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010246U - 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 Google Patents

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010246U
CN209010246U CN201821348363.4U CN201821348363U CN209010246U CN 209010246 U CN209010246 U CN 209010246U CN 201821348363 U CN201821348363 U CN 201821348363U CN 209010246 U CN209010246 U CN 209010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grafting
floating wetland
frame unit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483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牟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g Qing Gree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g Qing Gree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g Qing Gree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g Qing Gree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483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010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010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010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由多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包括六边形结构的框体以及框体内部的填料,所述框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孔洞与插接凸起,相邻两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通过框体上插接凸起与插接孔洞实现连接;所述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上面种植有水生植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安装方便,安装后结构稳固性强,对于水体有净化作用,同时种植的水生植物本身具有景观效果。

Description

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漂浮湿地,尤其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背景技术
湿地是水体表面的生物交错区域,是动植物的栖息地,被誉为“生态环境的肾脏”。但是数十年来由于航运成为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大量的天然湿地被填平成为港口。同时世界人口剧烈膨胀,人们需要更多的住房用地,进一步减少了天然湿地的数量。目前我国剩余的天然湿地6500多万公顷,比改革开放初期整整锐减了50%。湿地作为水道的天然缓冲带,能过滤水体表面的污染物,另外湿地植物根际环境中的微生物能有效地去除污水有机物、氨氮、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由于湿地具有的独特优势,鉴于现实条件,模拟自然湿地特点构建的人工湿地工程的研究应运而生。人工湿地的应用主要有两个限制:一是人工湿地需占用大量面积;二是清理更换死亡植物体或者移除整个人工湿地装置时较为麻烦。因此急需一种占地面积小的,模块化的,较易进行移动,能灵活设置的人工湿地装置,可以直接对污水进行处理,而且能轻松处理死亡的植物体和累积的污染物。
中国专利CN204474414U公布了一种污水处理人工漂浮湿地装置,包括漂浮平台、上端管道、下端管道、螺栓、湿地植物和支柱;漂浮平台为方形,湿地植物的根系穿过漂浮平台进入水中,漂浮平台表面两边设置上端管道,漂浮平台底面相应的两边设置下端管道,多个螺栓依次穿过上端管道、漂浮平台和下端管道固定,整个装置四周设置支柱,支柱与上端管道之间用绳索连接,装置与装置之间能通过绳索相互连接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工湿地系统。所述的漂浮平台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为上固定网格、底板、软套管、下固定网格。
中国专利CN204490607U公布了一种用于净化人工湖或小型景观水体的漂浮湿地。它包括一漂浮湿地本体,所述漂浮湿地本体为呈空心的长方体形状,所述漂浮湿地本体的上端面上均布有种植孔,所述漂浮湿地本体的外壁上及下端面上均布有微孔,所述漂浮湿地本体内自下而上填充板状体泡沫及玻璃轻石颗粒层。上述两个专利的漂浮湿地结构过于复杂,制作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设置简单、成本低的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由多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包括六边形结构的框体以及框体内部的填料,所述框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孔洞与插接凸起,相邻两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通过框体上插接凸起与插接孔洞实现连接;
所述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上面种植有水生植物。
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通过框体上插接凸起与插接孔洞实现连接,进而可以实现一整片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的安装,进而可以有效的对植物进行固定,提高了湿地浮体的抗击风浪冲刷能力及夏季暴雨瞬间暴涨水流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设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设有透水孔,所述填料装填在底部支撑板上方。设置的透水孔,便于进行水流交换又能阻止内部填料的外泄。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支撑板下方可以挂有锚定物。设置的锚定物,保证了湿地浮体在水体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内填料从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填料层、活性炭吸附层、微生物处理层和沙土层,所述沙土层上表面还设有土工布防护层,所述土工布防护层上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孔。
其中,砾石填料层中的滤料可以滤掉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并可作为微生物生长载体,对污染物进行生化降解;微生物处理层由活性污泥生物菌剂混合而成,主要为沙土层上种植的湿地植物提供养分,并增加生物群落,对污染物进行生化降解,沙土层上的种植孔种植水生植物,提升了景观效果,降低漂浮湿地维护成本,并且其根系对污水中的氮、磷、重金属等物质有很好的吸收作用,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活性炭吸附层可以二次过滤水体污染物,并且对水体营养物起到缓冲供给作用,具体为:进一步去除水体经滤料后残留的少量污染物,同时吸附并浓缩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然后缓慢释放进入微生物处理层中供植物根系吸收,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设置的土工布防护层,当水流对湿地浮体冲刷时,有效的将集中应力扩散、传递或分解,防止湿地浮体内的滤料及土壤受外力作用而破坏,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该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湿地浮体的抗击风浪冲刷能力及夏季暴雨瞬间暴涨水流的冲击力。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凸起与插接孔洞均为长方形。由于长方形要求必须对齐才能插入,这样能够使得所有的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都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进而可以保证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美观,且结构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凸起与插接孔洞在框体侧面的位置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框体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孔洞与插接凸起,即所述框体的两个相邻侧面上不同时设置插接凸起或插接孔洞。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提高安装的稳固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简单,制作成本低,使用安装方便,安装后结构稳固性强,对于水体有净化作用,同时种植的水生植物本身具有景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结构示意图;
图2为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框体内填料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参考图1、图2,由多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6拼接而成,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6包括六边形结构的框体1以及框体1内部的填料,框体1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孔洞12与插接凸起11,相邻两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6通过框体1上插接凸起11与插接孔洞12实现连接;插接凸起11与插接孔洞12均为长方形。由于长方形要求必须对齐才能插入,这样能够使得所有的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6都处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进而可以保证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美观,且结构稳固。插接凸起11与插接孔洞12在框体1侧面的位置相同。框体1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孔洞12与插接凸起11,即框体1的两个相邻侧面上不同时设置插接凸起11或插接孔洞12。这样设置的原因在于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安装,提高安装效率,同时提高安装的稳固性。相邻两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6通过框体1上插接凸起11与插接孔洞12实现连接,进而可以实现一整片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的安装,进而可以有效的对植物进行固定,提高了湿地浮体的抗击风浪冲刷能力及夏季暴雨瞬间暴涨水流的冲击力。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6上面种植有水生植物7。
框体1设有底部支撑板13,底部支撑板13上设有透水孔14,填料装填在底部支撑板13上方。设置的透水孔14,便于进行水流交换又能阻止内部填料的外泄。
参考图3,框体1内填料从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填料层2、活性炭吸附层3、微生物处理层4和沙土层5,沙土层5上表面还设有土工布防护层,土工布防护层上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孔。
其中,砾石填料层2中的滤料可以滤掉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并可作为微生物生长载体,对污染物进行生化降解;微生物处理层4由活性污泥生物菌剂混合而成,主要为沙土层5上种植的湿地植物提供养分,并增加生物群落,对污染物进行生化降解,沙土层5上的种植孔种植水生植物,提升了景观效果,降低漂浮湿地维护成本,并且其根系对污水中的氮、磷、重金属等物质有很好的吸收作用,提高水体净化能力;活性炭吸附层3可以二次过滤水体污染物,并且对水体营养物起到缓冲供给作用,具体为:进一步去除水体经滤料后残留的少量污染物,同时吸附并浓缩水体中氮磷营养盐,然后缓慢释放进入微生物处理层4中供植物根系吸收,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设置的土工布防护层,当水流对湿地浮体冲刷时,有效的将集中应力扩散、传递或分解,防止湿地浮体内的滤料及土壤受外力作用而破坏,起到了很好的防护作用。
框体1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该材料能够有效的提高湿地浮体的抗击风浪冲刷能力及夏季暴雨瞬间暴涨水流的冲击力。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底部支撑板13下方可以挂有锚定物。设置的锚定物,保证了湿地浮体在水体中的稳定性。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拼接而成,所述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包括六边形结构的框体以及框体内部的填料,所述框体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孔洞与插接凸起,相邻两个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通过框体上插接凸起与插接孔洞实现连接;
所述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上面种植有水生植物;
所述框体设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设有透水孔,所述填料装填在底部支撑板上方;
所述框体内填料从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填料层、活性炭吸附层、微生物处理层和沙土层,所述沙土层上表面还设有土工布防护层,所述土工布防护层上设有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的种植孔;
所述插接凸起与插接孔洞在框体侧面的位置相同;
所述框体的两个相邻侧面上分别设置有插接孔洞与插接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板下方挂有锚定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凸起与插接孔洞均为长方形。
CN201821348363.4U 2018-08-21 2018-08-21 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Active CN209010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48363.4U CN209010246U (zh) 2018-08-21 2018-08-21 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48363.4U CN209010246U (zh) 2018-08-21 2018-08-21 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010246U true CN209010246U (zh) 2019-06-21

