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42408U -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42408U
CN208942408U CN201821454721.XU CN201821454721U CN208942408U CN 208942408 U CN208942408 U CN 208942408U CN 201821454721 U CN201821454721 U CN 201821454721U CN 208942408 U CN208942408 U CN 2089424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paration member
cover
lid
sharp instrument
s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5472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丹丹
赵小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145472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424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424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424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该锐器筒,适用于分离相互连接的针头和软管,其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设置有用于供针头和软管插入的分离投料口,筒盖对应于分离投料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中的至少一者与筒盖转动连接,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能够配合以分离相互连接的针头和软管。其能实现将针头和软管分离,无需格外配备剪刀,可以及时处理锐器,操作更方便,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保护医务人员,适用范围广,便于收集锐器,尤其是带有软管的针头。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的医疗垃圾桶,其能够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收纳能力强。

Description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背景技术
锐器筒是一种医用收纳盒,用于收集注射器、小玻璃制品、刀片、缝合针等锐器。锐器筒为一次性使用,按国家要求,规定在24小时内必须由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回收,在48小时内彻底安全焚化。锐器筒整体颜色为淡黄,颜色应符合GB/T 3181中Y06的要求。锐器筒侧面明显处应印制警示标志,警告语为“警告!损伤性废物”。现有技术中,医务人员在丢弃输液针或采血针这类带有软管的针头时,需要格外配备一把剪刀用于将针头上附带的软管剪下来,操作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例如包括提供一种锐器筒,其能够将输液针或采血针上针头和软管分离,分离后的针头掉落锐器筒内进行收集,而软管直接作为普通医疗垃圾进行收集,操作更加方便,且能够节约锐器筒的收纳空间,提高锐器筒的收纳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医疗垃圾桶,其能够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收纳能力强。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种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锐器筒,适用于分离相互连接的针头和软管,其包括筒体和筒盖,筒盖设置有用于供针头和软管插入的分离投料口,筒盖对应于分离投料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中的至少一者与筒盖转动连接,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能够配合以分离相互连接的针头和软管。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分别与筒盖转动连接;或者,第一分离件与筒盖固定连接,第二分离件与筒盖转动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一分离件设置有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连接至第一分离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远离第一分离件的一端分别与筒盖的内壁连接,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第一分离件以及筒盖的内壁围成供第二分离件通过的分离腔,第二分离件可转动通过分离腔。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二分离件设置有手动件,筒盖的侧面设置有滑动槽,手动件的一端与第二分离件连接,手动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滑动槽内且能够相对于滑动槽滑动。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二分离件和筒盖之间还设置有防护板,防护板与手动件连接,防护板的两侧分别凸出于第二分离件。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筒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第一盖体与筒体固定连接,分离投料口、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均设置于第一盖体,第二盖体与筒体活动连接以不可逆的闭合分离投料口,第二盖体位于第一盖体的上方。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二盖体设置有转动旋钮和转动杆,第一盖体设置有支撑架、弹簧、轴承和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开设于第一盖体的内侧面,支撑架与第一盖体的内侧面连接且形成支撑空间,弹簧连接于支撑架,轴承的外圈与弹簧连接,转动旋钮穿过第一盖体且与轴承的内圈连接,转动杆连接至转动旋钮,转动杆能够伸入或伸出第一卡槽,转动杆能够伸入第二卡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第二卡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挡片,第一挡片沿着第二卡槽的槽口到槽底的方向倾斜,转动杆设置有第二挡片,第二挡片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挡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中,上述筒盖上还设置有直接投料口,直接投料口包括相互连通的投料宽口和投料窄口。
