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0916U - 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0916U
CN208910916U CN201820589159.5U CN201820589159U CN208910916U CN 208910916 U CN208910916 U CN 208910916U CN 201820589159 U CN201820589159 U CN 201820589159U CN 208910916 U CN208910916 U CN 2089109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moked
electric heating
protective cover
medicine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891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Rong 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Rong 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Rong 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Rong Da Medical Instrum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891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09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09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09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熏药仪,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置于该壳体内的加热组件,壳体由绝缘材料制成,还包括: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固定架、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防护盖、与防护盖底面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开口处的加热板,防护盖与壳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加热组件包括多个PTC热敏电阻,多个PTC热敏电阻均固定在固定架上,PTC热敏电阻与加热板的底面贴合或间隙配合。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熏药仪直接放置于人体皮肤上,只需在人体皮肤上涂抹药物,就能实现精准熏蒸,并且能使得药物吸收更彻底。由此可见,电加热熏药仪具有方便操作、结构简单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背景技术
熏蒸疗法属于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选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祛毒杀菌、止痒、清洁伤口、消肿止痛,最后达到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
目前,电加热熏药仪器主要是通过电流加热设备直接辐射人体敷药部位,或电流加热蒸煮药物,产生药物离子作用于人体。但是,直接辐射人体敷药部位由于受距离或强度影响,会让一部分药物蒸发,其效果大打折扣;太靠近敷药位置,又会对人体皮肤产生灼烧,时间久了容易导致皮肤癌。而电流加热蒸煮药物,是把药物浸泡在水中,通过蒸煮产生药物离子,同时让人体毛孔打开快速吸收。由于是通过水蒸气作用,药物离子与水蒸气一起进入人体,很容易让人体的湿气加重,而且,由于熏蒸面积较大,需要长时间熏蒸,人体毛孔长时间处于打开状态,不利于皮肤的新陈代谢。同时熏蒸时,对象需要脱光衣服,操作起来有许多不便。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电加热熏药仪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与人皮肤直接接触的电加热熏药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熏药仪,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置于该壳体内的加热组件、固定于壳体内腔的固定架、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防护盖、与防护盖底面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开口处的加热板,所述防护盖与壳体的开口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由绝缘材料制成;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PTC热敏电阻,多个所述PTC热敏电阻均固定在固定架上,所述PTC热敏电阻与加热板的底面贴合或间隙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绝缘垫,所述绝缘垫位于壳体内且与固定架或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盖由硅胶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盖的中心处设有通孔,所述加热板上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小孔均收容于通孔所在的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加热板、防护盖均为弯头状;或,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加热板、防护盖均为直头状;或,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加热板、防护盖均为圆头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嵌设有温控开关和内设通电触点的插口,多个所述PTC热敏电阻并联后与温控开关、串联,温控开关的接线端还与插口的接线端电连接;
