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4259U - 转换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转换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904259U CN208904259U CN201821520470.0U CN201821520470U CN208904259U CN 208904259 U CN208904259 U CN 208904259U CN 201821520470 U CN201821520470 U CN 201821520470U CN 208904259 U CN208904259 U CN 20890425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ing rod
- shell
- upper cover
- contact plate
- flexible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换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外壳上的多个转接件;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外壳内的引线组件,连接器外壳一端设置第一端子槽,转接件一端与接触器电连,引线组件一端与接触器的线圈端子电连,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端子槽内与外部电路电连;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连接器,在转换连接器与接触器配合时,通过引线组件将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引伸至转换连接器一端,便于线圈端子的接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换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转换连接器作为中间模块,用于将起动器(或热继电器)与接触器组合安装,与常见的通过导线连接相比,具有连接更可靠、整体性强、美观和安装空间小等特点。
现有的转换连接器与接触器、起动器(或热继电器)配合时,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转换连接器与接触器配合时,会遮挡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导致接触器的线圈端子无法接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部分接触器将其线圈端子的位置移至接触器顶部,但是一则改装的成本较高,二来线圈端子位于接触器顶部不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2.现有转换连接器缺少外接导线的收纳结构,导致外接导线凌乱,既不利于使用者使用,也不利于用电安全。
3.现有转换连接器为充分考虑气流通道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当转换连接器与起动器配合时,起动器需要承载主回路电流,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再者起动器在断开短路电流时,也会产生高气压、高温度的电弧气体,热量和/或电弧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则会造成注入起动器损坏、起动器绝缘性降低、内部电路短路、爆炸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转换连接器,在转换连接器与接触器配合时,通过引线组件将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引伸至转换连接器一端,便于线圈端子的接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转换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2A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A上的多个转接件2223;
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A内的引线组件24,连接器外壳2A一端设置第一端子槽206,转接件2223一端与接触器3电连,引线组件24一端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与外部电路电连。
优选的,所述引线组件24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杆241、软导线242以及第一端子243,第一端子243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连接杆241的自由端穿过连接器外壳2A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外壳2A包括壳体20以及与壳体20配合的盖21,连接杆241为Z字形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杆第一端2410、连接杆中间部2411以及连接杆第二端2412,连接杆第一端2410插装在盖21上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连接杆第二端2412固定设置在壳体20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20包括与引线组件24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连杆限位槽2030、连杆限位孔2040以及软导线限位槽2050,连接杆中间部2411卡置在连杆限位槽2030内,连接杆第二端2412插装在连杆限位孔2040内,软导线242设置在软导线限位槽2050内;
