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9126U - 电凝剪切器 - Google Patents

电凝剪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9126U
CN208989126U CN201821378389.3U CN201821378389U CN208989126U CN 208989126 U CN208989126 U CN 208989126U CN 201821378389 U CN201821378389 U CN 201821378389U CN 208989126 U CN208989126 U CN 208989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sleeve
coagulation
contact
c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783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峰彪
张祎年
王泽青
董华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3783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9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9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9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电凝剪切器,其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电凝件,活动部包括绝缘的套筒,套筒能够远离或靠近固定部,套筒远离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绝缘的切刀;电凝件包括分别连接有牵引线的两个金属夹片,牵引线穿过套筒的内腔并与固定部连接,两个夹片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两个夹片伸出套筒的一端且超过切刀,两个夹片的末端逐渐远离,且两个夹片的相对距离大于等于套筒的直径。本电凝剪切器解决了现有神经内镜手术中需要更换手术器械才能完成序贯进行的电凝动作和剪切动作两项操作的问题,节省手术操作的步骤,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操作难度,以及减少麻醉持续的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Description

电凝剪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凝剪切器。
背景技术
神经内镜以其微创及深部视野良好等优点,在神经外科复杂手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正是由于它的微创性,限制了它的操作空间非常狭小,镜身上仅有的一个操作通道,每次只能进入一个手术器械。这就导致了内镜下手术时,对于不同操作需要频繁的更换手术器械,例如对血管等组织的处理,一般需要电凝和剪切两项操作需要序贯进行,先使用双极电凝电凝血管组织,电凝结束后,将双极电凝退出操作通道,再插入内镜剪刀完成剪切动作。
手术中频繁地更换器械,操作步骤繁琐,每多一个步骤,就会多增加手术时间,还会增大操作难度,以及需要多增加麻醉持续时间,增加手术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凝剪切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神经内镜手术中电凝动作和剪切动作序贯进行时,需要更换手术器械才能完成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凝剪切器,其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电凝件,活动部包括绝缘的套筒,套筒能够远离或靠近固定部,套筒远离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绝缘的切刀;电凝件包括分别连接有牵引线的两个金属夹片,牵引线穿过套筒的内腔并与固定部连接,两个夹片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两个夹片伸出套筒的一端且超过切刀,两个夹片的末端逐渐远离,且两个夹片的相对距离大于等于套筒的直径。
本电凝剪切器通过设置固定部和活动部,活动部设置用于伸入微创开口的绝缘套筒,套筒内设置金属的夹片,夹片与外部电连接形成用于电凝的双极,夹片前端伸出套筒并向两边张开,夹片后端连接牵引线,牵引线固定用于固定部上,当套筒远离固定部时,套筒相对于夹片移动,使夹片向套筒内相对移动,夹片在套筒口挤压下向中间合拢,继续移动套筒使其远离固定部,使切刀继续靠近夹片的前端。
本电凝剪切器在套筒移动的前半程完成电凝动作,套筒挤压夹片,使夹片前端夹住需要电凝的组织或血管,从而完成电凝动作;后半程在持续电凝情况下完成剪切动作,套筒继续移动使切刀接触并切断被电凝的组织或血管,从而完成剪切动作。