一平直端面1622,上盖密封圈17,下盖体2,连接环21,下盖外螺纹211,下盖密封圈212,第二防松脱卡钩213,卡扣尖部2131,第二定位凸筋214,第二圆弧面2141,第二平直端面2142,第二螺纹凸台215,下盖圆柱外罩22,下盖内螺纹221,隔离片23,一体密封环24,侧密封环25,撕裂C环26,防滑凸起261,密封片3,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案例1: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包括:上盖体1,下盖体2,密封片3;密封片3热熔固定在上盖体1的上端密封片容置凹台11中或密封片3与上盖体1的上端为一体成型密封结构,上盖体1与下盖体2螺纹连接;上盖体1、下盖体2、密封片3之间围成存放配方物质(配方物体可为粉末、固体、液体)的储存腔,上盖体包括通过平面连接桥13连接的外层上盖圆柱外罩12、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16,其中密封片容置凹台11位于连接桥13内侧,上盖圆柱外罩12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14连接有撕裂C环15,上盖圆柱外罩 12的内侧加工有上盖内螺纹121,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下端边缘设有刺破齿 161;下盖体2包括内侧的连接环21、外侧的下盖圆柱外罩22、密封固定在连接环21下端的隔离片23,连接环21的上端部外侧加工有下盖外螺纹211、下端部内侧密封固定有隔离片23,下盖圆柱外罩22的内侧加工有下盖内螺纹221;下盖体2中连接环21的上部插进上盖体1中上盖圆柱外罩12、圆环状刺破结构16之间的位置并通过上盖内螺纹121、下盖外螺纹211的螺纹咬合密封作用实现上盖体1、下盖体2的连接,同时实现存放配方物质的储存腔的密封;在上盖体1、下盖体2组装完成的状态下,撕裂C环15位于下盖圆柱外罩22的上端面上方(撕裂C环15与下盖圆柱外罩22接触或不接触均可),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中刺破齿161的下端正对隔离片23的边缘位置且刺破齿161下端与隔离片23边缘的竖直距离大于撕裂C环15下端面与下盖圆柱外罩22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避免在储运途中撕裂C环15未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的状态下,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边缘而误使储存腔中的配方物质泄漏。
其中,上盖体1、下盖体2中设有密封组件,其中密封组件包括上盖体1 中位于外层上盖圆柱外罩12、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16之间的上盖密封圈17 且上盖密封圈17的上端与上盖体1一体成型,密封组件还包括下盖体2中位于连接环21上端部的下盖密封圈212,上盖密封圈17、下盖密封圈212之间过盈配合组装,进一步提高了储存腔的密封性,避免空气进入储存腔中使配方物质氧化变质、避免水分进入储存腔中使配方物质受潮降低使用性能。
其中,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下端部的刺破齿161的具体形状为锯状齿;锯状齿的刺破齿161占据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下端圆圈周长的比例为0.3或0.5。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的下盖圆柱外罩22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一体密封环24且一体密封环24位于下盖内螺纹221、连接环21之间,一体密封环24的外侧面是与瓶身瓶口的内侧面相匹配的弧形面,储库型瓶盖与瓶身螺纹组装状态下,一体密封环24的外侧面紧贴瓶身瓶口的内侧面且与瓶口内侧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下盖圆柱外罩22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侧密封环25,侧密封环25位于一体密封环24与下盖内螺纹221之间的位置,侧密封环25靠近一体密封环24一侧加工有与瓶身瓶口外侧面匹配的弧形面且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的体积空间恰好与瓶口上边缘形状尺寸互相匹配并允许瓶身瓶口上边缘部分的安置,瓶身的瓶口卡在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且侧密封环25与瓶身瓶口的外侧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下盖圆柱外罩22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固定有撕裂C环26,撕裂C环26的内侧面加工有圆周方向排列的防滑凸起261,相应的,瓶身的外侧面加工有与防滑凸起261配合使用的凹槽,防滑凸起261 卡进瓶身外侧的凹槽中。在储库瓶未经使用时,防滑凸起261可避免储库型瓶盖与瓶身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其次,在使用之前,需要拉动撕裂C环26使其脱离下盖圆柱外罩22,所以撕裂C环26的设置可对使用和未使用过的储库瓶进行标记。