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7023U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7023U
CN208987023U CN201821461698.7U CN201821461698U CN208987023U CN 208987023 U CN208987023 U CN 208987023U CN 201821461698 U CN201821461698 U CN 201821461698U CN 208987023 U CN208987023 U CN 2089870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sion set
face
display screen
mobile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6169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6169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70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70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7023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5749 priority patent/WO2020048227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分机,包括前端面和后端面,第一分机包括第一显示屏和摄像头模组,第一显示屏朝向前端面,摄像头模组凸出于后端面,摄像头模组具有入光面,入光面的朝向与第一显示屏的朝向相反;及第二分机,开设有通孔;第一分机能够安装与第二分机上,且摄像头模组凸出于后端面的部分能够穿设于通孔内;第一分机还能够从第二分机上拆卸,且第一分机能够与第二分机通信连接。上述移动终端,在第一分机上设置外凸于第一分机的摄像头模组,第一分机可做得较为轻薄。将第一分机安装于第二分机上,摄像头模组凸出于第一分机的部分能够收容于通孔内,有利于第二分机和第一分机的轻薄化,进而有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轻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且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的性能要求也在逐渐提高,但轻薄化与性能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制约,使得传统的移动终端的设计遇到了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解决移动终端的轻薄化与性能相互制约的问题。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第一分机包括第一显示屏和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前端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凸出于所述后端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具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及
第二分机,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分机能够安装与所述第二分机上,且所述摄像头模组凸出于所述后端面的部分能够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分机还能够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且所述第一分机能够与所述第二分机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后表面,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后端面贴合,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分机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后,所述第一分机能够拼接于所述第二分机上并与所述第二分机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平齐,且使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表面在通孔处平滑过渡,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入光面与所述后表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三端面、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四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四端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连接于所述前端面、后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连接于所述前表面、后表面之间;在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平齐,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平齐,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平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机和所述第一分机中的一个设有卡条,所述第二分机和所述第一分机中的另一个开设有卡槽,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卡条能够卡合于所述卡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槽的槽壁上连接有弹顶结构,所述弹顶结构凸出于所述卡槽内,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弹顶结构能够抵紧所述卡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分机包括设于背向所述第一显示屏一侧的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第二吸附件,在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第一吸附件能够吸合于所述第二吸附件上。
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第一分机,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显示屏、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能够分别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模组供电;所述第一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前表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凸出于所述后表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具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及
第二分机,包括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能够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第二分机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分机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所述摄像头模组凸出于所述后表面的部分能够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分机还能够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且在所述第一分机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能够为所述第二显示屏供电,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分机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后,所述第一分机能够拼接于所述第二分机上并与所述第二分机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平齐,且使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能够为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为蓝牙通信模块,或者均为WiFi通信模块,或者均为ZigBee通信模块,或者均为NFC通信模块。
