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8143U - 防拆锁扣 - Google Patents

防拆锁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8143U
CN208938143U CN201821387567.9U CN201821387567U CN208938143U CN 208938143 U CN208938143 U CN 208938143U CN 201821387567 U CN201821387567 U CN 201821387567U CN 208938143 U CN208938143 U CN 2089381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lock
elastic component
truncation part
rfid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8756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浩
吴跃龙
林加良
张玉劼
余家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INNO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arda Xiamen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INNO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arda Xiamen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INNO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arda Xiamen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INNOV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8756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81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81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81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封口的防拆锁扣,包括RFID标签、截断装置和锁扣壳体;RFID标签包括承载层、天线和芯片,天线和芯片设于承载层上;截断装置包括截断件和弹性件;锁扣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RFID标签设于锁扣壳体内或设于锁扣壳体外表面,截断装置设于锁扣壳体内,截断件与第二壳体连接,弹性件安装于第一壳体上,弹性件与截断件弹性连接处于形变蓄能状态,截断件沿弹性件的形变方向的投影落在RFID标签的承载层上且天线穿过该投影。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非法使用的情况下防拆锁口被拆封,后续的合法使用者便无法读取到被破坏的RFID标签或读取到RFID标签反馈的已拆封的信息,实现了防拆防伪的目的。

Description

防拆锁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资管理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拆锁扣。
背景技术
现有的防拆锁扣产品,例如申请号201220254672.1《一次性防拆RFID安全锁扣》的专利公开的方案,将RFID标签封闭在锁扣内,将锁爪端部的侧向倒刺设为与锁爪同轴向的倒钩,将RFID标签中的芯片位置设置在靠近一锁爪的倒钩处。上述结构与银行锁配合使用,将倒钩插入银行锁中固定后,倒钩勾在银行锁内无法再被抽出,若要打开锁扣,只能采用折断锁扣的方式,而锁扣折断则必然自动破坏位于倒钩处的芯片结构,导致RFID标签失效而无法被读取,这样只要通过读取器读取后发现标签失效,即使锁扣和银行锁被修复,也能够获知锁扣曾被破坏,封装产品可能为伪造或被置换,而RFID标签的芯片具有全球统一的ID,无法复制的,因此具有较强的防伪防拆效果。
上述方案虽然防拆防伪效果好,但其使用场景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无法应用于需要在封口处进行防拆的产品上,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封口的防拆锁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拆锁扣,包括RFID标签、截断装置和锁扣壳体;
所述RFID标签包括承载层、天线和芯片,天线和芯片设于承载层上,芯片与天线电性连接;
所述截断装置包括截断件和弹性件;
所述锁扣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接,锁扣壳体上设有开口;
所述RFID标签设于锁扣壳体内或设于锁扣壳体外表面,所述截断装置设于锁扣壳体内,所述截断件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弹性件与截断件弹性连接处于形变蓄能状态,截断件沿弹性件的形变方向的投影落在RFID标签的承载层上且天线穿过该投影。
进一步的,所述截断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截断件上设有锁口,所述截断件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锁爪;
所述固定件设于锁扣壳体内,所述截断件位于通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截断件上,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设于第一凸起部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二凸起部,所述锁爪固接在截断件的锁口中,使得弹性件处于形变蓄能状态,所述承载层位于通孔外且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承载层依次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RFID标签粘接在固定件上且遮蔽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为易碎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所述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朝所述第二壳体方向设有多个卡爪,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多个扣槽,卡爪的数量与扣槽匹配,多个卡爪扣接在多个扣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截断件为片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用于需要进行封口处理的场景中,例如气罐气瓶的出气口,瓶装酒水饮料的瓶口、药瓶的瓶口等等各种具有封口需求的产品;使用时,将防拆锁扣的开口对准在产品的封口处,然后扣合锁扣壳体,即完成封口;锁扣壳体内的RFID标签预先写入与封口产品对应的产品信息,则该产品只要不打开防拆锁口就能被读取并识别,有利于该产品在运输流转过程中的清点;若需要使用该产品而打开防拆锁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的同时会使截断件与第二壳体分离,此时弹性件的蓄能被释放,截断件朝承载层弹出并截断RFID标签上的天线,从而破坏标签结构的完整。若是在非法使用的情况下被拆封,后续的合法使用者便无法读取到被破坏的RFID标签或读取到RFID标签反馈的已拆封的信息,这样就实现了防拆防伪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拆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拆锁扣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拆锁扣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拆锁扣的横向截面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RFID标签;11、承载层;12、天线;13、芯片;