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中设有一组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一防松脱结构包括上盖体1中撕裂C环15内侧面下端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其中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的第一倾斜平面1511倾斜角度 (第一倾斜面1511与所处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较小且长度较长、第二倾斜面1512的倾斜角度(第二倾斜面1512与所处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较大且长度较小,第一防松脱结构还包括与下盖体2中连接环21外侧一体成型的第二防松脱卡钩213,在上盖体1与下盖体2进行旋转组装的过程中,第二防松脱卡钩213相对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先经过第一倾斜平面1511、再经过第二倾斜面1512后与第一防松脱卡勾151的第二倾斜面1512的端面卡扣相接。
进一步的,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中第一倾斜平面1511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α为5°,第二倾斜面1512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β为50°。
进一步的,防松脱结构中撕裂C环15中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与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沿圆周方向首尾连续排列,连接环 21外侧的第二防松脱卡钩213沿连接环2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第二防松脱卡勾213的卡扣尖部2131恰好可紧密卡扣在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151 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中,优选的,连接环21外侧等间隔排列2个第二防松脱卡钩213。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设有第二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包括第一螺纹凸台1211、第二螺纹凸台215;第一螺纹凸台1211设置在上盖内螺纹121中相邻上下螺纹圈之间的凹谷中且2个第一螺纹凸台1211沿圆周方向排列;下盖外螺纹211是螺旋排列的2个分段式螺纹即下盖外螺纹 211由2个分段式螺纹组成,且每个分段式螺纹的下盖外螺纹211的端部均包含一个第二螺纹凸台215(下盖外螺纹211共包含2个第二螺纹凸台215),上盖体1、下盖体2螺纹拧动连接的过程中分段式下盖外螺纹211在上盖内螺纹121中拧动螺旋上升时避开第一螺纹凸台1211(即第一螺纹凸台1211 恰好经过相邻分段式螺纹之间的空隙位置),在螺旋上升的终点位置第一螺纹凸台1211位于第二螺纹凸台215的螺旋前方位置,避免在未使用之前的储运过程中人为错误操作或因颠簸震动使上盖体1、下盖体2发生反向旋转拧动导致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泄漏。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设有第三防松脱结构,第三防松脱结构包括2个第一定位凸筋162、2个第二定位凸筋214;长条状的第一定位凸筋162位于圆环状刺破结构16外侧面且沿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第二定位凸筋214位于连接环21内侧面且2个第二定位凸筋214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撕裂C环15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后上盖体1朝向下盖体2运动并使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的过程中,第一定位凸筋162、第二定位凸筋214在竖直方向以螺旋轨迹靠近,当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后,2个第一定位凸筋162、2个第二定位凸筋214 处于互相抵触的状态;单个第一定位凸筋162与单个第二定位凸筋214接触起点是第一定位凸筋162中的第一圆弧面1621先越过第二定位凸筋214中的第二圆弧面2141,接触终点是第一定位凸筋162中第一平直端面1622与第二定位凸筋214的第二平直端面2142卡扣相接。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的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上盖体1、下盖体2 之间的组装结构及组装工艺简单,成本降低且便于用户操作,上盖体1与密封片3的组装方式满足客户对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添加方式的不同需求且不会在配方物质混合过程中造成意外泄漏;密封组件的设置保证了储存腔的密封性,避免空气、水、杂质等物体的渗入导致配方物质的失效;上盖体1、下盖体2中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的设置使储库瓶在使用前状态下避免因储运途中人为错误操作或颠簸震动导致反向转动破坏储存腔密封性的情况;上盖体1、下盖体2中第三防松脱结构的设置保证在储库瓶使用后,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不会发生反转脱离现象,保证使用者无论拧动上盖体1还是下盖体2都可一次性完成整个盖体与瓶身的脱离。
