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2113U - 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2113U
CN208922113U CN201820736306.7U CN201820736306U CN208922113U CN 208922113 U CN208922113 U CN 208922113U CN 201820736306 U CN201820736306 U CN 201820736306U CN 208922113 U CN208922113 U CN 2089221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resistance
transport
triode
plac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630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国军
李影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i A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i A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i A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i Ang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3630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21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21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21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电路、差分运放电路和稳压输出电路,所述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分两路接收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的信号,一路经运放器AR1同相放大信号,另一路经三极管Q1和稳压管D4以及电阻R1、组成的异常信号过滤电路,并且设计了运放器AR3和运放器AR2和滑动变阻器RW1组成的差分电路进行差分处理后输入稳压输出电路内,所述稳压输出电路稳压后输出,能够实时对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进行自动检测调节,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新时代的产物,各国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而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一种功能强大的测试方法,可以用于更加有效的测试汽车整体控制系统,便于测试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控制系统,为了得到更加精确的测试结果,可以实时对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进行自动检测调节,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
所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具有构思巧妙、人性化设计的特性,能够实时对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进行自动检测调节,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电路、差分运放电路和稳压输出电路,所述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分两路接收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的信号,一路经运放器AR1同相放大信号,另一路经三极管Q1和稳压管D4以及电阻R1、组成的异常信号过滤电路,当信号异常时,三极管Q1导通将异常信号完全泄放至大地内,并且设计了运放器AR3和运放器AR2和滑动变阻器RW1组成的差分电路进行差分处理后输入稳压输出电路内,所述稳压输出电路运用三极管Q3和稳压管D6组成的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出,也即是输入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
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阻R3、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以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4的负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稳压管D4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发射极接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和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1,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6的另一端,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2接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3和二极管D5的负极以及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3的输出端。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分两路接收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的信号,一路经运放器AR1同相放大信号,另一路经三极管Q1和稳压管D4以及电阻R1、组成的异常信号过滤电路,并且设计了运放器AR3和运放器AR2和滑动变阻器RW1组成的差分电路进行差分处理后输入稳压输出电路内,所述稳压输出电路运用三极管Q3和稳压管D6组成的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出,也即是输入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能够实时对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进行自动检测调节,提高信号的抗干扰性和稳定性。
2,差分运放电路分两路接收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的信号,当信号异常时,三极管Q1导通将异常信号完全泄放至大地内,起到检测并滤除异常信号的效果,并且设计了运放器AR3和运放器AR2和滑动变阻器RW1组成的差分电路进行差分处理后输入稳压输出电路内,其中三极管Q2防止信号电位过高破坏电路,当信号过高时,三极管Q2导通,起到降低运放器AR3输出信号电位的效果,同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W1的阻值,起到设定输出信号电位值的效果,差分放大电路起到对共模信号抑制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的电路模块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2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电路、差分运放电路和稳压输出电路,所述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分两路接收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的信号,一路经运放器AR1同相放大信号,另一路经三极管Q1和稳压管D4以及电阻R1、组成的异常信号过滤电路,当信号异常时,三极管Q1导通将异常信号完全泄放至大地内,并且设计了运放器AR3和运放器AR2和滑动变阻器RW1组成的差分电路进行差分处理后输入稳压输出电路内,所述稳压输出电路运用三极管Q3和稳压管D6组成的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出,也即是输入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
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分两路接收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的信号,一路经运放器AR1同相放大信号,增大信号的功率,提高了信号的传输速率,另一路经三极管Q1和稳压管D4以及电阻R1组成的异常信号过滤电路,当信号异常时,三极管Q1导通将异常信号完全泄放至大地内,起到检测并滤除异常信号的效果,并且设计了运放器AR3和运放器AR2和滑动变阻器RW1组成的差分电路进行差分处理后输入稳压输出电路内,其中三极管Q2防止信号电位过高破坏电路,当信号过高时,三极管Q2导通,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电位升高,起到降低运放器AR3输出信号电位的效果,同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W1的阻值,可以调节差分电路输出信号的电位值,也即是起到设定输出信号电位值的效果,差分放大电路起到对共模信号抑制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阻R3、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以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4的负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稳压管D4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发射极接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和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1,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6的另一端,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2接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3和二极管D5的负极以及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3的输出端。