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21957U - 扳手及扳手套装 - Google Patents

扳手及扳手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21957U
CN209021957U CN201821713059.5U CN201821713059U CN209021957U CN 209021957 U CN209021957 U CN 209021957U CN 201821713059 U CN201821713059 U CN 201821713059U CN 209021957 U CN209021957 U CN 2090219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umenon
ontology
spanner
pushing par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7130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平
韩玉成
陈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Zhenhu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China Zhenhua Group Yunk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Zhenhu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China Zhenhua Group Yunk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Zhenhu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China Zhenhua Group Yunk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Zhenhua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7130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219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219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219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扳手及扳手套装,涉及手工工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件,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推动部,第二本体设置有第二推动部,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连接件与第一本体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靠近或远离。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扳手的扳手套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及扳手套装能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友好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扳手及扳手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扳手及扳手套装。
背景技术
划片机包括砂轮滑片机和激光划片机,划片机的主要功能包括对准和切割,对准的目的是寻找切割的位置,即刀片切割的位置。切割的目的是沿着对准的位置,将芯片分离成单独的颗粒。
划片机的关键部件包括主轴、光学系统、工作台和驱动部分等,在主轴上安装有用于切割芯片的切刀,目前,在对切刀旋转进行维修保养时拆卸和安装比较困难,需要借助使用大力钳等工具,费事费力,影响维修保养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其能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友好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关于扳手的技术方案:
一种扳手,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件,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推动部,第二本体设置有第二推动部,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连接件与第一本体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靠近或远离。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推动部为设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一推动孔,第二推动部为设置于第二本体的第二推动孔。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推动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滑部,第二推动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防滑部。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推动部为设置于第一本体的第一凸起,第二推动部为设置于第二本体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凸起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凸起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螺纹。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防滑面,第二本体具有第二防滑面,第一防滑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层,第二防滑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层。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伸入通孔内并与第一本体转动连接,以使连接件从通孔远离第二本体的端口伸出。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本体设置有凹槽,第一本体靠近第二本体的端部能容置于凹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本体设置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能容置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套装,其能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友好的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关于扳手套装的技术方案:
