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5741U -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5741U
CN208955741U CN201821922448.9U CN201821922448U CN208955741U CN 208955741 U CN208955741 U CN 208955741U CN 201821922448 U CN201821922448 U CN 201821922448U CN 208955741 U CN208955741 U CN 2089557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
terminal
resistance
direct current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2244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志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Light Industry Technical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192244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57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5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57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直流输入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分压至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通过继电器与供电电源连接,直流输入还通过第四电阻、第二NPN三极管与蓄电池正极连接;蓄电池通过触点开关与负载连接,蓄电池通过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分压至第二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继电器与触点开关控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直流输入与蓄电池为终端提供双电源供电模式,实时监控蓄电池,确保蓄电池电量充足,降低终端无电源供电的几率;且直流输入发生掉电时,使终端与蓄电池形成回路,确保终端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多媒体数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多媒体技术设备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点读机、学习机等教学终端逐步取代学生的原始书本,成为在校学生学习的主流工具。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依赖于终端,因此,终端的保持一个正常工作状态是必须的。由于单个电源供电的方式过于单一,在单个电源故障时,终端无法正常工作,且现有的双电源供电方式功能化并未完善,导致供电稳定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终端的双供电方式的双电源电源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终端供电方式稳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包括为终端稳定供电的双电源电路,所述双电源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蓄电池、继电器、供电电源及触点开关;
直流输入与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串联第二电阻,第一电阻另一端还与第一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外接第一阈值,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与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另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直流输入还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发射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蓄电池负极接地;
蓄电池正极与触点开关一端连接,触点开关另一端与负载连接,蓄电池正极还与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串联第六电阻,第五电阻另一端还与第二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外接第二阈值,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继电器与触点开关控制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PMOS管,PMOS管源极与直流输入连接,PMOS管漏极与负载连接,PMOS管栅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整流二极管,直流输入与与整流二极管正极连接,整流二极管负极与所述PMOS管源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保险丝,保险丝一端与直流输入连接,其另一端与整流二极管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直流输入与蓄电池为终端提供双电源供电模式,且实时监控蓄电池的电量,确保蓄电池电量充足,降低终端无电源供电的几率;且在直流输入发生掉电时,使终端与蓄电池形成回路,确保终端正常工作,且蓄电池供电的同时断开直流输入,避免掉电后的直流输入输出的不稳定电压对后级终端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E-蓄电池,Q1-第一NPN三极管,Q2-第二NPN三极管,Q3-PMOS管,U1-第一电压比较器,U2-第二电压比较器,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F-保险丝,D-整流二极管,VCC-供电电源,J-继电器,J-1-触点开关,REF1-第一阈值,REF2-第二阈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水平”、“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参见附图1,附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包括为终端稳定供电的双电源电路,所述双电源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一电压比较器U1、第二电压比较器U2、第一NPN三极管Q1、第二NPN三极管Q2、蓄电池E、继电器J、供电电源VCC及触点开关J-1;
直流输入与第一电阻R1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另一端串联第二电阻R2,第一电阻R1另一端还与第一电压比较器U1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比较器U1同相输入端外接第一阈值REF1,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与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集电极与继电器J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J线圈另一端与供电电源VCC连接,第一NPN三极管Q1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
直流输入还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二NPN三极管Q2集电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Q2发射极与蓄电池E正极连接,蓄电池E负极接地;
蓄电池E正极与触点开关J-1一端连接,触点开关J-1另一端与负载连接,蓄电池E正极还与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另一端串联第六电阻R6,第五电阻R5另一端还与第二电压比较器U2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压比较器U2同相输入端外接第二阈值REF2,第二电压比较器U2输出端与第二NPN三极管Q2基极连接,继电器J与触点开关J-1控制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直流输入与蓄电池E为终端提供双电源供电模式,且实时监控蓄电池E的电量,确保蓄电池E电量充足,降低终端无电源供电的几率;且在直流输入发生掉电时,使终端与蓄电池E形成回路,确保终端正常工作。