还包括插头线,该插头线的一端设有220V插头,另一端设有与插口配合的插座,所述插座为两眼针孔或三眼针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TC热敏电阻包括:电阻本体和两根导线,所述电阻本体包括:陶瓷外壳、以及置于陶瓷外壳内腔的PTC发热片和两个电极片,两个电极片分别固定在所述PTC发热片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电极片分别电连接一根导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PTC热敏电阻为低电压PTC热敏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熏药仪直接放置于人体皮肤上,只需在人体皮肤上涂抹药物,就能实现精准熏蒸,并且能使得药物吸收更彻底。由此可见,电加热熏药仪具有方便操作、结构简单的效果。
2.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采用绝缘材料制成,并在壳体内设置绝缘垫,人们在使用电加热熏药仪不会触点,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弯头状电加热熏药仪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弯头状电加热熏药仪的爆炸图。
图3为防护盖和壳体拼接时的主视图。
图4为防护盖和壳体拼接时的左视图。
图5为绝缘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热板的主视图。
图7为加热板的俯视图。
图8为直头状电加热熏药仪的爆炸图。
图中,1、防护盖;11、安装部;2、加热板;21、安装耳;22、镶件;3、PTC热敏电阻;4、固定架;5、绝缘垫;51、安装孔;6、壳体;7、插头线;8、220V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图1-图7所示弯头状电加热熏药仪的整体图和零部件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弯头状的电加热熏药仪,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6、置于该壳体6内的加热组件、固定于壳体6内腔的固定架4、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防护盖1、与防护盖1底面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6开口处的加热板2,加热板2的形状与壳体6的开口端相匹配,防护盖1与壳体6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壳体6由绝缘材料制成;加热组件包括多个PTC热敏电阻3,多个PTC热敏电阻3均固定在固定架4上,PTC热敏电阻3与加热板2的底面贴合或间隙配合,为了便于传递热量,优选PTC热敏电阻3与加热板2贴合。优选防护盖1的安装部11与加热板2的安装耳21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防护盖1与加热板2的相对固定。
在实际使用中,PTC热敏电阻3将热能传递至加热板2,加热板2再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防护盖1,对涂抹于皮肤上的药物进行熏蒸,从而便于皮肤吸收药物。由于本实施例的PTC热敏电阻3选用低电压的热敏电阻,优选12V或24V供电,正常工作电流为40A-50A,PTC热敏电阻3的电压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可以放心、安全的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壳体6由ABS材料制成,加热板2、固定架4为不锈钢材料,防护盖1由硅胶材料制成。考虑到固定架4需要绝缘,电加热熏药仪还包括绝缘垫5,绝缘垫5位于壳体6内且与固定架4或壳体6固定连接。绝缘垫5上开设有安装孔51,该安装孔51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与壳体6或固定架4固定连接。
考虑到防护盖1与人体皮肤之间应具有间距,在电加热熏药仪熏蒸时,以避免涂抹于皮肤上的药物粘到防护盖1上,电加热熏药仪还在防护盖1的中心处设有通孔,涂抹于皮肤上的药物位于通孔所在的区域,从而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导致药物粘到防护盖1。为了加速热量的传递,加热板2上设有若干小孔,若干小孔均收容于通孔所在的区域,小孔的作用是加速热传递。
当药物涂抹部位在手腕、脚腕等部位时,弯头状的电加热熏药仪可以更好的适应略具弧度的人体处。
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了电加热熏药仪的加热电路,具体是:壳体6上还嵌设有温控开关和内设通电触点的插口,多个PTC热敏电阻3并联后与温控开关、串联,温控开关的接线端还与插口的接线端电连接;电加热熏药仪还包括插头线7,该插头线7的一端设有220V插头8,另一端设有与插口配合的插座,插座为两眼针孔或三眼针孔。温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是:控制使用者所需要的最高温度,到达这个最高温度就停止加热。优选温控开关为带旋钮的温控开关,这样使用者能根据自身需要调节最高温度值。由于带旋钮的温控开关是成熟技术,市面上随处可见,接线方式也是公知的,本实施方式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PTC热敏电阻3包括:电阻本体和两根导线,电阻本体包括:陶瓷外壳、以及置于陶瓷外壳内腔的PTC发热片和两个电极片,两个电极片分别固定在PTC发热片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电极片分别电连接一根导线。陶瓷外壳的设置也是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加热熏药仪直接放置于人体皮肤上(例如病变部位),包裹药物直接熏蒸,使药物吸收更彻底,由于电加热熏药仪与皮肤接触面积比涂抹药物面积略大,不需要水分蒸煮,不会产生湿气,也不需要受术者脱光衣服。
