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5752U -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5752U
CN208955752U CN201821824738.XU CN201821824738U CN208955752U CN 208955752 U CN208955752 U CN 208955752U CN 201821824738 U CN201821824738 U CN 201821824738U CN 208955752 U CN208955752 U CN 208955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capacitor
resistance
circuit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2473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卫兵
于京
裴春梅
王琳娜
曹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82182473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5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5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575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方波发生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谐振发射电路、谐振接收电路、稳压输出电路、电能检测电路、单片机;方波发生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谐振发射电路依次有线连接,谐振接收电路、稳压输出电路、电能检测电路依次有线连接,谐振发射电路与谐振接收电路无线连接;电能检测电路与单片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稳压输出电路输出的电能通过电能检测电路采集,并经单片机对采集的电能进行处理,并利用显示器显示输出电压、电流,实现对传输电能的有效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电能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电能传输又称无线电力传输,非接触电能传输,是指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如电磁场能、激光、微波及机械波等),隔空传输一段距离后,再通过接收器将中继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无线电能传输。因现实需要,无线输电便愈发显得重要和迫切,因而它被评选为未来十大科研方向之一。在无线输电方面,我国目前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实现电能无线传输的方式有多种,电磁共振、无线电波是无线电能传输的常见实现方式。但是利用电磁共振、无线电波原理实现电能传输的装置,一般都具有电能传输效率低下或传输效率不高的问题;而且无线电能传输装置中对于传输的电能无法进行有效的检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包括:方波发生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谐振发射电路、谐振接收电路、稳压输出电路、电能检测电路、单片机;
方波发生电路、功率驱动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谐振发射电路依次有线连接,谐振接收电路、稳压输出电路、电能检测电路依次有线连接,谐振发射电路与谐振接收电路无线连接;
电能检测电路与单片机连接。
优选的,方波发生电路包括:方波发生器U2、反馈放大器U1、可调电阻R3、可调电阻R4、可调电阻R5、电阻R6、可调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5、电感L1、点动按钮SB1、点动按钮SB2;
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一引脚通过电容C8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二引脚、第六引脚、第九引脚、十一引脚、十二引脚、十三引脚、十四引脚、十八引脚均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三引脚通过点动按钮SB1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四引脚通过点动按钮SB2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五引脚连接晶体振荡器,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七引脚通过可调电阻R3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第八引脚通过可调电阻R4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10、可调电阻R5连接第一引脚,可调电阻R3的调节端、可调电阻R4的调节端、可调电阻R5的调节端均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十五引脚通过电感L1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十六引脚、十七引脚连接电源VDD,并通过电容C9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十九引脚通过电容C12、电阻R8连接反馈放大器U1的第二引脚,并通过电阻R6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二十引脚连接电源VEE,并通过电容C10接地;
反馈放大器U1的第二引脚还通过并联的可调电阻R7、电容C7连接反馈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反馈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还通过电容C13连接方波发生电路的输出端子;反馈放大器U1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9接地,反馈放大器U1的第四引脚连接电源VEE,并通过电容C15接地;反馈放大器U1的第七引脚连接电源VDD,并通过电容C11接地。
优选的,功率驱动电路包括:电源场效应管U3、二极管D3、反相器U4、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19;
方波发生电路的输出端子连接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二引脚,并通过反相器U4连接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三引脚;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四引脚接地,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五引脚通过电阻R12连接功率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六引脚通过电容C19连接二极管D3的反向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八引脚,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一引脚连接二极管D3的正向端和电源VCC,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13连接功率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优选的,功率放大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
谐振发射电路包括: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感L2;
