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0323U - 人流取样器 - Google Patents

人流取样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0323U
CN208910323U CN201820755140.3U CN201820755140U CN208910323U CN 208910323 U CN208910323 U CN 208910323U CN 201820755140 U CN201820755140 U CN 201820755140U CN 208910323 U CN208910323 U CN 208910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upper housing
stream
people
middlew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551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舒静
傅晓华
张岭
张琳
徐维海
吴香丽
夏美
黄琼晓
吴瑞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07551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0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0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0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流取样器,包括:第一无菌吸引软管、连接至负压瓶的第二无菌吸引软管、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和过滤装置;第一管接头固定至第一无菌吸引软管的一端;第一管接头形成有第一接插端;第二管接头固定至第二无菌吸引软管的一端;第二管接头形成有第二接插端;过滤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形成有过滤孔的过滤件;上壳体可拆卸连接至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有过滤腔;过滤装置形成有分别连通两个腔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人流取样器具有采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的过滤状态和移除过滤装置的非过滤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人流取样器能有效的提取体内的绒毛组织以供遗传学检测。

Description

人流取样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流取样器。
背景技术
目前流产术中留取无菌绒毛仍采用通用的人工流产负压吸引装置,由无菌吸引管连通负压瓶。由于负压瓶为循环利用有菌装置,因此术中操作者必须仔细留意当宫腔内吸引出来的绒毛停留在无菌吸引管部位时,即刻需要助手切断负压。术者将无菌管拿出患者体内,逐步挤压管内绒毛组织放置入无菌托盘中及时送检。手术操作环节繁琐,并且需要配备助手随时解除负压装置;同时,术中负压较难控制,绒毛极易通过负压顺流吸引进入有菌负压瓶内,造成绒毛污染,影响后续染色体培养,导致检测失败;另外,在将绒毛从无菌吸引管转移入无菌托盘过程中,需要手工挤压无菌吸引管从而挤出组织,也极易造成组织破碎,影响后续培养环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取体内绒毛组织的人流取样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流取样器,包括:第一无菌吸引软管、连接至负压瓶的第二无菌吸引软管、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和过滤装置;第一管接头固定至第一无菌吸引软管的一端;第一管接头形成有第一接插端;第二管接头固定至第二无菌吸引软管的一端;第二管接头形成有第二接插端;过滤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形成有过滤孔的过滤件;上壳体可拆卸连接至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有过滤腔;过滤件设置在过滤腔内并将过滤腔分隔成两个腔;过滤装置形成有分别连通两个腔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人流取样器具有采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的过滤状态和移除过滤装置的非过滤状态;在过滤状态时,第一连接头和第一接插端插装连接且第二连接头和第二接插端插装连接;在非过滤状态时,第二接插端和第一接插端插装连接。
进一步地,下壳体包括:中间件和下部件;中间件和下部件从两侧夹持过滤件;中间件与下部件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还包括对过滤件施加使过滤件远离下部件的作用力的弹簧;下部件形成有支撑过滤件的支撑部;支撑部形成有容纳弹簧的容纳槽;过滤件形成有环形凸筋;支撑部还形成有与环形凸筋配合阻止过滤腔内的液性血水溢入容纳槽的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上壳体与中间件构成插装连接;上壳体的一端套接在中间件的外周。
进一步地,中间件的外周形成有限制上壳体相对于中间件的位置的环状止档筋;上壳体的下端与环状止档筋相接触。
进一步地,上壳体和中间件之间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上壳体形成有第一连接头;下部件形成有第二连接头。
进一步地,上壳体远离下壳体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头;上壳体的内壁从远离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头的一端逐渐收缩。
进一步地,下部件远离中间件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头;下部件的内壁从远离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向靠近第二连接头的一端逐渐收缩。
进一步地,过滤件成板状;过滤孔的孔径为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3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人流取样器能够有效提取体内的绒毛组织,且其过滤装置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人流取样器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人流取样器的局部放大图。