电加热熏药仪,通过在绝缘与隔热的壳体6中,放置PTC热敏电阻3和电源连接。当电源开启时,PTC热敏电阻3直接发热,产生热辐射。根据使用者的承受力,电路上连接有可调节旋钮的温控开关。由于在PTC热敏电阻3外还有一层加热板2,人体不会触电,安全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熏药仪直接放置于人体皮肤上,只需在人体皮肤上涂抹药物,就能实现精准熏蒸,并且能使得药物吸收更彻底。由此可见,电加热熏药仪具有方便操作、结构简单的效果。
实施例2:
请参图3-图8所示直头状电加热熏药仪的整体图和零部件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直头状的电加热熏药仪,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6、置于该壳体6内的加热组件、固定于壳体6内腔的固定架4、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防护盖1、与防护盖1底面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6开口处的加热板2,加热板2的形状与壳体6的开口端相匹配,防护盖1与壳体6的开口端固定连接,壳体6由绝缘材料制成;加热组件包括多个PTC热敏电阻3,多个PTC热敏电阻3均固定在固定架4上,PTC热敏电阻3与加热板2的底面贴合或间隙配合,为了便于传递热量,优选PTC热敏电阻3与加热板2贴合。优选防护盖1的安装部11与加热板2的安装耳21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防护盖1与加热板2的相对固定。
在实际使用中,PTC热敏电阻3将热能传递至加热板2,加热板2再通过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防护盖1,对涂抹于皮肤上的药物进行熏蒸,从而便于皮肤吸收药物。由于本实施例的PTC热敏电阻3选用低电压的热敏电阻,优选12V或24V供电,正常工作电流为40A-50A,PTC热敏电阻3的电压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带来伤害,可以放心、安全的使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壳体6由ABS材料制成,加热板2、固定架4为不锈钢材料,防护盖1由硅胶材料制成。考虑到固定架4需要绝缘,电加热熏药仪还包括绝缘垫5,绝缘垫5位于壳体6内且与固定架4或壳体6固定连接。绝缘垫5上开设有安装孔51,该安装孔51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与壳体6或固定架4固定连接。
考虑到防护盖1与人体皮肤之间应具有间距,在电加热熏药仪熏蒸时,以避免涂抹于皮肤上的药物粘到防护盖1上,电加热熏药仪还在防护盖1的中心处设有通孔,涂抹于皮肤上的药物位于通孔所在的区域,从而在加热过程中不会导致药物粘到防护盖1。为了加速热量的传递,加热板2上设有若干小孔,若干小孔均收容于通孔所在的区域,小孔的作用是加速热传递。
当药物涂抹部位在人体的背部、腿部等部位时,直头状的电加热熏药仪可以更好的适应人体背部或腿部的皮肤。
本实施方式还公开了电加热熏药仪的加热电路,具体是:壳体6上还嵌设有温控开关和内设通电触点的插口,多个PTC热敏电阻3并联后与温控开关、串联,温控开关的接线端还与插口的接线端电连接;电加热熏药仪还包括插头线7,该插头线7的一端设有220V插头8,另一端设有与插口配合的插座,插座为两眼针孔或三眼针孔。温控开关的工作原理是:控制使用者所需要的最高温度,到达这个最高温度就停止加热。优选温控开关为带旋钮的温控开关,这样使用者能根据自身需要调节最高温度值。由于带旋钮的温控开关是成熟技术,市面上随处可见,接线方式也是公知的,本实施方式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PTC热敏电阻3包括:电阻本体和两根导线,电阻本体包括:陶瓷外壳、以及置于陶瓷外壳内腔的PTC发热片和两个电极片,两个电极片分别固定在PTC发热片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电极片分别电连接一根导线。陶瓷外壳的设置也是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的电加热熏药仪直接放置于人体皮肤上(例如病变部位),包裹药物直接熏蒸,使药物吸收更彻底,由于电加热熏药仪与皮肤接触面积比涂抹药物面积略大,不需要水分蒸煮,不会产生湿气,也不需要受术者脱光衣服。
电加热熏药仪,通过在绝缘与隔热的壳体6中,放置PTC热敏电阻3和电源连接。当电源开启时,PTC热敏电阻3直接发热,产生热辐射。根据使用者的承受力,电路上连接有可调节旋钮的温控开关。由于在PTC热敏电阻3外还有一层加热板2,人体不会触电,安全性高。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加热熏药仪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也可以为圆头状。