Family

ID=66831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48363.4U Active CN209010246U (zh) 2018-08-21 2018-08-21 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0102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0476B (zh) 一种用于城市黑臭河道水质强化净化的三维立体式生态浮床
CN104030446A (zh) 一种组合式生态浮床修复系统
CN103979685B (zh) 一种强化生态浮床构建方法
CN101610985A (zh) 利用各种植物、微生物的水质净化机能,综合改善富营养化污染水域的水质净化系统
CN108946951B (zh) 一种高效净化污染水体的复合生态浮岛装置
CN208500666U (zh) 一种带光催化网的生态浮床净水装置
KR20030002458A (ko) 생태환경조성 및 수질 정화용 부도체와 그 제조방법
CN209797586U (zh) 一种生态沉床系统
US20150101981A1 (en) Assemblies and methods for treating wastewater
CN104803557B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105461071A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203568939U (zh) 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系统
CN205442798U (zh) 绿色生态浮岛装置
CN108911183A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CN107364973B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应用和污水处理方法
CN107487857B (zh) 一种排口原位生态治理净化系统
CN209010327U (zh) 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
CN103204610B (zh) 外加碳源复合深度净化生态浮床及其净化处理方法
CN102718323A (zh) 一种新型人工立体水草
CN202829711U (zh) 一种新型人工立体水草
CN104671416B (zh) 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装置
CN111003811A (zh) 基于河道人工生态系统理论的黑臭河道治理方法
CN204529619U (zh) 复合型净化农田排水与生态修复的沟塘湿地系统
CN209010246U (zh) 污水处理用漂浮湿地
CN108821519A (zh) 一种漂浮湿地种植框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