人流取样器100,第一无菌吸引软管101,第二无菌吸引软管102,第一管接头103,第二管接头104,过滤装置105,上壳体106,下壳体107,过滤孔108,过滤件109,过滤腔110,第一接插端111,第二接插端112,中间件113,下部件114,环状止档筋115,密封圈116,第一连接头117,第二连接头118,弹簧119,支撑部120,容纳槽121,环形凸筋122,环形凹槽12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至2所示,一种人流取样器100,包括:第一无菌吸引软管101、连接至负压瓶的第二无菌吸引软管102、第一管接头103、第二管接头104和过滤装置105;第一管接头103固定至第一无菌吸引软管101的一端;第一管接头103形成有第一接插端111;第二管接头104固定至第二无菌吸引软管102的一端;第二管接头104形成有第二接插端112;过滤装置105包括:上壳体106、下壳体107和形成有过滤孔108的过滤件109;上壳体106可拆卸连接至下壳体107;上壳体106和下壳体107之间形成有过滤腔110;过滤件109设置在过滤腔110内并将过滤腔110分隔成两个腔;过滤装置105形成有分别连通两个腔的第一连接头117和第二连接头118;人流取样器100具有采用过滤装置105进行过滤的过滤状态和移除过滤装置105的非过滤状态;在过滤状态时,第一连接头117和第一接插端111插装连接且第二连接头118和第二接插端112插装连接;在非过滤状态时,第二接插端112和第一接插端111插装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壳体107包括:中间件113和下部件114;中间件113和下部件114从两侧夹持过滤件109;中间件113与下部件114通过螺纹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滤装置105还包括对过滤件109施加使过滤件109远离下部件114的作用力的弹簧119;下部件114形成有支撑过滤件109的支撑部120;支撑部120形成有容纳弹簧119的容纳槽121;过滤件109形成有环形凸筋122;支撑部120还形成有与环形凸筋122配合阻止过滤腔110内的液性血水溢入容纳槽121的环形凹槽12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壳体106与中间件113构成插装连接;上壳体106的一端套接在中间件113的外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件113的外周形成有限制上壳体106相对于中间件113位置的环状止档筋115;上壳体106的下端与环状止档筋115相接触。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壳体106和中间件113之间设有密封圈116。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壳体106形成有第一连接头117;下部件114形成有第二连接头118。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壳体106远离下壳体107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头117;上壳体106的内壁从远离第一连接头117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头117的一端逐渐收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下部件114远离中间件11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头118;下部件114的内壁从远离第二连接头118的一端向靠近第二连接头118的一端逐渐收缩。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过滤件109成板状;过滤孔108的孔径为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3mm。
工作原理:第一无菌吸引软管101和第二无菌吸引软管102连接到过滤装置105,第一无菌吸引软管101伸入至宫腔内或通过额外的硬质管伸入到宫腔内。在进行手术时,启动负压吸引装置,第二无菌吸引软管102连通负压瓶产生负压,第一无菌吸引软管101产生吸引力,吸引宫腔内的物质进入过滤装置105中。液性血水穿过过滤孔108被吸走,不能穿过过滤孔108的组织物停留在过滤装置105的过滤腔内。医生可以将过滤装置105取下,以确认过滤装置105内是否含有带有胚胎的绒毛组织。如已具有绒毛组织,将第二接插端112和第一接插端111插装连接,使人流取样器100处于移除过滤装置105的非过滤状态,从而继续完成手术其他步骤。如未检测到带有胚胎的绒毛组织时,将第一连接头117和第一接插端111插装连接且第二连接头118和第二接插端112插装连接,重新接入过滤装置105使人流取样器100处于采用过滤装置105进行过滤的过滤状态,继续手术以提取带有胚胎的绒毛组织。
医生可以通过插拔上壳体的方式将上壳体与下壳体分离,将过滤件109外漏。过滤装置105内的物质停留在过滤件109和中间件113围成的空间内,方便医生取出物质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具有绒毛组织。同样可以采用倒置过滤装置105的方式,上壳体106的内壁从远离第一连接头117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头117的一端逐渐收缩成漏斗状,方便从第一连接头117倒出物质。另外还可以将过滤装置105内的过滤件109和物质一起取出的方式,可以防止物质的掉落和污染。中间件113与下部件114通过螺纹连接并从两侧夹持过滤件109。当需要将带有绒毛组织的过滤件109转移至无菌托盘中只需将中间件113和下部件114通过螺纹拧开,取出过滤件109。
因为过滤件109和下部件114的直接接触时间较长,两者之间容易产生粘黏。所以在中间件113和下部件114通过螺纹拧开时,位于容纳槽121内的弹簧119向过滤件109施加的作用力驱使过滤件远离下部件以克服过滤件109和下部件114之间产生的粘黏力。由于在第二无菌吸引软管102连接至负压瓶具有负压,在手术过程中,绒毛组织的一部分可能被负压吸附以至于部分沉入到过滤孔108内,此时直接提取绒毛可能造成深入到过滤孔108内的绒毛组织的损伤,影响后续的检测。在分离中间件113和下部件114时,弹簧119对过滤件109施加的弹力克服粘黏力。在弹簧119的弹力克服粘黏力时,将使过滤件109产生轻微抖动从而松动与过滤孔108的孔壁的贴合的该部分绒毛组织,防止绒毛组织被破坏。环形凸筋112和环形凹槽123相配合从而阻止过滤腔110内的液性血水溢入容纳槽121。保证了弹簧119的可靠性。
第一无菌吸引软管101通过第一管接头103与过滤装置105构成插接连接;第二无菌吸引软管102通过第二管接头104与过滤装置105构成插接连接,以此方便从第一无菌吸引软管101和第二无菌吸引软管102上拆卸过滤装置105。
过滤件109的过滤孔108的孔径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3mm从而使得从人体内吸出的液性血水可以通过过滤孔108被吸走,而有检测价值的绒毛组织留存在无菌的过滤件109上。
