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55260U - 复合插孔 - Google Patents

复合插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55260U
CN208955260U CN201821958717.7U CN201821958717U CN208955260U CN 208955260 U CN208955260 U CN 208955260U CN 201821958717 U CN201821958717 U CN 201821958717U CN 208955260 U CN208955260 U CN 208955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umn
star
hole
elastic ban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5871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isuok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isuok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isuok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isuoke Conn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5871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55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55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55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插孔,包括一端开口的孔套,所述孔套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孔套开口端设有第一中空压盖,所述孔套容置槽中部开设有主环形凹槽;所述主环形弹簧与主环形凹槽配合嵌入式连接;所述弹性柱环为中空结构,且弹性柱环中部为多条内凹的栅条,所述弹性柱环收容于容置槽内,且弹性柱环两端外壁均与容置槽内壁接触,所述第一中空压盖分别与孔套口外壁和弹性柱环一端内壁顶触压合固定,所述主环形弹簧突出主环形凹槽的顶端与栅条中部的外壁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插孔,导电效果良好,且耐久度较佳。

Description

复合插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和信号的导通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插孔。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相关的零配件也随之快速的发展起来,尤其是电连接器接触件。
市场上所使用各种插孔都比较单一,其导电效果或者使用的耐久度均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体现在如下产品上:
1.孔套内加设中空弹性柱环,且弹性柱环中部为多条内凹的栅条(即转簧扭簧插孔或者冠簧插孔等形式)。影响其自身的接触电阻R(Ω)的主要因素有:a.导体有效的导电距离L(m)、b.导体的电阻率ρ(Ω·mm2/m)、c.导体有效的导电截面积A(mm2)。
其原理表达式为:
当材料导电率同样的情况下,因上述结构与插针接触部分仅为内凹栅条的中部,致使电流通过的距离较长(即电流由栅条中部流向两端),导致体积电阻较大,最终的接触电阻也较大而影响导电效果。与此同时,长时间插拔还会使栅条的弹性丧失,连接效果不佳。
2.孔套中部嵌入有环形弹簧,当插针插入时,插针很容易将弹簧顶出,导致连接失效;与此同时,长时间插拔还会影响弹簧的弹性,进而影响连接效果。
因此,研制一种既有良好的导电效果,又有良好使用耐久度的连接器接触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插孔,导电效果良好,且耐久度较佳。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复合插孔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插孔,包括一端开口的孔套,所述孔套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孔套开口端设有第一中空压盖,所述孔套容置槽中部开设有主环形凹槽;还包括主环形弹簧,所述主环形弹簧与主环形凹槽配合嵌入式连接;弹性柱环,所述弹性柱环为中空结构,且弹性柱环中部为多条内凹的栅条,所述弹性柱环收容于容置槽内,且弹性柱环两端外壁均与容置槽内壁接触,所述第一中空压盖分别与孔套口外壁和弹性柱环一端内壁顶触压合固定,所述主环形弹簧突出主环形凹槽的顶端与栅条中部的外壁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柱环的多条栅条与弹性柱环的端面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范围为30°至9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环形弹簧截面均主环形凹槽底面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范围为30°至8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环形凹槽为直槽或者斜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环形凹槽的形状为V型或者U型。