所述盖21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压筋2100和第二压筋2101,第一压筋2100与软导线限位槽2050配合防止软导线242从软导线限位槽2050内脱出,第二压筋2101与连杆限位槽2030配合防止连接杆中间部2411从连杆限位槽2030内脱出,盖21还包括连杆插孔211,连接杆第一端2410插装在连杆插孔211中。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243包括与软导线242相连的接触板2430、与接触板2430配合的压板2431以及与接触板2430螺纹连接的接线螺钉2432,接触板2430的两端均设有接触板尖角24300,第一端子243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接触板尖角24300刺入第一端子槽206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243包括与软导线242相连的接触板2430、与接触板2430配合的压板2431以及与接触板2430螺纹连接的接线螺钉2432,接触板2430的两端均设有接触板尖角24300,所述第一端子槽206一对内壁上各设有一个接触板卡槽2060,接触板2430的两端分别卡置在两个接触板卡槽2060内,且接触板尖角24300刺入接触板卡槽2060的内壁。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2223的另一端与起动器或热继电器电连;
所述连接器外壳2A的壳体20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钩201和第二挂钩202,接触器设有第二卡槽35,起动器或热继电器设有第一卡槽13,第一挂钩201与第一卡槽13限位配合,第二挂钩202与第二卡槽35限位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外壳2A上部设有用于收纳外接软导线的走线通孔 207,走线通孔207一侧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进线开口,进线开口包括弧形开口段2070,进线开口的宽度L0<外接软导线的外径,布线时,外接软导线由进线开口进入走线通孔207内,或外接软导线从走线通孔207一端穿入走线通孔207内。
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外壳2A一侧与接触器3配合,另一侧与起动器1 配合,起动器1一侧设置多个排弧凹槽10,每个排弧凹槽10的底面上设有多个电弧喷口11,相邻两个排弧凹槽10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2,转换器外壳2的与起动器1配合的一侧设置多个气流通道2080,相邻两个气流通道208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2082,第一隔板2082与第一限位凹槽12插接配合,每个排弧凹槽10与一个气流通道2080配合形成下端开口的排弧腔,多个排弧凹槽10与多个气流通道2080配合形成多个彼此独立的排弧腔。
优选的,所述壳体20包括壳体主体20A以及设置在壳体主体20A上端的壳体上盖209;
所述壳体主体20A上端设有两个第一端子槽206,两个第一端子槽206 之间设置分别与两个第一端子槽206相连的第一限位板206A,壳体主体20A 上端两侧均设有主体卡台2092A,壳体主体20A还包括壳体底板200,壳体底板200一侧并排间隔设有两组第一限位结构,两个第一端子槽206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结构上方且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结构配合,每组第一限位结构均由壳体底板200的下端向第一端子槽206延伸,壳体底板200 的另一侧下部并排间隔设有3个气流通道2080,相邻气流通道208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壳体底板200的另一侧上部设有3个间隔并排设置的转接件安装槽,相邻转接件安装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每个转接件安装槽上端均设置转接件插孔,转接件安装槽上方设有两个走线通孔207,两个走线通孔207分别位于壳体主体20A上部的两端,两个第一端子槽206设置在两个走线通孔207之间;
所述壳体上盖209包括上盖主板2093、上盖短臂2094、上盖卡手2092、上盖限位筋2091以及操作孔2090,两个上盖卡手2092分别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两端下侧,两个上盖限位筋2091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中部下侧,两个操作孔2090并排间隔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上且分别位于上盖限位筋 2091两侧,两个上盖短臂2094均与上盖主板2093的一侧边相连且位于上盖主板2093的两端,两个上盖卡手2092分别与两个主体卡台2092A限位配合,两个上盖限位筋2091分别卡置在第一限位板206A两侧。
优选的,所述盖21上部两端、盖21的下端分别与壳体20卡扣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连接器,其引线组件一端与接触器的线圈端子电连,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端子槽内与外部电路相连,引线组件将接触器的线圈端子引至转换连接器的顶部,便于接触器的线圈端子的接线,且使用者操作更加便利。此外,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配合,使引线组件被可靠的固定在连接器外壳内部,避免因引线组件移动或脱落,影响转换连接器的正常使用和发生内部电路短路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器分别与起动器、接触器配合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器、起动器和接触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器的连接器第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D-D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H-H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引线组件与壳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图8