具体实施案例2: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包括:上盖体1,下盖体2,密封片3;密封片3热熔固定在上盖体1的上端密封片容置凹台11中或密封片3与上盖体1的上端为一体成型密封结构,上盖体1与下盖体2螺纹连接;上盖体1、下盖体2、密封片3之间围成存放配方物质(配方物体可为粉末、固体、液体)的储存腔,上盖体包括通过平面连接桥13连接的外层上盖圆柱外罩12、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16,其中密封片容置凹台11位于连接桥13内侧,上盖圆柱外罩12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14连接有撕裂C环15,上盖圆柱外罩 12的内侧加工有上盖内螺纹121,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下端边缘设有刺破齿 161;下盖体2包括内侧的连接环21、外侧的下盖圆柱外罩22、密封固定在连接环21下端的隔离片23,连接环21的上端部外侧加工有下盖外螺纹211、下端部内侧密封固定有隔离片23,下盖圆柱外罩22的内侧加工有下盖内螺纹221;下盖体2中连接环21的上部插进上盖体1中上盖圆柱外罩12、圆环状刺破结构16之间的位置并通过上盖内螺纹121、下盖外螺纹211的螺纹咬合密封作用实现上盖体1、下盖体2的连接,同时实现存放配方物质的储存腔的密封;在上盖体1、下盖体2组装完成的状态下,撕裂C环15位于下盖圆柱外罩22的上端面上方(撕裂C环15与下盖圆柱外罩22接触或不接触均可),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中刺破齿161的下端正对隔离片23的边缘位置且刺破齿161下端与隔离片23边缘的竖直距离大于撕裂C环15下端面与下盖圆柱外罩22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避免在储运途中撕裂C环15未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的状态下,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边缘而误使储存腔中的配方物质泄漏。
其中,上盖体1、下盖体2中设有密封组件,其中密封组件包括上盖体1 中位于外层上盖圆柱外罩12、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16之间的上盖密封圈17 且上盖密封圈17的上端与上盖体1一体成型,密封组件还包括下盖体2中位于连接环21上端部的下盖密封圈212,上盖密封圈17、下盖密封圈212之间过盈配合组装,进一步提高了储存腔的密封性,避免空气进入储存腔中使配方物质氧化变质、避免水分进入储存腔中使配方物质受潮降低使用性能。
其中,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下端部的刺破齿161的具体形状为密集型小齿;刺破齿161中密集型小齿占据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下端圆圈周长的比例为大于 0.5。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的下盖圆柱外罩22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一体密封环24且一体密封环24位于下盖内螺纹221、连接环21之间,一体密封环24的外侧面是与瓶身瓶口的内侧面相匹配的弧形面,储库型瓶盖与瓶身螺纹组装状态下,一体密封环24的外侧面紧贴瓶身瓶口的内侧面且与瓶口内侧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下盖圆柱外罩22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侧密封环25,侧密封环25位于一体密封环24与下盖内螺纹221之间的位置,侧密封环25靠近一体密封环24一侧加工有与瓶身瓶口外侧面匹配的弧形面且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的体积空间恰好与瓶口上边缘形状尺寸互相匹配并允许瓶身瓶口上边缘部分的安置,瓶身的瓶口卡在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且侧密封环25与瓶身瓶口的外侧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下盖圆柱外罩22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固定有撕裂C环26,撕裂C环26的内侧面加工有圆周方向排列的防滑凸起261,相应的,瓶身的外侧面加工有与防滑凸起261配合使用的凹槽,防滑凸起261 卡进瓶身外侧的凹槽中。在储库瓶未经使用时,防滑凸起261可避免储库型瓶盖与瓶身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其次,在使用之前,需要拉动撕裂C环26使其脱离下盖圆柱外罩22,所以撕裂C环26的设置可对使用和未使用过的储库瓶进行标记。