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7582U - 灭虫器 - Google Patents

灭虫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7582U
CN208987582U CN201821363431.4U CN201821363431U CN208987582U CN 208987582 U CN208987582 U CN 208987582U CN 201821363431 U CN201821363431 U CN 201821363431U CN 208987582 U CN208987582 U CN 2089875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worm
shell
hole
insect
insect ki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634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军
宁圆爱
雷松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Da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D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D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D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634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75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75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75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虫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电路板;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供所述的虫子爬入的通孔;所述的壳体内且靠近所述的通孔的一侧设有电网;所述的电路板控制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电网工作。该灭虫器能有效地杀灭臭虫。

Description

灭虫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虫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臭虫是臭虫科的小的夜间活动的昆虫,其靠人和其他温血宿主的血液维持生命。臭虫表现出神秘的行为,这使得检测和控制它们非常困难且耗时。这对于常规臭虫(温带臭虫)尤其如此,这种臭虫已很好地适应了人类环境。臭虫的其它种类,例如热带臭虫,也对人和/或动物造成滋扰。
尽管臭虫已在许多地区被控制、例如美国,但近年来国际旅游的增对已导致了这些害虫的再现。臭虫的很多特征,使得一旦开始出现在某一地点,将其根除就会很困难。因此,需要有效的灭虫器,以在它们变得根深蒂固之前,确定臭虫的存在并有效得将其杀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虫器,该灭虫器能有效地杀灭臭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灭虫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电路板;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供所述的虫子爬入的通孔;所述的壳体内且靠近所述的通孔的一侧设有电网;所述的电路板控制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电网工作。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壳体内设有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电网,二氧化碳发生器能产生二氧化碳且从通孔吹出壳体用来引诱臭虫,臭虫从通孔爬入壳体内就会接触到电网,从而被电死,灭虫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得确定臭虫的存在并有效地将其杀灭。
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的电网的内侧设有储虫槽。采用此种结构后,接触电网不死的臭虫继续往里爬会直接落入储虫槽内,储虫槽也具有捕虫的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上可拆式连接有储虫板,所述的电网和储虫槽均设于所述的储虫板上。采用此种结构后,清理壳体内的臭虫比较方便。
作为改进,所述的储虫板的两端露置在所述的壳体外且该储虫板的两端均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内侧均设有电网;两个所述的电网之间设有所述的储虫槽。采用此种结构后,杀臭虫效果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储虫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电网的平台,所述的平台高于所述的通孔下边缘,所述的通孔下边缘与所述的平台之间通过供所述的虫子爬行的第一斜面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第一斜面对臭虫爬行具有导向作用,将其引到电网处。
作为改进,所述的储虫槽的开口端高于所述的平台,所述的储虫槽的开口端与所述的平台之间通过供所述的虫子爬行的第二斜面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第二斜面对没被电网电死的臭虫爬行具有导向作用,将其引入储虫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的储虫板的端部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的第三斜面与所述的第一斜面拼接形成“V”形;所述的通孔开设在所述的第三斜面上。采用此种结构后,所述的第三斜面可将爬行的臭虫引入壳体内,具有导向作用。
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中部设有隔板且该隔板将壳体内腔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设于所述的上腔体内,所述的电网、储虫槽和通孔设于所述的下腔体内;所述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相导通。采用此种结构后,将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灭虫区域(即下腔体)隔开,较清洁、卫生。