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图8的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引线组件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引线组件的第一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走线通孔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走线通孔的壳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起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器的连接器第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与连接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端子的接线板向下延伸并与连接杆相连;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子与连接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连接杆的连接杆中间部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端子的接线板相连;
图19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其连接器外壳的壳体由壳体主体和壳体上盖组成;
图20是本实用新型图19的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图20的M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壳体主体与壳体上盖之间的卡扣结构;
图22是本实用新型图19的C-C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上盖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4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上盖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25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上盖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26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上盖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27是本实用新型壳体与盖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8是本实用新型图27的D-D剖面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盖的上端两侧通过卡扣配合方式与壳体相连;
图29是本实用新型图27的E-E剖面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盖的下端与壳体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相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9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连接器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连接器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2A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外壳 2A上的多个转接件2223;
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A内的引线组件24,连接器外壳2A一端设置第一端子槽206,转接件2223一端与接触器3电连,引线组件24一端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与外部电路相连。
现有接触器,其线圈端子所处的位置,在接触器与转换连接器装配后会被遮挡,导致线圈端子无法接线,为使用者带来不便;虽然部分接触器为解决上述问题,将接触器的接线端子的位置移至接触器顶部,但是改装成本高,且不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
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器,其引线组件24一端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与外部电路相连,引线组件24将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引至转换连接器的顶部,便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的接线,且使用者操作更加便利。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转换连接器2作为中间模块,其右侧与接触器3配合且电连,其左侧与起动器1(或热继电器)配合且电连,其中,转换连接器2与接触器3配合的一侧为连接器第一侧,转换连接器2 与起动器1(或热继电器)配合的一侧为连接器第二侧。
如图3-5、8、13-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转换连接器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转换连接器2包括由壳体20和盖21构成的连接器外壳2A、设置在壳体2A上的3个转接件2223和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A内的2组引线组件 24。所述3个转接件2223沿转换连接器2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A的上部,每个转接件2223均包括转接件第一端22、转接件第二端23,转接件第一端22突出设置在连接器第一侧,与接触器3电连,转接件第二端23突出设置在连接器第二侧,与起动器1(或热继电器)电连。所述壳体20上端设置两个第一端子槽206,引线组件24的下端穿过盖21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上端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与外部电路电连。
