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901946U -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901946U
CN208901946U CN201820994487.3U CN201820994487U CN208901946U CN 208901946 U CN208901946 U CN 208901946U CN 201820994487 U CN201820994487 U CN 201820994487U CN 208901946 U CN208901946 U CN 2089019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heat
fixed
radi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944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志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ingjie 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ingjie 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ingjie 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ingjie Electronic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944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901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9019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9019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包括吸热底板和散热风扇,吸热底板底部为底板,底板上设有散热孔,底板两侧各设有底板连接片,每个底板连接片中心设有预留连接孔,底板一侧与两块侧板、一块侧顶板形成梯形风道,梯形风道一端为进风口,每个梯形风道另一端设有竖板,竖板形成出风口,出风口处的竖板内侧壁垂直设有支架管,竖板外侧壁四周设有上顶板,吸热底板一侧设有固定支架管,固定支架管内嵌设有活动支架杆,活动支架杆顶端设有支架横杆,支架横杆顶端设有固定板,散热风扇与固定板通过紧固螺栓穿过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固定孔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加快吸热底板周围空气流动速度,散热器换热效率高,采用可拆卸、可伸缩结构,使用灵活。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交换器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器的选择要求是:热工性能好、承压能力符合要求、外形尺寸适应建筑尺寸、易清除积灰。散热器由于其需快速散热的特性,它通常被加工为翅片等样式,但大多数翅片形式的散热器与被散热物体贴合度不高,导致被散热物体散热效果不佳,现需一种散热方式,能将被散热物表面的热量有效传导到散热器中,并能保证散热热量也能及时散出的高效吸热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包括有吸热底板和散热风扇,所述吸热底板底部为底板,所述底板为平板,所述底板呈“十”字形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所述底板两侧各设有底板连接片,所述底板连接片数量为四片,四个所述底板连接片固定连接于两端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板连接片与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底板连接片中心设有预留连接孔,所述底板上表面四周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数量为八块,所述侧板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侧板顶端设有侧顶板,所述侧顶板数量为四块,所述侧顶板呈长方形结构,所述底板一侧与两块所述侧板、一块所述侧顶板形成梯形风道,所述梯形风道数量为四个,所述梯形风道一端为进风口,每个所述梯形风道另一端设有竖板,所述竖板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竖板互相垂直连接,所述竖板竖直固定连接于梯形风道一侧,所述竖板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的竖板内侧壁垂直设有若干个支架管,每个所述支架管互相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外侧壁四周设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呈“口”字形结构,所述上顶板内侧壁大小与所述竖板外侧壁大小相适应,所述上顶板内侧壁与每块所述竖板外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吸热底板一侧设有固定支架管,所述固定支架管底端与侧顶板竖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管内嵌设有活动支架杆,所述活动支架杆外径与固定支架管内径相适应,所述固定支架管顶端设有固定支架管外螺纹,所述固定支架管外螺纹周向设置有缝隙,所述固定支架管外螺纹外包裹有旋钮,所述旋钮呈环形结构,所述旋钮呈上窄下宽结构,所述旋钮内部设有旋钮内螺纹,所述固定支架管与活动支架杆通过旋钮将固定支架管外螺纹与旋钮内螺纹配合实现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杆一侧设有支架横杆,所述活动支架杆顶端与支架横杆底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横杆顶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支架横杆顶端垂直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一侧中心,所述固定板四角各设有散热风扇固定孔,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孔数量为四个,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固定板另一侧,所述散热风扇与固定板通过紧固螺栓穿过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固定孔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上散热孔数量为33个。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内支架管数量为10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梯形风道的侧顶板斜向安装角度α=2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螺栓的螺帽采用蝴蝶螺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机处于上顶板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机尺寸与上顶板尺寸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对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时,将吸热底板的底板下表面贴合于被散热物表面,可通过紧固螺栓贯穿底板连接片上的预留连接孔与被散热物,将二者固定连接,此时底板与被散热物完全贴合,选取合适尺寸的散热器,将散热器放置于出风口处的支架管上,将散热器与上顶板贴合。