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10059U -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 Google Patents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10059U
CN208910059U CN201821036788.1U CN201821036788U CN208910059U CN 208910059 U CN208910059 U CN 208910059U CN 201821036788 U CN201821036788 U CN 201821036788U CN 208910059 U CN208910059 U CN 208910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support column
host
dust catcher
upp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67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Puppy Vacuum Cleane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ogou Electric Interne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ogou Electric Interne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ogou Electric Interne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67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10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10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10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为解决主机位于上部的吸尘器充电较为困难的问题。所述充电结构支架包括:支撑架及充电机构,充电机构包括主机充电部以及电池仓;支撑架包括支撑柱和底座,底座包括上壳体、配重板和下壳体,配重板安装于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上壳体上设置有中空套筒,配重板上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伸入中空套筒,限位凸起与中空套筒之间形成限位凹槽,支撑柱的底部区域插入限位凹槽,支撑柱的顶部区域与充电机构连接。所述充电结构支架通过充电机构为吸尘器充电,支撑架将充电机构支撑起一定高度,从而无需放倒吸尘器或者拆除主机即可为主机充电。

Description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背景技术
吸尘器是一种常用的清洁设备,其可以产生非常强的吸力,以将地板、地毯、墙面或其它物体表面上积聚的灰尘或异物吸入其垃圾收集装置中。
吸尘器通常包括主机、吸尘管道和吸尘刷头,吸尘刷头和主机分别安装于吸尘管道的两端,主机包括驱动机构和集尘杯,吸尘管道与集尘杯连通。驱动机构通过电力驱动,电力可以经由导电线缆提供,为了避免在吸尘过程中吸尘器与线缆之间出现干涉,目前吸尘器通常通过电池为驱动机构供电。电池装设于吸尘器的主机内,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需要将主机放置在充电设备上,通过充电设备为电池充电。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吸尘器大多将主机安装于吸尘器的底部区域,因此相应的充电设备均适用于为充电端口与地面距离较近的吸尘器进行充电。
但是,目前有一种吸尘器,主机位于吸尘器的顶部区域,距离充电设备的充电端口较远,因此在充电的过程中,需要将吸尘器整体放倒,以使得主机插入充电设备;或者将主机拆除下来后插入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因此,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充电设备对主机位于上部的吸尘器进行充电较为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结构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机位于上部的吸尘器充电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包括:支撑架及用于为吸尘器充电的充电机构,
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用于为吸尘器的主机充电的主机充电部,以及用于为电池充电的电池仓;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上壳体、配重板和下壳体,所述配重板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中空套筒,所述配重板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中空套筒,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中空套筒之间形成限位凹槽,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区域插入所述限位凹槽,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区域与所述充电机构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限位凸起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上壳体的顶面的倾角与吸尘器的刷头的底面的倾角相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顶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配重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为伸缩套筒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的侧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朝下,所述卡槽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柱的最短长度相等。