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69518U - 智能水杯 - Google Patents

智能水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69518U
CN208969518U CN201820980268.XU CN201820980268U CN208969518U CN 208969518 U CN208969518 U CN 208969518U CN 201820980268 U CN201820980268 U CN 201820980268U CN 208969518 U CN208969518 U CN 2089695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iquid
module
processor
c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02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国
朱向军
陈泽伟
钟宇文
李飞行
刘火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802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695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695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695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水杯,包括:杯体、温差发电片、电路参数检测模块、处理器和输出模块;温差发电片的高温端安装在杯体底部,温差发电片的低温端位于杯体外的空间中;电路参数检测模块分别与处理器和温差发电片连接,用于检测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并将电路参数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输出模块与处理器连接,用于输出处理器发送的等待时长。本实施例实现了预先通知用户所需等待时长的方案,达到了提示的及时性,较现有技术智能性程度更高。

Description

智能水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水杯。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饮水对于人们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不同温度的水对人体的影响不同。比如,过烫的水进入食道,会破坏食道黏膜和刺激黏膜增生,诱发食道癌。摄入冰水会使胃肠黏膜突然遇冷而使原来开放的毛细血管收缩,使平滑肌痉挛,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或绞痛甚至是腹泻。因此,喝适宜温度的水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智能水杯,大多智能水杯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杯内水的温度,当实时检测到的水温适宜时,提醒用户喝水。
这种方法当水温适宜时提醒用户,可能使用户错过水温提醒;而且,水温变化较快时,有可能用户实际喝到的水温已非适宜温度。因此,这种水温适宜时提醒用户的方法不具备及时性,智能化程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水杯,以提高提醒用户的及时性和智能化程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水杯,包括:杯体、温差发电片、电路参数检测模块、处理器和输出模块;
所述温差发电片的高温端安装在所述杯体底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低温端位于所述杯体外的空间中;
所述电路参数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温差发电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并将所述电路参数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
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所述等待时长。
可选地,智能水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低温端;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叠加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低温端的温度以及所述高温端和低温端之间的温差,得到所述液体温度;根据所述液体温度以及所述电路参数与所述高温端和低温端之间的温差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电路参数与所述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智能水杯还包括:姿态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
所述姿态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杯体底部,用于检测所述杯体的姿态;
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杯体底部,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和液体的重量;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用于检测到所述杯体的开始饮水姿态时,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所述液体温度;以及检测到所述杯体的结束饮水姿态时,控制所述称重传感器检测所述杯体和液体的当前重量,并将所述当前重量与最近检测到的历史重量之差作为本次饮水量,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液体温度和所述本次饮水量。
