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874493U - 太阳能光伏支架 - Google Patents

太阳能光伏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874493U
CN208874493U CN201821523326.2U CN201821523326U CN208874493U CN 208874493 U CN208874493 U CN 208874493U CN 201821523326 U CN201821523326 U CN 201821523326U CN 208874493 U CN208874493 U CN 2088744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ole
stand connection
solar photovoltaic
leveling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233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关庆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233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8744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8744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8744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安装,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包括:多个立柱,其沿竖直方向延伸;找平梁,其位于多个立柱的顶端的上方;多个支架连接件,每个立柱的顶端与找平梁之间通过一个支架连接件连接;支架连接件呈U形并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矩形壁、壁连接部和与第一矩形壁平行的第二矩形壁以共同限定向下开口的U形槽,第一、第二矩形壁分别具有相互对准的第一、第二壁通孔,壁连接部具有底通孔;立柱100伸入U形槽中的顶端具有柱通孔,并通过穿过第一、第二壁通孔的螺栓和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支架连接件;找平梁通过穿过底通孔的螺栓和与该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支架连接件。

Description

太阳能光伏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领域,特别是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支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太阳能面板设计的特殊的支架,其中利用支架连接件连接立柱100和找平梁。
在现有技术中,太阳能光伏支架中的立柱和找平梁一般通过复杂的连接结构连接。其中,需要使用多个连接固定件,例如使用多个M10X30螺栓与找平梁连接固定,安装成本较高,而且安装时间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安装,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
多个立柱,其沿竖直方向延伸;
找平梁,其位于所述多个立柱的顶端的上方;
多个支架连接件,每个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找平梁之间通过一个所述支架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支架连接件呈U形并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矩形壁、壁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矩形壁平行的第二矩形壁以共同限定向下开口的U形槽,所述第一矩形壁和所述第二矩形壁分别具有相互对准的第一壁通孔和第二壁通孔,所述壁连接部具有底通孔;
其中,所述立柱伸入所述U形槽中的顶端具有柱通孔,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壁通孔、所述第二壁通孔的螺栓和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
其中,所述找平梁通过穿过所述底通孔的螺栓和与该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矩形壁和所述第二矩形壁的壁通孔是圆形的。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壁连接部的底通孔是条形通孔。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条形通孔的截面呈椭圆形。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找平梁的纵向方向。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底通孔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壁通孔的最大尺寸。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矩形壁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圆角结构;
和/或
所述第二矩形壁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圆角结构。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矩形壁和所述第二矩形壁中的一个的所述壁通孔是圆形的;
所述第一矩形壁和所述第二矩形壁中另一个的所述壁通孔是长圆形的。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矩形壁的厚度为3毫米以上;
和/或
所述第二矩形壁的厚度为3毫米以上。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支架连接件的所述壁连接部在其朝向所述找平梁的上表面具有:沿所述找平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壁连接部的一个边缘延伸到相反边缘,所述找平梁当连接到所述支架连接件时容纳在所述支架连接件的所述凹槽中就位;
或者
所述找平梁在其朝向所述支架连接件的下表面上具有:沿所述找平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找平梁当连接到所述支架连接件时将所述支架连接件的所述壁连接部容纳在所述找平梁的所述凹槽中就位。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安装,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的支架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安装,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
多个立柱100,其沿竖直方向延伸;
找平梁200,其位于所述多个立柱100的顶端的上方;
多个支架连接件500,每个所述立柱100的顶端与所述找平梁200之间通过一个所述支架连接件500连接;其中,所述支架连接件500呈U形并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矩形壁、壁连接部520和与所述第一矩形壁510平行的第二矩形壁以共同限定向下开口的U形槽,所述第一矩形壁510和所述第二矩形壁分别具有相互对准的第一壁通孔和第二壁通孔,所述壁连接部520具有底通孔;
其中,所述立柱100伸入所述U形槽中的顶端具有柱通孔,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壁通孔511、所述第二壁通孔的螺栓和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500;
其中,所述找平梁200通过穿过所述底通孔的螺栓和与该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500。
这样,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光伏支架(特别是其中的支架连接件500),仅需要一个M10X30螺栓即可与找平梁200固定(这不同于现有技术需要需要两个M10X30螺栓与找平梁200连接),并且可以满足强度及稳定性要求,且所述支架连接件500(例如0.25kg)与现有技术的三角连接件(例如0.56kg)相比,重量可减少约一半。按一套铂阳5kW太阳能发电系统为例,可节省64个M10X30螺栓,支架连接件500用钢量降低19.84kg。在基本风压不超过0.65kN/m2、基本雪压不超过0.65kN/m2的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能够满足光伏支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
