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0606U - 假体固定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假体固定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0606U
CN208910606U CN201820243316.7U CN201820243316U CN208910606U CN 208910606 U CN208910606 U CN 208910606U CN 201820243316 U CN201820243316 U CN 201820243316U CN 208910606 U CN208910606 U CN 2089106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sthese
hole
link block
fixed retainer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2433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军
胡肖强
徐凯
张晓永
许慧
董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Naton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Nato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2433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06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06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06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假体固定保持器,用于辅助假体固定于骨面。其中,假体固定保持器包括抵顶机构和夹持机构。抵顶机构的一端能够抵顶假体。夹持机构能够固定于假体周围的组织,夹持机构与抵顶机构可活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通过抵顶机构对假体施加抵顶压力,通过夹持机构固定于假体周围的组织,起到固定作用,二者协同作用,在假体的固定过程中提供稳定的保持作用。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指直接接触、按压假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提高假体固定手术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假体固定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辅助固定假体的保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将假体固定于骨面的手术中,例如将关节盂衬垫假体通过骨水泥固定于骨面的手术中,均采用手指按压方式维持对假体的加压,采用传统方式的手术过程中,需要手指始终保持沿着一定方向、以一定压力持续加压,稍有疏忽会造成假体松动影响假体稳定性,假体植入失败,需要从新手术。因此,现有技术对手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且手术人员的压力、负担很重,手术的精度难以保证。
因此,需要一种专用器械辅助假体与骨面的固定,以使手术简便、提高手术的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假体固定保持器,以使手术简便、提高手术的精度。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假体固定保持器,用于辅助假体固定于骨面。其中,如图假体固定保持器包括抵顶机构和夹持机构。
抵顶机构的一端能够抵顶假体。夹持机构能够固定于假体周围的组织,夹持机构与抵顶机构可活动的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夹持机构包括活动部和固持部,活动部与抵顶机构可活动的连接,固持部与活动部连接,并能够和活动部同步运动,固持部运动过程中能够固定于假体周围的组织。
根据一实施例,活动部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活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固持部,两个活动部平行设置。
根据一实施例,还包括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一对滑动片及中间销钉,该对滑动片交叉设置,每一滑动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部可活动地连接,中间销钉分别与连接块和滑动片连接,使得滑动片与连接块可转动地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连接块设有第一通孔和一对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贯通连接块的两端,供抵顶机构穿设,该对第二通孔开设于连接块的外周,中间销钉的一端与滑动片旋转连接,中间销钉的另一端插入第二通孔,使得滑动片与连接块连接。
根据一实施例,该对第二通孔均与第一通孔连通,或者该对第二通孔为盲孔,滑动片的中心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中间销钉的外圆间隙配合,使得滑动片可相对于连接块转动。
根据一实施例,滑动片包括片体和连接轴,连接轴连接于片体的两端;每一活动部设有开槽,每一片体一端的连接轴可活动的设置于其中一活动部的开槽,每一片体另一端的连接轴可旋转的连接于其中另一活动部的一端。
根据一实施例,抵顶机构包括杆部和压头,压头与杆部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用于抵顶假体,杆部穿设第一通孔。
根据一实施例,杆部与连接块的第一通孔螺纹连接,压头抵顶假体时,通过沿第一方向旋转杆体,能够带动连接块朝向压头运动,使得固持部的间距增大;通过沿第二方向旋转杆体,能够带动连接块远离压头运动,使得固持部的间距减小,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根据一实施例,杆部为可伸缩杆,连接块连接于杆体的外周,通过杆体的伸缩能够带动连接块远离或靠近压头运动,从而调节固持部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通过抵顶机构对假体施加抵顶压力,通过夹持机构固定假体周围的组织,起到固定作用,二者协同作用,在假体的固定过程中提供稳定的保持作用,使得骨水泥在加压过程中受力均匀。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指直接接触、按压假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提高假体固定手术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压头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固持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连接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创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假体固定保持器,用于辅助假体100固定于骨面200。其中,如图假体固定保持器包括抵顶机构10和夹持机构20。
如图1所示,抵顶机构10的一端能够抵顶假体100。夹持机构200能够固定于假体100周围的组织,夹持机构200与抵顶机构100可活动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假体固定保持器用于辅助关节盂衬垫假体100通过骨水泥固定于骨面200。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的应用不限于此,其可应用于其他需要辅助固定的手术。