上述移动终端,通过在第一分机上设置外凸于第一分机的摄像头模组,第一分机可以做得较为轻薄。将第一分机安装于第二分机上,摄像头模组凸出于第一分机的部分能够收容于通孔内,上述结构有利于第二分机和第一分机的轻薄化,进而有利于移动终端的轻薄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第一分机从第二分机上拆卸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第一分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图3所示第一分机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第二分机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6为图2所示第二分机的再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7为图2所示第一分机与第二分机拼接后的立体图;
图8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后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移动终端沿A-A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移动终端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机的立体图;
图12为图2所示移动终端的第二分机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参考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为智能手机。移动终端10包括第一分机100和第二分机200,第一分机100能够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且第一分机100能够从第二分机200上拆卸。第一分机100包括相背设置的前端面 101和后端面102,所述前端面101上设有第一显示屏110,第一显示屏110可用于显示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所述后端面102上设有凸出于后端面102 的摄像头模组120(示出在图3中),所述摄像头模组120具有入光面121(示出在图3中),环境光线可以穿过入光面121并入射至摄像头模组120的感光元件上。所述入光面121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110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所述摄像头模组120可以执行后置摄像的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模组120 进行拍摄等操作。
由于摄像头模组120不占用第一显示屏110所在一侧的面积,因此第一分机100可以获得较高的屏占比,例如第一分机100的屏占比可以在85%以上,因而有利于提升第一分机100的表现力。
第一分机100内可以设有第一处理器和第一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能够分别与第一显示屏110、摄像头模组120、第一处理器通电连接,第一处理器能够分别与摄像头模组120和第一显示屏110通信连接,从而可以利用第一显示屏110显示摄像头模组120拍摄的影像,且第一分机100可以独立运行。
参考图5和图6,第二分机200包括相背设置的前表面201和后表面202,所述后表面202上设有第二显示屏210,第二显示屏210可用于显示信息并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第二分机200上开设有通孔220,所述通孔220贯穿第二分机 200的前表面201和后表面202。所述后表面202在通孔220处平滑过渡,可以理解为,所述后表面202在靠近通孔220的位置处平滑过渡,即通孔220与后表面202的交汇处平滑过渡,不存在直角棱,方便用户使用。第一分机100能够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以使第一显示屏110的可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屏210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且摄像头模组120的凸出于第一分机100的部分能够收容于通孔220内,且入光面121与所述后表面202平齐,可以理解为,入光面 121与后表面202在通孔220处设置的平滑过渡区域平齐。入光面121不被后表面202遮挡,方便光线穿透入光面121,且入光面121不凸出于后表面202,防止受到损伤。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第一分机100能够与第二分机200通信连接,通信连接可以采用有线通信的方式或者无线通信的方式。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分机200内可以设置第二处理器和第二电源模块,第二源模块能够分别与第二显示屏210、第二处理器通电连接,第二处理器能够与第二显示屏210通信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移动终端10可以为平板等。
由于第一分机100上设有第一显示屏110、第二分机200上设有第二显示屏 210,当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所述第一分机100的后端面102 与所述第二分机200的前表面201贴合,第一显示屏110的可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屏210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移动终端10具有双面显示的效果,因而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10的表现力并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在第一分机100上设置外凸于第一分机100的摄像头模组120,第一分机100可以做得较为轻薄。将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摄像头模组120凸出于第一分机100的部分能够收容于通孔220内,上述结构有利于第二分机200和第一分机100的轻薄化,进而有利于移动终端10的轻薄化。
第一分机100单独使用时,摄像头模组120可以作为后置摄像头使用,第一分机100和第二分机200共同使用时,摄像头模组120具有后置摄像功能的同时兼有前置摄像功能。第一分机100安装在第二分机200上时,用户面向第二显示屏210,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模组120进行视屏通话、自拍等操作,并通过第二显示屏210显示出来,完成前置摄像头的功能。第一分机100与第二分机200分体时,用户可以一手握第一分机100,并将摄像头模组120对准自己或别的物体,另一手握第二分机200,第一分机100和第二分机200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连接,使得摄像头模组120所摄录的画面通过第二显示屏210显示出来,实现自拍、远景拍摄、视频录制等操作,完成摄像头模组120的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的功能。上述结构使移动终端10只设置一个摄像头模组得情况下,同时具有前置摄像和后置摄像的功能,避免设置两个摄像头模组,节省元器件的成本,且有利于移动终端10的轻薄化。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显示屏210不是必须的,第二显示屏210可以省略。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分机100包括第一处理器时,第二处理器可以省略,当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可以共用第一处理器处理数据。在第一分机100从第二分机200上拆卸后,可以采用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共用第一处理器处理数据。同样地,当第二分机200包括第二处理器时,第一处理器可以省略,当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可以共用第二处理器处理数据。在第一分机100从第二分机200上拆卸后,可以采用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的方式共用第二处理器处理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机100上设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二分机200上设有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第一电源模块能够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电连接,第二电源模块能够分别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三无线通信模块通电连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信,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例如基站或者其他移动终端10通信。在第一分机100从第二分机200上拆卸后,第一分机100能够通过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分机 200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不是必须的,第三无线通信模块可以省略。