一种医疗垃圾桶,其包括上述锐器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例如包括: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筒,其通过在筒盖上设置分离投料口,并且在筒盖对应于分离投料口的位置设置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通过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的配合以切割针头与软管连接处的软管,实现将针头和软管分离。无需格外配备剪刀,可以及时处理锐器,操作更方便,同时,该锐器筒也能收集其他的锐器,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保护医务人员,适用范围广,便于收集锐器,尤其是带有软管的针头。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的医疗垃圾桶,其能够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收纳能力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筒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盖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筒盖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锐器筒;110-筒体;120-筒盖;121-分离投料口;122-滑动槽;123-直接投料口;124-第一盖体;1241-支撑架;1242-弹簧;1243-轴承;1244-第一卡槽;1245-第二卡槽;1246-第一挡片;125-第二盖体;1251-转动旋钮;1252-转动杆;1253-第二挡片;130-第一分离件;131-第一安装件;132-第二安装件;133-分离腔;140-第二分离件;141-手动件;142-防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锐器筒100,适用于分离相互连接的针头和软管。锐器筒100包括筒体110和筒盖120。
筒体110用于收集各种锐器,例如包括注射器、小玻璃制品、刀片、缝合针等锐器。
筒盖120连接至筒体110的顶部,用于先筒体110内投入锐器。本实施例中,筒盖120设置有用于供针头和软管插入的分离投料口121,筒盖120对应于分离投料口121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中的至少一者与筒盖120转动连接,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能够配合以分离相互连接的针头和软管。
通过在筒盖120上设置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能够在投入带有软管的针头时,直接将软管切断,从而使得针头掉落至筒体110内,而手持的软管可作常规垃圾进行收集,有效避免了软管占用锐器筒100空间,进而提升了锐器筒100对锐器的收纳能力,此外,医务人员可直接利用锐器筒100分离带有软管的针头,无需格外配备剪刀,操作更加方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分别与筒盖120转动连接,通过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的同时转动进行剪叉式切割。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分离件130与筒盖120固定连接,第二分离件140与筒盖120转动连接,通过一个固定一个转动的方式进行切割,使得切割位置容易控制。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优选采用第一分离件130与筒盖120固定连接,第二分离件140与筒盖120转动连接的方式进行切割。具体地,第一分离件130设置有第一安装件131和第二安装件132,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131和第二安装件132垂直于第一分离件130,并且第一安装件131和第二安装件132连接至第一分离件13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安装件131和第二安装件132远离第一分离件130的一端分别与筒盖120的内壁连接,第一安装件131、第二安装件132、第一分离件130以及筒盖120的内壁围成供第二分离件140通过的分离腔133,分离腔133成矩形,第二分离件140可转动通过分离腔133,在第二分离件140与第一分离件130靠近并交错时,能够将软管和针头分离,针头在重力作用下落至筒体110内进行收集。
第二分离件140设置有手动件141,筒盖120的侧面设置有滑动槽122,手动件141的一端与第二分离件140连接,手动件141的另一端穿设于滑动槽122内且能够相对于滑动槽122滑动。通过设置手动件141,便于医务人员操作第二分离件140,操作方式简单,滑动槽122的位置设置可以位于筒盖120的侧面靠近于顶部的位置,便于医务人员用手操作以拨动手动件141。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滑动槽122也可以设置于筒体110的底部通过用脚进行操作。
由于本实施方式中,采用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配合进行剪切的方式对软管和针头进行分离。为了避免第二分离件140切割到医务人员的手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分离件140和筒盖120之间还设置有防护板142,防护板142与手动件141连接,也即是,手动件141在运动时能够带动防护板142滑动,防护板142的两侧分别凸出于第二分离件140。由于防护板142凸出于第二分离件140,从而医务人员的手不会直接与第二分离件140的刀片处接触,进而不会割伤手。
进一步地,由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件130与筒盖120的内侧之间形成了分离腔133,防护板142能够嵌设于分离腔133内,当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靠近并交错时,能够将针头和软管分离,分离效果佳,且不会割伤手指,更安全。