可选地,智能水杯还包括: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
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安装在所述杯体底部;
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液体成分,所述液体浓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液体浓度;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液体成分确定液体类型,并将液体类型和/或浓度发送至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液体类型和/或浓度。
可选地,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所述液体浓度检测模块是分光分析器;
所述分光分析器包括光电转换器以及分布在光电转换器周围的RGB纯色发光二极管、紫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发光二极管。
所述光电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控制RGB纯色发光二极管、紫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发光二极管向杯体内的液体发射光线,并接收液体反射的光线,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确定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
可选地,智能水杯还包括:输入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输入所述预设温度。
可选地,智能水杯还包括与温差发电片连接的电压转换模块,与电压转换模块连接的充电及电池模块;
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温差发电片的超低压电能转换成各用电模块可工作的正常电压;
充电及电池模块与各用电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充放电、存放电荷以及为各用电模块提供电能;
其中,各用电模块至少包括处理器、电路参数检测模块、输出模块、输入模块、温度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液体成分检测模块、液体浓度检测模块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以及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进而输出该等待时长,实现了在液体到达预设温度之前,预先通知用户所需等待时长的方案,无需等到液体温度到达预设温度才通知,达到了提示的及时性,满足用户的适宜温度的饮水需求,较现有技术智能性程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杯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杯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杯体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杯体;2、温差发电片;21、高温端;22、低温端;3、电路参数检测模块;4、处理器;5、输出模块;6、温度传感器;7、姿态传感器;8、称重传感器;9、液体成分检测模块;10、液体浓度检测模块;11、光电转换器;12、RGB纯色发光二极管;13、紫外发光二极管;14、红外发光二极管;15、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水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水杯包括杯体1、温差发电片2、电路参数检测模块3、处理器4和输出模块5。其中,杯体1用于盛放液体,包括但不限于纯净水、矿泉水等无色液体,以及咖啡、茶、红酒、牛奶等有色液体。
温差发电片2包括相对的高温端21和低温端22,高温端21安装在杯体1底部,杯体1底部的温度大致与杯内液体温度相同,低温端22位于杯体1外的空间中。基于此,温差发电片2根据杯体1内液体温度和杯体1外的空间温度之差进行发电。相应地,温差发电片2的电路参数与温差具有对应关系,例如电路参数是开路电压或者发电功率,温差越大,开路电压或者发电功率越大;温差越小,开路电压或者发电功率越小。
本实施例中,温差发电片2不仅用于为各模块进行供电,还基于温差发电片2进行杯内液体的温度检测。具体地,温差发电片2连接有电路参数检测模块3,例如开路电压检测模块或者发电功率检测模块。电路参数检测模块3与处理器4连接,用于检测温差发电片2的电路参数,并将电路参数发送至处理器4。
处理器4设置在杯体1底部,用于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
基于温差发电片2的工作原理得知电路参数与温差具有对应关系,而杯体1外的空间温度一般是定值,则可以进一步叠加温差与杯体1外的空间温度得到液体温度,并进而得到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例如,开路电压5V对应温差20℃,即液体温度较杯体1外的空间温度高20℃,杯体1外的空间温度预设为10℃,则液体温度为30℃,进而开路电压5V对应液体温度30℃。
随着时间的进行,液体的热量会逐渐流失,液体温度会下降;相应地,随着时间的进行电路参数也会下降。基于此,电路参数与时长具有对应关系。其对应关系可具体体现为一条随时间逐渐下降的曲线。
综合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和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为了方便描述,此处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称为等待时长。例如,假设预设温度是20℃,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得到20℃对应的电路参数:开路电压3V。继而,根据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得到开路电压3V对应的时长是60秒,则得到等待时长是60秒。