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配重板上设置有多个配重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和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配重块容置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用于为吸尘器充电,在充电过程中,通过充电机构内的主机充电部为吸尘器的主机进行充电,通过充电机构内的电池仓为备用电池充电,由于支撑架将充电机构的位置保持在相对较高的高度,因此无需将吸尘器放倒或者将主机拆卸也可对主机位于上部区域的吸尘器的主机进行充电,充电过程较为便捷。
此外,由于充电机构包括主机充电部和充电仓,因此,可同时为吸尘器的主机和备用电池充电,也可分别为吸尘器的主机和备用电池充电,从而节省充电时间,在相同充电时间可将主机及备用电池内均充满电,或者在备用电池进行充电过程中仍可使用吸尘器,减少吸尘器等待充电的时间。
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中的底座与支撑柱之间接触面积较大,连接稳定性较强,不易倾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吸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机位于上部的吸尘器充电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吸尘系统,包括吸尘器和用于为所述吸尘器充电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
所述吸尘系统与上述充电结构支架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中底座与支撑柱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充电结构支架的零件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中充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主机充电部; 110-接线孔; 120-插槽;
130-装配孔; 200-电池仓; 300-支撑柱;
310-走线槽; 400-底座; 410-上壳体;
411-中空套筒; 412-限位凹槽; 420-下壳体;
430-配重板; 431-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包括:支撑架及用于为吸尘器充电的充电机构,其中:
充电机构包括:用于为吸尘器的主机充电的主机充电部100,以及用于为电池充电的电池仓200;具体地,主机充电部100上安装有主机支撑座和用于为主机充电的主机充电端口,电池仓200内安装有用于为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端口。
支撑架包括支撑柱300和底座400,底座400包括上壳体410、配重板430和下壳体420,配重板430安装于上壳体410与下壳体420之间,上壳体410上设置有中空套筒411,配重板430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31,限位凸起431伸入中空套筒411,限位凸起431与中空套筒411之间形成限位凹槽412,支撑柱300的底部区域插入限位凹槽412,支撑柱300的顶部区域与充电机构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用于为吸尘器充电,在充电过程中,通过充电机构内的主机充电部100为吸尘器的主机进行充电,通过充电机构内的电池仓200为备用电池充电,由于支撑架将充电机构的位置保持在相对较高的高度,因此无需将吸尘器放倒或者将主机拆卸也可对主机位于上部区域的吸尘器的主机进行充电,充电过程较为便捷。
此外,由于充电机构包括主机充电部100和充电仓,因此,可同时为吸尘器的主机和备用电池充电,也可分别为吸尘器的主机和备用电池充电,从而节省充电时间,在相同充电时间可将主机及备用电池内均充满电,或者在备用电池进行充电过程中仍可使用吸尘器,减少吸尘器等待充电的时间。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中的底座400中,上壳体410上设置有中空套筒411,配重板430上设置有限位凸起431,限位凸起431伸入中空套筒411,限位凸起431与中空套筒411之间形成限位凹槽412,支撑柱300的底部区域插入限位凹槽412,此时,支撑柱300的外侧面与中空套筒411的内侧面接触,支撑柱300的内侧面与限位凸起431的外侧面接触,而增加了支撑柱300与底座400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了支撑柱300与底座40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使得底座400与支撑柱3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较强,不易倾倒。
在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431与配重板430为一体结构。
中空套筒411可设置于上壳体410的顶面中部区域,从而使得支撑柱300与底座400的中部区域连接。
或者,中空套筒411可设置于上壳体410的顶面边缘区域。
中空套筒411的设置位置根据支撑柱300顶部连接的充电机构的具体结构及重心位置进行选择。
本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中,主机充电部100与电池仓200并排设置,即电池仓200的侧面与主机充电部100的侧面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柱300与主机充电部100的底部连接,且支撑柱300与底座400的连接处位于底座400的顶部边缘区域,底座400的部分区域位于主机充电部100的下方,部分区域位于电池仓200的下方。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凸起431的顶面与中空套筒411的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限位凸起431的顶面所处的水平面高于中空套筒411的顶面所处的水平面;或者,限位凸起431的顶面所处的水平面低于中空套筒411的顶面所处的水平面。