一种扳手套装,包括推动件和上述的扳手,扳手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件,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推动部,第二本体设置有第二推动部,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连接件与第一本体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相互靠近或远离。推动件与第一推动部或第二推动部配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扳手及扳手套装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之间能够相对旋转,并且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在靠近或者远离的过程中可带动需要安装或者拆卸的刀盘(装刀法兰)或者螺母运动,从而将刀盘拧紧或者拧松。在旋转时,可通过第一推动部或第二推动部为第一本体或者第二本体增加转动所需的扭矩,减少在拧动过程中出力的大小,从而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推动部为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推动部为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扳手;100-第一本体;200-第二本体;300-连接件;110-第一推动部;111-第一推动孔;112-第一防滑部;113-第一凸起;120-第一防滑面;130-通孔;140-环形凸起;210-第二推动部;211-第二推动孔;212-第二防滑部;213-第二凸起;220-第二防滑面;230-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扳手10,其能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友好的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提供的扳手10用于对转动结构的安装或拆卸,比如划片机主轴上切刀安装所使用地安装刀盘,通过扳手10为安装刀盘安装时转动提供更大的扭矩,使得装配或拆卸更加容易。
一种扳手10,包括第一本体100、第二本体200和连接件300,第一本体100设置有第一推动部110,第二本体200设置有第二推动部210,连接件300的一端与第二本体200固定连接,连接件300与第一本体100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相互靠近或远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本体100可旋转地与连接件300的一端连接,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之间可相对运动。这里的可旋转地连接方式可以为螺纹连接,螺纹连接使得在第一本体100相对第二本体200旋转时可以通过螺纹的轨迹上下移动地和第二本体200靠近或远离。第二本体200与连接件3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使用扳手10的过程中,可把持住第二本体200,将第二本体200和连接件300相对固定,然后旋转第一本体100,通过第一本体100带动刀盘转动。
第一本体100上设置的第一推动部110用于在第一本体100转动时提供持续推力,并且能够增大推动第一本体100的扭矩。第二本体200上设置的第二推动部210的作用与第一推动部110的作用类似。
应当理解,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之间的旋转为相对的,也就是,可以固定第一本体100,旋转第二本体200,也可以固定第二本体200旋转第一本体100。同时,第一推动部110和第二推动部210既可以用来增大扭矩,方便旋转,也可以用来对第一推动部110和第二推动部210进行固定,起增大固定施加力的作用。
可选地,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可以为圆筒状,也可以为棱柱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推动部110和第二推动部210可以为孔、凸起或者其他的结构。并且第一推动部110和第二推动部210可以为孔或者凸起之间的任意组合。比如,第一推动部110和第二推动部210均为孔,或者第一推动部110为孔,第二推动部210为凸起均可。
请参阅图2,可选地,第一推动部110为设置于第一本体100的第一推动孔111,第二推动部210为设置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二推动孔2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旋转或者固定第一本体100时,可通过将内六角扳手10或者起子等工具插入第一推动孔111内,然后通过推动内六角扳手10或者起子带动第一本体100旋转。扭矩(Torque,也称为转矩)在物理学中就是特殊的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内六角扳手10的长度或起子的长度为力臂,在扭矩相同的情况下,力臂越大,所需的力也越小。在推动第一本体100旋转时,所需的力也就越小,越省力,效率也就越高。同样的,第二本体200上的第二推动孔211作用与此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可选地,第一推动孔1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滑部112,第二推动孔21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防滑部212。
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第一防滑部112和第二防滑部212可以为设置的橡胶圈或者磨砂层等。在推动孔的内壁设置防滑部能防止在插入内六角或起子时防止滑动。
请参阅图3,可选地,第一推动部110为设置于第一本体100的第一凸起113,第二推动部210为设置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二凸起213。在第一本体100上设置第一凸起113,凸起的形状可以为外六边形,也就是普通螺帽的形状。然后可以用具有凹槽230的工具,比如套筒扳手10等,套设于第一凸起113,然后搬动。同样地,利用增大扭矩的方式进行选择或固定,以提高效率。
可选地,第一凸起11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凸起213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螺纹。
在侧壁上设置有螺纹,可以通过将具有凹槽230,凹槽230内由螺纹的起子或者圆杆等与第一凸起113拧紧在一起,然后转动。这样设置能有效的避免在施加力旋转的过程中,起子等工具从第一凸起113上滑落。同样的,第二凸起213上设置螺纹的作用与此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请参阅图4,第一本体100具有第一防滑面120,第二本体200具有第二防滑面220,第一防滑面120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层,第二防滑面220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层。对第一防滑面120和第二防滑面220进行防滑处理,在安装刀盘或者螺母时,在刚开始安装或拆卸到一定程度,可以用手不费劲拧动的时候,一般都是直接用手拧动,以提高效率,防滑处理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效率。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中提及的防滑处理可以为设置防滑橡胶圈,也可以为设置间隔排列的凸起的方式。
请参阅图5,第一本体100上设置有通孔130,连接件300伸入通孔130内与第一本体100转动连接,并且连接件300能从通孔130内伸出。连接件300从通孔130内伸出可以与需要安装或拆卸的刀盘相抵持,在扳手10工作时,连接件300与刀盘相抵持,第一本体100套设于刀盘,在转动的过程中,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之间相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连接件300抵持于刀盘与第二本体200之间,通过抵持力进一步地推动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之间的靠近或远离。
可选地,第二本体200设置有凹槽230,连接件300与凹槽230底部固定连接,第一本体100能容置于凹槽230内。
可选地,第一本体100设置有环形凸起140,环形凸起140与第一本体100连接,环形凸起140能容置于凹槽230内。
需要说明的是,环形凸起140通过旋转能容置于容置槽内,这样设置能有效的减少连接件300的长度与第一旋转件的部分外径,减少了制造过程中所需材料的数量,进而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扳手10的有益效果:
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之间能够相对旋转,并且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在靠近或者远离的过程中可带动需要安装或者拆卸的刀盘(装刀法兰)或者螺母运动,从而将刀盘拧紧或者拧松。在旋转时,可通过第一推动部110或第二推动部210为第一本体100或者第二本体200增加转动所需的扭矩,减少在拧动过程中出力的大小,从而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扳手套装,其能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友好的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扳手套装用于对螺钉、刀盘和法兰等,各种紧固件的安装或者拆卸。
