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8877U -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8877U
CN208908877U CN201821022705.3U CN201821022705U CN208908877U CN 208908877 U CN208908877 U CN 208908877U CN 201821022705 U CN201821022705 U CN 201821022705U CN 208908877 U CN208908877 U CN 208908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preformed hole
shank
slab
anchor sla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2270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洁群
刘金龙
王多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Hefei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College filed Critical Hefei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182102270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8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8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88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包括锚板、导向板、锚柄;锚板的中部开设有套孔;导向板呈三角形形状,导向板焊接于锚板的下部并向一侧倾斜;锚柄横截面与套孔的形状相互匹配,锚柄的一端焊接有端板,锚柄的另一端设置有锚眼,锚柄上均匀间距的设置有多对预留孔;组装时,基于套孔把各锚板套住锚柄,并使各锚板位于各对预留孔的中间,用固定棒插入各预留孔中并进行固定,使各锚板被固定棒限制在锚柄上的固定位置上。本技术所提拖曳锚由锚板与锚柄组装而成,锚板与锚柄本质上相互分离,可根据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锚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灵活多变,能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网箱锚泊需要,使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水网箱的锚泊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背景技术
拖曳锚的形态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老式低效率锚,第二阶段是高承载力锚,第三阶段是法向承力锚。现阶段所提到的新型拖曳锚,通常指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Anchor,VLA),属于大型拖曳嵌入式板锚。法向承力锚不仅能承受水平和竖直荷载,而且具有较高的抗拔承载力,其承载力可以达到锚自身重量的 100 倍以上,同时具有重量轻、材料省、易操作、易存储、可回收和重复使用等诸多优点,与目前新型深水绷紧索系泊方式配合,在深水条件下的优势非常明显。
现有的新型拖曳锚主要用于系泊深水中漂浮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故其质量和体积较大。若把诸如法向承力锚之类的拖曳锚用于海水网箱的锚泊,其质量和体积显得过大,成本也相对过高,难以推广运用。目前我国海上养殖区主要集中在15 m等深线以内的浅湾内,而超过20 m水深的海域利用率尚不足1%,因此,大力发展20 m水深以上的深水网箱养殖,是解决我国食品供给保障的新途径之一。但现有的法向承力锚通常用于数百米甚至上千米水深的海域,若用于系泊20 m~50m水深的网箱,显然不宜直接搬用,需进行一定的改进。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拖曳锚,使其满足20m~50m水深网箱的锚泊需要,质量相对较小,安装成本相对较低,抗拔承载力能满足海水网箱的系泊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锚板与锚柄相互分离,可按需选择一定数量的锚板组装在锚柄上,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从而可根据锚泊力的大小选择相应锚板的数量,满足深水网箱的锚泊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柄,锚柄一端设有锚眼,锚柄另一端连接有端板,锚柄上设有多对预留孔对,多对预留孔对沿锚柄延伸方向等间距均匀排布,每对预留孔对分别由两个预留孔构成,其中至少有一对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之间的锚柄上套接有锚板,锚板的一侧侧边向锚眼一侧倾斜连接有导向板,若锚板有多个则导向板连接于各个锚板相同方向一侧侧边,锚板对应的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分别插入有固定棒,由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插入的固定棒限位锚板,并基于预留孔对的数量实现锚板数量可调。
所述的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每对预留孔对由两个沿锚柄延伸方向对称分布的两预留孔构成,预留孔分别垂直贯通锚柄,固定棒同轴插入预留孔中并穿过预留孔,所述锚板通过中心套孔套接在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之间的锚柄上,锚板套孔的形状与锚柄的垂直于锚柄中心轴向的截面形状一致,套孔孔洞尺寸略大于锚柄的截面面积。
所述的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柄上靠近端板位置还设有一个单独的预留孔,该预留孔与端板之间的锚柄上亦可套接有锚板,且端板紧贴该锚板远离锚眼的一侧板面,由插入单独的预留孔的固定棒和端板共同限位固定锚板。