作为改进,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外壳上设有出气孔,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导通孔;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和隔板之间连接有导管,所述的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孔,所述的导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导通孔露置在所述的下腔体内。采用此种结构后,可有效地将二氧化碳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碳导到下腔体内。
作为改进,所述的导管的另一端对向所述的储虫槽的开口。采用此种结构后,储虫槽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可将臭虫引诱到储虫槽内。
作为改进,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上盒体及下盒体;所述的上盖盖于所述的上盒体的上端;所述的隔板连接在所述的下盒体的上端;所述的上盒体可拆式连接在所述的下盒体的上端;所述的上盖、上盒体及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的上腔体;所述的下盒体与所述的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的下腔体。采用此种结构后,使用和组装较方便,更换二氧化碳发生器也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储虫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上盖,2、上盒体,3、下盒体,4、二氧化碳发生器,401、出气孔,5、隔板,6、储虫板,601、通孔,602、平台,603、第一斜面,604、储虫槽,605、第二斜面,606、第三斜面,607、支撑板,7、上腔体,8、下腔体,9、开关,10、电路板,11、电网,12、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得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物体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含”“包括”、“具有”、“包含”、“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改列表中的单独元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灭充气包括壳体、二氧化碳发生器、电路板及电网。
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1、上盒体2及下盒体3。所述的上盖1盖于所述的上盒体2的上端。所述的上盒体2可拆式连接在所述的下盒体3的上端。所述的上盒体2上端和下端3均开口,所述的上盒体2内设有用于容置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4的腔体。所述的下盒体3的上端设有隔板5,所述的下盒体3的下端设有开口。所述的下盒体3的下端可拆式连接有储虫板6。所述的上盖1、上盒体2及隔板5之间形成上腔体7。所述的下盒体3、隔板5和储虫板6之间形成下腔体8。所述的上盖1与上盒体2之间、上盒体2与下盒体3之间、下盒体3与储虫板6之间均通过卡扣连接。
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4容置在所述的上腔体7内,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4固定在所述的隔板5的上表面上。所述的电路板10安装在所述的上盒体2与所述的上盖1之间,所述的上盖1上设有开关9,所述的开关9与所述的电路板10连接。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4和电网11均与所述的电路板10连接。按动开关9就能控制二氧化碳发生器4和电网11工作。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的储虫板6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储虫板6两端设有通孔601,所述的通孔601供所述的虫子爬入。所述的储虫板6的两个通孔601的内侧均设有用于安装电网11的平台602,所述的平台602高于所述的通孔601下边缘,所述的通孔601下边缘与所述的平台602之间通过供所述的虫子爬行的第一斜面603连接。所述的电网11固定连接在所述的平台602上。两个所述的平台602之间设有储虫槽604。所述的储虫槽604的开口端高于所述的平台602,所述的储虫槽604的开口端与所述的平台602之间通过供所述的虫子爬行的第二斜面605连接。所述的储虫槽604的深度为5~10cm;该深度的储虫槽604可防止掉落其内的臭虫爬出储虫槽604。所述的储虫板6的两端均设有第三斜面606,所述的第三斜面606与所述的第一斜面603拼接形成“V”形;所述的通孔601开设在所述的第三斜面606上。所述的平台602下侧为空腔,所述的空腔内且位于所述的平台602的下侧通过支撑板607支撑。
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4的外壳上设有出气孔401,所述的隔板5上设有导通孔(未示出);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4和隔板5之间连接有导管12,所述的导管12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孔401,所述的导管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导通孔露置在所述的下腔体8内。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4的所述的导管12的另一端对向所述的储虫槽604的开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灭虫器使用方法如下:启动开关,二氧化碳发生器4和电网11均开启工作。二氧化碳发生器4产生的二氧化碳顺着导管12导入下腔体8内,尤其是储虫槽604内浓度最高。二氧化碳从储虫槽604溢出来后会散布在下腔体8及灭虫器四周。臭虫受二氧化碳的引诱,会从通孔爬入下腔体8内,然后顺着第一斜面603向上爬,接着会接触到电网11,电网11会将臭虫电击致死。没被电网11电死的臭虫会继续往里面爬行,爬过第二斜面605后会落入储虫槽604内,由于储虫槽604的深度足够深,掉入储虫槽604内的臭虫就无法再爬出来了。

Claims (11)

