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5172U - 一种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5172U
CN208905172U CN201821807904.5U CN201821807904U CN208905172U CN 208905172 U CN208905172 U CN 208905172U CN 201821807904 U CN201821807904 U CN 201821807904U CN 208905172 U CN208905172 U CN 208905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ricular concha
component
rotary shaft
interface
strok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079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泽凤
郭家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XUNFE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XUNFE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XUNFE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XUNFEI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8079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5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5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5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第一耳壳组件、第二耳壳组件和麦克风受话器,其中,第一耳壳组件和第二耳壳组件上均设置有与麦克风受话器连接的接口,分别是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同时,第一耳壳组件和第二耳壳组件内均设置有语音处理电路,用于对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由此可见,该头戴式耳机的左右两个耳壳组件上均设置有能够连接麦克风受话器的接口,且两个耳壳组件内均设置有处理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的处理电路,从而实现麦克风受话器的位置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两个耳壳组件间进行更换,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用户佩戴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的扬声单元的尺寸比较大,更容易获得爆满自然的音效,同时,隔音效果也非常好能够使聆听者获得更加安静的聆听体验。基于上述的优点,头戴式耳机应用于很多场景中,例如,休闲娱乐、接打电话等等。
有些头戴式耳机具有麦克风受话器,即可以利用该麦克风受话器采集佩戴者的语音信号并发送,例如,利用此类耳机进行语音通信等。但是,目前的具有麦克风受话器的头戴式耳机上设置的麦克风受话器的位置不可更换,无法满足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以解决现有的头戴式耳机的麦克风受话器位置不可更换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第一耳壳组件、第二耳壳组件、和麦克风受话器;
所述第一耳壳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麦克风受话器连接的第一接口,且所述第一耳壳组件内设置有与该第一接口连接的用于对所述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一语音处理电路;
所述第二耳壳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麦克风受话器连接的第二接口,且所述第二耳壳组件内设置有与该第二接口连接的用于对所述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二语音处理电路。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麦克风受话器上设置有电连接插座,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内均设置有与所述电连接插座适配的电连接插头。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连接插头为微距形连接器插头;所述电连接插座为微距形连接器插座。
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麦克风受话器还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第一耳壳组件或所述第二耳壳组件紧固。
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与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相适配的底盖,且该底盖固定在未连接所述麦克风受话器的接口上。
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
所述第一耳壳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且该第一耳壳组件以第一横向轴线转动,该第一横向轴线为该头戴式耳机处于被佩戴姿态时平行于水平面的直线;
所述第二耳壳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且该第二耳壳组件以第二横向轴线转动,该第二横向轴线与所述第一横向轴线相互平行。
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耳壳组件与所述第二耳壳组件之间通过头带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与所述头带组件的一端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且该第一支架组件以第一纵向轴线转动,该第一纵向轴线为该头戴式耳机处于被佩戴姿态时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
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与所述头带组件的另一端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且该第二支架组件以第二纵向轴线转动,该第二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一纵向轴线相互平行。
在本申请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上与所述头带组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头带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第一旋转轴相适配的第一轴孔,且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凸块,该第一凸块与该第一限位块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旋转轴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旋转;