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20包括壳体底板200,壳体底板200左侧与起动器1(或热继电器)配合,壳体底板200右侧与盖21相对配合,壳体底板 200左侧为底板外侧,壳体底板200右侧为底板内侧。如图8所示,所述壳体20的底板内侧并排设有2组第一限位结构,壳体20上端设有2个第一端子槽206。
优选的,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连杆限位槽2030、连杆限位孔2040以及软导线限位槽2050,连杆限位槽2030设置在连杆限位筋 203上端,连杆限位孔2040设置在连杆限位台204中部,软导线限位槽2050 由2根软导线挡筋205与壳体底板200组成,连杆限位筋203、连杆限位台 204和软导线挡筋205均由壳体底板200向盖21延伸,连杆限位筋203、连杆限位台204和软导线挡筋205由下而上依次排布在壳体底板200上。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端子槽206包括2个接触板卡槽2060,两个接触板卡槽2060对称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的一对内侧壁上。
优选的,如图3和5所示,所述第一端子槽206上方设置用于操作第一端子243的操作孔2090。
优选的,如图5所示,所述引线组件24包括由下而上依次相连的连接杆241、软导线242和第一端子243,连接杆241的自由端穿过盖21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第一端子243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软导线242也可以用硬质细导线代替。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241与软导线242、软导线242和第一端子243均通过焊接方式相连。
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连接杆241为Z字形结构,包括连接杆第一端2410、连接杆中间部2411和连接杆第二端2412,连接杆第一端2410 的自由端穿过盖21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连接杆第二端2412或连接杆中间部2411与软导线242相连。
优选的,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端子243包括与软导线242相连的接触板2430、与接触板2430配合的压板2431以及与接触板2430螺纹连接的接线螺钉2432。
优选的,所述接触板2430的两端均设有多个接触板尖角2430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243还包括与接触板2430折弯相连的接线板2433,接线板2433与软导线242相连。
优选的,所述接触板2430的两端与第一端子槽206的侧壁过盈配合。或者,接触板2430的两端与接触板卡槽2060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引线组件24还有一种实施例是,所述第一端子243直接与连接杆241相连,即使连接杆241的下端穿过盖21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上端与第一端子243相连。具体的,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端子243 的接线板2433向下延伸并与连接杆241相连。或者,如图18所示,所述连接杆241包括连接杆第一端2410以及与连接杆第一端2410相连的连接杆中间部2411,连接杆中间部2411向上延伸并与第一端子243的接线板 2433相连。此实施例有利于简化引线组件24的结构。
如图5所示,所述盖21的下端设有连杆插孔211,盖21左侧设有第二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压筋2100和至少一个第二压筋2101。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2223为Z字形结构,其包括转接件第一端22、转接件第二端23以及转接件连接部,转接件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转接件第一端22、转接件第二端23相连,转接件连接部与转接件安装槽的底壁(即壳体底板200)固定连接,转接件第二端23穿过转接件插孔、转接件支撑突出在连接器第一侧,转接件第一端22突出在连接器外壳2A的连接器第二侧。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2223为一硬质金属件。
优选的,所述转接件连接部通过螺钉与壳体底板200固定连接。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5-7、8-10,对所述引线组件24和连接器外壳 2A的装配关系进行说明。
所述连接杆241的连接杆第一端2410插装在连接杆插孔211内,连接杆中间部2411卡置在连杆限位槽2030内,连接杆第二端2412插入连杆限位孔2040内,壳体20的连杆限位筋203和盖21的第二压筋2101将连接杆中间部2411夹紧;所述软导线242设置在软导线限位槽2050内,盖21 的第一压筋2100与软导线挡筋205配合,将软导线242保持在软导线限位槽2050内;所述第一端子243的接触板2430的两端卡置在接触板卡槽2060 内,且接触板2430两侧的接触板尖角24300刺入接触板卡槽2060的内壁。上述配合关系,保证了引线组件24与连接器外壳2A装配的可靠性,避免引线组件24因错位或脱落影响转换连接器2使用,和/或发生内部电路短路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盖21与壳体20卡扣相连。