使用时,将固持部22置于关节盂唇处,以避免损坏关节盂衬垫假体100,使抵顶机构10的一端能够抵顶假体100,产生压力,通过活动部21带动固持部22运动,使得固持部22插入关节盂唇处的软组织和骨组织,从而实现对于关节盂衬垫假体100的保持。保持一定时间后,通过活动部21的运动再次调节固持部22,使得固持部22与关节盂唇脱离,从而取出本器械,完成假体100的骨水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通过抵顶机构对假体施加抵顶压力,通过夹持机构固定于假体周围的组织,起到固定作用,二者协同作用,在假体的固定过程中提供稳定的保持作用,使得骨水泥在加压过程中受力均匀。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指直接接触、按压假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操作简便、稳定可靠,能够在固定过程中释放医生的双手,并且能够提高手术中假体固定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夹持机构20包括活动部21和固持部22,活动部21与抵顶机构10可活动的连接,固持部22与活动部21连接,并能够和活动部21同步运动,固持部22运动过程中能够固定于假体100周围的组织。
本实施例中,活动部21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活动部21的一端固定连接一所述固持部22,两个活动部21平行设置,且两个活动部21之间的间距能够被调节,从而改变两个固持部22的间距,以便插入假体100周围的组织。
如图7所示,固持部22包括连接杆221和尖爪222,连接杆221水平的连接于活动部21,尖爪222自连接杆221朝向中心倾斜的弯曲,以便插入假体周围的组织。本实施例中,尖爪222的倾角θ在20°-65°之间,例如为45°。
假体固定保持器还可包括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31、一对滑动片32及中间销钉33,该对滑动片32交叉设置,每一滑动片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部21可活动地连接,中间销钉33分别与连接块31和滑动片32连接,使得滑动片32与连接块31可转动地连接。
本实施例中,一对滑动片32中,每一滑动片32包括一个片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一滑动片可包括两个片体。因此,本实施例所述的“一对滑动片”并非对片体的数量进行限制。
如图8所示,连接块31设有第一通孔H1和一对第二通孔H2,第一通孔H1可为M6通孔,第二通孔H2的孔径可为4mm。
本实施例中,该对第二通孔H2均与第一通孔H1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对第二通孔可为盲孔,与第一通孔不连通。
第一通孔H1贯通连接块31的两端,供抵顶机构10穿设,该对第二通孔H2开设于连接块31的外周,中间销钉33的一端与滑动片32旋转连接,中间销钉33的另一端插入第二通孔H2,使得滑动片32与连接块31连接。
其中,滑动片32的中心开设第三通孔H3,第三通孔H3与中间销钉33的外圆间隙配合,使得滑动片32可相对于连接块31转动。
本实施例中,滑动片32包括片体321和连接轴322,连接轴322连接于片体321的两端。每一活动部21设有开槽211,每一片体321一端的连接轴322可活动的设置于其中一活动部21的开槽211,每一片体321另一端的连接轴322可旋转的连接于其中另一活动部21的一端。
每一片体321一端的连接轴322设置于开槽211,并能在开槽211内活动,通过开槽211的导向作用确保两个活动部21的保持平行的相互靠近或远离,保持两固持部22同步运动。
本实施例中,抵顶机构10包括杆部11和压头12,压头12可转动的连接于杆部11的一端,用于抵顶假体100,杆部11穿设第一通孔H1。如图6所示,压头12的端面可为凸出的弧面,压头12由聚乙烯或聚甲醛制成。平滑的曲面压头12不仅能够稳定的抵顶假体100,使得假体100表面受力均匀,还可避免损坏假体100。由于压头12与杆部11可转动地连接,使得杆部11的旋转时压头12不转动,避免压头12的转动对假体100的表面造成损伤。
本实施例中,抵顶机构10还包括握持部13,其连接于杆部11的另一端,使用者可握持握持部13,以便于操作。
本实施例中,杆部11与连接块31的第一通孔H1螺纹连接,压头12抵顶假体100时,通过沿第一方向旋转杆部11,能够带动连接块31朝向压头12运动,使得固持部22的间距增大。通过沿第二方向旋转杆部11,能够带动连接块31远离压头12运动,使得固持部22的间距减小,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具体的,使用时,将固持部22放于关节盂唇处,使压头12与假体100产生压力,顺时针旋转杆部11,带动连接块31远离压头12运动,使得固持部22的间距减小,使得固持部22能够插入关节盂唇处的组织并深入骨质以稳固把持。在杆部11顺时针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加强固持部22对关节盂唇的固定以及压头12对假体100的抵顶压力。在固持部22与关节盂唇固定牢固后,可以继续顺时针旋转杆部11,向假体100的方向推动压头,对假体100增加适当的压力。对假体100保持适当的压力一定时间以完成骨水泥固定后,逆时针旋转杆部11,带动连接块31朝向压头12运动,使得固持部22的间距增大,使得固持部22从关节盂唇释放,取出本器械。
因此,本实施例操作过程中的原理和优点如下:
1、本实施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采用平行撑开加压原理,通过旋转杆部11,实现对关节盂衬垫假体100的加压,操作简便;
2、四个固持部22在加压过程中自动插入假体周围的组织,起到固定作用;
3、加压过程结束后反向旋转杆部11,固持部22自动退出,加压结束,使得整个固定过程压力稳定。
应当理解,假体固定保持器的运动方式、结构不限于此。
例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杆部11为可伸缩杆,连接块31连接于杆部11的外周,通过杆部11的伸缩能够带动连接块31远离或靠近压头12运动,从而调节固持部22的间距。此实施例中,可设置限位块,以限制伸缩杆的运动行程。
在其他实施例中,抵顶机构10并非连动夹持机构20,使用者可手动调节活动部21之间的间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通过抵顶机构对假体施加抵顶压力,通过固持部插入假体周围的组织,起到固定作用,二者协同作用,在假体的固定过程中提供稳定的保持作用,使得骨水泥在加压过程中受力均匀。与现有技术中通过手指直接接触、按压假体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假体固定保持器操作简便、稳定可靠,提高假体固定手术的准确性。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假体固定保持器,用于辅助假体固定于骨面,其特征在于,假体固定保持器包括:
抵顶机构,抵顶机构的一端能够抵顶假体;及
夹持机构,夹持机构能够固定于假体周围的组织,夹持机构与抵顶机构可活动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包括活动部和固持部,活动部与抵顶机构可活动的连接,固持部与活动部连接,并能够和活动部同步运动,固持部运动过程中能够固定于假体周围的组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活动部的数量为两个,每一活动部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少一个所述固持部,两个活动部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块、一对滑动片及中间销钉,该对滑动片交叉设置,每一滑动片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活动部可活动地连接,中间销钉分别与连接块和滑动片连接,使得滑动片与连接块可转动地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块设有第一通孔和一对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贯通连接块的两端,供抵顶机构穿设,该对第二通孔开设于连接块的外周,中间销钉的一端与滑动片旋转连接,中间销钉的另一端插入第二通孔,使得滑动片与连接块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该对第二通孔均与第一通孔连通,或者该对第二通孔为盲孔,滑动片的中心开设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中间销钉的外圆间隙配合,使得滑动片可相对于连接块转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滑动片包括片体和连接轴,连接轴连接于片体的两端;每一活动部设有开槽,每一片体一端的连接轴可活动的设置于其中一活动部的开槽,每一片体另一端的连接轴可旋转的连接于其中另一活动部的一端。
