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74750U - 胸腔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胸腔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74750U
CN208974750U CN201820412235.5U CN201820412235U CN208974750U CN 208974750 U CN208974750 U CN 208974750U CN 201820412235 U CN201820412235 U CN 201820412235U CN 208974750 U CN208974750 U CN 2089747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bag
tube body
drainage tube
intrathoracic drain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22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树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lvin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4122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747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747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747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胸腔引流管。该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上设有插入端和出口端,出口端设有第一单向阀,还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位于引流管本体外周上靠近插入端的一侧,第二气囊位于引流管本体外周上与第一气囊对应远离插入端的一侧,引流管本体上靠近出口端处设有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连通的气体输口。本实用新型具有避免引流顺畅和脱落渗漏,且实用性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胸腔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胸腔引流管。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应用于胸外科手术中,治疗脓胸、外伤性血胸、气胸等,将胸内负压、引流胸腔内积气、积液的重要医疗手段,是促进肺复张,胸膜腔闭合,平衡压力,预防纵膈移及肺受压的技术。
心胸外科手术中需要使用胸腔引流管引流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而现有的胸腔引流管,存在引流中常常被血块或其他异物堵塞导致引流不畅;气胸;易脱落渗漏;且一般只有引流作用,不能通过引流管向患者体内注入药物,使得引流管功能实用性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引流管本体上设有插入端和出口端,出口端设有第一单向阀,
还包括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位于引流管本体外周上靠近插入端的一侧,第二气囊位于引流管本体外周上与第一气囊对应远离插入端的一侧,引流管本体上靠近出口端处设有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连通的气体输口。
上述胸腔引流管,其有益效果是,第一单向阀实现引流液体单向流出不发生倒灌现象,胸腔引流管本体上设置两个气囊,第一气囊用于支撑顶起胸腔内引流部位的其他组织,防止其他组织堵塞插入端的管口,避免了引流不畅现象的出现,第二气囊位于穿刺部位胸腔壁内侧,用于支撑顶住胸腔壁,防止组织液等流出,防止皮肤穿刺口发生脱落渗漏等现象。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设有连通通道,气体输口与第一气囊、连通通道、第二气囊依次连通。其有益效果是,通过气体输口将气体输入一次通过第一气囊、连通通道和第二气囊,能够实现同时将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膨胀。
手术中将胸腔引流管插入到引流部位后,通过气体输口对两个气囊进行充气,实现该胸腔引流管的防堵塞避免引流不畅和防脱落渗漏的实用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流管本体上设有药物注射口,药物注射口上设有第二单向阀。其有益效果是,药物注射口能够实现将药物直接注射进引流部位,实现引流后对该部位的治疗作用,且第二单向阀实现了药物的单向注入,防止引流液体从该药物注射口流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流管本体内设有与药物注射口相连通的药物注入管,药物注入管内靠近出口端的一端设有第三单向阀。其有益效果是,在引流管本体内设置与药物注射口相连通的管道直接到达引流病灶部位,将药物注入的管道与引流管道隔离开,防止引流液体对药物造成污染,该结构进一步优化了该胸腔引流管的实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流管本体上还设有防溢部,防溢部位于第二气囊靠近出口端的一侧。其有益效果是,防溢部和第二气囊分别位于皮肤的两侧,进一步避免了胸腔引流管的脱落漏液等现象的出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流管本体的插入端的管壁上设有引流孔,引流孔为多个,多个引流孔位于第一气囊所在位置的两侧。