所述的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成型为一个或多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朝向锚眼一侧。
所述的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与锚板的夹角不小于135°,若锚板有多个则各个导向板与锚板的夹角大小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传统拖曳锚设置一块锚板,且锚板与锚柄固定相连。本技术所提拖曳锚由锚板与锚柄组装而成,锚板与锚柄本质上相互分离,可根据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锚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灵活多变,能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网箱锚泊需要,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的锚板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的锚板主视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的锚板右视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的锚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采用两个锚板的三维结构图1。
图6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采用两个锚板的三维结构图2。
图7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采用两个锚板的主视图。
图8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在重力作用下接触海床示意图。
图9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在拉力作用下逐渐贯入海床示意图。
图10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施工结束后与网箱连接示意图。
图11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采用三个锚板的三维结构图。
图12 为本实用新型所提拖曳锚采用四个锚板的三维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1、锚板;2、导向板;3、套孔;4、锚柄;5、端板;6、预留孔;7、锚眼;8、固定棒;9、锚链;10、网箱;A、海平面;B、海床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12所示,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包括锚柄4,锚柄4一端设有锚眼7,锚柄4另一端连接有端板5,锚柄4上设有多对预留孔对,多对预留孔对沿锚柄4延伸方向等间距均匀排布,每对预留孔对分别由两个预留孔6构成,其中至少有一对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之间的锚柄上套接有锚板1,锚板1的一侧侧边向锚眼7一侧倾斜连接有导向板2,若锚板1有多个则导向板2连接于各个锚板1相同方向一侧侧边,锚板1对应的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6分别插入有固定棒8,由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6插入的固定棒8限位锚板1,并基于预留孔对的数量实现锚板1数量可调。
每对预留孔对由两个沿锚柄4延伸方向对称分布的两预留孔6构成,预留孔6分别垂直贯通锚柄4,固定棒8同轴插入预留孔6中并穿过预留孔6,锚板1通过中心套孔3套接在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6之间的锚柄4上,锚板1套孔3的形状与锚柄4的垂直于锚柄4中心轴向的截面形状一致,套孔3孔洞尺寸略大于锚柄4的截面面积。
锚柄4上靠近端板位置还设有一个单独的预留孔,该预留孔与端板5之间的锚柄上亦可套接有锚板,且端板5紧贴该锚板远离锚眼7的一侧板面,由插入单独的预留孔的固定棒和端板5共同限位固定锚板。
导向板2成型为一个或多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朝向锚眼7一侧。
导向板2与锚板1的夹角不小于135°,若锚板1有多个则各个导向板2与锚板1的夹角大小相同。
本实用新型包括锚板1、导向板2、锚柄4;所述的锚板1的中部开设有套孔3;所述的导向板2呈三角形形状,导向板2焊接于锚板1的下部并向一侧倾斜;所述的锚柄4横截面与套孔3的形状相互匹配,锚柄4的一端焊接有端板5,锚柄4的另一端设置有锚眼7,锚柄4上均匀间距的设置有多对预留孔6;组装时,基于套孔3把各锚板1套住锚柄4,并使各锚板1位于各对预留孔6的中间,用固定棒8插入各预留孔6中并进行固定,使各锚板1被固定棒8限制在锚柄4上的固定位置上。
上述提及的“下部”、“一侧”等方位词,是基于所提拖曳锚施工时的姿态来确定的。施工时所提拖曳锚平稳的接触海床,如图8所示。在此姿态下,来确定各方位词的具体指向,说明书中其它地方所提的方位词也按此姿态推定得到。上述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导向板2与锚板1焊接后,导向板2的三角形尖端倾斜的指向同一侧下方,导向板2与锚板1的锐角夹角不大于45°。图1与图2中较好的体现导向板2焊接于锚板1的下部并向一侧倾斜,该倾斜的角度不大于45°,即导向板2与锚板1两平面的锐角夹角不大于45°。
锚柄4的横截面形状与套孔3的孔洞形状完全相同,锚柄4的横截面尺寸略小于套孔3的孔洞尺寸,便于基于套孔3把锚板1套入锚柄4上,如图3与图4所示。套孔3的形状不一定是矩形,可以是其它对称结构的异形形状。套孔3的形状应有利于维持锚板1在锚柄4上的稳定性与刚度。图3给出了套孔3的一种形状,当然还可以选择其它形状。
