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20168U - 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20168U
CN208920168U CN201821587689.2U CN201821587689U CN208920168U CN 208920168 U CN208920168 U CN 208920168U CN 201821587689 U CN201821587689 U CN 201821587689U CN 208920168 U CN208920168 U CN 208920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shroud
blower
range hood
plate
upp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876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耀东
季俊生
蒋济武
彭小康
苏宋洲
蓝渊
张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876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20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20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20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所述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集烟罩、中央导流件和配合板。风机罩限定风机腔,风机腔内设有风机,风机具有朝前开设的进风口,风机罩的前壁板上设有正对进风口设置的配合口,集烟罩位于风机罩的下方,集烟腔的远离风机罩的壁板上形成有用于收集并冷却油烟的冷凝格栅,配合板可拆卸地与配合口相配合,中央导流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上板和下板,上板和下板的临近风机罩的前壁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格栅孔。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提升了吸油烟机的过滤效果,降低了油烟气流冷凝产生的油滴滴落到灶台上的风险,方便了风机的清洗,提升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Description

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在抽油烟的过程中,油烟遇到吸油烟机的内部钣金结构时会发生冷凝,冷凝产生的油滴会流入吸油烟机的集油杯中。但是现有的吸油烟机经常会发生冷凝油滴低落到灶台的现象发生,极大地降低了客户体验,且现有的吸油烟机风机的清洗较为不便,需要专业的清洗人员,降低了客户使用满意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油烟机,所述吸油烟机的防漏油效果较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所述风机罩限定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具有朝前开设的进风口,所述风机罩的前壁板上设有正对所述进风口设置的配合口;集烟罩,所述集烟罩位于所述风机罩的下方,且限定出与所述风机腔连通的集烟腔,所述集烟腔的远离所述风机罩的壁板上形成有用于收集并冷却油烟的冷凝格栅,所述冷凝格栅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配合板,所述配合板可拆卸地与所述配合口相配合;中央导流件,所述中央导流件临近所述风机罩的前侧壁设置,且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所述中央导流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临近所述风机罩的前壁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格栅孔;其中,设在所述上板上的所述格栅孔与设在所述下板上的所述格栅孔在所述风机罩的左右方向上错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由于风机的进风口朝向前方设置,风机罩内设有中央导流件,集烟罩的底壁设有冷凝格栅,提升了吸油烟机的过滤效果,降低了油烟气流冷凝产生的油滴滴落到灶台上的风险,提升了用户使用满意度。此外,由于风机罩的前壁板上设有配合口及可拆卸的设在配合口上的配合板,方便了风机的清洗,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及所述下板上的所述格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格栅孔沿所述风机罩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导流件还包括沿所述风机罩的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前板和后板,所述后板分别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后表面相连,所述前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板下表面相连,所述前板的下端与所述下板的上表面相连,多个所述格栅孔位于所述前板与所述风机罩的前侧壁之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格栅孔形成为长条形,每个所述格栅孔的长度为L1,宽度为b1,L1和b1满足关系式:15mm≤L1≤25mm且5mm≤b1≤15mm,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孔的间距为h,h满足关系式:10mm≤h≤20mm。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格栅孔的朝向所述风机罩的前侧壁的一侧敞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上设有降噪孔,所述上板的孔隙率为q1,q1满足关系式:q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板上设有辅助降噪孔,所述后板的孔隙率为q2,q2满足关系式:q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板的后端与所述下板的后端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位于所述风机的蜗壳前端面的后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央导流件与沿所述风机罩的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为a1,a1满足关系式:10°≤a1≤9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格栅具有朝向所述风机罩凸起的顶壁和环绕顶部设置的多个侧壁,所述顶壁上设有沿所述风机罩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透风孔,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透风孔垂直的设置的第二透风孔。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另一方向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又一方向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央导流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吸油烟机100、