输出模块5与处理器4连接,用于输出处理器4发送的等待时长。可选地,输出模块5是显示屏等显示设备、扬声器、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方式与处理器4连接的智能设备等。其中,无线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蓝牙、wifi及其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智能水杯还包括杯座15,杯座15用于支撑杯体1以及上述杯体1底部的各部件。杯座15与杯体1之间的空隙可采用硅胶填充。
可选地,智能水杯还包括外壳,用以装载杯体1、温差发电片2、电路参数检测模块3、处理器4和杯座15。输出模块5可以设置在外壳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以及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进而输出该等待时长,实现了在液体到达预设温度之前,预先通知用户所需等待时长的方案,无需等到液体温度到达预设温度才通知,达到了提示的及时性,满足用户的适宜温度的饮水需求,较现有技术智能性程度更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智能水杯还包括温度传感器6,杯体1外的环境温度可以由温度传感器6测得,以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温度传感器6安装在温差发电片2的低温端22,用于检测杯体1外的空间温度。
处理器4与温度传感器6连接,用于叠加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的低温端22的温度以及高温端21和低温端22之间的温差,得到液体温度;根据液体温度以及电路参数与高温端21和低温端22之间的温差的对应关系,得到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水杯还包括姿态传感器7和称重传感器8;姿态传感器7安装在杯体1底部,用于检测杯体1的姿态。称重传感器8安装在杯体1底部,用于检测杯体1和液体的重量;可选地,为了方便安装,称重传感器8可以安装在温差发电片2的低温端22与杯座之间。为了检测准确,姿态传感器7安装在靠近杯体1底部中心的位置。
姿态传感器7包括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中的至少一种。姿态传感器7和称重传感器8将检测到的数据发送至处理器4。例如,当姿态传感器7检测到杯体1由垂直变成倾斜时,确定杯体1为开始饮水姿态,当姿态传感器7检测到杯体1由倾斜变成垂直时,确定杯体1为结束饮水姿态。
处理器4分别与姿态传感器7和称重传感器8连接,用于接收姿态传感器7和称重传感器8发送的数据。进一步,处理器4用于根据姿态传感器7的数据检测到杯体1的开始饮水姿态时,向输出模块5发送液体温度;以及根据姿态传感器7的数据检测到杯体1的结束饮水姿态时,控制称重传感器8检测杯体1和液体的当前重量,并将当前重量与最近检测到的历史重量之差作为本次饮水量,发送至输出模块5。
示例性地,处理器4检测到杯体1的结束饮水姿态时,向称重传感器8发送检测指令,以控制称重传感器8检测杯体1和液体的当前重量。最近检测到的历史重量指的是前一次检测到结束饮水姿态时检测到的杯体1和液体的重量。
输出模块5,用于输出液体温度和本次饮水量。值得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饮水不限于纯净水、矿泉水等有色液体或者茶、咖啡等有色液体。
在一用户饮水的情景中,用户拿起智能水杯想要饮水,处理器4根据姿态传感器7检测的数据,确定水杯为开始饮水状态,则将水温显示在显示屏上或者通过扬声器播放或者显示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上,用户可以获知当前水温。用户喝完水后,将智能水杯放下,处理器4根据姿态传感器7检测的数据,确定水杯为结束饮水状态,则控制称重传感器8检测杯体1和液体的当前重量,例如是0.5kg,历史重量例如是0.6kg,则计算得到本次饮水量是0.1kg,将本次饮水量显示在显示屏上或者通过扬声器播放或者显示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上,用户可以获知本次喝水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根据预设时长内“开始饮水状态”与“结束饮水状态”之间的切换次数,计算用户的饮水频率,并将饮水频率发送至输出模块5,以供输出模块5输出饮水频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优化,如图3a所示,智能水杯还包括液体成分检测模块9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10,液体成分检测模块9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10安装在杯体1底部;液体成分检测模块9用于检测液体成分,液体浓度检测模块10用于检测液体浓度;处理器4与液体成分检测模块9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10连接,用于根据液体成分确定液体类型,并将液体类型和/或浓度发送至输出模块5;输出模块5还用于输出液体类型和/或浓度。
可选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9是液体安检仪、液体测试仪、分光分析器等。液体浓度检测模块10是浓度计、光纤液体浓度传感器、分光分析器等。下面结合图3b,针对同时具备液体浓度检测和成分检测的分光分析器进行详细说明。
分光分析器包括光电转换器11以及分布在光电转换器11周围的RGB纯色发光二极管12、紫外发光二极管13和红外发光二极管14,但不限于此,还可以设置不同波长范围的光源,例如钨光源。其中,纯色发光二极管是6位的RGB二极管,可以合成多个颜色。
光电转换器11与处理器4连接,用于在处理器4的控制下控制RGB纯色发光二极管12、紫外发光二极管13和红外发光二极管14向杯体1内的液体发射光线。然后,光电转换器11接收液体反射的光线,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器4。