优选的,如图13和14所示,所述壳体20的上端还设有两个位于连接器的第一侧的走线通孔207,两个第一端子槽206位于两个走线通孔207之间,每个走线通孔207均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进线开口,进线开口包括弧形开口段2070,进线开口的宽度L0小于外接软导线的外径,布线时,外接软导线可由进线开口进入走线通孔207内,也可以由走线通孔207的一端穿入走线通孔207内,当外接软导线经由进线开口进入走线通孔207内时,外接软导线会发生一定形变和弯曲,外接软导线进入走线通孔207后,其形变恢复并且自然伸直,使外接软导线外径大于进线开口的宽度L0,使外接软导线不易从进线开口脱出,再者,弧形开口段2070也可以阻挡外接软导线从进线开口处脱出走线通孔207。
优选的,所述弧形开口段2070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当弧形开口段2070 是多个时,即使得进线开口成波浪形。当然,所述进线开口也可以是锯齿形结构。需要指出的是,当弧形开口段2070为多个时,会增加导线从进线开口进入走线通孔207的难度。
优选的,如图15所示,所述起动器1的右侧下部设有多个排弧凹槽10,每个排出凹槽10的底面上均设有多个电弧喷口11,相邻两个排弧凹槽10 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2,如图16所示,所述壳体20的壳体外侧下部设有多个气流通道2080,相邻两个气流通道208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每个气流通道2080与一个排弧凹槽10配合形成下端开口的排弧腔,多个气流通道2080与多个排弧凹槽10配合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排弧腔,使得起动器1 在断开短路电流时,产生的高气压、高温度的电弧气体可以顺畅排出,避免因电弧气体不能顺畅排出造成的内部短路和爆炸,同时避免不同排弧腔中的电弧气体接触发生相间短路。
优选的,如图16所示,所述气流通道2080上端设置气流挡板2081,气流挡板2081的宽度与排弧凹槽10的宽度匹配,转换连接器2与起动器1 配合时,气流挡板2081插入排弧凹槽10内,避免从起动器1内喷出的电弧气体向上移动使转接件2223之间发生相间短路,也避免电弧气体对转接件2223和/或起动器1的接线端子造成损害。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起动器1和转换连接器2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起动器1右侧下部并排设有3个排弧凹槽10,相邻排弧凹槽10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2,如图16所示,所述壳体20的壳体外侧下部并排设有3个气流通道2080,相邻气流通道208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2082,转换连接器2与起动器1装配时,第一隔板2082插入第一限位凹槽12内形成3个相互独立的排弧腔,避免起动器分断短路电流时,排出的电弧气体发生相间短路。
优选的,如图16所示,所述气流通道2080内设有多块间隔设置的导流板2083,导流板2083之间平行设置,便于电弧气体更加流畅的排出排弧腔。
优选的,如图3和5所示,所述连接器外壳2A的连接器第一侧下端设置第二挂钩202,连接器第二侧下端设置第一挂钩201,接触器3与转换连接器2配合的一侧下端设置第二卡槽35,起动器1(或热继电器)与转换连接器配合的一侧下端设置第一卡槽13,第一挂钩201与第一卡槽13配合,第二挂钩202与第二卡槽35配合,有利于提高起动器1(或热继电器)与转换连接器2的连接、接触器3与转换连接器2的连接的可靠性。
如图5、8和13所示,为所述壳体20的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20包括壳体底板200,壳体底板200左侧与起动器1(或热继电器)配合,壳体底板200右侧与盖21相对配合,壳体底板200左侧为底板外侧,壳体底板200右侧为底板内侧;如图8所示,所述壳体底板200的底板内侧并排设有2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上方并排间隔设有2个第一端子槽206,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一端子槽206均与引线组件24配合,壳体底板200的底板内侧上还设有3个并排间隔设置的转接件支撑,转接件支撑为中空结构;如图13所示,所述壳体底板200的底板外侧,其下部并排间隔设有3个气流通道2080,相邻的两个气流通道 208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底板外侧的上部且位于气流通道2080上方,间隔并排设有3个转接件安装槽,相邻的两个转接件安装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每个转接件安装槽上端均设置转接件插孔,转接件插孔与转接件支撑相通,第二隔板和转接件支撑有利于提高相邻转接件之间的电绝缘性;如图13所示,所述转接件安装槽上方还设有两个走线通孔207,两个走线通孔207分别位于外侧的两个转接件安装槽上方,两个第一端子槽206位于两个走线通孔207之间。
优选的,如图13所示,所述转接件安装槽的底面(即壳体底板200的底板外侧)上设有用于限位转接件2223的转接件限位筋,限制转接件2223 发生转动和偏移。
如图19所示,为壳体2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所述壳体20包括壳体主体20A以及设置在壳体主体20A 上端的壳体上盖209,壳体主体20A与壳体上盖209通过卡扣结构相连。
如图23-26所示,所述壳体上盖209包括上盖主板2093、上盖短臂2094、上盖卡手2092、上盖限位筋2091以及操作孔2090,两个上盖卡手2092分别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的两端下侧,两个上盖限位筋2091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中部下侧,两个上盖限位筋2091之间设置卡挡间隙,两个操作孔 2090并排间隔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中部且分别位于上盖限位筋2091的两侧,两个上盖短臂2094均与上盖主板2093的一侧边相连且分别位于上盖主板2093的两端。如图22所示,所述壳体主体20A的上端的两个第一端子槽206之间设置有分别与两个第一端子槽206相连的第一限位板206A,如图20和21所示,所述壳体主体20A的上端两侧均设有主体卡台2092A。
如图20和22所示,所述壳体主体20A与壳体上盖209装配时:
所述上盖主板2093遮盖在壳体主体20A的上端,上盖卡手2092与主体卡台2092A卡扣配合,形成卡扣结构,两个上盖限位筋2091分别卡置在第一限位板206A的两侧,使第一限位板206A位于卡挡间隙之中,实现了壳体上盖209与壳体主体20A的全方位的限位配合,保证了二者装配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19所示,所述壳体上盖209的上盖短臂2094与壳体主体20A配合,形成走线通孔207、进线开口和弧形开口段2070。
优选的,如图16所示,所述壳体上盖209也可以不设置上盖短臂2094,同时走线通孔20、进线开口和弧形开口段2070之间形成于壳体主体20A上。
如图27-29所示,所述盖21与壳体20卡扣相连,盖21的上端两侧设置第二卡手,壳体20上部两侧设置与第二卡手配合的第二卡孔,盖21的下端设置第三卡孔,壳体20下部设置与第三卡孔配合的第三卡手,保证了盖21与壳体20配合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而且便于装配。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转换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外壳(2A)以及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A)上的多个转接件(2223);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外壳(2A)内的引线组件(24),连接器外壳(2A)一端设置第一端子槽(206),转接件(2223)一端与接触器(3)电连,引线组件(24)一端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另一端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与外部电路电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组件(24)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杆(241)、软导线(242)以及第一端子(243),第一端子(243)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连接杆(241)的自由端穿过连接器外壳(2A)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2A)包括壳体(20)以及与壳体(20)配合的盖(21),连接杆(241)为Z字形结构,包括依次相连的连接杆第一端(2410)、连接杆中间部(2411)以及连接杆第二端(2412),连接杆第一端(2410)插装在盖(21)上与接触器(3)的线圈端子电连,连接杆第二端(2412)固定设置在壳体(2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包括与引线组件(24)配合的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连杆限位槽(2030)、连杆限位孔(2040)以及软导线限位槽(2050),连接杆中间部(2411)卡置在连杆限位槽(2030)内,连接杆第二端(2412)插装在连杆限位孔(2040)内,软导线(242)设置在软导线限位槽(2050)内;
所述盖(21)包括第二限位结构,第二限位结构包括第一压筋(2100)和第二压筋(2101),第一压筋(2100)与软导线限位槽(2050)配合防止软导线(242)从软导线限位槽(2050)内脱出,第二压筋(2101)与连杆限位槽(2030)配合防止连接杆中间部(2411)从连杆限位槽(2030)内脱出,盖(21)还包括连杆插孔(211),连接杆第一端(2410)插装在连杆插孔(211)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243)包括与软导线(242)相连的接触板(2430)、与接触板(2430)配合的压板(2431)以及与接触板(2430)螺纹连接的接线螺钉(2432),接触板(2430)的两端均设有接触板尖角(24300),第一端子(243)设置在第一端子槽(206)内,接触板尖角(24300)刺入第一端子槽(206)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243)包括与软导线(242)相连的接触板(2430)、与接触板(2430)配合的压板(2431)以及与接触板(2430)螺纹连接的接线螺钉(2432),接触板(2430)的两端均设有接触板尖角(24300),所述第一端子槽(206)一对内壁上各设有一个接触板卡槽(2060),接触板(2430)的两端分别卡置在两个接触板卡槽(2060)内,且接触板尖角(24300)刺入接触板卡槽(2060)的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2223)的另一端与起动器或热继电器电连;
所述连接器外壳(2A)的壳体(20)的一端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挂钩(201)和第二挂钩(202),接触器设有第二卡槽(35),起动器或热继电器设有第一卡槽(13),第一挂钩(201)与第一卡槽(13)限位配合,第二挂钩(202)与第二卡槽(35)限位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2A)上部设有用于收纳外接软导线的走线通孔(207),走线通孔(207)一侧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进线开口,进线开口包括弧形开口段(2070),进线开口的宽度L0<外接软导线的外径,布线时,外接软导线由进线开口进入走线通孔(207)内,或外接软导线从走线通孔(207)一端穿入走线通孔(207)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2A)一侧与接触器(3)配合,另一侧与起动器(1)配合,起动器(1)一侧设置多个排弧凹槽(10),每个排弧凹槽(10)的底面上设有多个电弧喷口(11),相邻两个排弧凹槽(10)之间设有第一限位凹槽(12),转换器外壳(2)的与起动器(1)配合的一侧设置多个气流通道(2080),相邻两个气流通道(208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2082),第一隔板(2082)与第一限位凹槽(12)插接配合,每个排弧凹槽(10)与一个气流通道(2080)配合形成下端开口的排弧腔,多个排弧凹槽(10)与多个气流通道(2080) 配合形成多个彼此独立的排弧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0)包括壳体主体(20A)以及设置在壳体主体(20A)上端的壳体上盖(209);