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与所述头带组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头带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第二旋转轴相适配的第二轴孔,且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且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与该第二限位块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旋转。
在本申请再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头带组件包括头带组件主体、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和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其中,所述头带组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装配的第一行程臂,所述头带组件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装配的第二行程臂;
该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行程臂上盖卡扣和第一行程臂下盖卡扣;所述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行程臂上盖卡扣和第二行程臂下盖卡扣;
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
所述第一行程臂上盖卡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适配的第一卡孔,且所述第二行程臂上盖卡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适配的第二卡孔;
所述第一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行程臂下盖卡扣上,所述第二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行程臂下盖卡扣上。
在本申请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上与所述第一耳壳组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耳壳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第三旋转轴相适配的第三轴孔;
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与所述第二耳壳组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二耳壳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第四旋转轴相适配的第四轴孔。
本申请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包括第一耳壳组件、第二耳壳组件和麦克风受话器,其中,第一耳壳组件和第二耳壳组件上均设置有与麦克风受话器连接的接口,分别是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同时,第一耳壳组件和第二耳壳组件内均设置有语音处理电路,用于对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由此可见,该头戴式耳机的左右两个耳壳组件上均设置有能够连接麦克风受话器的接口,且两个耳壳组件内均设置有处理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的处理电路,从而实现麦克风受话器的位置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两个耳壳组件间进行更换,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用户佩戴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程臂组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头戴式耳机包括:头带组件1、第一耳壳组件2、第二耳壳组件3和麦克风受话器4。
头带组件1连接第一耳壳组件2和第二耳壳组件3,构成头戴式耳机的主体部分。
第一耳壳组件2的外壳上设置有与麦克风受话器4连接的第一接口21,且第一耳壳组件2内部设置有与该第一接口21的第一语音处理电路,该第一语音处理电路用于将该麦克风受话器4采集的语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对该电信号进行后续处理。
同理,第二耳壳组件3的外壳上设置有与麦克风受话器4连接的第二接口22,第二耳壳组件3内部设置有第二语音处理电路,该第二语音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与所述第一语音处理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将麦克风受话器4固定在第一耳壳组件2的接口上,也可以将麦克风受话器4固定在第二耳壳组件3的接口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麦克风受话器4与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可以通过插座插头方式连接固定。例如,麦克风受话器4上设置有电连接插座,相应的,第一接口及第二接口内设置有电连接插头。
其中,该电连接插座可以采用微距形连接器插座,该电连接插头可以采用微距形连接器插头。微距形连接器内部采用联扣方式,确保其具有防振动和防撞击功能,进而确保了麦克风受话器的电连接牢固可靠。
为了防止麦克风受话器4脱落,还可以使用紧固螺钉将该麦克风受话器4固定在耳壳组件上,例如,可以采用松不脱紧固螺钉进行紧固。
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该头戴式耳机上未连接麦克风受话器4的接口上还可以设置有底盖5,以对该接口进行外观填充,使耳机的整体外观更美观。
当需要将麦克风受话器4从一个耳壳更换至另一耳壳时,松开紧固螺钉拔下麦克风受话器4,并插入另一个耳壳的接口中,然后拧紧该耳壳侧的紧固螺钉。此外,将底盖5固定在未安装麦克风受话器4的接口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包括第一耳壳组件、第二耳壳组件和麦克风受话器,其中,第一耳壳组件和第二耳壳组件上均设置有与麦克风受话器连接的接口,分别是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同时,第一耳壳组件和第二耳壳组件内均设置有语音处理电路,用于对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由此可见,该头戴式耳机的左右两个耳壳组件上均设置有能够连接麦克风受话器的接口,且两个耳壳组件内均设置有处理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的处理电路,从而实现麦克风受话器的位置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两个耳壳组件间进行更换,使用灵活、方便,提高了用户佩戴体验。而且,麦克风受话器与耳壳组件之间通过微距形连接器连接,使得该麦克风受话器与耳壳组件的连接牢固可靠,因此,提高了该耳机的防撞和防振动特性。
请参见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耳机两个耳壳组件分别通过第一支架组件6、第二支架组件7连接头带组件1。
第一耳壳组件2与第一支架组件6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使得该第一耳壳组件2能够以第一横向轴线转动;其中,该第一横向轴线是该头戴式耳机处于被佩戴姿态时平行于水平面的直线;
相应的,第二耳壳组件3与第二支架组件7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使得该第二耳壳组件3以第二横向轴线转动,其中,该第二横向轴线与第一横向轴线平行。其中,第一横向轴线和第二横向轴线是垂直于纸面的直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组件与耳壳组件之间通过旋转轴和轴孔的方式连接,从而保证耳壳组件能够绕横向轴线旋转。