20、截断装置;21、固定件;22、通孔;23、第一凸起部;24、截断件;25、锁口;26、第二凸起部;27、弹性件;
30、锁扣壳体;31、开口;32、第一壳体;33、第二壳体;34、锁爪;
35、卡爪;36、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弹性件的回弹使得截断件截断RFID标签上的天线,从而破坏RFID标签的完整性。
请参照图1-4,一种防拆锁扣,包括RFID标签10、截断装置20和锁扣壳体30;
所述RFID标签10包括承载层11、天线12和芯片13,天线12和芯片13设于承载层11上,芯片13与天线12电性连接;
所述截断装置20包括截断件24、弹性件27和固定件21;
所述固定件21上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23;所述截断件24上设有锁口25,所述截断件2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6;
所述锁扣壳体30上设有开口31,锁扣壳体30包括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扣接,第一壳体32内设有锁爪34;
所述固定件21设于锁扣壳体30内,所述截断件24位于通孔22内,所述弹性件27套设于截断件24上,所述弹性件27一端抵设于第一凸起部23上,所述弹性件27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二凸起部26,所述锁爪34固接在截断件24的锁口25中,使得弹性件27处于压缩状态,所述承载层11位于通孔22外且第一凸起部23、第二凸起部26和承载层11依次设置,所述截断件24沿弹性件27的形变方向的投影落在承载层11上且天线12穿过该投影。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适用于需要进行封口处理的场景中,例如气罐气瓶的出气口,瓶装酒水饮料的瓶口、药瓶的瓶口等等各种具有封口需求的产品;使用时,将防拆锁扣的开口对准在产品的封口处,然后扣合锁扣壳体,即完成封口;锁扣壳体内的RFID标签预先写入与封口产品对应的产品信息,则该产品只要不打开防拆锁口就能被读取并识别,有利于该产品在运输流转过程中的清点;若需要使用该产品而打开防拆锁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离的同时会使截断件与第二壳体分离,此时弹性件的蓄能被释放,截断件朝承载层弹出并截断RFID标签上的天线,从而破坏标签结构的完整。若是在非法使用的情况下被拆封,后续的合法使用者便无法读取到被破坏的RFID标签或读取到RFID标签反馈的已拆封的信息,这样就实现了防拆防伪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截断装置20还包括固定件21,所述固定件21上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23;所述截断件24上设有锁口25,所述截断件2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6;
所述第一壳体32内设有锁爪34;
所述固定件21设于锁扣壳体30内,所述截断件24位于通孔22内,所述弹性件27套设于截断件24上,所述弹性件27一端抵设于第一凸起部23上,所述弹性件27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二凸起部26,所述锁爪34固接在截断件24的锁口25中,使得弹性件27处于形变蓄能状态,所述承载层11位于通孔22外且第一凸起部23、第二凸起部26和承载层11依次设置。
由上述描述可知,弹性件27通过固定件21与第二壳体33相连,同时,截断件24也伸入固定件21的通孔22内。
进一步的,所述RFID标签10粘接在固定件21上且遮蔽通孔22。
由上述描述可知,RIFD标签10也隐藏在锁扣壳体30内,从外部便无法得知本防拆锁扣的结构,安全性更高。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12为易碎天线12。
由上述描述可知,易碎天线更容易被破坏,从而保证本方案的防拆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32和所述第二壳体33扣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所述开口31。
由上述描述可知,由两个壳体构成的开口更易于扣合在待封口产品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32朝所述第二壳体33方向设有多个卡爪35,所述第二壳体33内设有多个扣槽36,卡爪35的数量与扣槽36匹配,多个卡爪35扣接在多个扣槽36内。
由上述描述可知,采用卡爪和扣槽的配合可确保两个壳体可靠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截断件24为片状结构。
由上述描述可知,片状结构更容易截断承载层及承载层11上的天线12。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27为弹簧。
请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防拆锁扣,包括RFID标签10、截断装置20和锁扣壳体30;
所述RFID标签10包括承载层11、天线12和芯片13,天线12和芯片13设于承载层11上,芯片13与天线12电性连接,所述天线12为易碎天线12;
所述截断装置20包括截断件24、弹性件27和固定件21,所述截断件24为片状结构,所述弹性件27为弹簧。
所述固定件21上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23;所述截断件24上设有锁口25,所述截断件24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26;
所述锁扣壳体30包括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第一壳体32和第二壳体33扣接,所述第一壳体32和所述第二壳体33扣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所述开口31,述第一壳体32朝所述第二壳体33方向设有多个卡爪35,所述第二壳体33内设有多个扣槽36,卡爪35的数量与扣槽36匹配,多个卡爪35扣接在多个扣槽36内,第一壳体32内设有锁爪34;
所述固定件21设于锁扣壳体30内,所述截断件24位于通孔22内,所述弹性件27套设于截断件24上,所述弹性件27一端抵设于第一凸起部23上,所述弹性件27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二凸起部26,所述锁爪34固接在截断件24的锁口25中,使得弹性件27处于形变蓄能状态,所述RFID标签10粘接在固定件21上且遮蔽通孔21,所述第一凸起部23、第二凸起部26和承载层11依次设置,所述截断件24沿弹性件27的形变方向的投影落在承载层11上且天线12穿过该投影。