此外,请结合参阅图3和图4,筒盖120包括第一盖体124和第二盖体125,本实施例中,第一盖体124的面积占筒盖120面积的一半以上,第二盖体125的面积大于筒盖120面积与第一盖体124的面积之差,第二盖体125能够与第一盖体124配合以完全密封筒体110。具体地,第一盖体124与筒体110固定连接,分离投料口121、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均设置于第一盖体124,并且,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设置于第一盖体124的下表面,而第二盖体125位于第一盖体124的上方,第二盖体125与筒体110活动连接以不可逆的闭合分离投料口121,有效将分离投料口121闭合,并且在暴力损坏的情况下无法再次打开收集满的锐器筒100,安全性更佳。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盖体124设置有支撑架1241、弹簧1242、轴承1243和第一卡槽1244和第二卡槽1245,第一卡槽1244和第二卡槽1245开设于第一盖体124的内侧面,支撑架1241与第一盖体124的内侧面连接且形成支撑空间,弹簧1242连接于支撑架1241,轴承1243的外圈与弹簧1242连接。第二盖体125上设置有转动旋钮1251和转动杆1252,其中转动旋钮1251穿过第一盖体124且与轴承1243的内圈连接,转动杆1252连接至转动旋钮1251,转动杆1252能够伸入或伸出第一卡槽1244,转动杆1252能够伸入第二卡槽1245。
支撑架1241用于支撑和安装弹簧1242、轴承1243以及转动旋钮1251等部件。在锐器筒100未装满时,转动杆1252伸入第一卡槽1244,此时第二盖体125叠放至第一盖体124的上表面,当锐器筒100装满时,医务人员可以手动向下压转动旋钮1251,转动旋钮1251带动转动杆1252向下运动从而脱离第一卡槽1244,接着转动该转动旋钮1251,带动转动杆1252转动至第二卡槽1245内。由于第二卡槽1245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挡片1246,第一挡片1246沿着第二卡槽1245的槽口到槽底的方向倾斜,转动杆1252设置有第二挡片1253,第二挡片1253的倾斜方向与第一挡片1246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二卡槽1245和转动杆1252通过第一挡片1246和第二挡片1253的设置,使得转动杆1252不可逆的嵌设于第二卡槽1245。
此外,筒盖120上还设置有直接投料口123,直接投料口123包括相互连通的投料宽口和投料窄口。本实施例中,直接投料口123可用于投放各类刀片,头皮针,缝合针,安瓿,小玻璃等锐器,当投放注射器时,可将注射器伸入直接投料口123的宽度较大的部分,接着沿着直接投料口123的长度方向移动,由于直接投料口123的宽度逐渐变小,从而能够卡持注射器的针头,接着医务人员能够借助卡持力将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管分离,操作方便。容易理解的是,医务人员也可以直接用手将注射器的针头和针管分离后,直接将针头投入直接投料口123。值得注意的是,第二盖体125在闭合时,会同时将分离投料口121和直接投料口123均进行闭合。
用途:用于盛装注射器,输液器等一次性使用物品的针头;各类刀片,头皮针,缝合针,安瓿,小玻璃等锐器,收集带血的整副注射器,输血器,血袋等所有接触血液的医用器材;其它规定放入锐器筒100的医疗危险感染物品。
特征:锐器筒100采用不含PVC的硬质塑料制造,具备耐穿刺,不渗漏,不易破裂、易于焚烧,封闭后完全不能正常打开的基本性能;锐器筒100整体呈黄色,盒体侧面注明“损伤性废物”,并印有“医疗废物警示标识”。锐器筒100整体为硬制材料制成,密封,以保证锐器筒100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盒内盛装的锐利器具不撒漏,锐器筒100一旦被封口,则无法在不破坏的情况下被再次打开;锐器筒100能防刺穿,其盛装的注射器针头、破碎玻璃片等锐利器具不能刺穿锐器筒100;锐器筒100易于焚烧,不得使用聚氯乙烯(PVC)塑料作为制造原材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筒100的工作原理是:医务人员在丢弃带有软管的针头(例如输液管、采血管等)时,能够手持软管将针头置于分离投料口121内,医务人员滑动手持件从而推动第二分离件140,在第二分离件140与第一分离件130接触时,能够对软管靠近于针头的部分进行切割,从而使得软管和针头分离,针头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筒体110内,医务人员手持的软管可作为普通医疗垃圾进行放置。当筒体110内的锐器收集满后,医务人员可以手持转动旋钮1251,并向下压转动旋钮1251,转动旋钮1251带动转动杆1252伸出第一卡槽1244,接着旋转该转动旋钮1251,使得转动杆1252不可逆的卡设于第二卡槽1245内,筒体110内的锐器不会掉出,更加安全。
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医疗垃圾桶,其包括上述锐器筒100,其能够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收纳能力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锐器筒100,其通过在筒盖120上设置分离投料口121,并且在筒盖120对应于分离投料口121的位置设置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通过第一分离件130和第二分离件140的配合以切割针头与软管连接处的软管,实现将针头和软管分离。无需格外配备剪刀,可以及时处理锐器,操作更方便,同时,该锐器筒100也能收集其他的锐器,减少针刺伤的发生率,保护医务人员,适用范围广,便于收集锐器,尤其是带有软管的针头。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的医疗垃圾桶,其能够对医疗垃圾进行分类,并且收纳能力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锐器筒,适用于分离相互连接的针头和软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盖设置有用于供针头和软管插入的分离投料口,所述筒盖对应于所述分离投料口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分离件和第二分离件,所述第一分离件和所述第二分离件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筒盖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分离件和所述第二分离件能够配合以分离相互连接的针头和软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锐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和所述第二分离件分别与所述筒盖转动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分离件与所述筒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分离件与所述筒盖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锐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件设置有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分离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远离所述第一分离件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筒盖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