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功率驱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电容C22的一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六引脚、场效应管Q2的漏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功率驱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电容C22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2连接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谐振接收电路包括:整流桥BR、电感L3、电容C23、电容C24;
整流桥BR的第一交流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电感L3、电容C23连接整流桥BR的第二交流输入端,整流桥BR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整流桥BR的负极输出端。
优选的,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稳压器U5、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二极管D4、电感L4、可调电阻R14、电阻R15;
稳压器U5的第一引脚连接整流桥BR的正极输出端,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25、电容C26接地;稳压器U5的第二引脚通过电感L4连接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并通过二极管D4接地;稳压器U5的第三引脚、第五引脚接地;稳压器U5的第四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15、电容C29连接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并通过可调电阻R14接地,可调电阻R14的调节端接地;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负载,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27、电容C28接地。
优选的,电能采集电路包括:电能采集器U6、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30;
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一引脚连接稳压输出电路的输出端,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16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一引脚,并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三引脚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四引脚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三引脚与电能采集器U6的第四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30;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五引脚通过电阻R20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19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21连接电源VCC,并通过电阻R17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八引脚通过电阻R22连接电源VCC,并通过电阻R18接地。
优选的,单片机的二十七引脚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六引脚,单片机的二十八引脚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五引脚;
单片机还与显示器连接。
优选的,单片机采用STC12LE5A60S2单片机;
电能采集器U6 采用INA219芯片;
稳压器U5采用XL7015稳压芯片;
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采用IRF640场效应管;
反相器U4采用74LS04型反相器;
电源场效应管U3采用IR2102电源场效应管;
方波发生器U2采用 MAX038波形发生器;
反馈放大器U1采用THS4031型放大器。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稳压输出电路输出的电能通过电能检测电路采集,并经单片机对采集的电能进行处理,并利用显示器显示输出电压、电流,实现对传输电能的有效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用谐振方式进行无线电能传输,输出稳定,传输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示意图。
图2为方波发生电路图。
图3为功率驱动电路图。
图4为功率放大发射电路图。
图5为谐振接收电路图。
图6为稳压输出电路图。
图7为电能检测电路图。
图8为单片机相关电路图。
其中,1、方波发生电路, 2、功率驱动电路, 3、功率放大电路, 4、谐振发射电路,5、谐振接收电路, 6、稳压输出电路, 7、电能检测电路, 8、单片机, 9、显示器, 10、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运用具体的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如图1所示,基本原理如下:方波发生电路1通过MAX038产生方波信号,方波信号的频率可根据发射电路频率需求进行调节配合,可高达10MHz;方波信号经反相器74LS04反相后获得一对互补的信号送达功率驱动电路2,由于电源场效应管U3内部输出管死区时间的设计,保障了半桥驱动在某个时刻只允许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中一个管导通的特点;功率放大电路3采用IRF640场效应管,耐压可达200V,电流达18A,保证输出足够的功率;功率发射电路4采用LC串联谐振电路,采用低电压就可以在电感线圈上获得高的谐振输出电压,提高输出功率。
谐振接收电路5采用LC并联谐振电路,可输出较大电流,提高输出功率;经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后送达稳压输出电路6,稳压输出电路6采用X7015高输入电压DC-DC转换电路,满足高输入电压需要;通过电能检测芯片INA219采集输出电压、电流,利用显示器9显示输出电压、电流。
MAX038是单片集成高频精密函数发生器,具有较高的频率特性、频率范围宽、功能较全、单片集成化、外围电路简单的特点。能产生精确的高频正弦波、矩形波(含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输出波形既可以人工设定,亦可以由微机或其它数字手段控制。频率范围很宽,从0.1Hz直到20MHz,最高可达40MHz,频率设定分为粗调和细调两种。改变振荡电容充、放电电流,可大幅度调节频率,改变FADJ端的电位,能对频率进行精细调节;对于输出波形,电压幅度均为2Vp-p,输出阻抗小于0.1W。
MAX038采用20脚双列直插或扁平贴片封装,它主要包括振荡器、振荡频率控制器、2.5V基准电压源、正弦波形发生器、比较器I、比较器II、多路模拟开关、输出级和相位比较器。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可以由调整电流、电压或电阻来分别控制。所需的输出波形可由在A0和A1输入端设置适当的电平来选择。
其中,如图2所示,方波发生电路1包括:方波发生器U2、反馈放大器U1、可调电阻R3、可调电阻R4、可调电阻R5、电阻R6、可调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5、电感L1、点动按钮SB1、点动按钮SB2;