处理器4,用于根据液体反射的光线转换成的电信号,确定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具体地,处理器4接收光电转换器11发送的与光线对应的电信号,分析电信号得到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示例性地,上述光源具有不同的发射光谱。在经过液体反射后,有些波长的光因液体的吸收而强度发生变化,反射回的光线的光谱与液体颜色和浓度相关。这种被液体吸收后的光谱称为该液体的吸收光谱。由于溶解有不同物质的液体的吸收光谱不同,因此可根据吸收光谱,鉴别液体的中所含的物质。
在本实用新型中只需要根据吸收光谱曲线的特征判断液体的类型和浓度。示例性地,液体浓度由最长波长光的反射度和最短波长光的反射度,以及最强反射度和最低反射度近似计算。作为简化使用,处理器4预置或者动态更新了透明液体(纯净水)的吸收光谱,在检测到重量变化(重量增加)时,控制分光分析器检测新添加液体时各波长的吸收光谱,并与预置的透明液体的吸收光谱比较,即得到近似吸收光谱曲线,由该近似吸收光谱曲线与各种已知类型的液体的吸收光谱曲线进行对比,得到近似的液体类型判断。根据同类型液体进行预设时间内多次重量增加时的吸收光谱曲线变化,进行光谱变化值计算,得到液体的浓度变化,进而得到液体的当前浓度值。
处理器4将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发送至输出模块5,输出模块5还用于输出处理器4发送的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水杯还包括与处理器4连接的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预设温度、预设浓度、预设饮水频率、预设饮水量等信息,输入模块可以是按键或者显示屏。基于此,处理器4可以输出液体达到预设温度的时长、当前浓度是否达到预设浓度、饮水频率是否达到预设饮水频率、饮水量是否达到预设饮水量,以提醒用户饮水情况。
在一示例中,在用户冲泡茶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反复添水,导致浓度越来越低、温度越来越高。处理器4通过温差发电片2的电路参数计算茶水达到预设温度的等待时长,以及通过分光分析器接收的反射光线计算液体的当前浓度,并输出等待时长和液体的当前浓度;同时,当液体的当前浓度未达到预设浓度时,输出“浓度较低”;当液体的当前浓度等于预设浓度时,输出“浓度合适”;当液体的当前浓度超过预设浓度时,输出“浓度较高”。
在又一示例中,处理器4通过姿态传感器7和称重传感器8检测到预设时长内用户的饮水频率和每次饮水量,累加每次饮水量得到预设时长内的饮水量,并输出用户的饮水频率和预设时长内的饮水量;同时,当饮水频率未达到预设饮水频率时,输出“请增加饮水次数”,当饮水频率超过预设饮水频率时,输出“请减少饮水次数”,当饮水频率等于预设饮水频率时,输出“饮水频率正常”。当饮水量未达到预设饮水量时,输出“请大量饮水”,当饮水量超过预设饮水量时,输出“请停止饮水”,当饮水量等于预设饮水量时,输出“请少量饮水”。
本实施例中,智能水杯能够识别出液体的类型和浓度并进行液体类型和浓度的提醒,设计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水杯还包括与温差发电片2连接的电压转换模块,与电压转换模块连接的充电及电池模块。其中,温差发电模块用于提供电能,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温差发电片2的超低压电能转换成各用电模块可工作的正常电压,充电及电池模块用于控制充放电和存放电荷。
充电及电池模块与各用电模块连接,用于为各用电模块提供电能。各用电模块至少包括处理器4、电路参数检测模块3、输出模块5、输入模块、温度传感器6、姿态传感器7、称重传感器8、液体成分检测模块9、液体浓度检测模块10中的一种。
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差发电片2使智能水杯可通过温差发电片2驱动各用电模块工作,免于充电或更换电池,使用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水杯还安装有与处理器4连接的TDS电极,用于获得液体的TDS值。TDS值指1升水中溶有多少毫克溶解性固体。TDS值可用于检测液体的纯净度。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检测到液体是矿泉水或者纯净水等无色液体时,控制TDS电极检测液体的纯净度,如果从TDS电极接收到的TDS值在正常阈值范围内,确定液体的纯净度较高,输出“可以饮用”的信息;否则,确定液体的纯净度较低,不可以饮用,输出“不可以饮用”的信息。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智能水杯中盛放液体时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装置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410、获取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
温差发电片的高温端安装在杯体底部,低温端安装在杯体外的空间中,基于此,温差发电片根据智能水杯内液体温度和杯体外的空间温度之差进行发电。电路参数包括开路电压或者发电功率。温差发电片的开路电压和发电功率由两端的温差决定,通过检测开路电压和发电功率可以评估液体的热量,即相对杯体外的空间温度而言,越热的液体会提供更大的发电功率和开路电压。可见,电路参数与温差具有对应关系。
S420、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
一般情况下,杯体外的空间温度一般是定值,例如根据季节、天气预设的温度值,则进一步叠加温差与杯体外的空间温度得到液体温度,并得到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随着时间的进行,液体的热量会逐渐流失,液体温度会下降,相应地,随着时间的进行,电路参数会下降。基于此,电路参数与时长具有对应关系。其对应关系可具体体现为一条随时间逐渐下降的曲线。
综合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和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为了方便描述,此处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时长称为等待时长。可选地,预设温度可以是用户输入的温度值,也可以是预设的适宜温度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杯体外的空间温度,以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基于此,叠加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低温端的温度以及高温端和低温端之间的温差,得到液体温度;然后,根据液体温度以及电路参数与高温端和低温端之间的温差的对应关系,得到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