为对支撑柱300进行进一步限位,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中空套筒41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支撑柱30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限位凸起431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固定件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孔。
固定件可以为螺栓或者销轴,当固定件为销轴时,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均为光孔,当固定件为螺栓时,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为光孔,第三安装孔为螺纹孔。
为了增加中空套筒411与上壳体410之间的连接处的强度,中空套筒411的横截面围成区域的面积由上到下增大。也就是说,中空套筒411的顶部的横截面积小于中空套筒411的底部的横截面积,从而使得中空套筒411与上壳体410的顶面之间的连接区域面积增加,连接稳定性增强,避免中空套筒411与上壳体410之间的连接处受力集中。
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中空套筒411的外轮廓面为圆台或者棱台状,当中空套筒411为圆台时,中空套筒411的外径由上到下线性增大。
或者,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中空套筒411的外侧面为曲面。即中空套筒411的纵截面为两个对称的弧形。
当将吸尘器与主机充电部100连接以对吸尘器的主机内的电池包进行充电时,吸尘器的主机与主机充电部100接触,吸尘器的刷头抵在上壳体410的顶面。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上壳体410的顶面为倾斜面,上壳体410的顶面的倾角与吸尘器的刷头的底面的倾角相同。于上壳体410的顶部倾斜面的倾角与吸尘器的毛刷底面的倾角相等,因此当将吸尘器的毛刷放置于上壳体410的顶面时,毛刷与上壳体410的顶面的接触面积更大,摩擦力更大,从而使得吸尘器支撑更为稳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壳体420的顶面设置有容纳槽,配重板430位于容纳槽内。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柱300可为实心结构,且在支撑柱300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插接部,当将支撑柱300安装到底座400上时,支撑柱300底部的环形插接部插入限位凹槽412中,环形插接部的外侧面与第二限位环的内侧面接触,环形插接部的内侧面与第一限位环的外侧面接触。
或者,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柱300为中空结构。具体地,支撑柱300具有沿轴向贯穿的中空腔室。如此设置,支撑柱300的重量相对更轻。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支撑柱300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走线槽310。主机充电部100上设置有接线孔110,电源线的一端设置有插头,另一端沿走线槽310向上延伸至充电机构处,并插入接线孔110。接线孔110与走线槽310位于同一侧。
为对支撑柱300进行进一步限位,第二限位环上与走线槽310对应的区域设置有限位凸块。由于走线槽310设置于支撑柱300的侧面,因此限位凸块设置于第二限位环的内侧壁。当将支撑柱300插入第二限位环内侧时,限位凸块伸入位于支撑柱300底部区域的走线槽310中。
支撑柱300的底部与底座400可拆卸连接,支撑座的顶部与主机充电部10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机充电部100的底部设置有限位套筒,限位套筒套设于支撑架顶部。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主机充电部100的底部设置有插槽120,插槽120内设置有定位部,支撑柱300为中空结构,将支撑柱300的顶部插入插槽120后,定位部伸入到支撑柱300的中空区域中,插槽120与支撑柱300的外侧面接触,定位部与支撑柱300的内侧面接触,插槽120与定位部配合对支撑柱300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地,可通过销轴或者螺栓对支撑柱300与主体充电部进行进一步固定。
当支撑柱300的侧面设置有走线槽310时,插槽120的内侧对应区域设置有定位凸条。当将支撑柱300插入插槽120时,定位凸条伸入位于支撑柱300顶部区域的走线槽310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接线孔110安装于主机充电部100背离电池仓200的一侧。对应地,走线槽310沿竖直方向设置于支撑柱300背离电池仓200的一侧。也就是说,走线槽310的延伸轨迹为直线,且走线槽310与接线孔110位于同一侧,因此使得走线距离最短。
此外,由于接线孔110设置于背离电池仓200的一侧,因此可避免电源线与电池仓200的设置位置出现干扰。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走线槽310的横截面为圆形,走线槽310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如此设置,便于将电源线从侧面放入走线槽310中,由于走线槽310的内腔截面为圆形,而电源线的截面也为圆形,因此使得电源线与走线槽310更为匹配。
进一步地,走线槽310的开口处的宽度小于走线槽310的截面直径。如此设置,在将电源线放置于走线槽310中后,走线槽310的开口对于电源线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柱300为直筒结构。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支撑柱300为伸缩套筒结构。