扳手套装包括推动件和上述的扳手10,扳手10包括第一本体100、第二本体200和连接件300,第一本体100设置有第一推动部110,第二本体200设置有第二推动部210,连接件300的一端与第二本体200固定连接,连接件300与第一本体100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相互靠近或远离。推动件与第一推动部110或第二推动部210配合。
一种扳手10,包括第一本体100、第二本体200和连接件300,第一本体100设置有第一推动部110,第二本体200设置有第二推动部210,连接件300的一端与第二本体200固定连接,连接件300与第一本体100转动连接,以使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相互靠近或远离。
可选地,第一推动部110为设置于第一本体100的第一推动孔111,第二推动部210为设置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二推动孔211。
可选地,第一推动孔1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滑部112,第二推动孔21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防滑部212。
可选地,第一推动部110为设置于第一本体100的第一凸起113,第二推动部210为设置于第二本体200的第二凸起213。
可选地,第一凸起113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凸起213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螺纹。
可选地,第一本体100具有第一防滑面120,第二本体200具有第二防滑面220,第一防滑面120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层,第二防滑面220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层。
可选地,第一本体100上设置有通孔130,连接件300伸入通孔130内并与第一本体100转动连接,以使连接件300从通孔130远离第二本体200的端口伸出。
可选地,第二本体200设置有凹槽230,第一本体100靠近第二本体200的端部能容置于凹槽230内。
可选地,第一本体100设置有环形凸起140,环形凸起140能容置于凹槽230内。
第一本体100与第二本体200之间能够相对旋转,并且在旋转的过程中,第一本体100和第二本体200之间相互靠近或者远离。在靠近或者远离的过程中可带动需要安装或者拆卸的刀盘(装刀法兰)或者螺母运动,从而将刀盘拧紧或者拧松。在旋转时,可通过第一推动部110或第二推动部210为第一本体100或者第二本体200增加转动所需的扭矩,减少在拧动过程中出力的大小,从而提高维护效率,降低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件,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有第一推动部,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第二推动部,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相互靠近或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推动孔,所述第二推动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推动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推动孔的内壁设置有第二防滑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推动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的侧壁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二凸起的侧壁设置有第二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具有第一防滑面,所述第二本体具有第二防滑面,所述第一防滑面上设置有第一防滑层,所述第二防滑面上设置有第二防滑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件伸入所述通孔内并与所述第一本体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连接件从所述通孔远离所述第二本体的端口伸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本体的端部能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能容置于所述凹槽内。
10.一种扳手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推动件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扳手,所述推动件与所述第一推动部或所述第二推动部配合。
CN201821713059.5U 2018-10-22 2018-10-22 扳手及扳手套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219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3059.5U CN209021957U (zh) 2018-10-22 2018-10-22 扳手及扳手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713059.5U CN209021957U (zh) 2018-10-22 2018-10-22 扳手及扳手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21957U true CN209021957U (zh) 2019-06-25

Family

ID=66906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7130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021957U (zh) 2018-10-22 2018-10-22 扳手及扳手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219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05822B2 (en) Clamp nut
CN102328304B (zh) 动力工具
CN201736205U (zh) 动力工具
CN209021957U (zh) 扳手及扳手套装
US8516927B1 (en) Socket wrench with an energy-saving function
CN106514539A (zh) 一种电力维修高空作业螺丝刀
CN204019432U (zh) 棘轮工具
CN207554515U (zh) 一种螺钉
CN102328305B (zh) 动力工具
CN105328622A (zh) 棘轮工具
CN207309820U (zh) 一种高效机械维修装置
AU2018102124A4 (en) Connection lock for use with LED display screen case body
CN208342727U (zh) 一种螺丝卡扣拆卸工具
CN208744676U (zh) 一种两用十字螺丝刀
CN201752874U (zh) 一种扳手
CN206048017U (zh) 一种棒材生产线轧线直流电动机碳刷更换扳手
CN207155646U (zh) 一种四角螺母专用扳手
CN115028125B (zh) 一种开罐器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04339674U (zh) 一种异型螺母的拆装工具
CN216352013U (zh) 一种农用机械用省力手轮
CN212311880U (zh) 一种万能轮胎螺丝拆卸器
CN205166797U (zh) 齿轮加速快速螺丝刀
CN215734638U (zh) 一种吸墙式快拆网关
CN101195212A (zh) 螺丝刀
CN217572673U (zh) 一种套筒扳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25

Termination date: 201910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