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8382U -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8382U
CN208988382U CN201820819897.4U CN201820819897U CN208988382U CN 208988382 U CN208988382 U CN 208988382U CN 201820819897 U CN201820819897 U CN 201820819897U CN 208988382 U CN208988382 U CN 2089883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up body
middle cylinder
drop handle
screw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198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万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XINJINGYI TITANIUM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XINJINGYI TITANIUM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XINJINGYI TITANIUM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XINJINGYI TITANIUM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198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83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83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83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 Portable Outdo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包括:杯盖、杯体一、真空层、内胆、杯底、中筒、杯体二、底座、提环固定座、提环、提带;底座上端设置有杯体二,且底座与杯体二通过螺纹相连接;杯体二上端设置有中筒,且杯体二与中筒通过螺纹相连接;中筒上端设置有杯底,且中筒与杯底通过螺纹相连接;杯底上端设置有杯体一,且杯底与杯体一通过螺纹相连接;杯体一内部设置有内胆,且杯体一与内胆之间为真空层;杯体一的上端设置有杯盖,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的改进,具有能盛放两种饮品,方便拆卸,多组合方式,能储物容纳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的液体的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也有方形等形状的水杯,有的水杯还会带有握柄、把手,或带有额外的防烫、保温等功能结构,水杯一般体积较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单手拿起,杯底较宽大,可以稳定放在桌子上。
然而现在的水杯只能盛放一种饮品,例如盛放了茶水,就不能盛放白开水或者饮料等其他的饮品,并且为了保持卫生安全,只能提供给一个人饮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一般较为讲究,喝茶也会喝自己携带的比较喜欢的茶,然而这种琐事往往忘记带,还有就是需要经常吃药的人群,尤其是高血压等慢性病,或者经常需要备用心脏病急救药的人,常会体验带药不便或者忘记带药的麻烦。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只能盛放一种饮品,不能储物容纳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包括:杯盖、杯体一、真空层、内胆、杯底、中筒、杯体二、底座、提环固定座、提环、提带;所述底座上端设置有杯体二,且底座与杯体二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杯体二上端设置有中筒,且杯体二与中筒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中筒上端设置有杯底,且中筒与杯底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杯底上端设置有杯体一,且杯底与杯体一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杯体一内部设置有内胆,且杯体一与内胆之间为真空层;所述杯体一的上端设置有杯盖,且杯体一与杯盖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杯盖外壁中间部位设置有提环固定座,且杯盖与提环固定座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提环固定座上设置有提环,且提环固定座与提环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提环上设置有提带,且提环与提带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所述杯体一与杯底及中筒为圆柱形结构,且杯体一通过杯底与中筒为独立的储水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所述中筒高度为杯体一高度的二分之一,且中筒通过杯底与杯体二顶部为独立的储物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所述杯体二顶端为密封式一体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所述杯体二通过中筒与底座为独立的储水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所述杯体一与杯体二通过杯底与中筒为拆分式结构,且杯体一下端与杯体二下端螺纹连接为整体储存装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所述杯体一与杯体二储水量的容积相等。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所述所述杯底为底部密封结构的T形状设置,且杯底上方内壁开设有螺纹。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杯体一与杯体二为拆分式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杯体一与杯体二通过螺纹拆分,形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水杯,便与使用者盛放两种不同的饮品,也可通过杯底与中筒将杯体一与杯体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杯体,方便使用者的携带,还可将杯体一下端与杯体二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成一个中空整体的储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杯底为底部密封结构的T形状设置,杯底通过螺纹将杯体一与中筒相连接,通过杯底为T形状结构的设置,便于杯底与杯体一及中筒的拆卸,且杯底上方的外直径与杯体一及中筒的外直径相等,使装置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通过中筒为储物装置的设置,有利于使用者可以用中筒盛放临时药品或茶叶等,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的改进,具有能盛放两种饮品,方便拆卸,多组合方式,能储物容纳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一与杯体二整体连通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一独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杯体二独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杯底结构示意图。
