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31910U -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31910U
CN208931910U CN201821270637.2U CN201821270637U CN208931910U CN 208931910 U CN208931910 U CN 208931910U CN 201821270637 U CN201821270637 U CN 201821270637U CN 208931910 U CN208931910 U CN 208931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nap
gauge
ontology
fold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706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辉
陈东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706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31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31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319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ength-Measuring Instruments Using Mechan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包括:卡板本体,分别与卡板本体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挡杆,以及设置在卡板本体上端面的第一挡杆卡持槽;所述第一挡杆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使得在使用卡板装载货物时利用第一挡板在侧边挡住货物,防止货物倾倒,不占用空间,并且无需人工扶住货物,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装载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板,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视、显示器等长条状产品销量不断的扩大,以及销售区域不断的拓展。尤其是对于销往海外的机器,在运输过程中,为节约装柜卸柜的时间,往往会采用卡板出货,以方便叉车工作。因此,卡板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市场上对卡板的适用性要求也逐渐提高。
目前常用的卡板装柜方式为:将机器并排放置于卡板之上,一层堆放完毕后,需要进行缠膜,以保证其不会倾倒,然后再继续放置第二层,第三层等等。由于机器易倒,需要人工扶住,因此,使用现有的卡板进行装柜,会浪费大量人力,且缠膜工艺耗时耗力,装载成本较高。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卡板在工作时耗时耗力、装载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包括:卡板本体,分别与卡板本体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挡杆,以及设置在卡板本体上端面的第一挡杆卡持槽;所述第一挡杆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杆为U型挡杆,所述第一挡杆的两端与卡板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 所述第一挡杆的两端与卡板本体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杆连接,另一端与卡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将第一挡杆的侧边套入其内后,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并与第一挡杆的两端限位连接。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杆中部还连接有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挡杆为U型挡杆,所述第一挡杆中部与第二挡杆的两端转动连接。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所述卡板本体上端面还设置有与第二挡杆相适配的第二挡杆卡持槽;所述第二挡杆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收容于第二挡杆卡持槽,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且位于第一挡板背离卡板本体的一侧。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 所述第二挡杆的两端与第一挡杆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挡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将第二挡杆的侧边套入其内后,收容于第二挡杆卡持槽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且位于第一挡板背离卡板本体的一侧,与第二挡杆的两端限位连接。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卡板本体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卡板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杆;所述第一卡合部套设于第一转动连接杆上,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所述第一卡合部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为圆心角呈90°的扇形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开口面向卡板本体上端面,且一侧与卡板本体上端面相垂直;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转动连接。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所述第一挡杆的两端均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容纳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挡杆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弹珠;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卡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孔,所述弹珠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所述弹珠用于在工作状态下与限位孔相卡合,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挡杆限位连接。
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挡杆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挡杆中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杆,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为圆心角呈180°的扇形槽,且第二限位槽的扇形平面与第一挡板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二卡合部套设于第二转动连接杆上,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转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在卡板本体两端设置第一挡杆,在非工作状态下,可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内,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在使用卡板装载货物时利用第一挡板在侧边挡住货物,防止货物倾倒,不占用空间,并且无需人工扶住货物,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装载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较佳实施例的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较佳实施例的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转动连接部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较佳实施例的第一转动连接部另一视角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挡杆与第一连接杆限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转动连接部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较佳实施例的第二转动连接部另一视角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所述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包括:卡板本体100,第一挡杆200,以及第一挡杆卡持槽101。