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组件6和第二支架组件7均为Y型,包括两个分叉端和一个分叉汇合端。
其中,第二支架组件7的两个分叉端上均设置有第四旋转轴720,同时,第二耳壳组件3上设置有第四轴孔310。第四旋转轴720和第四轴孔310配合作用使得第二耳壳组件3能够绕第二横向轴线C旋转。
同理,第一支架组件上设置有两个第三旋转轴,同时,第一耳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三轴孔。第三旋转轴和第三轴孔配合作用使得第一耳壳组件能够绕第一横向轴线旋转,该第一横向轴线与轴线C平行。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头带组件1的一端与第一支架组件6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以使第一支架组件6以第一纵向轴线A线转动。而且,第一支架组件6绕第一纵向轴线旋转时,带动第一耳壳组件2一起旋转,实现第一耳壳组件2绕第一纵向轴线旋转。
相应的,第二支架组件7与头带组件1的另一端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使得第二支架组件7能够以第二纵向轴线B转动,且A和B平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架组件与头带组件之间通过旋转轴和轴孔的方式连接,从而保证耳壳组件能够绕纵向轴线旋转。旋转轴和轴孔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且能够满足旋转需求。
如图4所示,第一支架组件6与头带组件1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610,相应的,头带组件1上设置有第一轴孔110。第一旋转轴610配入第一轴孔110后,使得第一支架组件6绕纵向旋转轴旋转。
同理,第二支架组件与头带组件1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旋转轴,头带组件1设置有第二轴孔,第二旋转轴与第二轴孔相配合,使得第二支架组件能够绕第二纵向旋转轴旋转。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头带组件设置有伸缩式的行程臂,可以调节头带组件的长度,以满足头部纵向长度不同的用户的需求。
如图4所示,头带组件1包括头带组件主体13,以及设置在头带组件主体13两端的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
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行程臂下盖卡扣11和第一行程臂上盖卡扣12。其中,第一轴孔110设置在第一行程臂下盖卡扣11上。
头带组件主体1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行程臂131,该第一行程臂131安装在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内部。第一行程臂下盖卡扣11和第一行程臂上盖卡扣12上均设置有与第一行程臂131相适配的组装结构,使得该第一行程臂131能够在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内伸缩移动。
此外,如图4所示,第一旋转轴61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611,该第一定位槽611的直径小于第一旋转轴的直径;同时,第一行程臂上盖卡扣12上设置有第一卡孔121。将第一定位槽611扣入第一卡孔121内以使支架组件不易脱落。
同理,头带组件主体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行程臂,该第二行程臂设置在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内。而且,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行程臂上盖卡扣和第二行程臂下盖卡扣;第二行程臂上盖卡扣上设置有第二轴孔。
同理,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同时,第二行程臂上盖卡扣上设置有第二卡孔,将第二定位槽扣入第二卡孔内保证以使支架组件不易脱落。
此外,行程臂等受力部件可以选用镁铝合金和玻纤增强型塑料,例如,ABS+GF30%,以增强受力部件的强度,减轻耳机的整体重量。
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轴孔110的内部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11,同时,第一旋转轴610上设置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一限位块111配合作用使得耳壳组件绕纵向轴线的旋转角度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如,-10°~90°),例如,绕纵向轴线逆时针旋转时角度为负,绕纵向轴线顺时针旋转时角度为正。
其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旋转角度需求确定第一凸块和第一限位块相对位置。
同理,第二轴孔的内壁上也可以设置有限位块,同时,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凸块,使得另一个耳壳组件绕纵向轴线旋转时限定在预设角度范围内。
此外,耳壳组件包括耳壳、耳盖和耳罩,耳壳采用一次成型耳壳,耳盖采用碳纤维材质,从而减轻耳机的整体重量,提高耳机的强度。耳罩和头带组件可以采用皮革材质,例如,蛋白皮材质,并填充低密度惰性海绵,以提高耳机的佩戴舒适度,以及降低噪音。
本实施例提供的头戴式耳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麦克风受话器的位置,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耳壳在横向、纵向的角度,以使耳壳组件与脸部更贴合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夹力,用户佩戴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耳壳组件、第二耳壳组件、和麦克风受话器;
所述第一耳壳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麦克风受话器连接的第一接口,且所述第一耳壳组件内设置有与该第一接口连接的用于对所述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一语音处理电路;
所述第二耳壳组件的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麦克风受话器连接的第二接口,且所述第二耳壳组件内设置有与该第二接口连接的用于对所述麦克风受话器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的第二语音处理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受话器上设置有电连接插座,所述第一接口及所述第二接口内均设置有与所述电连接插座适配的电连接插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插头为微距形连接器插头;所述电连接插座为微距形连接器插座。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受话器还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第一耳壳组件或所述第二耳壳组件紧固。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第一接口或第二接口相适配的底盖,且该底盖固定在未连接所述麦克风受话器的接口上。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组件和第二支架组件;
所述第一耳壳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且该第一耳壳组件以第一横向轴线转动,该第一横向轴线为该头戴式耳机处于被佩戴姿态时平行于水平面的直线;