S430、向用户提示等待时长。
示例性地,通过显示屏、扬声器等输出模块输出等待时长或显示在智能设备的屏幕上,以提示用户多长时间后可以喝到适宜温度的水。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以及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进而向用户提示该等待时长,实现了在液体到达预设温度之前,预先通知用户所需等待时长的方案,无需等到液体温度到达预设温度才通知,达到了提示的及时性,满足用户的适宜温度的饮水需求,较现有技术智能性程度更高。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增加了本次饮水量和液体浓度、类型的提示方案。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S510、获取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
S520、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
S530、向用户提示等待时长。
S540、检测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
智能水杯安装有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液体成分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液体成分,液体浓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液体浓度。
S550、向用户提示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
示例性地,通过显示屏、扬声器、智能设备等输出模块输出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以提示用户所饮用的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
S560、检测到杯体的开始饮水姿态时,向用户提示液体温度。
S570、检测到杯体的结束饮水姿态时,检测杯体和液体的当前重量,并将当前重量与最近检测到的历史重量之差作为本次饮水量。
智能水杯安装有姿态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水杯的开始饮水状态和结束饮水状态。称重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水杯和液体的重量。最近检测到的历史重量指的是前一次检测到结束饮水姿态时检测到的智能水杯和液体的重量。
S580、向用户提示本次饮水量。
示例性地,通过显示屏、扬声器、智能设备等输出模块输出本次饮水量。
值得说明的是,S540和S550可以在S580之后执行,也可以在S510之前执行;当然,也可以在本实施例各步骤的执行过程的任意时段执行。
实施例六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获取模块61、确定模块62和提示模块63。
获取模块61,用于获取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温差发电片根据智能水杯内液体温度和杯体外的空间温度之差进行发电;
确定模块62,用于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
提示模块63,用于向用户提示等待时长。
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以及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进而向用户提示该等待时长,实现了在液体到达预设温度之前,预先通知用户所需等待时长的方案,无需等到液体温度到达预设温度才通知,达到了提示的及时性,满足用户的适宜温度的饮水需求,较现有技术智能性程度更高。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确定模块62在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之前,还用于:叠加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低温端的温度以及高温端和低温端之间的温差,得到液体温度;根据液体温度以及电路参数与高温端和低温端之间的温差的对应关系,得到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提示模块63还用于检测到智能水杯的开始饮水姿态时,向用户提示液体温度,检测到智能水杯的结束饮水姿态时,检测智能水杯和液体的当前重量,并将当前重量与最近检测到的历史重量之差作为本次饮水量;向用户提示本次饮水量。
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提示模块63还用于检测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向用户提示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装置可执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还提供一种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温差发电片根据智能水杯内液体温度和杯体外的空间温度之差进行发电;
根据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
向用户提示等待时长。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计算机程序不限于如上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中的相关操作.