所述卡板本体100呈长方体状,卡板本体10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挡杆200,此处的卡板本体100的两端是指长方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优选的,在卡板的长边上设置第一挡杆200。所述第一挡杆200与卡板本体100转动连接;所述卡板本体100上端面还设置有第一挡杆卡持槽101,分别与卡板本体100两端的第一挡杆200相适配。在非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挡杆200被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101内,不会占用空间;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100上端面垂直的位置,装载货物时可以在侧边挡住货物,防止货物倾倒,并且无需人工扶住货物。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杆200呈U型,所述第一挡杆200的两端与卡板本体100的一端转动连接。即,U型的两个端点与卡板本体100的同一端转动连接。并且,卡板本体100两端都具有U型的第一挡杆200。优选的,卡板本体100的一端设置有一个U型的第一挡杆200。所述第一挡杆200包括一横杆及横杆两端向同一侧垂直延伸出的两个侧杆。这样,卡板本体100两端分别有一个横杆和两个侧杆,可以牢固的挡住货物。对应的,所述第一挡杆卡持槽101也设置有两个,可将两个第一挡杆200收容于其内。
当然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卡板本体100一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挡杆200,还可以并排设置多个第一挡杆200;也不局限于将第一挡杆200设置为U型,还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只要在装载时能够挡住货物,就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
下面以第一挡杆200为U型时为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由于卡板本体100的面积有限,第一挡杆卡持槽101也较小,这样限制了第一挡杆200的高度,在装载货物时,一般会装载的较高,因此,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第一挡杆200的两端与卡板本体100之间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300,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300的一端与第一挡杆200连接,另一端与卡板本体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00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将第一挡杆200的侧边套入其内后,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101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100上端面垂直的位置,并与第一挡杆200的两端限位连接。第一连接杆300的设置,可以在不使用的时候将第一挡杆200的侧边(即U型挡杆的两个侧杆)完全套入其内,再收容至第一挡杆200卡持槽内,同样不会占用空间;又可以在使用时,从第一连接杆300内抽出,使得第一连接杆300的一端与第一挡杆200的两端限位连接,增加了第一挡杆200的高度,保证了卡板的装载高度。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和图5,所述第一连接杆300与卡板本体100转动连接的部分为第一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一转动连接部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第一连接杆300与卡板本体100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卡板本体10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杆110;所述第一卡合部套设于第一转动连接杆110上,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110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卡合部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10;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110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111,所述第一限位槽111为圆心角呈90°的扇形槽,所述第一限位槽111的开口面向卡板本体100上端面,且一侧与卡板本体100上端面相垂直;所述第一限位块310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11转动连接。若将扇形槽的两个侧边(弧形边除外)定义为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卡板本体100上端面相平行,所述第二侧与卡板本体100上端面相垂直。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即第一连接杆300和第一挡杆200被收容至第一挡杆卡持槽101内,所述第一限位块310与扇形槽的第一侧相贴合;当处于工作状态时,即第一连接杆300转动至与卡板本体100上端面垂直的位置,所述第一限位块310与扇形槽的第二侧相贴合,达到了限位的作用,使得第一连接杆300在工作状态下保持垂直于卡板本体100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110上还设置有第一转动轴(未图示),所述转动轴贯穿第一限位槽111和第一限位块310设置,使得所述第一限位块310在第一限位槽111内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所述第一连接杆300的一端与第一挡杆200的两端限位连接的方式具体为:所述第一挡杆200的两端均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容纳有一弹簧210,所述弹簧210一端与第一挡杆200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弹珠220;所述第一连接杆300远离卡板本体100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孔,所述弹珠220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所述弹珠220用于在工作状态下与限位孔相卡合,将第一连接杆300与第一挡杆200限位连接。即,在工作状态下,将第一挡杆200的侧边从第一连接杆300内抽出后,第一挡杆200端点处的弹珠220会在弹簧210的弹力作用下与限位孔相卡合,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同时增加了第一挡杆200的高度。在不使用时,只需按压弹珠,就可以将第一挡杆200的侧边滑入第一连接杆300内。
可以理解的,在使用时,先将第一连接杆300从第一挡杆卡持槽101转动90°,使第一连接杆300与卡板本体100保持垂直,再将第一挡杆200的侧边从第一连接杆300内拉出,通过弹珠220限位,使得第一连接杆300与第一挡杆200限位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1、图2及图3,为了进一步增大挡杆高度,在所述第一挡杆200中部还连接有第二挡杆400,所述第二挡杆400同样为U型挡杆,所述第一挡杆200中部指的是U型挡杆的横杆部分。所述第一挡杆200中部与第二挡杆400的两端转动连接。
为了不占用空间,所述卡板本体100上端面还设置有与第二挡杆400相适配的第二挡杆卡持槽102;所述第二挡杆400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收容于第二挡杆卡持槽102,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100上端面垂直的位置,且位于第一挡板背离卡板本体100的一侧。即,在工作状态下,从下至上依次为:卡板本体100、第一连接杆300、第一挡杆200、第二挡杆400,既不占用空间,又增大了挡杆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挡杆400的两端与第一挡杆200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500,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500的一端与第二挡杆40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杆200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00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将第二挡杆400的侧边套入其内后,收容于第二挡杆卡持槽102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100上端面垂直的位置,且位于第一挡板背离卡板本体100的一侧,与第二挡杆400的两端限位连接。即,在工作状态下,从下至上依次为:卡板本体100、第一连接杆300、第一挡杆200、第二连接杆500、第二挡杆400。这样既达到了增大第二挡杆400高度的效果,在不使用时又不会占用空间。