由此可见,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安装,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不但可以节省材料,而且还可以提高安装速度,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壁510和所述第二矩形壁的壁通孔是圆形的。这样,可以易于制造和对准。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壁连接部520的底通孔是条形通孔。即,底通孔在一个方向上比在其它方向上具有更大的长度。这样,在装配过程中可容许配合部件的微小尺寸误差,具有更好的安装适应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条形通孔的截面呈椭圆形。这样,不仅在装配过程中可容许配合部件的微小尺寸误差,具有更好的安装适应性,而且制造更方便。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条形通孔是类椭圆形的通孔,包括:矩形孔部分、和分别从所述矩形孔部分的两端延伸的半圆形孔部分。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即,条形通孔的截面中的条形长度方向,而不是通孔的深度方向)平行于所述找平梁200的纵向方向。这样,在平行于找平梁200纵向方向的方向上,可容许配合部件的微小尺寸误差,具有更好的安装适应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底通孔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壁通孔的最大尺寸。这样,允许采用强度更大(更粗)的螺栓穿过底通孔而连接找平梁200和支架连接件500。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穿过壁通孔的螺栓通过垫圈而将立柱100连接到支架连接件500。这样,可通过垫圈补偿配合部件的微小尺寸误差,具有更好的安装适应性。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穿过底通孔的螺栓通过垫圈而将找平梁200连接到支架连接件500。这样,可通过垫圈补偿配合部件的微小尺寸误差,具有更好的安装适应性。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沿壁通孔的外圆周区域设置有沉孔,所述垫圈在沉孔内就位。这样,可有利于垫圈准确就位。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沿底通孔的外圆周区域设置有沉孔,所述垫圈在沉孔内就位。这样,可有利于垫圈准确就位。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壁510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圆角结构;和/或所述第二矩形壁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圆角结构。这样可避免相邻部件碰撞并有利于减重。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第一矩形壁510和第二矩形壁中的一个的壁通孔是圆形的,第一矩形壁510和第二矩形壁中的另一个的壁通孔是长圆形的。这样可在存在微小位置偏差时仍能够确保螺栓穿过这两个壁通孔,提高了太阳能光伏支架的适应性。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矩形壁510的厚度为3毫米以上;和/或所述第二矩形壁的厚度为3毫米以上。这样,可符合标准件以利于制造。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架连接件500在表面上具有保护层。这样,可提供表面保护。
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是镀锌层。这样可提供高性能的保护。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实施例中,
所述支架连接件500的所述壁连接部520在其朝向所述找平梁200的上表面具有:沿所述找平梁20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壁连接部520的一个边缘延伸到相反边缘,所述找平梁200当连接到所述支架连接件500时容纳在所述支架连接件500的所述凹槽中就位;
或者
所述找平梁200在其朝向所述支架连接件500的下表面上具有:沿所述找平梁20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找平梁200当连接到所述支架连接件500时将所述支架连接件500的所述壁连接部520容纳在所述找平梁200的所述凹槽中就位。
这样,在支架连接件500壁连接部520和找平梁200之间可通过相应的凹槽实现准确就位。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的支架连接件500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2的实施例中可见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包括:
多个立柱100,其沿竖直方向延伸;
找平梁200,其位于所述多个立柱100的顶端的上方;
多个支架连接件500,每个所述立柱100的顶端与所述找平梁200之间通过一个所述支架连接件500连接;其中,所述支架连接件500呈U形并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矩形壁510、壁连接部520和与所述第一矩形壁510平行的第二矩形壁以共同限定向下开口的U形槽,所述第一矩形壁510和所述第二矩形壁分别具有相互对准的第一壁通孔511和第二壁通孔,所述壁连接部520具有底通孔;
其中,所述立柱100伸入所述U形槽中的顶端具有柱通孔,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壁通孔511、所述第二壁通孔的螺栓和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500;
其中,所述找平梁200通过穿过所述底通孔的螺栓和与该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500。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支架,能够以较低成本实现快速安装,并满足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而相互组合,例如任意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征相互组合以构成本发明的新的实施例,这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除非另行说明或者在技术上构成矛盾而无法实施。
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但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改进、变化、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立柱,其沿竖直方向延伸;
找平梁,其位于所述多个立柱的顶端的上方;
多个支架连接件,每个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找平梁之间通过一个所述支架连接件连接;其中,所述支架连接件呈U形并包括依次衔接的第一矩形壁、壁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矩形壁平行的第二矩形壁以共同限定向下开口的U形槽,所述第一矩形壁和所述第二矩形壁分别具有相互对准的第一壁通孔和第二壁通孔,所述壁连接部具有底通孔;
其中,所述立柱伸入所述U形槽中的顶端具有柱通孔,并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壁通孔、所述第二壁通孔的螺栓和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
其中,所述找平梁通过穿过所述底通孔的螺栓和与该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而固定于所述支架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壁和所述第二矩形壁的壁通孔是圆形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壁连接部的底通孔是条形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通孔的截面呈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通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找平梁的纵向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通孔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壁通孔的最大尺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壁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圆角结构;
和/或
所述第二矩形壁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圆角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壁和所述第二矩形壁中的一个的所述壁通孔是圆形的;
所述第一矩形壁和所述第二矩形壁中另一个的所述壁通孔是长圆形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矩形壁的厚度为3毫米以上;
和/或
所述第二矩形壁的厚度为3毫米以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连接件的所述壁连接部在其朝向所述找平梁的上表面具有:沿所述找平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从所述壁连接部的一个边缘延伸到相反边缘,所述找平梁当连接到所述支架连接件时容纳在所述支架连接件的所述凹槽中就位;
或者
所述找平梁在其朝向所述支架连接件的下表面上具有:沿所述找平梁的纵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找平梁当连接到所述支架连接件时将所述支架连接件的所述壁连接部容纳在所述找平梁的所述凹槽中就位。
CN201821523326.2U 2018-09-18 2018-09-18 太阳能光伏支架 Active CN2088744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3326.2U CN208874493U (zh) 2018-09-18 2018-09-18 太阳能光伏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23326.2U CN208874493U (zh) 2018-09-18 2018-09-18 太阳能光伏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874493U true CN208874493U (zh) 2019-05-17