风机罩10、风机腔110、
集烟罩20、集烟腔210、前突腔220、
中央导流件30、上板310、下板320、前板330、后板340、格栅孔350、
配合板40、
前降噪板510、前降噪腔511、后降噪板520、后降噪腔521、
左降噪板610、左降噪腔611、右降噪板620、右降噪腔621
风机70、进风口710、
冷凝格栅80、第一透风孔810、第二透风孔820、
集油杯9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00的具体结构。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00包括风机罩10、集烟罩20、中央导流件30和配合板40。风机罩10限定风机腔110,风机腔110内设有风机70,风机70具有朝前开设的进风口710,风机罩10的前壁板上设有正对进风口710设置的配合口(图未示出),集烟罩20位于风机罩10的下方,且限定出与风机腔110连通的集烟腔210,集烟腔210的远离风机罩10的壁板上形成有用于收集并冷却油烟的冷凝格栅80,冷凝格栅8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配合板40可拆卸地与配合口相配合,中央导流件30临近所述风机罩10前侧壁设置且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中央导流件30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上板310和下板320,上板310和下板320的临近风机罩10的前壁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格栅孔350,设在上板310上的格栅孔350与设在下板320上的格栅孔350在风机罩10的左右方向上错开分布。
可以理解的是,油烟气流穿过冷凝格栅80后进入集烟腔210,由于中央导流件30临近风机罩10的前壁板设置,且风机70的进风口710朝向前方开设。因此油烟气流会经过中央导流件30的导流,中央导流件30的后端进入风机腔110,从而在风机70的驱动下离开吸油烟机100。这样油烟气流依次经过冷凝格栅80、中央导流件30的冷却才进入风机70,降低了油烟气流中的油污含量,保证了风机70清洁程度,提高了吸油烟机100的过滤效果。
于此同时,由于中央导流件30设在风机70的下方前侧,在风机70的进风口710处冷凝产生的油滴可滴落到中央导流件30上,由于中央导流件3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且中央导流件30的上板310和下板320前侧设有格栅孔350,因此油滴可以顺着上板310和下板320朝向前侧滑动,并且穿过格栅孔350滴落到冷凝格栅80上。而冷凝格栅8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油滴会顺着冷凝格栅80朝向后方滑动,直至滑动到位于集烟罩20后侧的集油杯90中。由此,降低了油烟气流冷凝产生的油滴滴落到灶台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使用满意度。而上板310和下板320的格栅孔350错开设置,降低了油滴直接穿过格栅孔350落到冷凝格栅80上的可能。
此外,由于风机罩10的前壁板上设有配合口,配合口上盖合有可拆卸的配合板40,由此当风机70需要清洗时可以之间将配合板40拆下即可。由此,极大地方便了风机70的清洗,提高了用户满意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00,由于风机70的进风口710朝向前方设置,风机罩10内设有中央导流件30,集烟罩20的底壁设有冷凝格栅80,提升了吸油烟机100的过滤效果,降低了油烟气流冷凝产生的油滴滴落到灶台上的风险,提升了用户使用满意度。此外,由于风机罩10的前壁板上设有配合口及可拆卸的设在配合口上的配合板40,方便了风机70的清洗,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板310及下板320上的格栅孔350为多个,多个格栅孔350沿风机罩10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由此可以保证滴落到中央导流件30上的油滴可以通过格栅孔350滴落到冷凝格栅80上,避免了中央导流件30出现油滴堆积的现象。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格栅孔350形成为长条形,每个所述格栅孔350的长度为L1,宽度为b1,L1和b1满足关系式:15mm≤L1≤25mm且5mm≤b1≤15mm,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孔350的间距为h,h满足关系式:10mm≤h≤20mm。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格栅孔350的作用是使得滴落到中央导流件30上的油滴滴落到冷凝格栅80上。上述参数仅是较为优选的选择范围,并不是对格栅孔350各项参数的具体限定。也就是说格栅孔350的参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意选择。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格栅孔350的朝向风机罩10的前侧壁的一侧敞开设置。由此,方便格栅孔350的加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格栅孔350也可以形成为封闭的格栅孔3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中央导流件30还包括沿风机罩10的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前板330和后板340,后板340分别与上板310和下板320的后表面相连,前板330的上端与上板310下表面相连,前板330的下端与下板320的上表面相连,多个格栅孔350位于前板330与风机罩10的前侧壁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前板330、后板340、上板310及下板320合围成了位于风机70下方的消音腔室,这个消音腔室能够较好地衰减风机70的工作噪音,从而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此外,多个格栅孔350位于前板330与风机罩10的前侧壁之间能够保证前板330与上板310及下板320的稳定连接。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前板330及后板340的作用为与上板310及下板320合围成消音腔室,因此前板330和后板340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在此不对前板330、后板340的大小做出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板310上设有降噪孔,上板310的孔隙率为q1,q1满足关系式:q1≤3%。