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一引脚通过电容C8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二引脚、第六引脚、第九引脚、十一引脚、十二引脚、十三引脚、十四引脚、十八引脚均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通过短路帽P3接地,并且其第三引脚通过点动按钮SB1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四引脚通过点动按钮SB2接地,而且点动按钮SB1、点动按钮SB2通过另一个短路帽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五引脚连接晶体振荡器的第二引脚、第四引脚、第六引脚、第八引脚,晶体振荡器的第一引脚、第三引脚、第五引脚、第七引脚分别通过电容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七引脚通过可调电阻R3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第八引脚通过可调电阻R4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10、可调电阻R5连接第一引脚,可调电阻R3的调节端、可调电阻R4的调节端、可调电阻R5的调节端均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十五引脚通过电感L1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十六引脚、十七引脚连接电源VDD,并通过电容C9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十九引脚通过电容C12、电阻R8连接反馈放大器U1的第二引脚,并通过电阻R6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二十引脚连接电源VEE,并通过电容C10接地;
反馈放大器U1的第二引脚还通过并联的可调电阻R7、电容C7连接反馈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反馈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还通过电容C13连接方波发生电路1的输出端子;反馈放大器U1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9接地,反馈放大器U1的第四引脚连接电源VEE,并通过电容C15接地;反馈放大器U1的第七引脚连接电源VDD,并通过电容C11接地。
电源VDD和电源VEE通过电源输入端子P1引入,电源VDD通过并联的电容C1、电容C2、电容C3接地,电源VEE通过并联的电容C4、电容C5、电容C3接地;发光二极管D1正向端通过电阻R1连接电源VDD,反向端接地;发光二极管D2正向端通过电阻R2连接电源VEE,反向端接地;图中,P2、P5、P6均为连接端子。
其中,如图3所示,功率驱动电路2包括:电源场效应管U3、二极管D3、反相器U4、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19;
方波发生电路1的输出端子连接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二引脚,并通过反相器U4连接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三引脚;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四引脚接地,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五引脚通过电阻R12连接功率驱动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六引脚通过电容C19连接二极管D3的反向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八引脚,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一引脚连接二极管D3的正向端和电源VCC,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13连接功率驱动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
其中,如图4所示,功率放大电路3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
谐振发射电路4包括: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感L2;
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功率驱动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电容C22的一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六引脚、场效应管Q2的漏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功率驱动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电容C22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2连接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如图5所示,谐振接收电路5包括:整流桥BR、电感L3、电容C23、电容C24;
整流桥BR的第一交流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电感L3、电容C23连接整流桥BR的第二交流输入端,整流桥BR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整流桥BR的负极输出端。采用LC并联谐振电路,获取无线电能发射的能量信号,LC取值与发射电路参数完全相同。谐振电压能量通过桥式整流、电容滤波输出直流电压,整流二极管采用快恢复二极管RG4,最高反向峰值耐压400V,反向回复时间50ns,满足接收能量信号高频工作的要求。
其中,如图6所示,稳压输出电路6包括:稳压器U5、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二极管D4、电感L4、可调电阻R14、电阻R15;
稳压器U5的第一引脚连接整流桥BR的正极输出端,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25、电容C26接地;稳压器U5的第二引脚通过电感L4连接稳压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并通过二极管D4接地;稳压器U5的第三引脚、第五引脚接地;稳压器U5的第四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15、电容C29连接稳压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并通过可调电阻R14接地,可调电阻R14的调节端接地;稳压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连接负载,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27、电容C28接地。
采用XL7015开关稳压芯片构成,XL7015是一款高效、高压降压型DC-DC转换器,输入电压5V~80V,输出电压从1.25V到20V可调,最小压降1V,固定150KHz开关频率,可提供最高0.8A输出电流能力,效率高达85%。PWM控制环路可以调节占空比从0~100%之间线性变化。内置输出过电流保护功能,当输出短路时,开关频率从150KHz降至45KHz。内部补偿模块可以减少外围元器件数量。
Vin为电源输入引脚,支持 DC5V~80V 范围电压输入,需要在VIN与GND之间并联电解电容以消除噪声。SW功率开关输出引脚,SW 是输出功率的开关节点。FB反馈引脚,通过外部电阻分压网络,检测输出电压进行调整。参考电压为 1.25V。EN为使能引脚,低电平工作,高电平关机,悬空时为低电平。
其中,如图7所示,电能采集电路包括:电能采集器U6、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30;