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中设有一组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一防松脱结构包括上盖体1中撕裂C环15内侧面下端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其中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的第一倾斜平面1511倾斜角度 (第一倾斜面1511与所处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较小且长度较长、第二倾斜面1512的倾斜角度(第二倾斜面1512与所处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较大且长度较小,第一防松脱结构还包括与下盖体2中连接环21外侧一体成型的第二防松脱卡钩213,在上盖体1与下盖体2进行旋转组装的过程中,第二防松脱卡钩213相对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先经过第一倾斜平面1511、再经过第二倾斜面1512后与第一防松脱卡勾151的第二倾斜面1512的端面卡扣相接。
进一步的,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中第一倾斜平面1511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α为15°,第二倾斜面1512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β为70°。
进一步的,防松脱结构中撕裂C环15中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与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沿圆周方向首尾连续排列,连接环 21外侧的第二防松脱卡钩213沿连接环2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第二防松脱卡勾213的卡扣尖部2131恰好可紧密卡扣在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151 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中,优选的,连接环21外侧等间隔排列3个第二防松脱卡钩213。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设有第二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包括第一螺纹凸台1211、第二螺纹凸台215;第一螺纹凸台1211设置在上盖内螺纹121中相邻上下螺纹圈之间的凹谷中且3个第一螺纹凸台1211沿圆周方向排列;下盖外螺纹211是螺旋排列的3个分段式螺纹即下盖外螺纹 211由3个分段式螺纹组成,且每个分段式螺纹的下盖外螺纹211的端部均包含一个第二螺纹凸台215(下盖外螺纹211共包含3个第二螺纹凸台215),上盖体1、下盖体2螺纹拧动连接的过程中分段式下盖外螺纹211在上盖内螺纹121中拧动螺旋上升时避开第一螺纹凸台1211(即第一螺纹凸台1211 恰好经过相邻分段式螺纹之间的空隙位置),在螺旋上升的终点位置第一螺纹凸台1211位于第二螺纹凸台215的螺旋前方位置,避免在未使用之前的储运过程中人为错误操作或因颠簸震动使上盖体1、下盖体2发生反向旋转拧动导致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泄漏。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设有第三防松脱结构,第三防松脱结构包括3个第一定位凸筋162、3个第二定位凸筋214;长条状的第一定位凸筋162位于圆环状刺破结构16外侧面且沿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第二定位凸筋214位于连接环21内侧面且3个第二定位凸筋214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撕裂C环15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后上盖体1朝向下盖体2运动并使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的过程中,第一定位凸筋162、第二定位凸筋214在竖直方向以螺旋轨迹靠近,当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后,3个第一定位凸筋162、3个第二定位凸筋214 处于互相抵触的状态;单个第一定位凸筋162与单个第二定位凸筋214接触起点是第一定位凸筋162中的第一圆弧面1621先越过第二定位凸筋214中的第二圆弧面2141,接触终点是第一定位凸筋162中第一平直端面1622与第二定位凸筋214的第二平直端面2142卡扣相接。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的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上盖体1、下盖体2 之间的组装结构及组装工艺简单,成本降低且便于用户操作,上盖体1与密封片3的组装方式满足客户对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添加方式的不同需求且不会在配方物质混合过程中造成意外泄漏;密封组件的设置保证了储存腔的密封性,避免空气、水、杂质等物体的渗入导致配方物质的失效;上盖体1、下盖体2中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的设置使储库瓶在使用前状态下避免因储运途中人为错误操作或颠簸震动导致反向转动破坏储存腔密封性的情况;上盖体1、下盖体2中第三防松脱结构的设置保证在储库瓶使用后,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不会发生反转脱离现象,保证使用者无论拧动上盖体1还是下盖体2都可一次性完成整个盖体与瓶身的脱离。