本实用新型的电加热熏药仪直接放置于人体皮肤上,只需在人体皮肤上涂抹药物,就能实现精准熏蒸,并且能使得药物吸收更彻底。由此可见,电加热熏药仪具有方便操作、结构简单的效果。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电加热熏药仪,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6)、置于该壳体(6)内的加热组件,所述壳体(6)由绝缘材料制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壳体(6)内腔的固定架(4)、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防护盖(1)、与防护盖(1)底面固定连接且位于壳体(6)开口处的加热板(2),所述防护盖(1)与壳体(6)的开口端固定连接;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多个PTC热敏电阻(3),多个所述PTC热敏电阻(3)均固定在固定架(4)上,所述PTC热敏电阻(3)与加热板(2)的底面贴合或间隙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熏药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垫(5),所述绝缘垫(5)位于壳体(6)内且与固定架(4)或壳体(6)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熏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由硅胶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熏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1)的中心处设有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加热熏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开口端、加热板(2)、防护盖(1)均为弯头状;或,所述壳体(6)的开口端、加热板(2)、防护盖(1)均为直头状;或,所述壳体(6)的开口端、加热板(2)、防护盖(1)均为圆头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熏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上还嵌设有温控开关和内设通电触点的插口,多个所述PTC热敏电阻(3)并联后与温控开关、串联,温控开关的接线端还与插口的接线端电连接;
还包括插头线(7),该插头线(7)的一端设有220V插头(8),另一端设有与插口配合的插座,所述插座为两眼针孔或三眼针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熏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TC热敏电阻(3)包括:电阻本体和两根导线,所述电阻本体包括:陶瓷外壳、以及置于陶瓷外壳内腔的PTC发热片和两个电极片,两个电极片分别固定在所述PTC发热片相对的两个侧壁上;两个所述电极片分别电连接一根导线。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电加热熏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PTC热敏电阻(3)为低电压PTC热敏电阻(3)。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熏药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2)上设有若干小孔,若干所述小孔均收容于通孔所在的区域。
CN201820589159.5U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109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9159.5U CN208910916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89159.5U CN208910916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0916U true CN208910916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2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8915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10916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09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049941A1 (en) Massage roller
US20080228247A1 (en) Health Care and Physical Therapy Device For Gathering Energy
CN208910916U (zh) 一种电加热熏药仪
CN201664413U (zh) 一种自动温控无烟艾灸仪
CN2882574Y (zh) 蚊叮烫电子温灸棒
CN105769502A (zh) 一种医疗用座椅
CN205515532U (zh) 癌症灸疗针
KR101718371B1 (ko) 휴대 가능한 전자온열 뜸기
KR200356688Y1 (ko) 침의 가열장치
KR200477189Y1 (ko) 온열 찜질기
KR101066912B1 (ko) 고주파를 이용한 화뜸 장치
CN201243827Y (zh) 电热床板
CN208710488U (zh) 电子艾灸笔
KR100448682B1 (ko) 훈열기를 구비한 헬스침대
WO2009044630A1 (ja) 電気温灸器
CN209220961U (zh) 一种内热式艾灸垫
KR101287864B1 (ko) 가열장치를 구비한 치과용 에어 건
CN206652326U (zh) 负离子艾灸烟雾净化器
CN220385430U (zh) 一种温针治疗中热针装置
CN205948032U (zh) 电子无烟艾灸仪
CN220572297U (zh) 一种理疗袋
CN208693754U (zh) 一种皮肤药物熏蒸治疗器
KR200433457Y1 (ko) 헤어드라이기
CN213642095U (zh) 一种药灸仪及负氧离子药灸仪
JP3132877U (ja) 竹炭セラミック部材を具えた遠赤外線マイナスイオンドライヤ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