锚板1组装在锚柄4上时,所有锚板1上的导向板2应向锚眼7一侧倾斜,如图5与图6所示。可根据需要设置锚柄4的长度与预留孔6的数量,使拖曳锚上锚板1的数量可调节变化。图5给出了设置两块锚板1的情况,图11给出了设置三块锚板1的情况,图12给出了设置四块锚板1的情况。本技术所提的“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即指锚板的数量不固定,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数量的锚板数量。
所提拖曳锚的施工方法如下:先把各锚板1组装在锚柄4上,锚链9的一端系部在锚眼7上,使用辅助措施使拖曳锚平稳的接触海床,如图8所示;在锚链9拉力的作用下,拖曳锚逐渐贯入海床,如图9所示;当锚链拉力达到预定值时,停止张拉锚链,把锚链的另一端系泊在网箱10上,施工结束。
传统拖曳锚设置一块锚板,且锚板与锚柄固定相连。本技术所提拖曳锚由锚板与锚柄组装而成,锚板与锚柄本质上相互分离,可根据需要组装不同数量的锚板,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灵活多变,能满足不同情况下的网箱锚泊需要,使用范围广。
附图中仅展示了拖曳锚的锚板与锚柄的部分形状及部分连接方式的情况,按照所提思路,可以改变锚板、锚柄的形状与连接方式,形成其他相关类型的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均属于本技术的等效修改与变更,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包括锚柄,锚柄一端设有锚眼,锚柄另一端连接有端板,锚柄上设有多对预留孔对,多对预留孔对沿锚柄延伸方向等间距均匀排布,每对预留孔对分别由两个预留孔构成,其中至少有一对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之间的锚柄上套接有锚板,锚板的一侧侧边向锚眼一侧倾斜连接有导向板,若锚板有多个则导向板连接于各个锚板相同方向一侧侧边,锚板对应的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分别插入有固定棒,由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插入的固定棒限位锚板,并基于预留孔对的数量实现锚板数量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每对预留孔对由两个沿锚柄延伸方向对称分布的两预留孔构成,预留孔分别垂直贯通锚柄,固定棒同轴插入预留孔中并穿过预留孔,所述锚板通过中心套孔套接在预留孔对中两预留孔之间的锚柄上,锚板套孔的形状与锚柄的垂直于锚柄中心轴向的截面形状一致,套孔孔洞尺寸略大于锚柄的截面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柄上靠近端板位置还设有一个单独的预留孔,该预留孔与端板之间的锚柄上亦可套接有锚板,且端板紧贴该锚板远离锚眼的一侧板面,由插入单独的预留孔的固定棒和端板共同限位固定锚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成型为一个或多个三角形,三角形的尖端朝向锚眼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与锚板的夹角不小于135°,若锚板有多个则各个导向板与锚板的夹角大小相同。
CN201821022705.3U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08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2705.3U CN208908877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22705.3U CN208908877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8877U true CN208908877U (zh) 2019-05-31

Family

ID=66693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2270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908877U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8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381B (zh) 具有单点锚泊系统的深水网箱
CN107135998A (zh) 一种浮笼式深海网箱
CN204244938U (zh) 拖网
CN104604768A (zh) 具有动力缓冲功能的网箱系泊锚腿
CN108725701A (zh) 一种锚身可分离的鱼雷锚
CN106332825A (zh) 一种改良的深水网箱主框架
CN204426351U (zh) 具有动力缓冲功能的网箱系泊锚腿
CN208908877U (zh)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CN101637138A (zh) 一种深水网箱网衣系统抗流变形的装置与控制方法
CN205567471U (zh) 一种凹型湾口和峡湾悬索式拦网设施
CN208387640U (zh) 一种具有多个锚板的深水网箱拖曳锚
CN201563489U (zh) 动态固泊网箱
CN108668973A (zh) 一种锚板数量可调节变化的拖曳锚
CN108925480A (zh) 一种带配重体的鱼雷锚及其施工方法
CN104542370A (zh) 一种单点锚泊式鲆鲽鱼类养殖网箱
CN209135135U (zh) 一种锚柄可发生移动的深水网箱拖曳锚及其施工辅助装置
CN103270984A (zh) 网箱锚固系统
CN207597342U (zh) 自稳性透空式挡浪装置
CN205409135U (zh) 固定网箱用拼装式水泥墩锚系统
CN109089983A (zh) 用于养殖生蚝的装置
CN108849671A (zh) 一种具有多个锚板的深水网箱拖曳锚
CN104429892B (zh) 一种人工构建的礁体
CN208739908U (zh) 一种带配重体的鱼雷锚
CN203279652U (zh) 网箱锚固系统
CN201830753U (zh) 人造海洋涌升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Termination date: 2020062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