所述第二耳壳组件与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且该第二耳壳组件以第二横向轴线转动,该第二横向轴线与所述第一横向轴线相互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壳组件与所述第二耳壳组件之间通过头带组件连接;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与所述头带组件的一端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且该第一支架组件以第一纵向轴线转动,该第一纵向轴线为该头戴式耳机处于被佩戴姿态时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
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与所述头带组件的另一端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且该第二支架组件以第二纵向轴线转动,该第二纵向轴线与所述第一纵向轴线相互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上与所述头带组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头带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第一旋转轴相适配的第一轴孔,且所述第一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且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凸块,该第一凸块与该第一限位块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旋转轴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旋转;
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与所述头带组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头带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第二旋转轴相适配的第二轴孔,且所述第二轴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块,且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凸块,该第二凸块与该第二限位块相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旋转轴在所述预设角度范围内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带组件包括头带组件主体、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和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其中,所述头带组件主体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装配的第一行程臂,所述头带组件主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装配的第二行程臂;
该第一行程臂组装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行程臂上盖卡扣和第一行程臂下盖卡扣;所述第二行程臂组装机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行程臂上盖卡扣和第二行程臂下盖卡扣;
所述第一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
所述第一行程臂上盖卡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槽相适配的第一卡孔,且所述第二行程臂上盖卡扣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适配的第二卡孔;
所述第一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行程臂下盖卡扣上,所述第二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行程臂下盖卡扣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架组件上与所述第一耳壳组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旋转轴,所述第一耳壳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第三旋转轴相适配的第三轴孔;
所述第二支架组件上与所述第二耳壳组件连接的位置处设置有第四旋转轴,所述第二耳壳组件上设置有与该第四旋转轴相适配的第四轴孔。
CN201821807904.5U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08905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7904.5U CN208905172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07904.5U CN208905172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5172U true CN208905172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77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07904.5U Active CN208905172U (zh) 2018-11-02 2018-11-02 一种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5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2573A (zh) 架载或耳载式消噪头戴送受话机组
CN212211366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04425580U (zh) 一种耳机
CN215818549U (zh) 可旋转开放式tws耳机
CN208905172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10958775U (zh) 具有灯光效果的头戴式立体声游戏耳机
CN208905170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112533101B (zh) 一种耳机
CN211152163U (zh) 具有悬浮式头带的耳机
CN210694325U (zh) 一种耳机套件
CN204993771U (zh) 一种可转动的入耳式耳机
CN209283429U (zh) 一种骨传导耳机
CN206686341U (zh) 一种耳塞式耳机结构
CN110213687A (zh) 蓝牙耳机及耳塞
CN113099339A (zh) 耳廓夹持结构、骨传导听音装置和听音方法
CN211959483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
CN205657839U (zh) 低噪音骨传导助听器
CN210629793U (zh) 一种头戴式蓝牙耳机
CN205337776U (zh) 耳机可调式自行车头盔
CN113840197B (zh) 一种口罩麦克风
CN106954116B (zh) 一种颈戴式耳机
CN204425578U (zh) 一种耳机
CN220732983U (zh) 一种耳挂式无线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套装
CN216434539U (zh)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216357252U (zh) 一种调节灵活的头戴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