具体实施案例3: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包括:上盖体1,下盖体2,密封片3;密封片3热熔固定在上盖体1的上端密封片容置凹台11中或密封片3与上盖体1的上端为一体成型密封结构,上盖体1与下盖体2螺纹连接;上盖体1、下盖体2、密封片3之间围成存放配方物质(配方物体可为粉末、固体、液体)的储存腔,上盖体包括通过平面连接桥13连接的外层上盖圆柱外罩12、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16,其中密封片容置凹台11位于连接桥13内侧,上盖圆柱外罩12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14连接有撕裂C环15,上盖圆柱外罩 12的内侧加工有上盖内螺纹121,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下端边缘设有刺破齿 161;下盖体2包括内侧的连接环21、外侧的下盖圆柱外罩22、密封固定在连接环21下端的隔离片23,连接环21的上端部外侧加工有下盖外螺纹211、下端部内侧密封固定有隔离片23,下盖圆柱外罩22的内侧加工有下盖内螺纹221;下盖体2中连接环21的上部插进上盖体1中上盖圆柱外罩12、圆环状刺破结构16之间的位置并通过上盖内螺纹121、下盖外螺纹211的螺纹咬合密封作用实现上盖体1、下盖体2的连接,同时实现存放配方物质的储存腔的密封;在上盖体1、下盖体2组装完成的状态下,撕裂C环15位于下盖圆柱外罩22的上端面上方(撕裂C环15与下盖圆柱外罩22接触或不接触均可),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中刺破齿161的下端正对隔离片23的边缘位置且刺破齿161下端与隔离片23边缘的竖直距离大于撕裂C环15下端面与下盖圆柱外罩22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避免在储运途中撕裂C环15未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的状态下,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边缘而误使储存腔中的配方物质泄漏。
其中,上盖体1、下盖体2中设有密封组件,其中密封组件包括上盖体1 中位于外层上盖圆柱外罩12、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16之间的上盖密封圈17 且上盖密封圈17的上端与上盖体1一体成型,密封组件还包括下盖体2中位于连接环21上端部的下盖密封圈212,上盖密封圈17、下盖密封圈212之间过盈配合组装,进一步提高了储存腔的密封性,避免空气进入储存腔中使配方物质氧化变质、避免水分进入储存腔中使配方物质受潮降低使用性能。
其中,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下端部的刺破齿161的具体形状为刀型齿加导柱,其中刀型齿加导柱状的刺破齿161中,导柱位于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圆心位置;161中刀型齿占据圆环状刺破结构16下端圆圈周长的比例为大于等于0.75。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的下盖圆柱外罩22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一体密封环24且一体密封环24位于下盖内螺纹221、连接环21之间,一体密封环24的外侧面是与瓶身瓶口的内侧面相匹配的弧形面,储库型瓶盖与瓶身螺纹组装状态下,一体密封环24的外侧面紧贴瓶身瓶口的内侧面且与瓶口内侧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下盖圆柱外罩22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侧密封环25,侧密封环25位于一体密封环24与下盖内螺纹221之间的位置,侧密封环25靠近一体密封环24一侧加工有与瓶身瓶口外侧面匹配的弧形面且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的体积空间恰好与瓶口上边缘形状尺寸互相匹配并允许瓶身瓶口上边缘部分的安置,瓶身的瓶口卡在侧密封环25、一体密封环24之间且侧密封环25与瓶身瓶口的外侧面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下盖体2中下盖圆柱外罩22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固定有撕裂C环26,撕裂C环26的内侧面加工有圆周方向排列的防滑凸起261,相应的,瓶身的外侧面加工有与防滑凸起261配合使用的凹槽,防滑凸起261 卡进瓶身外侧的凹槽中。在储库瓶未经使用时,防滑凸起261可避免储库型瓶盖与瓶身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其次,在使用之前,需要拉动撕裂C环26使其脱离下盖圆柱外罩22,所以撕裂C环26的设置可对使用和未使用过的储库瓶进行标记。