下部件114的内壁从远离第二连接头118的一端向靠近第二连接头118的一端逐渐收缩为弧形。下壳体107的形状方便排出过滤装置105中的液性血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无菌吸引软管、连接至负压瓶的第二无菌吸引软管、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和过滤装置;所述第一管接头固定至所述第一无菌吸引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一管接头形成有第一接插端;所述第二管接头固定至所述第二无菌吸引软管的一端;所述第二管接头形成有第二接插端;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形成有过滤孔的过滤件;所述上壳体可拆卸连接至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有过滤腔;所述过滤件设置在所述过滤腔内并将所述过滤腔分隔成两个腔;所述过滤装置形成有分别连通两个腔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人流取样器具有采用所述过滤装置进行过滤的过滤状态和移除所述过滤装置的非过滤状态;在过滤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头和所述第一接插端插装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头和所述第二接插端插装连接;在非过滤状态时,所述第二接插端和所述第一接插端插装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包括:中间件和下部件;所述中间件和所述下部件从两侧夹持所述过滤件;所述中间件与所述下部件通过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对所述过滤件施加使所述过滤件远离所述下部件的作用力的弹簧;所述下部件形成有支撑所述过滤件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形成有容纳所述弹簧的容纳槽;所述过滤件形成有环形凸筋;所述支撑部还形成有与所述环形凸筋配合阻止所述过滤腔内的液性血水溢入所述容纳槽的环形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中间件构成插装连接;
所述上壳体的一端套接在所述中间件的外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件的外周形成有限制所述上壳体相对于所述中间件的位置的环状止档筋;所述上壳体的下端与所述环状止档筋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中间件之间设有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头;所述下部件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远离所述下壳体的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一连接头;所述上壳体的内壁从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头的一端逐渐收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件远离所述中间件的一端形成有所述第二连接头;所述下部件的内壁从远离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向靠近所述第二连接头的一端逐渐收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流取样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件成板状;所述过滤孔的孔径为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3mm。
CN201820755140.3U 2018-05-21 2018-05-21 人流取样器 Active CN208910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5140.3U CN208910323U (zh) 2018-05-21 2018-05-21 人流取样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55140.3U CN208910323U (zh) 2018-05-21 2018-05-21 人流取样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0323U true CN208910323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2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55140.3U Active CN208910323U (zh) 2018-05-21 2018-05-21 人流取样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03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995A (zh) * 2018-05-21 2018-10-12 浙江省人民医院 人流取样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995A (zh) * 2018-05-21 2018-10-12 浙江省人民医院 人流取样器
CN108634995B (zh) * 2018-05-21 2024-04-09 浙江省人民医院 人流取样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910323U (zh) 人流取样器
CN204542211U (zh) 一种病理标本采集装置
CN108634995A (zh) 人流取样器
CN209500363U (zh) 一种乳腺外科防回流引流装置
CN204932397U (zh) 一种具报警功能的负压引流瓶
CN102512719B (zh) 术中结肠减压灌洗器
CN109481083A (zh) 植入器械
CN209137486U (zh) 一种血液循环使用的储存和过滤装置
CN208974770U (zh) 一次性手持可拆卸式骨粉收集器
CN208031578U (zh) 一种防回流的妇产科专用羊水吸引器
CN215129216U (zh) 一种提高脂肪成活率的移植针
CN211189271U (zh) 一种提纯吸滤装置
CN214073530U (zh) 一种带滤网心的人流负压吸引瓶
KR200253239Y1 (ko) 안구내 유리체 적출/보관용 용기
CN218792335U (zh) 标本收集装置
CN209630292U (zh) 一种呼吸道吸痰取样装置
CN220939345U (zh) 一种吸宫术用妊娠物过滤装置
CN220327471U (zh) 一种白内障术中房水取材及前房成形装置
CN219308000U (zh) 一种提取血液prp的分离瓶
CN215504682U (zh) 一种负压引流瓶
CN216630897U (zh) 一种萃取液吸取器
CN211797957U (zh) 一种临床用洗胃器
CN213708343U (zh) 一种能够高效便捷浓缩精子浓度的容器
CN212713484U (zh) 一种接触碟培养基灌装装置
CN212662080U (zh) 负压吸引式娩核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