分离件以及所述筒盖的内壁围成供所述第二分离件通过的分离腔,所述第二分离件可转动通过所述分离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锐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件设置有手动件,所述筒盖的侧面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手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分离件连接,所述手动件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滑动槽内且能够相对于所述滑动槽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锐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离件和所述筒盖之间还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与所述手动件连接,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分别凸出于所述第二分离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锐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与所述筒体固定连接,所述分离投料口、所述第一分离件和所述第二分离件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筒体活动连接以不可逆的闭合所述分离投料口,所述第二盖体位于所述第一盖体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锐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体设置有转动旋钮和转动杆,所述第一盖体设置有支撑架、弹簧、轴承和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开设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面,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第一盖体的内侧面连接且形成支撑空间,所述弹簧连接于所述支撑架,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弹簧连接,所述转动旋钮穿过所述第一盖体且与所述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转动杆连接至所述转动旋钮,所述转动杆能够伸入或伸出所述第一卡槽,所述转动杆能够伸入所述第二卡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锐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挡片,所述第一挡片沿着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口到槽底的方向倾斜,所述转动杆设置有第二挡片,所述第二挡片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挡片的倾斜方向相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锐器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盖上还设置有直接投料口,所述直接投料口包括相互连通的投料宽口和投料窄口。
10.一种医疗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锐器筒。
CN201821454721.XU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Active CN2089424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4721.XU CN208942408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54721.XU CN208942408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42408U true CN208942408U (zh) 2019-06-07

Family

ID=66737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54721.XU Active CN208942408U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424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2180A (zh) * 2018-09-05 2018-12-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92180A (zh) * 2018-09-05 2018-12-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CN108992180B (zh) * 2018-09-05 2023-11-14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2180A (zh)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CN208942408U (zh) 一种锐器筒以及医疗垃圾桶
CN207804724U (zh) 一种用于收集输液针的利器盒
CN206167539U (zh) 一种感应利器盒
CN213346020U (zh) 一种带切割分离的利器盒
CN111035457A (zh) 一种多功能一次性医用锐器收纳盒
CN212490174U (zh) 锐器盒的剪切结构
CN219231027U (zh) 改良锐器盒
CN210131189U (zh) 防刺伤利器盒
CN211750118U (zh) 一种多功能一次性医用锐器收纳盒
CN211327475U (zh) 防刺伤锐器盒
CN210931875U (zh) 一种护理用锐器收纳处理装置
CN207012381U (zh) 一种便携式利器盒
CN110464477A (zh) 一种带弹性刀片可分割利器盒
CN214805453U (zh) 一种临床外科用利器盒
CN206970182U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药品开瓶器
CN215608401U (zh) 一种防刺伤锐器盒
CN213821750U (zh) 一种医用多功能锐器盒
CN215024114U (zh) 一种血液透析科室用锐器盒
CN214609482U (zh) 利器盒
CN211662102U (zh) 一种带吸附功能的锐器剪
TWI769092B (zh) 卸針裝置
CN215130302U (zh) 一种改良版医用锐器盒
CN210872089U (zh) 一种防针刺锐器盒
CN213787846U (zh) 一种具有防护刀片的锐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