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中设有一组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一防松脱结构包括上盖体1中撕裂C环15内侧面下端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其中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的第一倾斜平面1511倾斜角度 (第一倾斜面1511与所处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较小且长度较长、第二倾斜面1512的倾斜角度(第二倾斜面1512与所处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较大且长度较小,第一防松脱结构还包括与下盖体2中连接环21外侧一体成型的第二防松脱卡钩213,在上盖体1与下盖体2进行旋转组装的过程中,第二防松脱卡钩213相对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151先经过第一倾斜平面1511、再经过第二倾斜面1512后与第一防松脱卡勾151的第二倾斜面1512的端面卡扣相接。
进一步的,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中第一倾斜平面1511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α为40°,第二倾斜面1512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β为80°。
进一步的,防松脱结构中撕裂C环15中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与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151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沿圆周方向首尾连续排列,连接环 21外侧的第二防松脱卡钩213沿连接环2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第二防松脱卡勾213的卡扣尖部2131恰好可紧密卡扣在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151 之间的卡扣凹谷1513中,优选的,连接环21外侧等间隔排列4个第二防松脱卡钩213。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设有第二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包括第一螺纹凸台1211、第二螺纹凸台215;第一螺纹凸台1211设置在上盖内螺纹121中相邻上下螺纹圈之间的凹谷中且4个第一螺纹凸台1211沿圆周方向排列;下盖外螺纹211是螺旋排列的4个分段式螺纹即下盖外螺纹 211由4个分段式螺纹组成,且每个分段式螺纹的下盖外螺纹211的端部均包含一个第二螺纹凸台215(下盖外螺纹211共包含4个第二螺纹凸台215),上盖体1、下盖体2螺纹拧动连接的过程中分段式下盖外螺纹211在上盖内螺纹121中拧动螺旋上升时避开第一螺纹凸台1211(即第一螺纹凸台1211 恰好经过相邻分段式螺纹之间的空隙位置),在螺旋上升的终点位置第一螺纹凸台1211位于第二螺纹凸台215的螺旋前方位置,避免在未使用之前的储运过程中人为错误操作或因颠簸震动使上盖体1、下盖体2发生反向旋转拧动导致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泄漏。
进一步的,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设有第三防松脱结构,第三防松脱结构包括4个第一定位凸筋162、4个第二定位凸筋214;长条状的第一定位凸筋162位于圆环状刺破结构16外侧面且沿圆环状刺破结构16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第二定位凸筋214位于连接环21内侧面且4个第二定位凸筋214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撕裂C环15脱离上盖圆柱外罩12后上盖体1朝向下盖体2运动并使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的过程中,第一定位凸筋162、第二定位凸筋214在竖直方向以螺旋轨迹靠近,当刺破齿161刺破隔离片23后,4个第一定位凸筋162、4个第二定位凸筋214 处于互相抵触的状态;单个第一定位凸筋162与单个第二定位凸筋214接触起点是第一定位凸筋162中的第一圆弧面1621先越过第二定位凸筋214中的第二圆弧面2141,接触终点是第一定位凸筋162中第一平直端面1622与第二定位凸筋214的第二平直端面2142卡扣相接。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的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中上盖体1、下盖体2 之间的组装结构及组装工艺简单,成本降低且便于用户操作,上盖体1与密封片3的组装方式满足客户对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添加方式的不同需求且不会在配方物质混合过程中造成意外泄漏;密封组件的设置保证了储存腔的密封性,避免空气、水、杂质等物体的渗入导致配方物质的失效;上盖体1、下盖体2中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的设置使储库瓶在使用前状态下避免因储运途中人为错误操作或颠簸震动导致反向转动破坏储存腔密封性的情况;上盖体1、下盖体2中第三防松脱结构的设置保证在储库瓶使用后,上盖体1、下盖体2之间不会发生反转脱离现象,保证使用者无论拧动上盖体1还是下盖体2都可一次性完成整个盖体与瓶身的脱离。