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稳压输出电路运用三极管Q3和稳压管D6组成的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出,提高了信号的稳定性,也即是输入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电阻R10的一端接运放器AR3的输出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接稳压管D6的负极和电阻R11的另一端,稳压管D6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信号输出端口。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其中稳压管D1稳压,电感L1滤波,二极管D2防止电流过大破坏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效果,电感L1的一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信号输入端口和稳压管D1的负极,稳压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电路、差分运放电路和稳压输出电路,所述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分两路接收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的信号,一路经运放器AR1同相放大信号,增大信号的功率,提高了信号的传输速率,另一路经三极管Q1和稳压管D4以及电阻R1组成的异常信号过滤电路,当信号异常时,三极管Q1导通将异常信号完全泄放至大地内,起到检测并滤除异常信号的效果,并且设计了运放器AR3和运放器AR2和滑动变阻器RW1组成的差分电路进行差分处理后输入稳压输出电路内,其中三极管Q2防止信号电位过高破坏电路,当信号过高时,三极管Q2导通,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电位升高,起到降低运放器AR3输出信号电位的效果,同时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RW1的阻值,可以调节差分电路输出信号的电位值,也即是起到设定输出信号电位值的效果,差分放大电路起到对共模信号抑制的效果,大大提高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所述稳压输出电路运用三极管Q3和稳压管D6组成的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出,也即是输入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包括信号输入电路、差分运放电路和稳压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电路接收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输入端的信号,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分两路接收信号输入电路输出的信号,一路经运放器AR1同相放大信号,另一路经三极管Q1和稳压管D4以及电阻R1、组成的异常信号过滤电路,当信号异常时,三极管Q1导通将异常信号完全泄放至大地内,并且设计了运放器AR3和运放器AR2和滑动变阻器RW1组成的差分电路进行差分处理后输入稳压输出电路内,所述稳压输出电路运用三极管Q3和稳压管D6组成的三极管稳压电路稳压后输出,也即是输入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控制终端接收信号用信号传输通道内;
所述差分运放电路包括运放器AR1,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4的一端,电阻R4的另一端接电阻R3、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1的输出端、电阻R6的一端和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电阻R1的一端和二极管D5的正极以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阻R1的另一端接稳压管D4的负极和三极管Q1的基极,稳压管D4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发射极接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和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1,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接电阻R6的另一端,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2接滑动变阻器RW1 的触点3和二极管D5的负极以及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2的输出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3的输出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输出电路包括电阻R10,电阻R10的一端接运放器AR3的输出端,电阻R10的另一端接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1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3的基极接稳压管D6的负极和电阻R11的另一端,稳压管D6的正极接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接信号输出端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1的一端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3的负极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感L1的另一端接信号输入端口和稳压管D1的负极,稳压管D1的正极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
CN201820736306.7U 2018-05-17 2018-05-17 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Active CN2089221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6306.7U CN208922113U (zh) 2018-05-17 2018-05-17 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6306.7U CN208922113U (zh) 2018-05-17 2018-05-17 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2113U true CN208922113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2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6306.7U Active CN208922113U (zh) 2018-05-17 2018-05-17 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211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3966A (zh) * 2019-10-14 2019-12-03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外语口语校正系统
CN111157778A (zh) * 2020-02-29 2020-05-1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电力通信信号同步检测电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33966A (zh) * 2019-10-14 2019-12-03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外语口语校正系统
CN111157778A (zh) * 2020-02-29 2020-05-1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一种电力通信信号同步检测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22113U (zh) 新能源汽车v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CN109557602A (zh) 便携式气象测量仪控制系统
CN109217929A (zh) 一种超高速全光通信系统
CN110376989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控制系统
CN109613201A (zh) 管道腐蚀度测量仪信号补偿电路
CN108494418A (zh) 一种大数据信号校准电路
CN107948025B (zh) 物联网家电的物联网信号状态指示电路
CN109039366A (zh) 远程水文水资源数据传输系统
CN109613202A (zh) 管道腐蚀度测量仪信号校准装置
CN109962871A (zh) Ask调幅信号包络检测系统
CN208922076U (zh) 新能源汽车mcu硬件在环仿真测试系统
CN106340948A (zh) 一种三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CN208589986U (zh) 一种智能家居无线网络信号调节电路
CN109687880A (zh) 多媒体信息监控系统用信号校准电路
CN205080158U (zh) 信号测试转接设备
CN208026815U (zh) 一种测控设备误差检验系统
CN208645338U (zh) 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
CN208953949U (zh) 新能源汽车标定工具系统
CN109285295A (zh) 不动产缴费发证一体设备智慧终端系统
CN209218064U (zh) 一种智慧ehs管理系统
CN208424355U (zh) 一种开放的一站式智能移动警务终端
CN208737336U (zh) 一种高压供电电源电压自动调压电路
CN208767796U (zh) 三相电流不平衡自动控制系统
CN209676199U (zh) 电子信息增强电路
CN208207119U (zh) 一种实时检测车载电机故障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