可以理解的是,风机70转动产生的噪音在向外传播的过程中遇到上板310和下板320会发生衰减,使得风机70的转动噪音降低,从而降低了吸油烟机100的工作噪音,而在上板310上设有降噪孔可以保证上板310的对风机70工作噪音的衰减效果,上板310的孔隙率并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消音需求做出具体调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孔隙率是指所有降噪孔对体积之和与整个上板310的体积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板340上设有辅助降噪孔,后板340的孔隙率为q2,q2满足关系式:q2≤3%。由此,可以保证了后板340的对风机70工作噪音的衰减效果,后板340的孔隙率并不限于上述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消音需求做出具体调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孔隙率是指所有辅助降噪孔对体积之和与整个后板340的体积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板310的后端与下板320的后端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位于风机70的蜗壳前端面的后侧。可以理解的是,如果上板310和下板320的后端位于风机70蜗壳前端面的前侧,则经过风机70的油烟气流产生的冷凝油滴可以直接滴落到冷凝格栅80上,由此提高了油滴直接滴落到灶台上的风险。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前板330和后板340的后端位于风机70的蜗壳前端面的后侧,这样保证了在风机70的蜗壳附近产生的油滴均可以滴落到中央导流板上,降低了油滴落到灶台上的风险,提高了用户使用满意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导流件30与沿风机罩10的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为a1,a1满足关系式:10°≤a1≤90°。可以理解的是,中央导流件30对冷凝的油滴起到导流作用,因此a1不可以大于90°,而如果a1过小则不方便安装,因此将中央导流件30与沿风机罩10的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a1控制在10°-90°。需要说明的是,中央导流件30与沿风机罩10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用户可以根据风机腔110的实际空间及实际设计需要进行调整,并不限于上述规定范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风机腔110内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前降噪板510和后降噪板520,风机70设在前降噪板510与后降噪板520之间,前降噪板510和后降噪板520上均布有消音孔。可以理解的是,前降噪板510与风机罩10的前壁面之间形成为前降噪腔511,后降噪板520与风机罩10的后壁面之间形成为后降噪腔521,也就是说在风机70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降噪腔,这样能够提高对风机70的工作噪音的衰减效果,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此外,在前降噪板510和后降噪板520上均设有消音孔,能够进一步降低风机70的工作噪音。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前降噪板510和后降噪板520的作用为衰减风机70的工作噪音,这里不对二者的大小、形状、孔隙率做出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集烟罩20的顶壁包括超过风机罩10左侧板的左顶壁,以及超过风机罩10右侧板的右顶壁,左顶壁和右顶壁位于同一平面上。由此,集烟腔210的面积大于风机腔110的面积,这样能够使得油烟气流由集烟腔210流向风机腔110时具有一定的聚拢作用,提高了吸油烟机100的抽油烟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集烟腔210的前端具有相对风机腔110前突的前突腔220。可以理解的是,集烟腔210具有相对风机腔110的前突腔220,前突腔220的存在能够提升集烟腔210的体积,从而增加油烟气流在冷凝格栅80处附近区域地流动能力,强化了吸油烟机100的拢烟效果。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前突腔220的形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前突腔220的前壁面、上壁面及下壁面可以形成为长方形,长圆形或者其他任意不规则形状。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集烟腔210的前端也可以不设置前突腔220,即在一些实施例中,集烟腔210的前侧面与风机腔110的前侧面共面设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中央导流件30位于左顶壁和右顶壁的上方。当然,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中央导流件30还可以位左顶壁和右顶壁的下方,或者与二者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凝格栅8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2,a2满足关系式:0°≤a2≤45°。可以理解的是,油烟气流在穿过冷凝格栅80上的油烟进口会发生冷凝,将冷凝格栅80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0°-45°的范围有利于冷凝产生的小油滴滑落至集烟罩20后部设置的集油杯90中,避免了油滴滴落,提高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冷凝格栅80具有朝向风机罩10凸起的顶壁和环绕顶部设置的多个侧壁,顶壁上设有沿风机罩10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透风孔810,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多个第一透风孔810垂直的设置的第二透风孔820。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100在工作时,油烟经过冷凝格栅80后,油雾在冷凝格栅80的作用下冷凝成液滴落入吸油烟机100的集油杯90中,烟气经集烟罩20内部进入风机罩10内部,在风机70的驱动下排出室外。烟气可以通过设在顶壁上第一透风孔810或者设在侧壁第二透风孔820进入集烟罩20内部,这样增加了冷凝格栅80吸收油烟的面积,从而使得风机70转动时产生在冷凝格栅80处的负压更大,以实现增加吸油烟机100吸收油烟的效果。
于此同时,冷凝格栅80形成在集烟腔210的远离风机罩10的壁板上,且冷凝格栅80形成为朝向风机罩10凸起的结构,这样的结构缩小了集烟罩20的整体尺寸,避免了传统吸油烟机100易产生用户头部碰撞集烟罩20的现象,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100的实用安全性。
此外,由于第一透风孔810和第二透风孔820相互垂直,且第一透风孔810设在顶壁上而第二透风孔820设在侧壁上,导致第一透风孔810和第二透风孔820的长度不一致,这样降低了烟气经过透风孔使得冷凝格栅80振动的噪音,提高了客户使用舒适度。