本电凝剪切器在内镜下操作时,不用更换器械即可实现电凝动作和剪切动作序贯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切刀与夹片大致垂直,两个夹片中部镂空形成用于容许切刀沿套筒的轴向移动的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套筒内设置有分隔部,分隔部将套筒的内腔沿轴向一分为二,夹片和牵引线分别设置于两个内腔,切刀设置于分隔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套筒内设置有稳定座,稳定座中部设置有容许牵引线通过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为减轻套筒的重量,所述稳定座设置于所述套筒内腔的两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活动部包括第一手柄,固定部包括第二手柄,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铰接且铰接部位至少偏离其中一个手柄的轴心线,第一手柄一端与套筒铰接,第二手柄的对应一端与牵引线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手柄朝向第一手柄一侧设有凸起,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铰接于凸起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之间连接有弹性件,弹性件位于第一手柄与第二手柄的铰接部位的任意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远离套筒的一端,第一手柄设置有第一触点,第二手柄设置有第二触点,第一触点与夹片电连接,第二触点连接外部电源,第一手柄靠近第二手柄使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当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时,第一手柄能够继续靠近第二手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触点为设置于第一手柄上的弧形导体杆,第二触点为设置于第二手柄上的弧形沉孔,沉孔与弧形导体杆对应,弧形导体杆和弧形的沉孔均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铰接点为圆心,弧形导体杆与沉孔的内径适配并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电凝剪切器在内镜下操作时,不用更换器械即可实现电凝动作和剪切动作序贯进行。
本电凝剪切器用于在神经内镜下使用,对组织和血管序贯进行电凝和剪切动作,活动部上的套筒能够相对于固定部移动,电凝用的夹片与固定部连接,剪切动作用的切刀设置于套筒前端,套筒能够相对于固定部和夹片移动,在套筒远离固定部移动的过程中完成电凝动作和剪切动作。本电凝剪切器解决了现有神经内镜手术中需要更换手术器械才能完成序贯进行的电凝动作和剪切动作两项操作的问题,节省手术操作的步骤,从而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操作难度,以及减少麻醉持续的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本电凝剪切器还能在不更换器械,套筒不退出创口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套筒自由切换电凝动作和切除动作,或者通过移动套筒从而反复切割同一部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凝剪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套筒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凝剪切器的电凝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凝剪切器的剪切状态图。
图标:100-套筒;110-分隔部;120-稳定座;200-夹片;300-牵引线;400-切刀;500-第一手柄;510-第一触点;600-第二手柄;610-第二触点;700-弹性件;800-电源线;910-第一铰接点;920-第二铰接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凝剪切器,用于在神经内镜手术时,不更换手术器械情况下完成电凝动作和剪切动作,以减少手术步骤,减少手术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本实施例中,以套筒100远离固定部的方向为前,以套筒100靠近固定部的方向为后。
本电凝剪切器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电凝件,其中电凝件设置于活动部且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活动部能够相对于固定部移动。
请参照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活动部包括套筒100和第一手柄500,套筒100和第一手柄500绝缘,如附图1中所示,第一手柄500与套筒100铰接于第一铰接点910,套筒100前端设置有用于切断组织的切刀400。切刀400采用绝缘材料制作,本实施例中,切刀400采用高分子绝缘陶瓷制成。
请参照附图1,固定部包括第二手柄600,第二手柄600与第一手柄500铰接。
为了方便使用,使第一手柄500与第二手柄600一端捏合时另一端张开,请参照附图1,第一手柄500与所述第二手柄600铰接于第二铰接点920,第二铰接点920设置于第一手柄500和第二手柄600之间且至少偏离其中一个手柄的轴心线。
请参照附图1,第二手柄600朝向所述第一手柄500一侧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手柄500与所述第二手柄600铰接于所述凸起处,使第二铰接点920偏离第二手柄600的轴心线。
进一步地,第一手柄500设置为曲杆,请参照附图1,以第二铰接点920为界,第一手柄500远离所述套筒100的一端设置为朝向第二手柄600凸起的弧形,使第一手柄500具有适于手捏握的弧度。
请参照附图4和附图5,第一手柄500远离套筒100的一端设置第一触点510,第二手柄600远离套筒100的一端设置第二触点610,如附图所示1,第一触点510为设置于第一手柄500上的弧形导体杆,第二触点610为设置于第二手柄600上的弧形的沉孔,沉孔与弧形导体杆对应,两个弧形导体杆和两个弧形的沉孔均以第二铰接点920为圆心,弧形导体杆与沉孔内径适配,弧形导体杆与沉孔内壁电连接。
第二触点610连接外部的电源线800并分别输出正电和负电。
