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2772U -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2772U
CN208912772U CN201821409177.7U CN201821409177U CN208912772U CN 208912772 U CN208912772 U CN 208912772U CN 201821409177 U CN201821409177 U CN 201821409177U CN 208912772 U CN208912772 U CN 208912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losed hood
ring
cover body
closed cover
se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40917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
郭观林
李文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ian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40917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2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2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2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包括铸铁材料制密闭罩本体(1)、密封结构(2)、中空杆(3);所述密闭罩本体(1)为圆柱形空心结构,其包括圆形顶面和柱形侧壁;所述中空杆(3)通过所述密封结构(2)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密闭罩本体(1)中央,并可垂直于所述圆形顶面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罩能够方便快捷的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并快速形成密闭结构,供任意污染场地原位修复使用,由于结构简单且密闭效果好,使得污染气体能够完全的被抽气系统抽走,而不污染空气。

Description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背景技术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工业发展,大量污染物通过固废堆放与倾倒、污水渗漏、大气沉降等途径进入土壤与地下水,造成了大量的化工污染地块。这些化工污染地块随着城镇化发展的规划大量被纳入再开发利用范围。部分化工污染地块污染深度较深,达到地面下15米以下,因此不再适合采用开挖-处理的方式进行修复。大量原位修复技术被用于污染深度较深的污染地块,例如原位氧化技术、多相抽提技术、空气曝气技术以及原位加热技术等。
原位加热主要涉及原位电阻加热(ERH)和原位热传导加热(TCH)两种方式。其中电阻加热方式主要是采用在污染场地内布设电极,形成电流通路对点污染土壤进行加热。热导加热主要是采用向污染地块内通入燃气燃烧然后形成局部高温,局部高温向周围传导达到加热土壤的目的。热导加热也可以通过直接向污染地块内通入热蒸汽实现,热蒸汽通过热传导方式扩散到周围区域实现较大区域的加热。
目前原位热脱附技术用于污染场地的修复工程案例还很有限,主要是因为原位热修复技术一般需要对污染源区域设置垂直帷幕,并且地面需要硬化以防治污染物在土壤加热情况下从地面逸出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目前所使用的ERH和TCH技术都需要设置大量的加热井,并投入大量的电能或者燃料消耗,TCH和ERH技术的另外一个缺点是修复期间的调整与控制比较困难,修复效果的检测滞后。此外,目前所使用的原位热脱附修复技术对于污染深度较深的污染场地需要投入的成本非常大,工程施工难度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利用原位热脱附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能够根据地层、污染深度、污染物浓度分布、污染物特性等因素灵活、便捷地调整各个工艺参数,节能、高效地修复复杂的污染场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包括铸铁材料制密闭罩本体、密封结构、中空杆;所述密闭罩本体为圆柱形空心结构,其包括圆形顶面和柱形侧壁;所述中空杆通过所述密封结构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密闭罩本体中央,并可垂直于所述圆形顶面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密闭罩本体直径为0.5-3米,高为0.3-2.5米,柱形侧壁厚为5-30厘米。
优选的,所述密闭罩本体直径为1-2米,高为1-1.5米,柱形侧壁厚为10-20厘米。
优选的,沿所述柱形侧壁下边缘圆周向下设置有不锈钢制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为锥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高5-10厘米,厚0.5-10厘米。
优选的,所述定位部高6-7厘米,厚1-3厘米。
优选的,所述圆形顶面上开有至少一个开孔。
优选的,所述柱形侧壁安装有气压和温度在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密闭罩内的气压和温度。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结构本体、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静环密封圈、动环密封圈以及压盖密封圈;所述静环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密封结构本体之间,所述动环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件和所述压盖密封圈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罩能够方便快捷的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并快速形成密闭结构,供任意污染场地原位修复使用,由于结构简单且密闭效果好,使得污染气体能够完全的被抽气系统抽走,而不污染空气。结合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抽提出的气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每2分钟可以出具一副GC谱图),用于实时分析修复效果,进而及时、有效地调整修复工艺参数,实现快速、高效、节能的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密闭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密闭罩本体;2密封结构;3中空杆;11定位部;20包括密封结构本体;21第一密封件;22第二密封件;23静环密封圈;24动环密封圈;25压盖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但这些……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也可以被称为第二……,类似地,第二……也可以被称为第一……。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包括铸铁材料制密闭罩本体1、密封结构2、中空杆3;所述密闭罩本体1为圆柱形空心结构,其包括圆形顶面和柱形侧壁;所述中空杆3通过所述密封结构2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密闭罩本体1中央,并可垂直于所述圆形顶面上下移动。
密闭罩本体1可以采用铸铁材料或者钢或者其他金属材料制造,只要能满足具有一定的重量即可,对此不做单一的限定。
其中,所述密闭罩本体1直径为0.5-3米,高为0.3-2.5米,柱形侧壁厚为5-30厘米。优选的,所述密闭罩本体1直径为1-2米,高为1-1.5米,柱形侧壁厚为10-20厘米。
另外,为了使密闭罩能够快速、严密的切入地面,沿所述柱形侧壁下边缘圆周向下设置有不锈钢制定位部11,所述定位部11为锥形结构、刀片结构等。优选的,所述定位部11高5-10厘米,厚0.5-10厘米。特别优选的,所述定位部11高6-7厘米,厚1-3厘米。以能够稳定的切入地面为宜。
优选的,在所述圆形顶面上开有至少一个开孔,以供抽气或监测设备使用。可以在所述柱形侧壁安装有气压和温度在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密闭罩内的气压和温度。