通过以上关于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实用新型可借助软件及必需的通用硬件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FLASH)、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装置的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和模块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7)

1.一种智能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温差发电片、电路参数检测模块、处理器和输出模块;
所述温差发电片的高温端安装在所述杯体底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低温端位于所述杯体外的空间中;
所述电路参数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温差发电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温差发电片的电路参数,并将所述电路参数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电路参数与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路参数与时长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液体达到预设温度所需的等待时长;
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输出所述处理器发送的所述等待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低温端;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叠加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低温端的温度以及所述高温端和低温端之间的温差,得到所述液体温度;根据所述液体温度以及所述电路参数与所述高温端和低温端之间的温差的对应关系,得到所述电路参数与所述液体温度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姿态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
所述姿态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杯体底部,用于检测所述杯体的姿态;
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杯体底部,用于检测所述杯体和液体的重量;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姿态传感器和所述称重传感器连接,用于检测到所述杯体的开始饮水姿态时,向所述输出模块发送所述液体温度;以及检测到所述杯体的结束饮水姿态时,控制所述称重传感器检测所述杯体和液体的当前重量,并将所述当前重量与最近检测到的历史重量之差作为本次饮水量,发送至所述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所述液体温度和所述本次饮水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
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安装在所述杯体底部;
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液体成分,所述液体浓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液体浓度;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或液体浓度检测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液体成分确定液体类型,并将液体类型和/或浓度发送至输出模块;
所述输出模块还用于输出所述液体类型和/或浓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成分检测模块和所述液体浓度检测模块是分光分析器;
所述分光分析器包括光电转换器以及分布在光电转换器周围的RGB纯色发光二极管、紫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发光二极管;
所述光电转换器与处理器连接,用于在处理器的控制下控制RGB纯色发光二极管、紫外发光二极管和红外发光二极管向杯体内的液体发射光线,并接收液体反射的光线,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电信号,确定液体的类型和/或浓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入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用于输入所述预设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水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温差发电片连接的电压转换模块,与电压转换模块连接的充电及电池模块;
电压转换模块用于将温差发电片的超低压电能转换成各用电模块可工作的正常电压;
充电及电池模块与各用电模块连接,用于控制充放电、存放电荷以及为各用电模块提供电能;
其中,各用电模块至少包括处理器、电路参数检测模块、输出模块、输入模块、温度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称重传感器、液体成分检测模块、液体浓度检测模块中的一种。
CN201820980268.XU 2018-06-25 2018-06-25 智能水杯 Active CN2089695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0268.XU CN208969518U (zh) 2018-06-25 2018-06-25 智能水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0268.XU CN208969518U (zh) 2018-06-25 2018-06-25 智能水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69518U true CN208969518U (zh) 2019-06-11

Family

ID=6674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0268.XU Active CN208969518U (zh) 2018-06-25 2018-06-25 智能水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695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1349A (zh) * 2018-06-25 2018-10-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水杯及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装置和介质
WO2023229542A1 (en) * 2022-05-23 2023-11-30 Amazing Camel Yazilim Ve Mühendislik Tic. A.Ş. Smart bottle with beverage consumption assistan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81349A (zh) * 2018-06-25 2018-10-19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水杯及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装置和介质
WO2023229542A1 (en) * 2022-05-23 2023-11-30 Amazing Camel Yazilim Ve Mühendislik Tic. A.Ş. Smart bottle with beverage consumption assistant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38032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shierless tracking and feedback
US11603239B2 (en) Device for reminding and measuring material level inside a material container
US11705933B1 (en) Methods for monitoring state information of items
CN106724604A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水杯及其健康管理系统
CN106899699A (zh) 一种智能饮水器皿及饮水参数采集系统
CN208969518U (zh) 智能水杯
CN108471903A (zh) 加热的饮料容器
CN107431724A (zh) 用于化妆品或药品或葡萄酒或烈酒的容器和两个移动通信装置的通讯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WO2017197628A1 (zh) 智能水杯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84041A (zh) 一种节能智能水杯及其应用
CN105455559A (zh) 一种能够远程唤醒的智能水杯
CN108681349A (zh) 智能水杯及基于智能水杯的提示方法、装置和介质
CN109157089A (zh) 一种带饮水量监测的智能保温杯
CN107688312A (zh) 一种基于stm32控制的智能酒瓶
CN110006095A (zh) 多功能对流型电暖器
CN109527909A (zh) 智能水杯
CN105496136B (zh) 一种智能水杯的信息网络化方法
CN106325136A (zh) 联动控制方法、联动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CN207248363U (zh) 一种可实时进行显温显色指示的液体容器
CN207488740U (zh) 一种基于stm32控制的智能酒瓶
CN206962856U (zh) 一种智能饮水器皿及饮水参数采集系统
CN214272271U (zh) 淋浴装置
CN109887248A (zh) 一种基于ai学习的智能防近视系统和方法
CN213755062U (zh) 一种红外人体感应灯快速启动电路
CN207216347U (zh) 一种盲人服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