请参照附图3,电凝件用于电凝的双极包括金属的两个夹片200,两个夹片200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分别电连接,本实施例中,两个夹片200连接分别连接第一触点510的正负电极,夹片200还连接有牵引线300。
牵引线300穿过套筒100,牵引线300的一端连接夹片200,另一端固定于第二手柄600。
请参照附图2和附图3,夹片200伸出套筒100,伸出部分由向外张开呈八字形,两个夹片200之间的间距大于等于套筒100的内径,当套筒100前移时,套筒100挤压夹片200,使夹片200向中间靠拢,当套筒100后移时,金属的夹片200回复变形,再次张开。
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电凝件的电凝双极相互干扰,参照附图2和附图3所示,所述套筒100内设置有分隔部110,所述分隔部110将所述套筒100的内腔沿轴向一分为二,所述夹片200和所述牵引线300分别设置于两个内腔,所述切刀400设置于所述分隔部110。
请参照附图2,所述切刀400与所述夹片200大致垂直,两个所述夹片200中部镂空形成用于容许所述切刀400沿所述套筒100的轴向移动的空间。本实施例中夹片200是采用金属丝制作的线形圈,切刀400能够在线形圈之间移动。
为了更好地安装电凝件,使电凝件作动时更为稳定,请参照附图3,套筒100内部设置稳定座120,稳定座120中部设置用于容许牵引线300通过的通孔,该通孔能够限制牵引线300的活动范围,使牵引线300仅能在通孔能活动,而不会在套筒100的内腔上下移动,使作动更为稳定。
为了减轻套筒100的重量,请参照附图3,稳定座120设置于套筒100内腔靠近两端的位置,稳定牵引线300的前端和后端。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凝剪切器的使用原理如下:
先将套筒100通过创口伸入内部,转动第一手柄500,使第一手柄500下端向第二手柄600靠近,套筒100前移远离第二手柄600。由于夹片200后端的牵引线300作用,夹片200相对于第二手柄600固定不动,套筒100前移时挤压向外张开的夹片200,使夹片200向中部合拢。
夹片200在套筒100挤压下向中间合拢夹住血管或组织,切刀400向夹片200前端移动但未接触组织,当第一触点510与第二触点610接触时,夹片200开始通电进行电凝动作;
继续转动第一手柄500,使第一手柄500下端继续向第二手柄600靠近,此时套筒100继续前移,夹片200持续夹住组织或血管并进行电凝,切刀400继续前移,直至第一触点510与第二触点610完全接触,切刀400接触夹片200前端,切刀400在前移过程中切断组织或血管,完成剪切动作。
本电凝剪切器在套筒100移动的前半程完成电凝动作,套筒100挤压夹片200,使夹片200前端夹住需要电凝的组织或血管,从而完成电凝动作;后半程完成剪切动作,套筒100继续移动使切刀400接触并切断被电凝的组织或血管,从而完成剪切动作。本电凝剪切器在内镜下操作时,不用更换器械即可实现电凝动作和剪切动作序贯进行。
为了便于使套筒100能够在使用后自动回复原位,而无需手动回复,第一手柄500和第二手柄600之间设置弹性件700,请参照附图1,所述弹性件700为弹簧。松开第一手柄500后,套筒100能够自动回复原位,夹片200能够自动张开。
如果剪切动作需要在同一部位重复进行多次,可以适度放开第一手柄500后,再次捏合,从而使切刀400往复移动实现再次剪切动作。
在操作过程中,如需延长电凝时间,可以在夹片200夹持组织或血管后,暂停继续捏合第一手柄500,使其维持一段时间。
电凝和剪切动作完成后,松开第一手柄500,使套筒100复位,夹片200张开,将套筒100从创口抽出。
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保护第一触点510,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触点510还可以设置为外部设置绝缘保护层的弧形金属筒,沉孔内部设置与金属筒的内径适配的弧形极点,金属筒与弧形极点电连接。
或者,第一触点510还可以设置为沿外部圆周设置绝缘保护层的弧形导体杆,第二触点610设置为置于沉孔内的弧形弹簧,弧形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沉孔底部。捏合第一手柄500和第二手柄600,弧形导体杆未设置绝缘层的端面与弧形弹簧接触并联通电路,第一手柄500和第二手柄600能够继续捏合至弧形导体杆到达沉孔底部。
如需将电凝动作与剪切动作分开,则本实施例中的弧形的沉孔的靠近开口处设置导体环,弧形导体杆连接第一手柄500的一端设置绝缘层。捏合第一手柄500和第二手柄600,夹片200向中部合拢夹住组织或血管,当弧形导体杆与导体环接触时,夹片200通电进行电凝动作;继续捏合,弧形导体杆的绝缘部与导体环接触,结束电凝动作,切刀400与组织接触,当弧形导体杆运动至沉孔底部时,套筒100上的切刀400运动至夹片200最远端,在切刀400接触组织并运动至最远端的过程中,完成剪切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活动部和电凝件,
所述活动部包括绝缘的套筒,所述套筒能够远离或靠近所述固定部,所述套筒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绝缘的切刀;
所述电凝件包括分别连接有牵引线的两个金属夹片,所述牵引线穿过所述套筒的内腔并与固定部连接,两个所述夹片分别与外部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