具体地,支撑柱300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套设的伸缩筒,下面以伸缩筒的数量为三个为例对支撑柱300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伸缩通由外向内分别称为第一伸缩筒、第二伸缩筒和第三伸缩筒。第二伸缩筒可相对第一伸缩筒滑动,从而伸出或者缩回第一伸缩筒,当第二伸缩筒伸长到最长距离时,第二伸缩筒通过弹簧卡扣与第一伸缩筒固定;第三伸缩筒可相对第二伸缩筒滑动,从而伸出或者缩回第二伸缩筒,当三伸缩筒伸长到最长距离时,第三伸缩筒通过弹簧卡扣与第二伸缩筒固定。
上述支撑柱300的结构与折叠雨伞的伞柄结构类似。
当将第二伸缩筒和第三伸缩筒均伸出到最长距离时,第一伸缩筒与第二伸缩筒、第二伸缩筒与第三伸缩筒均固定,此时,支撑柱300处于最大长度,第一伸缩筒的一端与底座400连接,第三伸缩筒的一端与充电机构连接,从而将充电机构支撑到一定高度,以对吸尘器的主机进行充电。
当需将支撑架收纳起来时,将支撑柱300的两端分别于底座400和充电机构分离,然后按动弹簧锁扣,使得第三伸缩筒缩回第二伸缩筒,并使得第二伸缩筒缩回第一伸缩筒,此时支撑柱300处于最小长度,占用空间较小,易于收纳与运输。
进一步地,下壳体420的底部设置有卡槽,当需将支撑架收纳储存或者运输时,使得支撑柱300处于最小长度,然后将支撑柱300放置于卡槽中。如此设置,进一步减小支撑架占用空间,同时可以将支撑柱300与底座400收纳到一处,避免其中一个丢失。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卡槽的开口朝向底座400的侧面。卡槽内的容置空间的结构形状与支撑柱300处于最小长度时的结构形状匹配,在收纳时,将支撑柱300的一端伸入卡槽的开口,并推动支撑柱300,使得支撑柱300到达卡槽内部。卡槽与支撑柱300之间可通过卡扣连接,或者,在卡槽的开口处设置有盖板,当将支撑柱300放置到卡槽中后,盖合盖板,从而防止支撑柱300从卡槽内掉落。
或者,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卡槽的开口朝下,卡槽的长度与支撑柱300的最短长度相等。在收纳时,将支撑柱300的侧面与卡槽的开口对准,然后将支撑柱300推入卡槽中。在卡槽的边缘可设置有弹性延伸边,弹性延伸边位于卡槽的开口的两端,两个弹性延伸边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该间隙略小于支撑柱300的直径,在将支撑柱300放入卡槽的过程中,支撑柱300挤压弹性延伸边,使得两个弹性延伸边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使得支撑柱300进入卡槽内侧。当支撑柱300进入卡槽内侧后,两个弹性延伸边回弹并最终回到初始位置,从而将卡槽包覆于卡槽内侧。
在配重板430上可设置有一个或者多个配重块,当设置有多个配重块时,多个配重块在配重板430上可以并排设置,也可以摞列层叠设置。可根据吸尘器充电架的其他结构的重心位置调整配重块的数量及配重块在配重板430上的安装位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配重板430上设置有多个配重块装配槽,至少部分配重块装配槽内装设有配重块。也就是说,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充电机构的重心偏移状况来调整配重块的数量及放置位置。
举例来说,当使用电池仓200为备用电池充电时,在电池仓200内放置有备用电池,因此电池仓200一侧的重量增加,充电结构支架的整体中心向电池仓200一侧偏移,此时可在背离电池仓200一侧的区域放置更多配重块,以使得充电结构支架的稳定性更强。
当将配重块放置与配重板430上时,配重块的部分区域伸出配重板430上的配重块装配槽,上壳体410的底部和下壳体420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配重块容置腔。配重块伸出配重块装配槽的区域,伸入配重块容置腔内。
主机充电部100和/或电池仓200的背板上设置有装配孔130。
如此设置,可以将充电机构与支撑架配合使用,此时将充电机构与支撑架连接,通过支撑架支撑充电机构,以使得主机支撑座的高度与吸尘器的主机高度相匹配;或者,可将充电机构与支撑架分离,通过主机充电部100和/或电池仓200的装配孔130将充电机构固定到其他结构上,例如墙体或者柜子等结构,通过调整充电机构的安装高度来使得主机支撑座所在高度与吸尘器的主机高度相匹配。使用者可根据使用环境或者其他个性化需求来选择是否使用支撑架支撑充电机构。
根据充电机构的重量及尺寸选择装配孔130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数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装配孔130安装于主机充电部100的背板上,装配孔13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装配孔130在主机充电部100的背板上间隔分布。
在充电机构中,装配孔130设置于主机充电部100的背板上,具体地,在主机充电部100的背板上设置有四个装配孔130,其中两个装配孔130位于主机充电部100的背板的上部区域,另外两个装配孔130位于主机充电部100的背板的下部区域。
对应地,在主机充电部100的内部,与装配孔130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固定套筒,用于与固定件连接,以通过固定件将主机充电部100固定到其他结构上。固定件可以为螺栓、销钉等结构。当固定件为螺栓时,固定套筒内壁设置有螺纹。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吸尘系统,包括吸尘器和充电结构支架,充电结构支架中的主机充电部用于为吸尘器的主机内的电池包充电,主机内的电池包与主机可拆卸连接,电池包可单独使用电池仓充电。主机可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备用电池包,备用电池包可使用电池仓进行充电。主机充电部与电池仓可同时进行充电操作,也可单独进行充电操作。
由于吸尘系统中具有实施例一提供的充电结构支架,因此可同时为吸尘器的主机和备用电池充电,也可分别用吸尘器的主机和备用电池充电,从而节省充电时间,在相同充电时间可将主机及备用电池内均充满电,或者在备用电池进行充电过程中仍可使用吸尘器,减少吸尘器等待充电的时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及用于为吸尘器充电的充电机构,
所述充电机构包括:用于为吸尘器的主机充电的主机充电部,以及用于为电池充电的电池仓;