特别的,所述密封结构2包括密封结构本体20、第一密封件21、第二密封件22、静环密封圈23、动环密封圈24以及压盖密封圈25;所述静环密封圈23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21和密封结构本体20之间,所述动环密封圈24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件22和所述压盖密封圈25之间。各密封圈为环形结构,供所述中空杆穿过,中空杆可伸缩的在所述密封罩中穿梭,以配合钻头的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密闭罩能够方便快捷的移动到所需要的位置,并快速形成密闭结构,供任意污染场地原位修复使用,由于结构简单且密闭效果好,使得污染气体能够完全的被抽气系统抽走,而不污染空气。结合在线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抽提出的气体中的污染物浓度(每2分钟可以出具一副GC谱图),用于实时分析修复效果,进而及时、有效地调整修复工艺参数,实现快速、高效、节能的修复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铁材料制密闭罩本体(1)、密封结构(2)、中空杆(3);所述密闭罩本体(1)为圆柱形空心结构,其包括圆形顶面和柱形侧壁;所述中空杆(3)通过所述密封结构(2)可伸缩的设置于所述密闭罩本体(1)中央,并可垂直于所述圆形顶面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罩本体(1)直径为0.5-3米,高为0.3-2.5米,柱形侧壁厚为5-3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闭罩本体(1)直径为1-2米,高为1-1.5米,柱形侧壁厚为10-20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柱形侧壁下边缘圆周向下设置有不锈钢制定位部(11),所述定位部(11)为锥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1)高5-10厘米,厚0.5-1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1)高6-7厘米,厚1-3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顶面上开有至少一个开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侧壁安装有气压和温度在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密闭罩内的气压和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密闭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2)包括密封结构本体(20)、第一密封件(21)、第二密封件(22)、静环密封圈(23)、动环密封圈(24)以及压盖密封圈(25);所述静环密封圈(23)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件(21)和密封结构本体(20)之间,所述动环密封圈(24)设置于所述第二密封件(22)和所述压盖密封圈(25)之间。
CN201821409177.7U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Active CN208912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9177.7U CN208912772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409177.7U CN208912772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2772U true CN208912772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704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409177.7U Active CN208912772U (zh) 2018-08-29 2018-08-29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27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1505B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修复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3008335B (zh) 一种原位加热结合双相真空抽吸土壤修复装置和方法
CN104101686B (zh) 一种气体监测方法
CN106485003A (zh) 一种基于特定污染场地的地下水污染层次化评估方法
Schneider et al. Geochemical impacts of groundwater heat pump systems in an urban alluvial aquifer with evaporitic bedrock
CN109127698A (zh) 一种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CN208912772U (zh)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密闭罩
CN111515237A (zh) 一种土壤修复装置及方法
Heron et al. World's largest in situ thermal desorption project: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CN103523889B (zh) 基于与prb联控去除地下水污染物的水力截获方法
Davydova et al. Landscape-geochemical approach to solving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 et al. Analysis for remedial alternatives of unregulated municipal solid waste landfills leachate-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Kang et al. Treatment of leachate from a hazardous waste landfill
CN210686991U (zh) 一种原位修复系统用封闭罩
Hall et al. Site investigation, monitoring, and successful landfill closure within a karst terrain
CN107653915B (zh) 适用于软土地区的垂直隔离屏障设计方法
Zhou et al. Simulation on forecast and control for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of hazardous waste landfill
CN109226226A (zh) 一种大口径圆筒钻头式原位修复系统
Xi et al. Groundwater pollution and its risk in solid waste disposal site
Rushton Will reductions in groundwater abstractions improve low river flows?
CN109108064A (zh) 一种大口径板条钻头式原位修复系统
Mohamed et al. An optimal design of groundwater-environment remediation scheme in Chengdu Plain, China: a case study of Huaikou landfill
Regan et al. Consequences of marginal drainage from a raised bog and understanding the hydrogeological dynamics as a basis for restoration
CN205449586U (zh) 水平可渗透性反应墙修复效果气体收集装置
Che et al. Influence Analysis of the Leaching Water of Waste Rock Site on Surrounding Groundwater Qua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18

Address after: Room 307, Block B, Building 1, Yaogu, Jinan, North Section of Gangxin Third Road, Jinan High-tech Zone,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Xianqu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399 Room 205, 2nd floor, No. 26 Building, Fourth District, Renhe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Functional Area)

Patentee before: Zhongk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