第一电源模块可以包括核电池例如氚电池,核电池体积较小,较为轻薄,且使用寿命较长,能够长期为第一显示屏110、摄像头模组120和第一分机100 内的其他电子元器件提供电能,因而有利于第一分机100的轻薄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源模块也可以包括锂电池等,第一电源模块可进行反复多次充放电,以为第一显示屏110、摄像头模组120及第一分机100内的其他电子元器件提供电能。第一分机100提供的功能可以较为简单,以使第一分机100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数量较少,从而有利于延长第一分机100的续航能力。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源模块可以包括核电池例如氚电池,核电池体积较小,较为轻薄,且使用寿命较长,能够长期为第二显示屏210和第二分机200内的其他电子元器件提供电能,因而有利于第二分机200的轻薄化。第二电源模块也可以包括可反复多次充放电的锂电池,第二电源模块能够为第二显示屏210、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提供电能。
由于第一分机100包括摄像头模组120、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显示屏 110和第一电源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和第二分机200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第一分机100可以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且能够从第二分机200 上拆卸下来,且第一分机100能够接收第二分机200的信号并提供显示功能以供用户正常使用,第二分机200则可以放置于口袋中或其他地方。第一分机100 的结构较为简单,因而可以做得极为轻薄,且第一分机100的电子元器件可以较少,因而能够提升第一分机100的续航能力,第二分机200内则可以设置体积较大的电池以提升第二分机200的续航能力。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 200上后,用户同样能够方便地使用移动终端10。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分机200也能够提供显示功能以供用户正常使用,第一分机100 也可以放置于口袋中或其他地方。第二分机200的结构可以较为简单,因而可以做得极为轻薄,且第二分机200的电子元器件也可以较少,因而能够提升第二分机200的续航能力,第一分机100内则可以设置体积较大的电池以提升第一分机100的续航能力。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采用近距离通信技术,且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采用相同的通信协议。例如,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可以均为蓝牙(Bluetooth)通信模块,或均为无线局域网(WiFi,Wireless Fidelity)通信模块,或均为红外数据传输(lrDA,Infrared Data Association)模块,或均为ZigBee通信模块,或均为超宽频(Ultra WideBand) 通信模块,或均为短距通信(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模块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连接可以实现第一分机100与第二分机 200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第二分机200传输至第一分机100的数据可以被进一步转化为显示、触控等信号,第一分机100传输至第二分机200的数据可以进行存储或其他处理。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分机100或第二分机200还可以包括用于输出声音的音频输出模块等,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机100上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不是必须的,第一分机100可以通过物理结构的连接与第二分机200实现通信连接。例如,第一分机100可以通过数据线连接于第二分机200上,以使第一分机100能够与第二分机200通信连接。又如,第一分机100上可以设置顶针,第二分机200上可以对应设置通信接口,当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第一分机100 可以通过顶针与通信接口的配合与第二分机200通信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分机100上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省略时,第二分机200上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也可省略。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源模块不是必须的,例如,第一分机100可以外接电源,并通过外接电源为第一显示屏110和摄像头模组120供电。又如,第一分机100上可以设置感应线圈,采用无线充电的方案为第一显示屏110和摄像头模组120供电。同样地,第二电源模块不是必须的,例如,第二分机200可以外接电源,并通过外接电源为第二显示屏210供电。又如,第二分机200上可以设置感应线圈,采用无线充电的方案为第二显示屏210供电。
参考图3,第一分机100大致呈矩形块状,第一分机10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141、第二端面143,及相背设置的第三端面145、第四端面147,第一端面141连接于第三端面145、第四端面147的一端,第二端面143连接于第三端面145、第四端面147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面141、第二端面143、第三端面145、第四端面147连接于所述前端面101、所述后端面102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端面141和第二端面143界定第一分机100的长度尺寸,第三端面 145和第四端面147界定第一分机100的宽度尺寸。同时参考图5和图6,第二分机20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221、第二侧面223,及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 225、第四侧面227,第一侧面221连接于第三侧面225、第四侧面227的一端,第二侧面223连接于第三侧面225、第四侧面227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面221、第二侧面223、第三侧面225、第四侧面227连接于所述前表面201、后表面202 之间。在一实施例中,第一侧面221和第二侧面223界定第二分机200的长度尺寸,第三侧面225和第四侧面227界定第二分机200的宽度尺寸。在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第一端面141与第一侧面221平齐,第二端面143与第二侧面223平齐。上述结构有利于提升移动终端10的外观整体性。进一步,在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第三端面145与第三侧面 225平齐,第四端面147与第四侧面227平齐,上述设置同样可以提升移动终端 10的外观整体性。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摄像头模组12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22、第二表面123,以及相背设置的第三表面125、第四表面127,所述第一表面122连接于所述第三表面125、第四表面127的一端,所述第二表面 123连接于所述第三表面125、第四表面127的另一端。所述摄像头模组120位于后端面102内且所述通孔220开设于所述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23、第三侧面125和第四侧面127围设的区域内。可以理解为,所述摄像头模组120与第一分体100的边缘具有一定距离,所述通孔220与所述第二分体200的边缘具有一定距离。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模组120的第一表面122与所述第一分机100的第一端面141平齐,通孔220贯穿第二分机200的第一侧面221。再一实施方式中,第三表面125与第一分机100的第三端面145平齐,通孔220 贯穿第二分机200的第三侧面225。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四表面127与第一分机100的第四端面147平齐,通孔220贯穿第二分机200的第四侧面227。
