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81153U - 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81153U
CN208981153U CN201821358933.8U CN201821358933U CN208981153U CN 208981153 U CN208981153 U CN 208981153U CN 201821358933 U CN201821358933 U CN 201821358933U CN 208981153 U CN208981153 U CN 208981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support bar
inner membrance
bridge pier
engaging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5893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玉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35893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81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81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811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包括内膜主体,所述内膜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模板,且第一模板的前后两端卡设有第二卡合槽,并且第一模板上的第二卡合槽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模板的内侧通过转动块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且第一支撑杆的外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三模板内侧的固定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的内侧通过转动块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且第二支撑杆的外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该桥梁墩柱内膜,在第一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槽和定位块,起到使上下2个第一模板之间进行配合安装的作用,有利于上下2个第一模板之间的固定安装。

Description

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桥梁工程的逐渐发展,桥梁墩柱高度越来越高、跨径越来越大,在空心桥梁墩柱制作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由两组模板组件构成,即内模和外模。
但现有的桥梁墩柱内膜,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不方便安装者的安装和拆卸,且不利于对内膜各部件之间的稳定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墩柱内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桥梁墩柱内膜,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不方便安装者的安装和拆卸,且不利于对内膜各部件之间稳定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包括内膜主体,所述内膜主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模板,且第一模板的前后两端卡设有第二卡合槽,并且第一模板上的第二卡合槽通过固定螺栓分别与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模板的内侧通过转动块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且第一支撑杆的外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三模板内侧的固定块相连接,并且上下2个第二模板之间和上下2个第三模板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和安装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模板的内侧通过转动块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且第二支撑杆的外端通过固定螺栓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并且第一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槽和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的形状结构为圆弧状结构,且第一模板关于第二模板的中心线呈轴对称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长度和宽度均相同,且第二模板和第三模板之间互为平行安装。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安装结构均为旋转结构,且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之间互为垂直安装,并且第二支撑杆的外端位于第一支撑杆中间位置的上端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槽位于第一模板上方的中间部位,且第一卡合槽的槽深小于第一模板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与第一模板之间为一体铸造结构,且定位块的高度与第一卡合槽的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桥梁墩柱内膜,在第二模板的内侧通过转动块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起到使第一支撑杆进行转动的作用,有利于第二模板通过第一支撑杆与第三模板上的安装块连接固定的作用,且在第二模板拆卸时,便于第一支撑杆收纳的作用,在第一模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槽和定位块,起到使上下2个第一模板之间进行配合安装的作用,有利于上下2个第一模板之间的固定安装,且在第一模板的内侧通过转动块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起到使第一模板通过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模板内侧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的作用,有利于第二支撑杆对第一模板的稳定支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膜主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模板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膜主体;2、第一模板;3、第二模板;4、转动块;5、第一支撑杆;6、第二支撑杆;7、第一卡合槽;8、固定块;9、安装块;10、固定螺栓;11、第二卡合槽;12、定位块;13、第三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包括内膜主体1、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转动块4、第一支撑杆5、第二支撑杆6、第一卡合槽7、固定块8、安装块9、固定螺栓10、第二卡合槽11、定位块12和第三模板13,内膜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模板2,且第一模板2的前后两端卡设有第二卡合槽11,并且第一模板2上的第二卡合槽11通过固定螺栓10分别与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相连接,第二模板3的内侧通过转动块4与第一支撑杆5相连接,且第一支撑杆5的外端通过固定螺栓10与第三模板13内侧的固定块8相连接,并且上下2个第二模板3之间和上下2个第三模板13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10和安装块9相连接,第一模板2的内侧通过转动块4与第二支撑杆6相连接,且第二支撑杆6的外端通过固定螺栓10与第一支撑杆5相连接,并且第一模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槽7和定位块12。