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一引脚连接稳压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16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一引脚,并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三引脚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四引脚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三引脚与电能采集器U6的第四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30;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五引脚通过电阻R20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19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21连接电源VCC,并通过电阻R17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八引脚通过电阻R22连接电源VCC,并通过电阻R18接地。
系统采集功能是由INA219AID实现的,该芯片可以完成对电压、电流、功率信号的采集功能。在INA219的VIN+与VIN-管脚两端并联一个1毫欧电阻,使输出电流能够被控制在0.01A-1A之间。1毫欧电阻两端的电压即为分流电压值Vshunt,范围控制在50mV以内。VIN-与地线间的电压则为总线采样电压VBUS,范围控制在0V到26V之间。采集到电压以及计算后的电流信号后,在INA219AID内部进行模数转换,再通过乘法运算得出功率值分别存入三个寄存器内,最终经总线传输到单片机芯片。
其中,如图8所示,单片机8的二十七引脚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六引脚,单片机8的二十八引脚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五引脚;单片机8的三十二引脚至三十九引脚通过排阻RP接电源VCC;单片机8的三十一引脚、四十引脚连接电源VCC,单片机8的十八引脚通过电容C33接地,单片机8的十九引脚通过电容C32接地,并且单片机8的十八引脚通过晶体振荡器BC连接其十九引脚,单片机8的第九引脚通过并连接电容C31、微动开关S1连接电源VCC,并通过电阻R23接地;单片机8的二十引脚接地;
单片机8还与显示器9连接。
上述器件所用型号如下:
单片机8采用STC12LE5A60S2单片机8;
电能采集器U6 采用INA219芯片;
稳压器U5采用XL7015稳压芯片;
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采用IRF640场效应管;
反相器U4采用74LS04型反相器;
电源场效应管U3采用IR2102电源场效应管;
方波发生器U2采用 MAX038波形发生器;
反馈放大器U1采用THS4031型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波发生电路(1)、功率驱动电路(2)、功率放大电路(3)、谐振发射电路(4)、谐振接收电路(5)、稳压输出电路(6)、电能检测电路(7)、单片机(8);
方波发生电路(1)、功率驱动电路(2)、功率放大电路(3)、谐振发射电路(4)依次有线连接,谐振接收电路(5)、稳压输出电路(6)、电能检测电路(7)依次有线连接,谐振发射电路(4)与谐振接收电路(5)无线连接;
电能检测电路(7)包括:电能采集器U6、电阻R16、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容C30;
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一引脚连接稳压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16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一引脚,并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三引脚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四引脚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三引脚与电能采集器U6的第四引脚之间连接有电容C30;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五引脚通过电阻R20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六引脚通过电阻R19连接电源VCC;电能采集器U6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21连接电源VCC,并通过电阻R17接地;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八引脚通过电阻R22连接电源VCC,并通过电阻R18接地;
单片机(8)的二十七引脚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六引脚,单片机(8)的二十八引脚连接电能采集器U6的第五引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方波发生电路(1)包括:方波发生器U2、反馈放大器U1、可调电阻R3、可调电阻R4、可调电阻R5、电阻R6、可调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阻R11、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5、电感L1、点动按钮SB1、点动按钮SB2;
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一引脚通过电容C8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二引脚、第六引脚、第九引脚、十一引脚、十二引脚、十三引脚、十四引脚、十八引脚均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三引脚通过点动按钮SB1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四引脚通过点动按钮SB2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第五引脚连接晶体振荡器,方波发生器U2的第七引脚通过可调电阻R3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第八引脚通过可调电阻R4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第十引脚通过电阻R10、可调电阻R5连接第一引脚,可调电阻R3的调节端、可调电阻R4的调节端、可调电阻R5的调节端均连接第一引脚,方波发生器U2的十五引脚通过电感L1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十六引脚、十七引脚连接电源VDD,并通过电容C9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十九引脚通过电容C12、电阻R8连接反馈放大器U1的第二引脚,并通过电阻R6接地;方波发生器U2的二十引脚连接电源VEE,并通过电容C10接地;
反馈放大器U1的第二引脚还通过并联的可调电阻R7、电容C7连接反馈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反馈放大器U1的第六引脚还通过电容C13连接方波发生电路(1)的输出端子;反馈放大器U1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9接地,反馈放大器U1的第四引脚连接电源VEE,并通过电容C15接地;反馈放大器U1的第七引脚连接电源VDD,并通过电容C11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功率驱动电路(2)包括:电源场效应管U3、二极管D3、反相器U4、电阻R12、电阻R13、电容C19;