有利地,第一透风孔810和第二透风孔820均形成为长条形。由此,保证了冷凝格栅80的进风量,从而保证了吸油烟机100的抽油烟效率。需要额外说明的是,前文所述的长条形可以是长方形,可以是长方形的两端带有半圆的长圆形,还可以是较扁的椭圆形,这里并不对长条形做出具体的形状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吸油烟机100还包括沿集烟罩20左右的方向间隔开分布的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冷凝格栅80位于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左降噪板610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可以限定出左降噪腔611,右降噪板620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限定出右降噪腔621,这样能够进一步降低吸油烟机100的工作噪音。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左降噪板610的轮廓边沿均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相连,右降噪板620的轮廓边沿均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相连。可以理解的是,左降噪板610的轮廓边沿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相连,也就是说左降噪腔611形成为一个较为封闭的腔室,由此可以提高左降噪腔611的降噪效果,还避免了油烟气流直接进入左降噪腔611降低吸油烟机100的抽油烟效果的现象发生。右降噪板620的轮廓边沿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相连有相同的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也可以仅有一边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相连。
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在向下的方向上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向下的方向上,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使得油烟气流进入风机腔110时会在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的作用下聚拢,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吸油烟机100的抽油烟效果。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吸油烟机100包括风机罩10、集烟罩20、中央导流件30和配合板40。风机罩10限定风机腔110,风机腔110内设有风机70,风机70具有朝前开设的进风口710,风机罩10的前壁板上设有正对进风口710设置的配合口,集烟罩20位于风机罩10的下方,且限定出与风机腔110连通的集烟腔210,集烟腔210的前端具有相对风机腔110前突的前突腔220。集烟腔210的远离风机罩10的壁板上形成有用于收集并冷却油烟的冷凝格栅80,冷凝格栅80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配合板40可拆卸地与配合口相配合。
中央导流件30临近所述风机罩10前侧壁设置且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中央导流件30包括上板310、下板320、前板330和后板340。上板310和下板320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前板330和后板340沿风机罩10的前后方向间隔分布,后板340分别与上板310和下板320的后表面相连,前板330的上端与上板310下表面相连,前板330的下端与下板320的上表面相连。上板310和下板320的临近风机罩10的前壁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格栅孔350,设在上板310上的格栅孔350与设在下板320上的格栅孔350在风机罩10的左右方向上错开分布。上板310及下板320上的格栅孔350为多个,多个格栅孔350沿风机罩10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每个所述格栅孔350形成为长条形,每个所述格栅孔350的长度为L1,宽度为b1,L1和b1满足关系式:15mm≤L1≤25mm且5mm≤b1≤15mm,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孔350的间距为h,h满足关系式:10mm≤h≤20mm。上板310上设有降噪孔,上板310的孔隙率为q1,q1满足关系式:q1≤3%。后板340上设有辅助降噪孔,后板340的孔隙率为q2,q2满足关系式:q2≤3%。上板310的后端与下板320的后端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位于风机70的蜗壳前端面的后侧。中央导流件30与沿风机罩10的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为a1,a1满足关系式:10°≤a1≤90°。
冷凝格栅80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2,a2满足关系式:0°≤a2≤45°。冷凝格栅80具有朝向风机罩10的顶壁和环绕顶部设置的多个侧壁,顶壁上设有沿风机罩10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透风孔810,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与多个第一透风孔810垂直的设置的第二透风孔820。
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沿左右的方向间隔开分布在集烟腔210内,冷凝格栅80位于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之间。左降噪板610的轮廓边沿均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相连,右降噪板620的轮廓边沿均与集烟罩20的内周壁相连。左降噪板610和右降噪板620在向下的方向上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延伸。前降噪板510和后降噪板520沿前后方向间隔开设置在风机腔110内,风机70设在前降噪板510与后降噪板520之间,前降噪板510和后降噪板520上均布有消音孔。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机罩,所述风机罩限定风机腔,所述风机腔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具有朝前开设的进风口,所述风机罩的前壁板上设有正对所述进风口设置的配合口;
集烟罩,所述集烟罩位于所述风机罩的下方,且限定出与所述风机腔连通的集烟腔,所述集烟腔的远离所述风机罩的壁板上形成有用于收集并冷却油烟的冷凝格栅,所述冷凝格栅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下倾斜设置;