参考图7,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分机100从第二分机200上拆卸后,第一分机100能够拼接于第二分机200上并与第二分机200通信连接,以使第一显示屏110与第二显示屏210平齐,且使第一显示屏110的可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屏210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同。例如,在第一分机100从第二分机200上拆卸后,第一分机100的第四端面147可以连接于第二分机200的第三侧面225或第四侧面227上,以实现第一分机100与第二分机200的拼接,进而实现大屏的显示效果。拼接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在第四端面147上设置凸起,在第四侧面227上对应设置凹槽,第二分机200与第一分机100拼接时,凸起可以卡合于凹槽内,以实现第二分机200与第一分机100的可靠连接。又如,可以在第四端面147和第四侧面227中的一个之上设置磁铁,在第四端面147 和第四侧面227中的另一个之上设置铁块,同样可以实现第二分机200与第一分机100的拼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分机100的第三端面145连接于第二分机200的第三侧面225或第四侧面227上,以实现第一分机100与第二分机200 的拼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第一分机100的第一端面141或第二端面143连接于第二分机200的第一侧面221或第二侧面223上,以实现第一分机100与第二分机200的拼接,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分机200 与第一分机100拼接后,第二分机200和第一分机100可以通过物理结构通信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方式通信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3和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分机200和第一分机100中的一个之上设有卡条230,第二分机200和第一分机100中的另一个之上开设有卡槽150,当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卡条230能够卡合于卡槽150内。上述设置,有利于将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并有利于第一分机 100在第二分机200上的定位。进一步,参考图8至图10,卡槽150的槽壁上可以连接有弹顶结构160,弹顶结构160凸出于卡槽150内,当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以使第一显示屏110的可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屏210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时,弹顶结构160能够抵紧卡条230。上述结构有利于实现第一分机100与第二分机200的可靠连接,以防止第一分机100轻易从第二分机200 上分离。弹顶结构160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弹顶结构160可以采用可弹性变形的弹性柱,也可采用可弹性变形的弹片或弹簧等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11和图12,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机100包括设于背向第一显示屏110一侧的第一吸附件170,所述第一吸附件170位于后端面102上,第二分机200端包括设于背向第二显示屏210一侧的第二吸附件240,所述第二吸附件 240位于前表面201上。在第一分机100安装于第二分机200上时,后端面102 与前表面201贴合,第一显示屏110的可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屏210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时,第一吸附件170能够吸合于第二吸附件240上,以使第一分机 100能够可靠地连接于第二分机200上。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吸附件170和第二吸附件240中的一个可以为磁铁,另一个可以为磁铁或铁片。通过设置第一吸附件170和第二吸附件240,有利于第一分机100在第二分机200上的定位,并能够防止第一分机100轻易从第二分机200端上脱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第一分机包括第一显示屏和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前端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凸出于所述后端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具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及
第二分机,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分机能够安装与所述第二分机上,且所述摄像头模组凸出于所述后端面的部分能够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分机还能够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且所述第一分机能够与所述第二分机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前表面和后表面,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后表面,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前表面与所述后端面贴合,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机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后,所述第一分机能够拼接于所述第二分机上并与所述第二分机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平齐,且使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表面在通孔处平滑过渡,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入光面与所述后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三端面、第四端面,所述第一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四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端面连接于所述第三端面、所述第四端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第三端面和第四端面连接于所述前端面、后端面之间;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相背设置的第三侧面、第四侧面,所述第一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的一端,所述第二侧面连接于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的另一端,所述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连接于所述前表面、后表面之间;在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侧面平齐,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侧面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第三端面与所述第三侧面平齐,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四侧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机和所述第一分机中的一个设有卡条,所述第二分机和所述第一分机中的另一个开设有卡槽,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卡条能够卡合于所述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槽壁上连接有弹顶结构,所述弹顶结构凸出于所述卡槽内,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弹顶结构能够抵紧所述卡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机包括设于背向所述第一显示屏一侧的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第二吸附件,在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第一吸附件能够吸合于所述第二吸附件上。