接着将旋钮调节松开,将活动支架杆伸入固定支架管中,直到散热风扇外壳的下表面贴合于散热器的上表面,再将旋钮调节扭紧,此时固定支架管与活动支架杆呈固定连接,散热风机将散热器与上顶板紧固,打开散热风机,完成吸热结构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使用工作时,被散热物表面一分部的热量分别通过底板、侧板、侧顶板、竖板、上顶板传导到散热器中,再由散热器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被散热物表面一分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孔辐射到梯形风道中,热气流沿着侧顶板内壁向上攀升至散热器,再由散热器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在散热器顶部加装了散热风扇,新风从四周的四个进风口处进入吸热底板内,将梯形风道内的热量和梯形风道四周壁板的热量通过强制对流,由出风口排出,到达散热器内部,再经散热器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吸热结构加装散热风扇,加快了吸热底板周围空气流动速度,提高了散热器换热效率。
(2)散热风扇采用可拆卸、可伸缩结构,可根据被散热物体的散热量调节风扇大小、散热器大小,满足不同散热量需求,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局部视图。
图4是吸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剖视图。
图6是图4的俯视图。
图7是图4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底板1、散热孔2、底板连接片3、预留连接孔4、侧板5、侧顶板6、梯形风道7、进风口8、竖板9、出风口10、支架管11、上顶板12、固定支架管13、固定支架管外螺纹13-1、缝隙13-2、活动支架杆14、旋钮15、旋钮内螺纹15-1、支架横杆16、固定板17、散热风扇固定孔18、散热风扇19、紧固螺栓20、吸热底板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所提及的固定连接,固定设置、固定结构均为焊接、螺钉连接、螺栓螺母连接、铆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公知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风扇为现有通用技术,选用普通24V 直流风扇,可在市场上直接购买得到,在本实用新型中不再多作赘述。
结合附图可见,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底板,其包括有吸热底板21和散热风扇19,所述吸热底板21底部为底板1,所述底板1为平板,所述底板1呈“十”字形结构,所述底板1上设有散热孔2,所述散热孔2均匀分布,所述底板1两侧各设有底板连接片3,所述底板连接片3数量为四片,四个所述底板连接片3 固定连接于1两端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板连接片3与底板1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底板连接片3中心设有预留连接孔4,所述底板1上表面四周均设有侧板5所述侧板5数量为八块,所述侧板5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侧板5顶端设有侧顶板6,所述侧顶板6数量为四块,所述侧顶板6呈长方形结构,所述底板 1一侧与两块所述侧板5、一块所述侧顶板6形成梯形风道7,所述梯形风道7 数量为四个,所述梯形风道7一端为进风口8,每个所述梯形风道7另一端设有竖板9,所述竖板9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竖板9互相垂直连接,所述竖板9竖直固定连接于梯形风道7一侧,所述竖板形成出风口10,所述出风口10处的竖板9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支架管11,每个所述支架管11互相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板9外侧壁四周设有上顶板12,所述上顶板12呈“口”字形结构,所述上顶板12内侧壁大小与所述竖板9外侧壁大小相适应,所述上顶板12内侧壁与每块所述竖板9外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吸热底板21一侧设有固定支架管13,所述固定支架管13底端与侧顶板6竖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管13内嵌设有活动支架杆14,所述活动支架杆14外径与固定支架管13内径相适应,所述固定支架管13顶端设有固定支架管外螺纹13-1,所述固定支架管外螺纹13-1 周向设置有缝隙13-2,所述固定支架管外螺纹13-1外包裹有旋钮15,所述旋钮15呈环形结构,所述旋钮15呈上窄下宽结构,所述旋钮15内部设有旋钮内螺纹15-1,所述固定支架管13与活动支架杆14通过旋钮15将固定支架管外螺纹13-1与旋钮内螺纹15-1配合实现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杆14顶端设有支架横杆16,所述活动支架杆14顶端与支架横杆16底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横杆16一侧设有固定板17,所述固定板17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支架横杆16顶端垂直固定连接于固定板17一侧中心,所述固定板17四角各设有散热风扇固定孔18,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孔18数量为四个,所述散热风扇19设置在固定板17 另一侧,所述散热风扇19与固定板17通过紧固螺栓20穿过散热风扇19、散热风扇固定孔18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1上散热孔2数量为33个。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10内支架管11数量为10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梯形风道7的侧顶板斜6向安装角度α=2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螺栓20的螺帽采用蝴蝶螺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机19处于上顶板12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散热风机19尺寸与上顶板12尺寸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旋钮的工作原理为:将旋钮15顺时针旋转时,旋钮15的旋钮内螺纹15-1 向下旋转,由于旋钮15呈上窄下宽结构,固定支架管外螺纹13-1周向的缝隙 13-2收缩,固定支架管13压紧活动支架杆14,达到将固定支架管13与活动支架杆14固定的目的;反之逆时针旋转旋钮15,达到将固定支架管13与活动支架杆14松开的目的;
对本实用新型使用安装时,将吸热底板21的底板1下表面贴合于被散热物表面,可通过紧固螺栓贯穿底板连接片3上的预留连接孔4与被散热物,将二者固定连接,此时底板1与被散热物完全贴合,选取合适尺寸的散热器,将散热器放置于出风口10处的支架管11上,将散热器与上顶板12贴合。接着将旋钮15调节松开,将活动支架杆14伸入固定支架管13中,直到散热风扇21外壳的下表面贴合于散热器的上表面,再将旋钮14调节扭紧,此时固定支架管13 与活动支架杆14呈固定连接,散热风机19将散热器与上顶板12紧固,打开散热风机19,完成吸热结构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使用工作时,被散热物表面一分部的热量分别通过底板1、侧板 5、侧顶板6、竖板9、上顶板12传导到散热器中,再由散热器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被散热物表面一分部的热量通过散热孔2辐射到梯形风道7中,热气流沿着侧顶板6内壁向上攀升至散热器,再由散热器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如在散热器顶部加装了散热风扇,新风从四周的四个进风口8处进入吸热底板内,将梯形风道7内的热量和梯形风道7四周壁板的热量通过强制对流,由出风口 10排出,到达散热器内部,再经散热器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吸热结构加装散热风扇,加快了吸热底板周围空气流动速度,提高了散热器换热效率。