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包括:上盖体,下盖体,密封片;密封片热熔固定在上盖体中上端密封片容置凹台中或密封片与上盖体的上端为一体成型密封结构,上盖体与下盖体螺纹连接;上盖体、下盖体、密封片之间围成存放配方物质的储存腔,上盖体包括通过平面连接桥连接的外层上盖圆柱外罩、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其中密封片容置凹台位于连接桥内侧,上盖圆柱外罩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连接有撕裂C环,上盖圆柱外罩的内侧加工有上盖内螺纹,圆环状刺破结构的下端边缘设有刺破齿;下盖体包括内侧的连接环、外侧的下盖圆柱外罩、密封固定在连接环下端的隔离片,连接环上端部外侧加工有下盖外螺纹、下端部内侧密封固定有隔离片,下盖圆柱外罩的内侧加工有下盖内螺纹;下盖体中连接环的上部插进上盖体中上盖圆柱外罩、圆环状刺破结构之间的位置并通过上盖内螺纹、下盖外螺纹的螺纹咬合密封作用实现上盖体、下盖体的连接,同时实现存放配方物质的储存腔的密封;其特征在于:在上盖体、下盖体组装完成的状态下,撕裂C环位于下盖圆柱外罩的上端面上方,圆环状刺破结构中刺破齿的下端正对隔离片的边缘位置且刺破齿下端与隔离片边缘的竖直距离大于撕裂C环下端面与下盖圆柱外罩上端面之间的竖直距离,避免在储运途中撕裂C环未脱离上盖圆柱外罩的状态下刺破齿刺破隔离片边缘而误使储存腔中的配方物质泄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体、下盖体中设有密封组件,其中密封组件包括上盖体中位于外层上盖圆柱外罩、内层圆环状刺破结构之间的上盖密封圈且上盖密封圈的上端与上盖体一体成型,密封组件还包括下盖体中位于连接环上端部的下盖密封圈,上盖密封圈、下盖密封圈之间过盈配合组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下盖体中下盖圆柱外罩的端面内侧加工有向下延伸的侧密封环、一体密封环,一体密封环位于下盖内螺纹、连接环之间,侧密封环位于一体密封环与下盖内螺纹之间;一体密封环的外侧面是与瓶身瓶口的内侧面相匹配的弧形面,储库型瓶盖与瓶身螺纹组装状态下,一体密封环的外侧面紧贴瓶身瓶口的内侧面且与瓶口内侧面过盈配合,侧密封环靠近一体密封环一侧加工有与瓶身瓶口外侧面匹配的弧形面,侧密封环、一体密封环之间的体积空间恰好与瓶口上边缘形状尺寸互相匹配并允许瓶身瓶口上边缘部分的安置,瓶身的瓶口卡在侧密封环、一体密封环之间且侧密封环与瓶身瓶口的外侧面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下盖体中下盖圆柱外罩的下端面通过细小连接柱固定有撕裂C环,撕裂C环的内侧面加工有圆周方向排列的防滑凸起,相应的,瓶身的外侧面加工有与防滑凸起配合使用的凹槽,防滑凸起卡进瓶身外侧的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体、下盖体中设有至少一组第一防松脱结构,第一防松脱结构包括上盖体中撕裂C环内侧面下端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一防松脱卡勾,其中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的第一倾斜平面倾斜角度较小且长度较长、第二倾斜面的倾斜角度较大且长度较短,第一防松脱结构还包括与下盖体中连接环外侧一体成型的第二防松脱卡钩,上盖体与下盖体进行旋转组装的过程中,第二防松脱卡钩相对单个第一防松脱卡勾先经过第一倾斜平面、再经过第二倾斜面后与第一防松脱卡钩中第二倾斜面的端面卡扣相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第一防松脱卡勾中第一倾斜平面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α为5°~45°,第二倾斜面与该处圆切线之间的夹角β为50°~80°。
7.如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防松脱结构中撕裂C环中第一防松脱卡勾与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之间的卡扣凹谷沿圆周方向首尾连续排列,连接环外侧的第二防松脱卡钩沿连接环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第二防松脱卡勾的卡扣尖部恰好可紧密卡扣在两个相邻第一防松脱卡勾之间的卡扣凹谷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体、下盖体之间设有第二防松脱结构,第二防松脱结构包括第一螺纹凸台、第二螺纹凸台;第一螺纹凸台设置在上盖内螺纹中相邻上下螺纹圈之间的凹谷中且N个第一螺纹凸台沿圆周方向排列;下盖外螺纹是螺旋排列的N个分段式螺纹即下盖外螺纹由N个分段式螺纹组成,每个分段式螺纹的下盖外螺纹的端部均包含一个第二螺纹凸台,其中N为1~4中的任一自然数,上盖体、下盖体螺纹拧动连接的过程中分段式下盖外螺纹在上盖内螺纹中拧动螺旋上升时避开第一螺纹凸台,在螺旋上升的终点位置第一螺纹凸台位于第二螺纹凸台的螺旋前方位置,避免在未使用之前的储运过程中人为错误操作