本实施例中的RFID标签为超高频标签,其天线的芯片阻抗线圈及射频感应线圈都穿过截断件沿弹性件形变方向落在承载层上的投影,也就是都落在截断件的运动路径上,当截断件截断承载层时,线的芯片阻抗线圈及射频感应线圈会同时受到破坏从而导致标签完全不可读。
在其他实施例中,RFID标签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选用高频标签、双频标签、带有侦测线的标签等。其中,使用双频标签时,任意一频率的天线位于截断件的运动路径上即可;使用带有侦测线的标签时,可以是天线位于截断件的运动路径上,也可以是侦测线位于截断件的运动路径上(侦测线被截断件截断后,读取标签信息时会显示侦测线断开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拆锁扣,可以确保在拆开锁扣后让其中安装的RFID标签被破坏,从而让使用者在使用前通过验证RFID标签是否可读取或读取后状态是否正常来验证被锁产品是否事先被拆封,从而起到防伪防拆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包括RFID标签、截断装置和锁扣壳体;
所述RFID标签包括承载层、天线和芯片,天线和芯片设于承载层上,芯片与天线电性连接;
所述截断装置包括截断件和弹性件;
所述锁扣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扣接,锁扣壳体上设有开口;
所述RFID标签设于锁扣壳体内或设于锁扣壳体外表面,所述截断装置设于锁扣壳体内,所述截断件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弹性件与截断件弹性连接处于形变蓄能状态,截断件沿弹性件的形变方向的投影落在RFID标签的承载层上且天线穿过该投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截断件上设有锁口,所述截断件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凸起部;
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锁爪;
所述固定件设于锁扣壳体内,所述截断件位于通孔内,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截断件上,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设于第一凸起部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设于第二凸起部,所述锁爪固接在截断件的锁口中,使得弹性件处于形变蓄能状态,所述承载层位于通孔外且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和承载层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粘接在固定件上且遮蔽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为易碎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朝所述第二壳体方向设有多个卡爪,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多个扣槽,卡爪的数量与扣槽匹配,多个卡爪扣接在多个扣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断件为片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拆锁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CN201821387567.9U 2018-08-27 2018-08-27 防拆锁扣 Active CN2089381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7567.9U CN208938143U (zh) 2018-08-27 2018-08-27 防拆锁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87567.9U CN208938143U (zh) 2018-08-27 2018-08-27 防拆锁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8143U true CN208938143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87567.9U Active CN208938143U (zh) 2018-08-27 2018-08-27 防拆锁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81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89882B2 (en) Tamper evident cargo container seal bolt lock
WO2006084255A3 (en) Electronic seal and method of container tracking
JP5115926B2 (ja) コンテナの状態を監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718392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ccess to an article or opening of a package
AU2006214802B2 (en) A reusable container with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eal
US20070103310A1 (en) Asset seal device and method
US20090212954A1 (en) Beverage container authenticity and provenance devices and methods
WO200209977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containers
US20110279236A1 (en) Sealing device
HUE027568T2 (en) RFID transceiver and procedure
CN208938143U (zh) 防拆锁扣
CN202807392U (zh) Rfid防伪酒瓶盖
CN208547965U (zh) 防拆锁扣
JP2006240673A (ja) 容器の蓋及び蓋付き容器
CN115023705A (zh) 包括无线电识别密封件的包装
EP3057081B1 (en) Safety lock
CN100495432C (zh) 多转发器密封装置
CN103225448A (zh) 具有收发信息、跟踪定位功能的智能锁定装置
CN201607871U (zh) 一种集装箱锁杆头电子箱封
AU2020410913B2 (en) Anti-counterfeiting tag for a container
WO2009098670A2 (en) Tamper evident seal
CN203515002U (zh) 具有收发信息、跟踪定位功能的智能锁定装置
CN204624218U (zh) 一种瓦楞纸包装盒
CN208221288U (zh) 带电子标签的高保螺栓封
CN208564271U (zh) 一种门体红外线安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