其有益效果是,在第一气囊支撑的位置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引流孔,有利于将引流部位四周的需要引流出的液体进行快速的引流,防止气囊周围的引流液体被滞留。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防溢部包括套管部和贴合部,套管部和贴合部为一体结构,套管部套接在引流管本体的外壁上,套管部能够沿引流管本体的外壁移动定位,贴合部贴合在患者皮肤上。其有益效果是,防溢部的套管部实现了根据胸腔引流管插入的位置进行贴合皮肤的位置调整,贴合部贴合在皮肤上,防漏效果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出口端与引流管本体为可拆卸连接。其有益效果是,胸腔引流手术中会通过导丝的引导将胸腔引流管引入到胸腔内,然后将导丝抽出,出口端为可拆卸结构,抽出导丝时将出口端拆卸下来,避免了抽出导丝时对第一单向阀造成损坏,抽出导丝后在将出口端安装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胸腔引流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胸腔引流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胸腔引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胸腔引流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胸腔引流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胸腔引流管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胸腔引流管。如图所示,该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本体1,引流管本体1上设有插入端11和出口端12,出口端12设有第一单向阀14,
还包括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第一气囊2位于引流管本体1外周上靠近插入端11的一侧,第二气囊3位于引流管本体1外周上与第一气囊2对应远离插入端11的一侧,引流管本体1上靠近出口端12处设有与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相连通的气体输口5。
该胸腔引流管的引流管本体1上设有刻度线,可以从刻度线上查看插入的深度,将第一气囊2设置在插入端11处,将第二气囊3设置在15公分左右的地方,上述胸腔引流管,第一单向阀14实现引流液体单向流出不发生倒灌现象,胸腔引流管本体1上设置两个气囊,第一气囊2用于支撑顶起胸腔内引流部位的其他组织,防止其他组织堵塞插入端11的管口,避免了引流不畅现象的出现,第二气囊3位于穿刺部位胸腔壁内侧,用于支撑顶住穿刺的胸腔壁,防止组织液等流出,防止皮肤穿刺口发生引流管本体1的脱落和液体渗漏等现象。
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之间设有连通通道4,气体输口5与第一气囊2、连通通道4、第二气囊3依次连通。通过气体输口5将气体输入一次通过第一气囊2、连通通道4和第二气囊3,能够实现同时将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充气膨胀。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以及连通通道4在未进行输气的时候是紧贴引流管本体1的管壁的,在插入引流管进入胸腔内才对其进行充气或灌水使其膨胀起到其相应的作用。
手术中将胸腔引流管插入到引流部位后,通过气体输口5对两个气囊进行充气,实现该胸腔引流管的防堵塞避免引流不畅和防脱落渗漏的实用功能。
引流管本体1上设有药物注射口6,药物注射口6上设有第二单向阀8。药物注射口6能够实现将药物直接注射进引流部位,实现引流后对该部位的治疗作用,且第二单向阀8实现了药物的单向注入,防止引流液体从该药物注射口6流出。
引流管本体1内设有与药物注射口6相连通的药物注入管9,药物注入管9内靠近出口端12的一端设有第三单向阀91。在引流管本体1内设置与药物注射口6相连通的管道直接到达引流病灶部位,将药物注入的管道与引流管道隔离开,防止引流液体对药物造成污染,该结构进一步优化了该胸腔引流管的实用性。
引流管本体1上还设有防溢部7,防溢部7位于第二气囊3靠近出口端12的一侧。防溢部7和第二气囊3分别位于皮肤的两侧,进一步避免了胸腔引流管的脱落漏液等现象的出现。
引流管本体1的插入端11的管壁上设有引流孔13,引流孔13为多个,多个引流孔13位于第一气囊2所在位置的两侧。在第一气囊2支撑的位置的两侧均设有多个引流孔13,有利于将引流部位四周的需要引流出的液体进行快速的引流,防止气囊周围的引流液体被滞留。
防溢部7包括套管部71和贴合部72,套管部71和贴合部72为一体结构,套管部71套接在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上,套管部71能够沿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移动定位,贴合部72贴合在患者皮肤上。防溢部7的套管部71实现了根据胸腔引流管插入的位置进行贴合皮肤的位置调整,贴合部72贴合在皮肤上,防漏效果好。如图5和6所示,引流管本体1可以在防溢部7的侧面穿出,方便患者使用时贴合皮肤,避免了不易穿衣等不便。
出口端12与引流管本体1为可拆卸连接。出口端12与引流管本体1的连接处16为螺纹连接,方便拆卸。胸腔引流手术中会通过导丝的引导将胸腔引流管引入到胸腔内,然后将导丝抽出,出口端12为可拆卸结构,抽出导丝时将出口端12拆卸下来,避免了抽出导丝时对第一单向阀14造成损坏,抽出导丝后在将出口端12安装上。
出口端12上设有注射器连接头15,方便与注射器等连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本体(1),所述引流管本体(1)上设有插入端(11)和出口端(12),所述出口端(12)设有第一单向阀(14),