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孔套容置槽内设多个副环形凹槽,所述副环形凹槽设于主环形凹槽两侧;还包括与副环形凹槽对应的副环形弹簧,所述副环形弹簧与副环形凹槽配合嵌入式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孔套另一端开设有通孔;还包括第二中空压盖,所述第二中空压盖将通孔与弹性柱环另一端端压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复合插孔的有益效果是:一端开口的孔套内部设有容置槽,孔套开口端设有第一中空压盖,孔套容置槽中部开设有主环形凹槽;主环形弹簧与主环形凹槽配合嵌入式连接;弹性柱环为中空结构,且弹性柱环中部为多条内凹的栅条,弹性柱环收容于容置槽内,且弹性柱环两端外壁均与容置槽内壁接触,第一中空压盖分别与孔套口外壁和弹性柱环一端内壁顶触压合固定,主环形弹簧突出主环形凹槽的顶端与栅条中部的外壁接触;当插针插入时,插针与栅条中部内表面顶触,随即栅条变形向容置槽槽壁方向移动,并且使主环形弹簧挤压变形;此时电流可以一次通过栅条中部的接触区、主环形弹簧至孔套,缩短了导电距离,并且增加了导电截面积,进而降低了电阻,从而使得其导电效果良好;与此同时,弹性柱环设于主环形弹簧顶部,可以为其限位,防止其被插针顶出;由于采用弹性柱环和主圆形弹簧配合共同顶触插针,因此其回复能力相对有所提升,进而提升其使用的耐久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复合插孔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复合插孔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复合插孔冠簧结构。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理论第二夹角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复合插孔A区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复合插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复合插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复合插孔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复合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复合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复合插孔的截面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复合插孔B区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复合插孔,包括孔套10、中空压盖13、主环形弹簧14和弹性柱环15。
一端开口的孔套10内部设有容置槽11,第一中空压盖13设于孔套10开口端,孔套10容置槽11中部开设有主环形凹槽12。
主环形弹簧14与主环形凹槽12配合嵌入式连接。
弹性柱环15为中空结构,且弹性柱环15中部为多条内凹的栅条151,弹性柱环15收容于容置槽11内,且弹性柱环15两端外壁均与容置槽11内壁接触,第一中空压盖13分别与孔套10口外壁和弹性柱环15一端内壁顶触压合固定,主环形弹簧14突出主环形凹槽12的顶端与栅条151中部的外壁接触。
当插针插入时,插针与栅条151中部内表面顶触,随即栅条151变形向容置槽11槽壁方向移动,并且使主环形弹簧14挤压变形。此时电流可以一次通过栅条151中部的接触区、主环形弹簧14至孔套10,缩短了导电距离,并且增加了导电截面积,进而降低了电阻,从而使得其导电效果良好。与此同时,弹性柱环15设于主环形弹簧14顶部,可以为其限位,防止其被插针顶出。由于采用弹性柱环15和主圆形弹簧14配合共同顶触插针,因此其回复能力相对有所提升,进而提升其使用的耐久度
本实施例中,弹性柱环15的多条栅条151与弹性柱环15的端面呈第一夹角,第一夹角范围为30°至90°。多条栅条151为扭转成型,且多条栅条151倾斜的方向均相同。形成的第一夹角范围大于30°且小于90°,其结构为扭簧状。请参考图3,当弹性柱环15a的多条栅条151a与弹性柱环15a的端面呈直角,即第一夹角为90°时,其结构为冠簧状。
请参考图4,主环形弹簧14截面均主环形凹槽11底面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范围为30°至80°。通过第二夹角,确定主环形弹簧14的倾倒方向,使其更加容易被压缩。
请参考图5,主环形凹槽14为直槽结构,并且主环形凹槽14截面为U型,U型为了增大接触效果,同时也方便加工制造。
实施例2:
请参考图6,主环形凹槽22为直槽结构,并且主环形凹槽22截面为V型。V型为了增大接触效果,同时也方便加工制造。
实施例3:
请参考图7,主环形凹槽32为斜槽结构,并且主环形凹槽32截面为U型。本实施例中采用斜槽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环形弹簧34受到插针产生的推力而滑出主环形凹槽32。
实施例4:
请参考图8,主环形凹槽42为斜槽结构,并且主环形凹槽42截面为V型。本实施例中采用斜槽设计,可以有效防止环形弹簧34受到插针产生的推力而滑出主环形凹槽32。
实施例5:
请参考图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容置槽51内设多个副环形凹槽56,副环形凹槽56设于主环形凹槽52两侧。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副环形凹槽56对应的副环形弹簧57,副环形弹簧57与副环形凹槽56配合嵌入式连接。通过副环形弹簧56辅助接触、支撑,进而使其导电效果以及回弹效果更佳。
实施例6:
请参考图10、图11和图1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添加第二中空压盖58,孔套60另一端开设有通孔,第二中空压盖58将通孔与弹性柱环65另一端端压合固定。可以适配更多的连接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插孔,一端开口的孔套内部设有容置槽,孔套开口端设有第一中空压盖,孔套容置槽中部开设有主环形凹槽;主环形弹簧与主环形凹槽配合嵌入式连接;弹性柱环为中空结构,且弹性柱环中部为多条内凹的栅条,弹性柱环收容于容置槽内,且弹性柱环两端侧壁均与容置槽接,第一中空压盖分别与孔套口外壁和弹性柱环一端内壁顶触压合固定,主环形弹簧突出主环形凹槽的顶端与栅条中部的外壁接触;当插针插入时,插针与栅条中部内表面顶触,随即栅条变形向容置槽槽壁方向移动,并且使主环形弹簧挤压变形;此时电流可以一次通过栅条中部的接触区、主环形弹簧至孔套,缩短了导电距离,并且增加了导电截面积,进而降低了电阻,从而使得其导电效果良好;与此同时,弹性柱环设于主环形弹簧顶部,可以为其限位,防止其被插针顶出;由于采用弹性柱环和主圆形弹簧配合共同顶触插针,因此其回复能力相对有所提升,进而提升其使用的耐久度。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7)

1.一种复合插孔,包括一端开口的孔套,所述孔套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孔套开口端设有第一中空压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套容置槽中部开设有主环形凹槽;
还包括主环形弹簧,所述主环形弹簧与主环形凹槽配合嵌入式连接;