方波发生电路(1)的输出端子连接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二引脚,并通过反相器U4连接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三引脚;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四引脚接地,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五引脚通过电阻R12连接功率驱动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六引脚通过电容C19连接二极管D3的反向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八引脚,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一引脚连接二极管D3的正向端和电源VCC,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七引脚通过电阻R13连接功率驱动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功率放大电路(3)包括: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
谐振发射电路(4)包括: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感L2;
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功率驱动电路(2)的第二输出端,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电源VCC,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电容C22的一端、电源场效应管U3的第六引脚、场效应管Q2的漏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功率驱动电路(2)的第一输出端,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电容C22的另一端通过电感L2连接电容C20的一端、电容C21的一端,电容C2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CC,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谐振接收电路(5)包括:整流桥BR、电感L3、电容C23、电容C24;
整流桥BR的第一交流输入端通过并联的电感L3、电容C23连接整流桥BR的第二交流输入端,整流桥BR的正极输出端通过电容C24连接整流桥BR的负极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稳压输出电路(6)包括:稳压器U5、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二极管D4、电感L4、可调电阻R14、电阻R15;
稳压器U5的第一引脚连接整流桥BR的正极输出端,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25、电容C26接地;稳压器U5的第二引脚通过电感L4连接稳压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并通过二极管D4接地;稳压器U5的第三引脚、第五引脚接地;稳压器U5的第四引脚通过并联的电阻R15、电容C29连接稳压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并通过可调电阻R14接地,可调电阻R14的调节端接地;稳压输出电路(6)的输出端连接负载,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27、电容C28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单片机(8)还与显示器(9)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单片机(8)采用STC12LE5A60S2单片机(8);
电能采集器U6 采用INA219芯片;
稳压器U5采用XL7015稳压芯片;
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采用IRF640场效应管;
反相器U4采用74LS04型反相器;
电源场效应管U3采用IR2102电源场效应管;
方波发生器U2采用 MAX038波形发生器;
反馈放大器U1采用THS4031型放大器。
CN201821824738.XU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55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4738.XU CN208955752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24738.XU CN208955752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5752U true CN208955752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4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2473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55752U (zh) 2018-11-07 2018-11-07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5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90475U (zh) 一种无线充电发射器及无线充电装置
CN101801136B (zh) 一种高效led恒流驱动电路
CN107618388B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
CN204068437U (zh) 一种家用太阳能无线供电系统
CN102263515A (zh) 一种ac-dc电源转换芯片及电源转换电路
CN108233766B (zh) 一种复合能量采集电路
CN204423325U (zh) 一种无线鼠标
CN110401267A (zh) 一种半桥谐振逆变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电源
CN206564489U (zh) 一种远程控制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
CN105305578B (zh) 一种高效高功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CN202334313U (zh) 具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高压开关电源电路
CN202094712U (zh) 一种自适应无线充电系统
CN208955752U (zh) 一种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装置
CN210404849U (zh) 一种半桥谐振逆变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电源
CN202424559U (zh) 一种高效率的高频开关电源
CN105471056B (zh) 无线麦克风的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方法
CN204597641U (zh) 一种无线电能发射装置
CN201957013U (zh) 下行m-bus、上行rf无线采集器
CN204349856U (zh) 用于输电线路监测终端的供电系统
CN20332673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非接触充电装置
CN206640844U (zh) 一种无线供电led照明系统
CN208423946U (zh) 无线恒流充电装置
CN201708994U (zh) 一种led恒流源驱动装置
CN205430061U (zh) 带有功率因数校正功能的隔离电源适配器系统
CN208257790U (zh) 一种发射机、接收机以及无线充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