图中:杯盖1、杯体一2、真空层3、内胆4、杯底5、中筒6、杯体二7、底座8、提环固定座9、提环10、提带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包括:杯盖1、杯体一2、真空层3、内胆4、杯底5、中筒6、杯体二7、底座8、提环固定座9、提环10、提带11;底座8上端设置有杯体二7,且底座8与杯体二7通过螺纹相连接;杯体二7上端设置有中筒6,且杯体二7与中筒6通过螺纹相连接;中筒6上端设置有杯底5,且中筒6与杯底5通过螺纹相连接;杯底5上端设置有杯体一2,且杯底5与杯体一2通过螺纹相连接;杯体一2内部设置有内胆4,且杯体一2与内胆4之间为真空层3;杯体一2的上端设置有杯盖1,且杯体一2与杯盖1通过螺纹相连接;杯盖1外壁中间部位设置有提环固定座9,且杯盖1与提环固定座9为一体式结构;提环固定座9上设置有提环10,且提环固定座9与提环10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提环10上设置有提带11,且提环10与提带11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
具体的,杯体一2与杯底5及中筒6为圆柱形结构,且杯体一2通过杯底5与中筒6为独立的储水装置,形成一个可单独使用的水杯。
具体的,中筒6高度为杯体一2高度的二分之一,且中筒6通过杯底5与杯体二7为独立的储物装置,,可以用来盛放临时药品和茶叶等。
具体的,杯体二7顶端为密封式一体结构。
具体的,杯体二7通过中筒6与底座8为独立的储水装置,形成一个可单独使用的水杯。
具体的,杯体一2与杯体二7通过杯底5与中筒6为拆分式结构,且杯体一2下端与杯体二7下端螺纹连接为整体储存装置。
具体的,杯体一2与杯体二7储水量的容积相等。
具体的,杯底5为底部密封结构的T形状设置,且杯底5上方内壁开设有螺纹。
具体实施步骤:
使用该装置时,整个杯体可分为杯体一2与杯体二7两个杯体,可以同时盛放热水与冷水而互不干扰,杯体一2与杯体二7中间连接部分中筒6可储放茶叶,药品,钥匙等固体物件,杯体一2与杯体二7也可连接形成一个更大的连通整体杯体,杯体一2与杯体二7同样可以完全分开,形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水杯,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
综上所述:该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通过杯体一与杯体二为拆分式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杯体一与杯体二通过螺纹拆分,形成两个可单独使用的水杯,便与使用者盛放两种不同的饮品,也可通过杯底与中筒将杯体一与杯体二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的杯体,方便使用者的携带,还可将杯体一下端与杯体二下端通过螺纹连接成一个中空整体的储水装置,通过杯底为底部密封结构的T形状设置,杯底通过螺纹将杯体一与中筒相连接,通过杯底为T形状结构的设置,便于杯底与杯体一及中筒的拆卸,且杯底上方的外直径与杯体一及中筒的外直径相等,使装置更加美观,通过中筒为储物装置的设置,有利于使用者可以用中筒盛放临时药品或茶叶等,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解决了只能盛放一种饮品,不能储物容纳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包括:杯盖(1)、杯体一(2)、真空层(3)、内胆(4)、杯底(5)、中筒(6)、杯体二(7)、底座(8)、提环固定座(9)、提环(10)、提带(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上端设置有杯体二(7),且底座(8)与杯体二(7)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杯体二(7)上端设置有中筒(6),且杯体二(7)与中筒(6)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中筒(6)上端设置有杯底(5),且中筒(6)与杯底(5)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杯底(5)上端设置有杯体一(2),且杯底(5)与杯体一(2)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杯体一(2)内部设置有内胆(4),且杯体一(2)与内胆(4)之间为真空层(3);所述杯体一(2)的上端设置有杯盖(1),且杯体一(2)与杯盖(1)通过螺纹相连接;所述杯盖(1)外壁中间部位设置有提环固定座(9),且杯盖(1)与提环固定座(9)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提环固定座(9)上设置有提环(10),且提环固定座(9)与提环(10)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所述提环(10)上设置有提带(11),且提环(10)与提带(11)通过活动方式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一(2)与杯底(5)及中筒(6)为圆柱形结构,且杯体一(2)通过杯底(5)与中筒(6)为独立的储水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筒(6)高度为杯体二(7)高度的二分之一,且中筒(6)通过杯底(5)与杯体二(7)顶部为独立的储物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二(7)顶端为密封式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二(7)通过中筒(6)与底座(8)为独立的储水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一(2)与杯体二(7)通过杯底(5)与中筒(6)为拆分式结构,且杯体一(2)下端与杯体二(7)下端螺纹连接为整体储存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一(2)与杯体二(7)的储水量的容积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底(5)为底部密封结构的T形状设置,且杯底(5)上方内壁开设有螺纹。
CN201820819897.4U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Active CN2089883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9897.4U CN20898838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19897.4U CN20898838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8382U true CN208988382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795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19897.4U Active CN208988382U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83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39045U (zh) 分酒主体及包含该分酒主体的分酒器
CN108420270A (zh)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CN208988382U (zh) 一种便携式真空金属水杯
JP2015058950A (ja) カップに蓋体をつけた飲用容器及びその蓋体
CN206586754U (zh) 一种多功能饮品杯
CN201067268Y (zh) 可连接与拆分的组合式杯子
CN202489436U (zh) 一种具有储藏功能的摇杯
CN205162647U (zh) 一种快速制冷保温陶瓷杯
CN209678063U (zh) 一种多层水杯
CN207411958U (zh) 一种压缩快速降温水杯
CN207136693U (zh) 一种杯盖及采用该杯盖的杯子
CN209106866U (zh) 一种防烫纸杯托
CN205931868U (zh) 一种含钙饮料按压式包装瓶
CN204670848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套杯
CN204642449U (zh) 一种具有放置纸杯功能的饮料瓶
CN207400608U (zh) 一种便于泡茶的便携保温杯
CN208676905U (zh) 一种两用水杯
CN209275124U (zh) 可拆卸的多用容器
CN208404023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水杯
CN107114981A (zh) 一种能储存药丸的水杯杯盖
CN209610726U (zh) 一种双层水杯
CN219047674U (zh) 一种新型水杯
CN208278486U (zh) 可变成高脚杯的瓶子
CN209058244U (zh) 一种随身杯
CN202618659U (zh) 一种具有储藏功能的漏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