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柱和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上壳体、配重板和下壳体,所述配重板安装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中空套筒,所述配重板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伸入所述中空套筒,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中空套筒之间形成限位凹槽,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区域插入所述限位凹槽,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区域与所述充电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套筒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限位凸起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孔,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顶面为倾斜面,所述上壳体的顶面的倾角与吸尘器的刷头的底面的倾角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顶面设置有容纳槽,所述配重板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伸缩套筒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朝向所述底座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朝下,所述卡槽的长度与所述支撑柱的最短长度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板上设置有多个配重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和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配重块容置腔。
10.一种吸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尘器和用于为所述吸尘器充电的、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结构支架。
CN201821036788.1U 2018-07-02 2018-07-02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Active CN208910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6788.1U CN208910059U (zh) 2018-07-02 2018-07-02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6788.1U CN208910059U (zh) 2018-07-02 2018-07-02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10059U true CN208910059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3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6788.1U Active CN208910059U (zh) 2018-07-02 2018-07-02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10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32327B (zh) 吸尘器充电杆
CN207768302U (zh) 吸尘器支架
CN209996200U (zh) 吸尘器的支撑装置和吸尘器单元
CN208598271U (zh) 充电吸尘器系统
WO2008035032A2 (en) A support device
CN108670122A (zh) 吸尘器充电装置及吸尘器充电设备
JP2015119879A (ja) 電気掃除装置
CN208299504U (zh)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CN208910059U (zh)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CN208299510U (zh) 吸尘器充电架及吸尘系统
CN208299505U (zh)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CN208299514U (zh) 吸尘器充电架及吸尘系统
CN208463954U (zh) 充电座以及吸尘器
CN208299502U (zh) 吸尘器充电机构及吸尘器充电设备
CN108695944A (zh) 吸尘器充电设备及吸尘系统
CN108695947A (zh) 吸尘器充电设备及吸尘系统
CN208299503U (zh) 吸尘器充电设备及吸尘系统
CN208489675U (zh) 吸尘器充电设备及吸尘系统
CN208299509U (zh) 吸尘器充电架及吸尘系统
CN208299508U (zh) 吸尘器充电设备及吸尘系统
CN208299511U (zh) 吸尘器充电设备及吸尘系统
CN208299506U (zh) 充电结构支架及吸尘系统
CN108599336A (zh) 吸尘器充电架及吸尘系统
CN108599337A (zh) 吸尘器充电机构及吸尘器充电设备
CN110353559A (zh)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的充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605, 6th floor, building 1, yard a, Guanghua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6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og vacuum cleaner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01 6, 1 building, 169 Beiyuan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PUPPY ELECTRONIC APPLIANCES INTERNET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