8.如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抵顶机构包括杆部和压头,压头与杆部的一端可转动的连接,用于抵顶假体,杆部穿设第一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杆部与连接块的第一通孔螺纹连接,压头抵顶假体时,通过沿第一方向旋转杆体,能够带动连接块朝向压头运动,使得固持部的间距增大;通过沿第二方向旋转杆体,能够带动连接块远离压头运动,使得固持部的间距减小,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假体固定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杆部为可伸缩杆,连接块连接于杆体的外周,通过杆体的伸缩能够带动连接块远离或靠近压头运动,从而调节固持部的间距。
CN201820243316.7U 2018-02-09 2018-02-09 假体固定保持器 Active CN2089106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3316.7U CN208910606U (zh) 2018-02-09 2018-02-09 假体固定保持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243316.7U CN208910606U (zh) 2018-02-09 2018-02-09 假体固定保持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0606U true CN208910606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2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243316.7U Active CN208910606U (zh) 2018-02-09 2018-02-09 假体固定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06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3493A (zh) * 2018-02-09 2019-08-16 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假体固定保持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23493A (zh) * 2018-02-09 2019-08-16 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假体固定保持器
CN110123493B (zh) * 2018-02-09 2024-05-07 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假体固定保持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637622A (zh) 脊椎融合手術之植入器械及其椎間融合器
CN110141354A (zh) 一种基于小儿骨科手术治疗的克氏针导向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8910606U (zh) 假体固定保持器
CN109106429A (zh) 一种内科手术用盆底手术穿刺器
CN110051440A (zh) 一种用于脊柱外科的可调式颈椎前路手术体位摆放装置
CN103445839B (zh) 踝关节多维调控矫形器
CN209032670U (zh) 一种医用骨外科关节置换辅助支架
CN208741073U (zh) 一种鼻组织咬切钳
CN107224379A (zh) 一种神经外科固定器
CN201119965Y (zh) 体侧位手术缝合床
CN109259772A (zh) 一种具有探针保护功能的持续血糖监测系统植入器
CN110711053B (zh) 一种髌骨打入器
CN110123493A (zh) 假体固定保持器
CN108931187A (zh) 一种用于血管支架观测的夹具平台
CN105662571B (zh) 一种同平面等角度摆动的骨科导向复位钳
CN208926561U (zh) 一种肱骨骨折辅助复位装置
CN208388765U (zh) 医用骨外科关节置换辅助支架
CN110269616A (zh) 一种核磁共振检查固定装置
CN215019244U (zh) 一种断指再植手术固定装置
CN210811236U (zh) 一种万向自锁式加压撑开器
CN209004113U (zh) 一套自体腓骨植入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工具
CN209107955U (zh) 一种手术截石位腿架
CN208808573U (zh) 一种骨科专用可调式椎板咬骨钳
CN110151239A (zh) 椎体撑开测量装置
CN208301846U (zh) 新型托手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G356, 3rd floor, building 1, yard 9, CHENGW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ong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95 3, 2 floor, 2 building, 103 Beiq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 INSTITUTE OF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22

Address after: G356, 3rd floor, building 1, yard 9, CHENGW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ong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Weilian De Bon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356, 3rd floor, building 1, yard 9, CHENGW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g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322

Address after: G356, 3rd floor, building 1, yard 9, CHENGW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natong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G356, 3rd floor, building 1, yard 9, CHENGWA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g Medical Technology Hold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NATON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eilian De Bon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