还包括第一气囊(2)和第二气囊(3),所述第一气囊(2)位于引流管本体(1)外周上靠近插入端(11)的一侧,所述第二气囊(3)位于引流管本体(1)外周上与所述第一气囊(2)对应远离插入端(11)的一侧,所述引流管本体(1)上靠近出口端(12)处设有与所述第一气囊(2)和所述第二气囊(3)相连通的气体输口(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2)和所述第二气囊(3)之间设有连通通道(4),所述气体输口(5)与所述第一气囊(2)、所述连通通道(4)、所述第二气囊(3)依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上设有药物注射口(6),所述药物注射口(6)上设有第二单向阀(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内设有与药物注射口(6)相连通的药物注入管(9),所述药物注入管(9)内靠近出口端(12)的一端设有第三单向阀(9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上还设有防溢部(7),所述防溢部(7)位于第二气囊(3)靠近出口端(12)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插入端(11)的管壁上设有引流孔(13),所述引流孔(13)为多个,所述多个引流孔(13)位于所述第一气囊(2)所在位置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部(7)包括套管部(71)和贴合部(72),所述套管部(71)和贴合部(72)为一体结构,所述套管部(71)套接在所述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套管部(71)能够沿引流管本体(1)的外壁移动定位,所述贴合部(72)贴合在患者皮肤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12)与所述引流管本体(1)为可拆卸连接。
CN201820412235.5U 2018-03-26 2018-03-26 胸腔引流管 Active CN2089747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2235.5U CN208974750U (zh) 2018-03-26 2018-03-26 胸腔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2235.5U CN208974750U (zh) 2018-03-26 2018-03-26 胸腔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74750U true CN208974750U (zh) 2019-06-14

Family

ID=66778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2235.5U Active CN208974750U (zh) 2018-03-26 2018-03-26 胸腔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747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36141U (zh) 一种可分离双腔套管留置引流导管
CN203970988U (zh) 一种脑室-腹腔脑脊液分流装置
CN2810610Y (zh) 脑室引流装置
CN208974750U (zh) 胸腔引流管
CN106620938A (zh) 一种封闭式直型留置针
CN205515714U (zh) 一种带球囊的注药冲洗引流管
CN201015674Y (zh) 密闭式胸腔穿刺置留针
CN111135434A (zh) 一种十字形冲洗引流管
CN111494746A (zh) 肠道多腔灌排器
CN205913637U (zh) 新型三腔导尿管膀胱冲洗及药物灌注连接器
CN215134112U (zh) 一种胸腹腔积液引流造口袋组件
CN206045052U (zh)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CN209301986U (zh) 导尿管
CN201189320Y (zh) 膀胱冲洗管
CN208641491U (zh) 一种picc导管连接器
CN209422615U (zh) 一种带有遮护罩的灌肠器
CN208852115U (zh) 一种便捷式三腔导尿管
CN206548878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CN209347886U (zh) 一种可替换子宫填塞球囊导管
CN214860427U (zh) 一种双腔导尿管
CN206081290U (zh) 一种多功能三腔导尿管
CN203577115U (zh) 双腔气囊肛管
CN209450967U (zh) 一种带有输注通道的负压球
CN206063501U (zh) 膀胱留置针
CN202892512U (zh) 一种新型的膀胱冲洗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8

Address after: Unit 6B, Building B5, China Merchants Guangming Science Park, No. 3009, Guangming Street, Guangmi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107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alvin Bio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04, Unit 5, Building 2, Sun International Apartment, Puyan Street,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before: Wu Shuqia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