配合板,所述配合板可拆卸地与所述配合口相配合;
中央导流件,所述中央导流件临近所述风机罩的前侧壁设置,且在向后的方向上向上倾斜,所述中央导流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分布的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临近所述风机罩的前壁板的一端分别设有格栅孔;其中,设在所述上板上的所述格栅孔与设在所述下板上的所述格栅孔在所述风机罩的左右方向上错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及所述下板上的所述格栅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格栅孔沿所述风机罩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导流件还包括沿所述风机罩的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前板和后板,所述后板分别与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的后表面相连,所述前板的上端与所述上板下表面相连,所述前板的下端与所述下板的上表面相连,多个所述格栅孔位于所述前板与所述风机罩的前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孔形成为长条形,每个所述格栅孔的长度为L1,宽度为b1,L1和b1满足关系式:15mm≤L1≤25mm且5mm≤b1≤15mm,相邻两个所述格栅孔的间距为h,h满足关系式:10mm≤h≤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格栅孔的朝向所述风机罩的前侧壁的一侧敞开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上设有降噪孔,所述上板的孔隙率为q1,q1满足关系式:q1≤3%。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上设有辅助降噪孔,所述后板的孔隙率为q2,q2满足关系式:q2≤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后端与所述下板的后端位于同一竖直面上,且位于所述风机的蜗壳前端面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导流件与沿所述风机罩的上下方向的竖直面的夹角为a1,a1满足关系式:10°≤a1≤9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格栅具有朝向所述风机罩凸起的顶壁和环绕顶部设置的多个侧壁,所述顶壁上设有沿所述风机罩的左右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第一透风孔,至少一个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多个第一透风孔垂直的设置的第二透风孔。
CN201821587689.2U 2018-09-27 2018-09-27 吸油烟机 Active CN208920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7689.2U CN208920168U (zh) 2018-09-27 2018-09-27 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87689.2U CN208920168U (zh) 2018-09-27 2018-09-27 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20168U true CN208920168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7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87689.2U Active CN208920168U (zh) 2018-09-27 2018-09-27 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2016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4114A (zh) * 2020-11-16 2021-03-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应用有该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4114A (zh) * 2020-11-16 2021-03-12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应用有该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2484114B (zh) * 2020-11-16 2022-02-1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降噪装置、应用有该降噪装置的吸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1955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8920159U (zh) 吸油烟机
CN206959091U (zh) 双进风吸油烟机及吸油烟系统
CN207162672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5065854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6123070A (zh) 侧吸下排下置风机集成灶
CN102563735A (zh) 能隔离油烟、净化空气的近吸式吸油烟机
CN2921647Y (zh) 一种近吸式吸油烟机
CN208920168U (zh) 吸油烟机
CN208595586U (zh) 吸油烟机
CN104089314A (zh) 一种顶吸式吸油烟机
CN206037171U (zh) 侧吸下排下置风机集成灶
CN208920164U (zh) 吸油烟机
KR20110012038U (ko) 보조 흡입구가 구비된 주방용 레인지 후드 장치
CN109595648A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108980944B (zh) 吸油烟机
CN206037172U (zh) 家用下排式除油烟装置
CN208920156U (zh) 吸油烟机
CN208920157U (zh) 吸油烟机
CN105650703B (zh) 智能电灶
CN208886860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8920158U (zh) 吸油烟机
CN206959045U (zh) 一种节能助吸吸油烟机及锅支架
CN217178649U (zh) 一种抽油烟机的气幕结构及抽油烟机
CN201121935Y (zh) 百叶式导流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2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20 Beijiao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FOSHAN SHUNDE MIDEA WASH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