两个所述夹片伸出所述套筒的一端且超过所述切刀,两个所述夹片的末端逐渐远离,且两个所述夹片的相对距离大于等于所述套筒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与所述夹片大致垂直,两个所述夹片中部镂空形成用于容许所述切刀沿所述套筒的轴向移动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分隔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套筒的内腔沿轴向一分为二,所述夹片和所述牵引线分别设置于两个内腔,所述切刀设置于所述分隔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中部设置有容许所述牵引线通过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座设置于所述套筒内腔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包括第一手柄,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铰接且铰接部位至少偏离其中一个手柄的轴心线,所述第一手柄一端与所述套筒铰接,所述第二手柄的对应一端与所述牵引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朝向所述第一手柄一侧设有凸起,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铰接于所述凸起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一手柄与所述第二手柄的铰接部位的任意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所述第一手柄设置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二手柄设置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夹片电连接,所述第二触点连接外部电源,所述第一手柄靠近所述第二手柄使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第二触点接触,当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接触时,所述第一手柄能够继续靠近所述第二手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凝剪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为设置于所述第一手柄上的弧形导体杆,所述第二触点为设置于所述第二手柄上的弧形沉孔,所述沉孔与所述弧形导体杆对应,所述弧形导体杆和弧形的所述沉孔均以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的铰接点为圆心,所述弧形导体杆与所述沉孔的内径适配并电连接。
CN201821378389.3U 2018-08-24 2018-08-24 电凝剪切器 Active CN208989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8389.3U CN208989126U (zh) 2018-08-24 2018-08-24 电凝剪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78389.3U CN208989126U (zh) 2018-08-24 2018-08-24 电凝剪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9126U true CN208989126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799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78389.3U Active CN208989126U (zh) 2018-08-24 2018-08-24 电凝剪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91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9927A (zh) * 2021-05-10 2021-08-10 苏君 一种用于微创蛛网膜囊肿造瘘术的环形切凝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9927A (zh) * 2021-05-10 2021-08-10 苏君 一种用于微创蛛网膜囊肿造瘘术的环形切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62546A (en) Bipolar electrosurgical forceps
US5342381A (en) Combination bipolar scissors and forceps instrument
JP4164235B2 (ja) 内視鏡バイポーラ電気外科鉗子
US5514134A (en) Bipolar electrosurgical scissors
JP4010479B2 (ja) 腹腔鏡二極電気外科器具
JP2018008042A (ja) ジョー力制限器を有する外科手術装置
CN108463182B (zh) 夹钳钳口机构
CN208989126U (zh) 电凝剪切器
CN109124758A (zh) 双极剪刀
CN117137615A (zh) 微型耳内镜双极电凝止血钳
WO2023197540A1 (zh) 具有可通断滑触环结构的枪式电刀
CN115530966A (zh) 一种腔镜手术用可切割双极电凝钳
CN214434461U (zh) 一种电极钳
US20240156512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s, systems, and methods incorporating ultrasonic and electrosurgical functionality
CN211271116U (zh) 一种双极弯剪刀结构
CN211300303U (zh) 钳式可拆卸电刀
CN211094648U (zh) 经鼻碟手术专用双极电凝镊
CN111616797A (zh) 电凝淋巴手术钳
CN209404940U (zh) 一种新型神经外科双极电凝器
CN219021511U (zh) 一种胆囊息肉切除装置
CN209203504U (zh) 一种双极剪刀
CN216985135U (zh) 一种单双极转换系统及手术器械
CN219501153U (zh) 一种双极电凝钳
CN218552431U (zh) 一种双极电凝钳
CN204683764U (zh) 一种外科用手术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