1.一种灭虫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电路板;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供虫子爬入的通孔;所述的壳体内且靠近所述的通孔的一侧设有电网;所述的电路板控制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和电网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的电网的内侧设有储虫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可拆式连接有储虫板,所述的电网和储虫槽均设于所述的储虫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虫板的两端露置在所述的壳体外且该储虫板的两端均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的内侧均设有电网;两个所述的电网之间设有所述的储虫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虫板上设有用于安装电网的平台,所述的平台高于所述的通孔下边缘,所述的通孔下边缘与所述的平台之间通过供所述的虫子爬行的第一斜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虫槽的开口端高于所述的平台,所述的储虫槽的开口端与所述的平台之间通过供所述的虫子爬行的第二斜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虫板的端部设有第三斜面,所述的第三斜面与所述的第一斜面拼接形成“V”形;所述的通孔开设在所述的第三斜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何一项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中部设有隔板且该隔板将壳体内腔隔成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设于所述的上腔体内,所述的电网、储虫槽和通孔设于所述的下腔体内;所述的上腔体和下腔体之间相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的外壳上设有出气孔,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导通孔;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器和隔板之间连接有导管,所述的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的出气孔,所述的导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的导通孔露置在所述的下腔体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管的另一端对向所述的储虫槽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灭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包括上盖、上盒体及下盒体;所述的上盖盖于所述的上盒体的上端;所述的隔板连接在所述的下盒体的上端;所述的上盒体可拆式连接在所述的下盒体的上端;所述的上盖、上盒体及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的上腔体;所述的下盒体与所述的隔板之间形成所述的下腔体。
CN201821363431.4U 2018-08-23 2018-08-23 灭虫器 Active CN2089875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3431.4U CN208987582U (zh) 2018-08-23 2018-08-23 灭虫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63431.4U CN208987582U (zh) 2018-08-23 2018-08-23 灭虫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7582U true CN208987582U (zh) 2019-06-18

Family

ID=66798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63431.4U Active CN208987582U (zh) 2018-08-23 2018-08-23 灭虫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758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2077A (zh) * 2018-08-23 2018-11-30 宁波大央工贸有限公司 灭虫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02077A (zh) * 2018-08-23 2018-11-30 宁波大央工贸有限公司 灭虫器
WO2020038080A1 (zh) * 2018-08-23 2020-02-27 宁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 灭虫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02077A (zh) 灭虫器
CN201451113U (zh) 多功能诱捕器
CN209390921U (zh) 蜂箱马蜂抓捕器
CN208987582U (zh) 灭虫器
CN110881448A (zh) 一种农业大棚内用双吸引灭虫装置
CN110122446A (zh) 虫子诱捕器
CN215012862U (zh) 一种农林业兼用的害虫诱捕收集装置
CN213369525U (zh) 一种植物保护灭虫灯
CN111557287A (zh) 一种可将诱饵与蚂蚁分离的分体式蚂蚁诱导捕捉器
JPH08154553A (ja) 昆虫類捕獲装置
US20220330536A1 (en) Insect trap
CN210695617U (zh) 一种蚁蟓引诱装置
CN210382338U (zh) 一种多功能昆虫诱捕器
CN210642076U (zh) 虫子诱捕器
CN211064733U (zh) 一种灭蝇装置
CN210226627U (zh) 风吸太阳能诱捕器
CN220343326U (zh) 便携式房屋白蚁防治检测装置
CN220734126U (zh) 双进虫口的害虫诱捕装置
CN215602790U (zh) 一种白蚁诱捕盒
CN217958456U (zh) 一种林业诱虫灯
CN206760541U (zh) 一种多功能害虫捕杀器
CN216363283U (zh)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用的害虫捕杀装置
CN213587238U (zh) 一种林业诱虫装置
CN216753328U (zh) 一种多功能捕集器
WO2013056410A1 (zh) 昆虫捕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15031 No. 218, Changyang Road, Cicheng Town,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ingbo Daya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5, Lane 311, Kaiyuan Road, Jiangbei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ingbo Dayang Industry and Trad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