具体的,在直流输入正常时,直流输入通过整流二极管D稳定波形,稳定后的输出电压为负载供电,由于蓄电池E自身会产生放电的情况,所以其电量会变低,为保证直流输入断掉后正常为终端供电,因此,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采集蓄电池E的电压值,并通过该两个电阻分压,分压产生的值输入第二比较器U2反相输入端,第二比较器U2同相输入端外接第二阈值REF2,第二阈值REF2表示蓄电池E电量过低的阈值,若第二比较器U2反相输入端的值小于第二阈值REF2,则表示蓄电池E电量过低,第二比较器U2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至第二NPN三极管Q2基极,则第二NPN三极管Q2导通,直流输入通过第四电阻R4为蓄电池E充电,当蓄电池E充电一段时间后,当第二比较器U2反相输入端的值大于第二阈值REF2,则表示蓄电池E电量正常,第二比较器U2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至第二NPN三极管Q2基极,则第二NPN三极管Q2截止,直流输入停止为蓄电池E充电;
直流输入是否正常工作有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及第一电压比较器U1检测,具体的,若直流输入发生掉电情况,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分压值输入第一电压比较器U1反相输入端,第一阈值REF1为判断直流输入掉电的最小值,若第一电压比较器U1反相输入端的值小于第一阈值REF1,则表示直流输入掉电,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输出高电平至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则第一NPN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J得电,触点开关J-1吸合,蓄电池E与负载形成回路,负载由蓄电池E供电;若第一电压比较器U1反相输入端的值大于第一阈值REF1,则表示直流输入正常,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输出低电平至第一NPN三极管Q1基极,则第一NPN三极管Q1截止,继电器J不得电,触点开关J-1断开,蓄电池E与负载无法形成回路,负载由直流输入供电。
优选地,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PMOS管Q3,PMOS管Q3源极与直流输入连接,PMOS管Q3漏极与负载连接,PMOS管Q3栅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端连接。
在另一种实时方案中,为确保直流输入掉电后其不稳定的输出电压对负载造成损坏,因此蓄电池E供电的同时断开直流输入,避免掉电后的直流输入输出的不稳定电压对后级终端造成影响。
具体的,当发生直流输入掉电后,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的高电平同时输入PMOS管Q3栅极,因此PMOS管Q3截止,直流输入与负载无法形成回路;当直流输入正常时,第一电压比较器U1输出的低电平同时输入PMOS管Q3栅极,因此PMOS管Q3导通,直流输入与负载形成回路,为双电源电路设置PMOS管Q3可进一步提高双电源电路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保险丝F,保险丝F一端与直流输入连接,其另一端与整流二极管D正极连接。
在另一种实时方案中,保险丝F为整个双电源电路提供进一步保护,防止直流输入电流过大对后级负载或蓄电池E造成损坏,进而提高整体电路的温度性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为终端稳定供电的双电源电路,所述双电源电路包括直流输入、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第一NPN三极管、第二NPN三极管、蓄电池、继电器、供电电源及触点开关;
直流输入与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电阻另一端串联第二电阻,第一电阻另一端还与第一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一电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外接第一阈值,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与第一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NPN三极管集电极与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继电器线圈另一端与供电电源连接,第一NPN三极管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直流输入还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二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NPN三极管发射极与蓄电池正极连接,蓄电池负极接地;
蓄电池正极与触点开关一端连接,触点开关另一端与负载连接,蓄电池正极还与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五电阻另一端串联第六电阻,第五电阻另一端还与第二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连接,第二压比较器同相输入端外接第二阈值,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端与第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继电器与触点开关控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PMOS管,PMOS管源极与直流输入连接,PMOS管漏极与负载连接,PMOS管栅极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整流二极管,直流输入与整流二极管正极连接,整流二极管负极与所述PMOS管源极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电源电路还包括保险丝,保险丝一端与直流输入连接,其另一端与整流二极管正极连接。
CN201821922448.9U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55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2448.9U CN208955741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22448.9U CN208955741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5741U true CN208955741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4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2244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55741U (zh) 2018-11-21 2018-11-21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57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2801A (zh)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充电唤醒电路
CN106026277A (zh) 可控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CN204517702U (zh) 一种防电池反接电路
CN101937016A (zh) 低电压提示装置
CN208955741U (zh) 一种基于多媒体数字教学的终端
CN102545280A (zh) 充电电路
CN206673631U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CN206742153U (zh) 一种可控延时重启电路
CN205911775U (zh) 可控电池充电电路和充电器
CN205646879U (zh) 新型带充满指示和过压充电保护的电路
CN204424972U (zh) 用于电容降压的充电保护电路
CN210041353U (zh) 一种充电器电路
CN203660517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电路的附加自动恢复装置
CN201733130U (zh) 一种电源管理模块电路
CN202363937U (zh) 吸尘器的智能充放电电路
CN206341007U (zh) 一种双电源供电的pos机充电电路
CN205385300U (zh) 一种充电指示电路
CN205029314U (zh) 一种电子讲台过流保护电路
CN202616847U (zh) 一种自动识别电池极性的充电电路
CN208656460U (zh) 单片机开关电源充电器
CN101425697B (zh) 一种充电电路
CN204304488U (zh) 一种电池启动电流测试的充电器系统
CN203989869U (zh) 遥控玩具车充电检测自动断电电路
CN104167796A (zh) 一种稳定可靠的镍镉充电电池充放电电路
CN202712366U (zh) 蓄电池修复电路、蓄电池修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7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