请参阅图7和图8,所述第二连接杆500与第二挡杆400转动连接的部分为第二转动连接部,所述第二转动连接部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第二连接杆500与第一挡杆200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块510;所述第一挡杆200中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杆230,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230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231;所述第二限位槽231为圆心角呈180°的扇形槽,且第二限位槽231的扇形平面与第一挡板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二卡合部套设于第二转动连接杆230上,所述第二限位块510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31转动连接。由于第二限位槽231为圆心角呈180°的扇形槽,且第二限位槽231的扇形平面与第一挡板所在平面相平行,这样,在不使用时,将第二挡杆400收起,旋转180°,使得第二挡杆400与第一挡杆200处于同一平面,可同时收容到卡板本体100的上端面。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230上还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未图示),所述第二转动轴贯穿第二限位槽231和第二限位块510设置,使得所述第二限位块510在第二限位槽231内转动。
第二连接杆500与第二挡杆400的两端限位连接的方式与第一连接杆300与第一挡杆200的两端限位连接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在卡板本体两端设置第一挡杆,在非工作状态下,可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内,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在使用卡板装载货物时利用第一挡板在侧边挡住货物,防止货物倾倒,不占用空间,并且无需人工扶住货物,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降低了装载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卡板本体,分别与卡板本体两端转动连接的第一挡杆,以及设置在卡板本体上端面的第一挡杆卡持槽;所述第一挡杆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杆为U型挡杆,所述第一挡杆的两端与卡板本体的一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挡杆的两端与卡板本体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杆连接,另一端与卡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将第一挡杆的侧边套入其内后,收容于第一挡杆卡持槽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并与第一挡杆的两端限位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杆中部还连接有第二挡杆,所述第二挡杆为U型挡杆,所述第一挡杆中部与第二挡杆的两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本体上端面还设置有与第二挡杆相适配的第二挡杆卡持槽;所述第二挡杆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收容于第二挡杆卡持槽,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且位于第一挡板背离卡板本体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挡杆的两端与第一挡杆之间还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挡杆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挡杆中部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在非工作状态下将第二挡杆的侧边套入其内后,收容于第二挡杆卡持槽内;而在工作状态下转动至与卡板本体上端面垂直的位置,且位于第一挡板背离卡板本体的一侧,与第二挡杆的两端限位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卡板本体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合部,所述卡板本体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转动连接杆;所述第一卡合部套设于第一转动连接杆上,与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内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转动连接杆中部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为圆心角呈90°的扇形槽,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开口面向卡板本体上端面,且一侧与卡板本体上端面相垂直;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槽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杆的两端均开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容纳有一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一挡杆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一弹珠;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卡板本体的一端设置有一限位孔,所述弹珠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所述弹珠用于在工作状态下与限位孔相卡合,将第一连接杆与第一挡杆限位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与第一挡杆转动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合部,所述第二卡合部内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挡杆中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连接杆,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中部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为圆心角呈180°的扇形槽,且第二限位槽的扇形平面与第一挡板所在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二卡合部套设于第二转动连接杆上,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槽转动连接。
CN201821270637.2U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31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0637.2U CN208931910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70637.2U CN208931910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31910U true CN208931910U (zh) 2019-06-04

Family

ID=6671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70637.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31910U (zh) 2018-08-08 2018-08-08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319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4092A (zh) * 2019-06-05 2019-09-24 中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吊架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74092A (zh) * 2019-06-05 2019-09-24 中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吊架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06252B2 (en) Storage rack
CN208931910U (zh) 一种具有可折叠挡杆的卡板
CN201415785Y (zh) 折叠式货框
CN205696558U (zh) 一种可折叠日用置物架
CN205903110U (zh) 一种可收缩的电子产品销售架
CN212165540U (zh) 折叠衣帽架
CN204586180U (zh) 一种折叠式报纸架
KR200456762Y1 (ko) 접이식 건조대
CN205006557U (zh) 折叠式雨伞架
KR200460327Y1 (ko) 절첩식 빨래건조대
CN204161742U (zh) 一种木栈板
CN202104510U (zh) 一种组合柜
CN202108831U (zh) 一种组合柜的卡座
CN202703103U (zh) 一种可折叠画板
CN210593029U (zh) 一种泳衣布料的转运平台
CN202108832U (zh) 一种组合柜的卡扣
CN216104083U (zh) 一种物流货架
CN214855603U (zh) 一种新型床
CN216776542U (zh) 一种便于收纳减少占地空间的折叠床
CN207492512U (zh) 一种便携折叠伞架
CN204378774U (zh) 雨伞支架
CN208339215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收纳架
CN208905471U (zh) 一种可移动货架
CN211012084U (zh) 一种冰箱抽屉
CN21148361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收纳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