或因颠簸震动使上盖体、下盖体发生反向旋转拧动导致储存腔中配方物质的泄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上盖体、下盖体之间设有第三防松脱结构,第三防松脱结构包括M个第一定位凸筋、M个第二定位凸筋;长条状的第一定位凸筋位于圆环状刺破结构外侧面且沿圆环状刺破结构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并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第二定位凸筋位于连接环内侧面且M个第二定位凸筋沿圆周方向等角度排列,撕裂C环脱离上盖圆柱外罩后上盖体朝向下盖体运动并使刺破齿刺破隔离片的过程中,第一定位凸筋、第二定位凸筋在竖直方向以螺旋轨迹靠近,当刺破齿刺破隔离片后,M个第一定位凸筋、M个第二定位凸筋处于互相抵触的状态;单个第一定位凸筋与单个第二定位凸筋接触起点是第一定位凸筋中的第一圆弧面先越过第二定位凸筋中的第二圆弧面,接触终点是第一定位凸筋中第一平直端面与第二定位凸筋的第二平直端面卡扣相接,M为2~5的自然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其特征在于:圆环状刺破结构下端部的刺破齿的具体形状为锯状齿、密集型小齿、刀型齿或刀型齿加导柱中的一种,其中刀型齿加导柱状的刺破齿中,导柱位于圆环状刺破结构的圆心位置,其中锯状齿、密集型小齿、刀型齿形式的刺破齿总长度占据圆环状刺破结构下端圆圈周长的比例为大于等于0.25小于等于0.5或大于0.5小于1。
CN201821212166.XU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Active CN2090234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2166.XU CN209023437U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2166.XU CN209023437U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3437U true CN209023437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871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2166.XU Active CN209023437U (zh) 2018-07-30 2018-07-30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34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250A (zh) * 2018-07-30 2019-02-01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92250A (zh) * 2018-07-30 2019-02-01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CN109292250B (zh) * 2018-07-30 2024-04-09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92250A (zh)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US8151985B2 (en) Containers for storing at least two substances for subsequent mixing
US20130306642A1 (en) Cap device and methods
KR200384766Y1 (ko) 이종내용물을 혼합하여 사용하는 화장품용기
JP3210250U (ja) 付加的チャンバを備えたキャップおよびそれに関連するパッケージングユニット
CN209023437U (zh) 一种具有防误操作的储库型瓶盖
WO2021078017A1 (zh) 一种加料盖
JP2014043258A (ja) 二物質混合用容器
CN207482531U (zh) 旋转注入式功能饮料瓶盖
CN109552752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保鲜瓶盖
CN209467530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保鲜瓶盖
CN210823668U (zh) 两种内容物混合容器
WO2013173470A1 (en) Cap device and methods
CN220518991U (zh) 组合式瓶盖
KR200286135Y1 (ko) 서로 다른 성분의 분말 또는 용액을 분리보관 및 혼합사용할 수 있는 용기
CN215623949U (zh) 一种多功能瓶盖
CN220640914U (zh) 软质组合盖
CN210708693U (zh) 一种即配按压式固液分开瓶盖
KR102619274B1 (ko) 음료 용기용 마개 조립체
CN218143367U (zh) 包装瓶
CN216995713U (zh) 一种即时混合型饮料瓶瓶盖
CN217023602U (zh) 一种新型粉液分离包装瓶
CN213800970U (zh) 用于试剂盒密封的瓶盖以及试剂承载装置
CN214357728U (zh) 一种易于操作、带储藏功能的组合瓶盖的连接机构
CN219216031U (zh) 一种旋压式混合腔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