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分机,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显示屏、摄像头模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能够分别为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摄像头模组供电;所述第一分机包括相背设置的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朝向所述前表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凸出于所述后表面,所述摄像头模组具有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朝向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及
第二分机,包括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能够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第二分机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分机能够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所述摄像头模组凸出于所述后表面的部分能够穿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第一分机还能够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且在所述第一分机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能够为所述第二显示屏供电,当所述第一分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分机上时,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分机从所述第二分机上拆卸后,所述第一分机能够拼接于所述第二分机上并与所述第二分机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二显示屏平齐,且使所述第一显示屏的可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屏的可显示区的朝向相同。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机包括第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第二电源模块能够为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通信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均为蓝牙通信模块,或者均为WiFi通信模块,或者均为ZigBee通信模块,或者均为NFC通信模块。
CN201821461698.7U 2018-09-06 2018-09-06 移动终端 Active CN2089870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1698.7U CN208987023U (zh) 2018-09-06 2018-09-06 移动终端
PCT/CN2019/095749 WO2020048227A1 (zh) 2018-09-06 2019-07-12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61698.7U CN208987023U (zh) 2018-09-06 2018-09-06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7023U true CN208987023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8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61698.7U Active CN208987023U (zh) 2018-09-06 2018-09-06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7023U (zh)
WO (1) WO2020048227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8227A1 (zh) * 2018-09-06 2020-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6723B2 (en) * 2011-07-21 2017-03-28 Z124 Second view
CN102316609A (zh) * 2011-09-07 2012-01-11 何天华 可分离式双通讯的手持装置
CN106034168A (zh) * 2015-03-08 2016-10-19 郑建锋 可拆装屏幕的移动设备
US9898048B2 (en) * 2016-01-20 2018-02-20 Nanoport Technology Inc. Interconnec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agnetic rail
CN205883337U (zh) * 2016-08-01 2017-01-11 陆争 一种拆分式手机壳的摄像头包覆结构
CN208987023U (zh) * 2018-09-06 2019-06-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48227A1 (zh) * 2018-09-06 2020-03-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48227A1 (zh) 2020-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01903U (zh) 移动终端
US20090082061A1 (en) Mobile terminal equipped with mode setting key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mobile terminal
CN203027303U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终端
CN208987023U (zh) 移动终端
CN208079150U (zh) 移动终端
CN208890846U (zh) 移动终端
CN208987022U (zh) 移动终端
CN209046678U (zh) 终端设备
CN209608691U (zh) 移动终端
CN208890847U (zh) 移动终端
CN209517206U (zh) 移动终端和图像采集设备
CN209134462U (zh) 移动终端
CN209472641U (zh) 移动终端
CN209390168U (zh)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组合件和壳体装置
CN209642719U (zh) 移动终端
CN208956103U (zh) 移动终端
CN112534797B (zh) 终端设备及主机端
CN210075295U (zh) 移动终端及其主机端
CN209218200U (zh) 移动终端和图像采集模块
CN208079149U (zh) 移动终端
CN208079147U (zh) 移动终端
CN209105220U (zh) 移动终端
CN208890848U (zh) 移动终端
CN209390166U (zh) 图像采集设备及电子装置
CN209572031U (zh) 移动终端及其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