弹性柱环,所述弹性柱环为中空结构,且弹性柱环中部为多条内凹的栅条,所述弹性柱环收容于容置槽内,且弹性柱环两端外壁均与容置槽内壁接触,所述第一中空压盖分别与孔套口外壁和弹性柱环一端内壁顶触压合固定,所述主环形弹簧突出主环形凹槽的顶端与栅条中部的外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柱环的多条栅条与弹性柱环的端面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范围为30°至9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形弹簧截面均主环形凹槽底面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范围为30°至8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形凹槽为直槽或者斜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环形凹槽的形状为V型或者U型。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套容置槽内设多个副环形凹槽,所述副环形凹槽设于主环形凹槽两侧;还包括与副环形凹槽对应的副环形弹簧,所述副环形弹簧与副环形凹槽配合嵌入式连接。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套另一端开设有通孔;还包括第二中空压盖,所述第二中空压盖将通孔与弹性柱环另一端端压合固定。
CN201821958717.7U 2018-11-23 2018-11-23 复合插孔 Active CN208955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8717.7U CN208955260U (zh) 2018-11-23 2018-11-23 复合插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58717.7U CN208955260U (zh) 2018-11-23 2018-11-23 复合插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55260U true CN208955260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45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58717.7U Active CN208955260U (zh) 2018-11-23 2018-11-23 复合插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552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345A (zh) * 2019-07-16 2019-10-18 成都宝利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组件
CN111934117A (zh) * 2020-07-21 2020-11-13 深圳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可换装接触件的插孔、以及插孔固定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50345A (zh) * 2019-07-16 2019-10-18 成都宝利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组件
CN110350345B (zh) * 2019-07-16 2020-07-28 成都宝利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组件
CN111934117A (zh) * 2020-07-21 2020-11-13 深圳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可换装接触件的插孔、以及插孔固定结构
CN111934117B (zh) * 2020-07-21 2021-11-23 深圳尼索科连接技术有限公司 可换装接触件的插孔以及插孔固定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55260U (zh) 复合插孔
CN203707414U (zh)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6848665A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206610931U (zh) 正反插usb连接器
CN203521697U (zh) 冠簧插孔
CN204927657U (zh) 防水dc连接器
US8636533B1 (en) LED-lamp-board connector
US8956194B2 (en) Battery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terminal thereof
CN110350345A (zh) 一种大电流连接器组件
CN209389270U (zh) 一种抗压式电连接器
CN204741105U (zh) 一种连接可靠的精密连接器
US710120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ircuit board retention structure
CN203445373U (zh) 一种串接式转接线
CN204190021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4289793U (zh) 一种手机卡用端子及使用该端子的手机卡座
CN205811085U (zh) 一种新型接线端子
CN207398404U (zh) 一种基于导电凝气胶为缓冲基材的连接器
CN20625042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US20140094064A1 (en) Card connector structure
CN203205574U (zh) 一种新型usb母座
CN205565211U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大电流接触件
CN208655963U (zh) 一种连接端子
CN20428985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3351839U (zh) 连接器塑件
CN204167531U (zh) 一种铆压式micro-usb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