所述壳体主体(20A)上端设有两个第一端子槽(206),两个第一端子槽(206)之间设置分别与两个第一端子槽(206)相连的第一限位板(206A),壳体主体(20A)上端两侧均设有主体卡台(2092A),壳体主体(20A)还包括壳体底板(200),壳体底板(200)一侧并排间隔设有两组第一限位结构,两个第一端子槽(206)分别设置在两组第一限位结构上方且分别与两组第一限位结构配合,每组第一限位结构均由壳体底板(200)的下端向第一端子槽(206)延伸,壳体底板(200)的另一侧下部并排间隔设有3个气流通道(2080),相邻气流通道(2080)之间设有第一隔板,壳体底板(200)的另一侧上部设有3个间隔并排设置的转接件安装槽,相邻转接件安装槽之间设有第二隔板,每个转接件安装槽上端均设置转接件插孔,转接件安装槽上方设有两个走线通孔(207),两个走线通孔(207)分别位于壳体主体(20A)上部的两端,两个第一端子槽(206)设置在两个走线通孔(207)之间;
所述壳体上盖(209)包括上盖主板(2093)、上盖短臂(2094)、上盖卡手(2092)、上盖限位筋(2091)以及操作孔(2090),两个上盖卡手(2092)分别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两端下侧,两个上盖限位筋(2091)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中部下侧,两个操作孔(2090)并排间隔设置在上盖主板(2093)上且分别位于上盖限位筋(2091)两侧,两个上盖短臂(2094)均与上盖主板(2093)的一侧边相连且位于上盖主板(2093)的两端,两个上盖卡手(2092)分别与两个主体卡台(2092A)限位配合,两个上盖限位筋(2091)分别卡置在第一限位板(206A)两侧。
11.根据权利要求3或10所述的转换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21)上部两端、盖(21)的下端分别与壳体(20)卡扣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20470.0U CN208904259U (zh) | 2018-09-17 | 2018-09-17 | 转换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520470.0U CN208904259U (zh) | 2018-09-17 | 2018-09-17 | 转换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904259U true CN208904259U (zh) | 2019-05-24 |
Family
ID=6657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520470.0U Active CN208904259U (zh) | 2018-09-17 | 2018-09-17 | 转换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90425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4709A (zh) * | 2018-09-17 | 2019-01-18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转换连接器 |
-
2018
- 2018-09-17 CN CN201821520470.0U patent/CN20890425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4709A (zh) * | 2018-09-17 | 2019-01-18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转换连接器 |
CN109244709B (zh) * | 2018-09-17 | 2024-06-04 | 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转换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828327C (en) | Hot-plugging connection terminal for electrical energy meter | |
CN105301296B (zh) | 一种低压计量箱带电插拔接插件 | |
CN205426961U (zh) | 一种低压计量箱带电插拔接插件 | |
CN208904259U (zh) | 转换连接器 | |
CN208904258U (zh) | 转换连接器 | |
CN208904257U (zh) | 转换连接器 | |
CN106935452A (zh) | 标准化规格的电气保护装置 | |
CN205723139U (zh) | 剩余电流检测装置 | |
CN109244709A (zh) | 转换连接器 | |
CN109510162B (zh) | 故障电弧保护断路器 | |
CN208674036U (zh) | 一种用于剩余电流断路器的灭弧室 | |
CN209708874U (zh) | 一种安全灭弧短接器 | |
CN210607128U (zh) | 一种断路器开关用防护罩 | |
CN209487826U (zh) | 可插拔母线系统 | |
CN210015981U (zh) | 一种用于蓄电池核容放电的接线端子排 | |
CN207082490U (zh) | 电磁式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 | |
CN209709276U (zh) | 一种自动遮挡插电口的拖线板 | |
CN107871968B (zh) | 机具电源快速接头 | |
CN102694290B (zh) | 充电插座及开关组合件 | |
CN208782079U (zh) | 一种直插式模块插座 | |
CN208316036U (zh) | Hgis双间隔环形母线装置 | |
CN107919593B (zh) | 一种二次设备试验联接端子短接结构 | |
CN206134445U (zh) | 一种变压器接线装置 | |
CN208767580U (zh) | 一种用于断路器的转接器 | |
CN205452618U (zh) | 快插式接线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