本例的第一模板2的形状结构为圆弧状结构,且第一模板2关于第二模板3的中心线呈轴对称安装,这样设置有利于第一模板2在第二模板3两端的安装。
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长度和宽度均相同,且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之间互为平行安装,这样设置有利于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之间的配合安装,便于对第一模板2的固定。
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的安装结构均为旋转结构,且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互为垂直安装,并且第二支撑杆6的外端位于第一支撑杆5中间位置的上端面,这样设置有利于第二支撑杆6和第一支撑杆5对第一模板2的稳定支撑。
第一卡合槽7位于第一模板2上方的中间部位,且第一卡合槽7的槽深小于第一模板2的厚度,这样设置有利于上下2个第一模板2之间连接处的拼接处理。
定位块12与第一模板2之间为一体铸造结构,且定位块12的高度与第一卡合槽7的高度相同,这样设置有有利于第一模板2通过定位块12与下方的第一模板2上的第一卡合槽7之间配合安装,有利于上下2个第一模板2之间的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桥梁墩柱内膜时,如图1-2和图4所示,安装者将第一模板2的两端通过第二卡合槽11分别与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两端的凹槽相配合,并用固定螺栓10进行固定,然后,将第二模板3内侧的第一支撑杆5通过转动轴在转动块4上转动,使第一支撑杆5的外端放在第三模板13内侧的固定块8,使第一支撑杆5上的螺栓孔与固定块8上的螺栓孔相对应,并用固定螺栓10进行固定,最后,将第一模板2内侧的第二支撑杆6通过转动块4转动,使第二支撑杆6的外端放在第一支撑杆5的上端,并使第二支撑杆6外端的螺栓孔与第一支撑杆5中间部位的螺栓孔相对应,并用固定螺栓10进行固定,进而完成第一模板2在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上的固定安装。
如图2-4所示,安装者需要对内膜主体1之间进行多层连接时,将第二模板3放在安装好的第二模板3的上端,并用安装块9和固定螺栓10进行固定,然后,按照同样的方法固定,将另一个第三模板13放在安装好的第三模板13的上端,并用安装块9和固定螺栓10进行固定,并将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之间通过第一支撑杆5、固定块8和固定螺栓10进行连接,然后,再将待安装第一模板2下端的定位块12放在安装好的第一模板2上端的第一卡合槽7内,使第一卡合槽7和定位块12上的螺栓孔相对应,并用固定螺栓10进行固定,并将第一模板2内侧的第二支撑杆6与第一支撑杆5通过固定螺栓10进行固定,然后,按照同样的步骤,进行第一模板2、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的安装,以上便完成该桥梁墩柱内膜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包括内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膜主体(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模板(2),且第一模板(2)的前后两端卡设有第二卡合槽(11),并且第一模板(2)上的第二卡合槽(11)通过固定螺栓(10)分别与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相连接,所述第二模板(3)的内侧通过转动块(4)与第一支撑杆(5)相连接,且第一支撑杆(5)的外端通过固定螺栓(10)与第三模板(13)内侧的固定块(8)相连接,并且上下2个第二模板(3)之间和上下2个第三模板(13)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10)和安装块(9)相连接,所述第一模板(2)的内侧通过转动块(4)与第二支撑杆(6)相连接,且第二支撑杆(6)的外端通过固定螺栓(10)与第一支撑杆(5)相连接,并且第一模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合槽(7)和定位块(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2)的形状结构为圆弧状结构,且第一模板(2)关于第二模板(3)的中心线呈轴对称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长度和宽度均相同,且第二模板(3)和第三模板(13)之间互为平行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的安装结构均为旋转结构,且第一支撑杆(5)和第二支撑杆(6)之间互为垂直安装,并且第二支撑杆(6)的外端位于第一支撑杆(5)中间位置的上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槽(7)位于第一模板(2)上方的中间部位,且第一卡合槽(7)的槽深小于第一模板(2)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墩柱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12)与第一模板(2)之间为一体铸造结构,且定位块(12)的高度与第一卡合槽(7)的高度相同。
CN201821358933.8U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81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8933.8U CN208981153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58933.8U CN208981153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81153U true CN208981153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82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5893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81153U (zh) 2018-08-23 2018-08-23 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811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61219U (zh) 一种建筑用装配式梁模结构
CN208981153U (zh) 一种桥梁墩柱内膜
CN110820542A (zh) 一种便于浇筑的防震桥梁建设用装配式支墩结构
CN112227540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梁柱节点
CN207806764U (zh) 一种电解铅阳极板制作装置
CN213147781U (zh) 一种工业设计用产品轮廓采集装置
CN206374087U (zh) 一种可翻转式模具
CN209578484U (zh) 一种打标机专用的具有快速定位固定的打标台
CN207922701U (zh) 一种可防止错位的水族土布制作用布料固定装置
CN209194735U (zh) 一种火山渣轻质墙板连接构件
CN208251525U (zh) 一种新型建筑节能外墙保温装饰板
CN112282183A (zh) —种装配式异型吊顶龙骨的快速调节连接结构
CN208005867U (zh) 一种斜孔定位工装夹具
CN207193872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用支护架
CN109356385A (zh) 一种建筑铝合金模板组合结构
CN208944911U (zh) 一种电热水壶生产用便于固定的卷边装置
CN208137332U (zh) 一种可加固的辅助型副龙骨组接装置
CN109770543B (zh) 一种环境艺术的设计展示平台
CN215443931U (zh) 一种小半径径向钻井定向装置
CN205894692U (zh) 建筑材料的起翘脱模装置
CN206633282U (zh) 一种多穴数塑胶模顶针结构
CN214982502U (zh) 一种复合材料长桁成型装置
CN22088943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建筑模板
CN210148509U (zh) 一种电子器件制作模具专用下模结构
CN214739179U (zh) —种装配式异型吊顶龙骨的快速调节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8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