(2)散热风扇采用可拆卸、可伸缩结构,可根据被散热物体的散热量调节风扇大小、散热器大小,满足不同散热量需求,使用灵活。

Claims (7)

1.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吸热底板和散热风扇,所述吸热底板底部为底板,所述底板为平板,所述底板呈“十”字形结构,所述底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均匀分布,所述底板两侧各设有底板连接片,所述底板连接片数量为四片,四个所述底板连接片固定连接于两端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底板连接片与底板垂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底板连接片中心设有预留连接孔,所述底板上表面四周均设有侧板,所述侧板数量为八块,所述侧板呈直角梯形结构,所述侧板顶端设有侧顶板,所述侧顶板数量为四块,所述侧顶板呈长方形结构,所述底板一侧与两块所述侧板、一块所述侧顶板形成梯形风道,所述梯形风道数量为四个,所述梯形风道一端为进风口,每个所述梯形风道另一端设有竖板,所述竖板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竖板互相垂直连接,所述竖板竖直固定连接于梯形风道一侧,所述竖板形成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的竖板内侧壁垂直设有若干个支架管,每个所述支架管互相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竖板外侧壁四周设有上顶板,所述上顶板呈“口”字形结构,所述上顶板内侧壁大小与所述竖板外侧壁大小相适应,所述上顶板内侧壁与每块所述竖板外侧壁垂直固定连接,所述吸热底板一侧设有固定支架管,所述固定支架管底端与侧顶板竖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管内嵌设有活动支架杆,所述活动支架杆外径与固定支架管内径相适应,所述固定支架管顶端设有固定支架管外螺纹,所述固定支架管外螺纹周向设置有缝隙,所述固定支架管外螺纹外包裹有旋钮,所述旋钮呈环形结构,所述旋钮呈上窄下宽结构,所述旋钮内部设有旋钮内螺纹,所述固定支架管与活动支架杆通过旋钮将固定支架管外螺纹与旋钮内螺纹配合实现连接,所述活动支架杆一侧设有支架横杆,所述活动支架杆顶端与支架横杆底端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横杆顶端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呈长方形结构,所述支架横杆顶端垂直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一侧中心,所述固定板四角各设有散热风扇固定孔,所述散热风扇固定孔数量为四个,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固定板另一侧,所述散热风扇与固定板通过紧固螺栓穿过散热风扇、散热风扇固定孔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散热孔数量为3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内支架管数量为10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风道的侧顶板斜向安装角度α=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螺栓的螺帽采用蝴蝶螺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处于上顶板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尺寸与上顶板尺寸相适应。
CN201820994487.3U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Active CN2089019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4487.3U CN20890194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94487.3U CN20890194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901946U true CN208901946U (zh) 2019-05-24

Family

ID=66566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94487.3U Active CN20890194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90194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3583A (zh) * 2018-06-27 2018-10-02 江苏英杰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3583A (zh) * 2018-06-27 2018-10-02 江苏英杰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7298A (zh) 一种变频器的防尘散热装置
CN208901946U (zh)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CN209201434U (zh)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底板
CN108613583A (zh) 一种用于散热器的吸热结构
CN209820217U (zh) 一种风冷自吸式高效换热器
CN209439868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散热装置
CN207515067U (zh) 一种立式空调机组
CN209231850U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装置
CN208952212U (zh) 一种快速安装的散热器
CN209486605U (zh) 一种高功耗服务器均温板模组散热器
CN205939581U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热量回收装置
CN205919283U (zh) Led灯自呼吸对流散热壳体
CN213291178U (zh) 一种用于新材料零件成型的注塑模具
CN208459959U (zh) 用于计算机机箱侧面的风冷装置
CN109936296A (zh) 一种列车及变流器散热系统
CN110308776B (zh) 一种计算机散热机构
CN207501738U (zh) 一种节能环保散热器
CN210666654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主板散热机构
CN210298394U (zh) 一种用于uv固化机的散热结构
CN209244654U (zh) 一种油路冷却系统
CN218672713U (zh) 一种双向散热的冷凝器
CN208253922U (zh) 一种智能家电的冷凝器的散热装置
CN211316444U (zh) 一种具有热交换盒的新风空气净化器通风件
CN208042073U (zh) 一种用于可控硅调光的线性恒流led驱动散热装置
CN217274003U (zh) 一种带有警报功能的led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