Family

ID=66468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23326.2U Active CN208874493U (zh) 2018-09-18 2018-09-18 太阳能光伏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8744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68348A (zh) 光伏组件安装装置
CN208874493U (zh) 太阳能光伏支架
CN105239733A (zh) 一种bipv光伏屋面系统
CN205134786U (zh) 一种bipv光伏屋面系统
CN105715199B (zh) 一种可快速装配的拼装式平移门
CN203951411U (zh) 通用型直立锁边彩钢瓦屋面夹具
CN204726331U (zh) 组合支架
CN110143239B (zh) 翼子板安装总成及汽车
CN204057699U (zh) 一种起重机组合式主梁
CN208067624U (zh) 龙门式铝钳体
CN204847705U (zh) 一种无上横梁的轿架结构
CN206485401U (zh) 车辆的d柱结构及车辆
CN205706555U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杠总成
CN205282910U (zh) 一种低压控制柜
CN204452273U (zh) 一种轿车侧裙边内饰板
CN212162333U (zh) 一种多功能g型立柱
CN203613650U (zh) 一种房屋骨架连接配件
CN213521728U (zh) 一种檩条连接支撑结构
CN205081738U (zh) 一种车载光伏组件的夹紧装置
CN216405800U (zh) 一种用于金属屋面的减振支座
CN202076683U (zh) 一种中低压开关柜用的型材
CN216468085U (zh) 一种重型商用车用单拱形梁
CN214614862U (zh) 一种石材幕墙结构
CN206626829U (zh) 镜面架及塔式光热发电用反射镜架
CN22090872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连接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2

Address after: 102200 1611, floor 16, building 5, No. 106, Kexing West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esheng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Rongchang East Street 7 hospital 6 Building 3001 room.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POLLO DING RONG SOLAR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5

Address after: 101400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2200 1611, floor 16, building 5, No. 106, Kexing West Road,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eshengto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